品种名称卡罗(Baraka)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品种来源2004年从法国Vilmorin种子公司引进。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无限生长型。生长势中等,节间粗短,叶片较大,深绿色。果实成熟时由绿色转为红色,方形果,大部分为四心室,果实大小为10厘米9.5厘米,单果重200~220克。该品种偏早熟,高温坐果容易。果形周正匀称,果肉厚而坚实,极耐贮运,货架期长。适口性强,商品性好。采收青果、红果皆宜,适宜出口。

产量表现

棚室栽培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达10000千克以上。

抗性

抗烟草花叶病毒。

栽培技术要点

1. 栽培方式

高垄双行种植,垄高1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植1800~2000株。也可以60厘米等行距种植,起15厘米高、30厘米宽的小高垄,田间实行地膜全覆盖后移栽定植。

2. 温度管理

对温度的反应较其他品种更加敏感。移栽后,白天最适气温为23℃~28℃,夜间最适温度为15℃~18℃,最低土壤温度为20℃。超过35℃时,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甚至不坐果,应及时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

3. 肥水管理

基肥以优质圈肥或鸡粪为主,施用前需经过数月堆闷高温发酵,每667平方米施用6~10立方米。有条件的,每667平方米可增施豆饼肥100千克以上,并增施优质复合肥100千克左右。苗期和花蕾期应少浇水或不浇水,以利于蹲苗。盛果期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以防止落花和出现畸形果。待对椒长到核桃大小时,浇1次透水。以后根据墒情灵活掌握,以土壤保持湿润为宜。植株长势过旺时,应停水缓浇,以利于控制徒长。每次浇水每667平方米可随水冲施腐熟人、畜粪肥500千克,也可每次随水冲施尿素或复合肥25千克左右。

4. 植株调整

该品种植株高大,长势强,应加强疏枝和及时打去老叶、病叶。一般可采取三秆整枝或四秆整枝,每侧枝留果3~5个,侧枝坐果较多时,可用绳吊枝,以免果枝下坠折断;同时有利于通风透光。

5. 病虫害防治

可利用遮虫网、黄油板防治白粉虱和美洲斑潜蝇;用80%敌敌畏乳油600倍液喷雾,可兼治多种害虫;也可用敌敌畏原液0.5千克,加锯末烟雾闭棚熏杀。用甲基硫菌灵或苯菌灵600倍液喷施,防治炭疽病和疫病。用可杀得等多种铜制剂防治细菌性病害,并同时兼治部分真菌性病害。

适宜地区 适宜保护地早春、越冬和越夏栽培。

精选阅读

翡翠甜椒


品种名称翡翠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吉审菜2002004

选育单位 长春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品种来源从航天搭载品种中育成的新甜椒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品种,整个生育期为180~210天。植株半开张型,叶片宽卵圆形,色深绿,植株生长型中等,株高55厘米左右,双权分枝,在主茎第9~10片叶上着生第一果,无限结果习性。果实长方形,3~4心室,平均单果重300克左右。品质优良,果大皮厚,产量高,抗性强。缺点:果实表面有皱褶。

产量表现

平均每亩产量为3 760公斤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

1.温室育苗,苗龄75天左右,露地栽培,一般在5月下旬晚霜过后定植,株行距60厘米25厘米。

2.垄作,喜水肥,耐低温,由于植株生长势中等,需加强田间管理以防止日灼病发生。

3.保护地栽培,塑料大棚一般在3月上、中旬定植,开花期注意防止落花落果。

适宜地区
吉林省各地区及气候相似的地区均可进行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白玉甜椒


品种名称白玉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彩色甜椒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于水晶系列彩色甜椒。植株生长旺盛、整齐,株高可达200厘米以上。果型大,方灯笼形,横径8~10厘米,果肉厚,单株结果20个以上,单果重150~200克,果皮光滑,颜色鲜艳,初为乳白色,生理成熟时转为黄色,口感甜脆,适宜生食做沙拉等。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5000~6000千克/亩。

抗性

耐低温弱光,较抗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育苗移栽,栽植密度1800~2400株/亩,采用小高畦地膜覆盖,最好设置滴灌设施。

2. 务必疏掉门椒,坚持整枝打杈,切忌放任生长。

3. 高温季节覆盖遮阳网,降温防雨,低温季节注意防寒保温。

4. 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多次追施氮、磷、钾肥料。

5. 开花坐果期在低温或高温季节用适宜浓度的保花保果剂沈农2号喷花,并加强对疫病的预防。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种植,最适宜进行保护地长季节栽培。

黄帝甜椒


品种名称黄帝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彩色甜椒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植株生长势强,坐果多,果实有长灯笼形和方灯笼形,3~4个心室,果面光滑,幼果时为绿色,成熟时转为黄色。果肉厚,味甜品质好,可生食。单果重150~200克。耐热,适应性强。

抗性

抗病毒和青枯病

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技术同一般甜椒。日光温室栽培于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

2.行距55厘米、株距35厘米。

3.转色期应注意提高温度,促进果实着色均匀。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种植。华北地区可四季栽培。

海神甜椒


品种名称海神

分类 未选择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品种来源从荷兰安莎种子公司引进。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为无限生长型。植株高大健壮,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偏大,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方形略长,果长12厘米左右,果径10厘米左右,单果重220~300克。果形稳定,畸形果少。果实成熟后由绿色转大红色,果色亮丽。果肉厚而坚实,贮运性好。抗病性和适应性强。

产量表现

保护地高产栽培,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150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 栽培方式

高垄双行,畦面宽120厘米,畦高15厘米;株距40~50厘米,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5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植2200株左右。

2. 培育壮苗

日光温室越冬栽培播种期以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宜,可集中于翌年1月份上市。早春大棚期于11月中旬播种育苗,翌年3月下旬采收。

3. 环境调控

①温度:苗期昼温为21℃~26℃,夜间为15℃~20℃,结果期适当降低夜温,加大昼夜温差。定植后10天内一般不通风,晴天中午棚内气温达到32℃以上时,开始通风,降到26℃时开始关闭风口。

②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为60%左右,土壤湿度为70%左右。忌大水漫灌,宜小水勤浇。从门椒坐果开始每隔7~10天浇1次水,盛果期隔2~3天浇1次水。

4. 肥水管理

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鸡粪或厩肥5~8立方米,磷酸二铵、硫酸钾复合肥各25千克,如增施豆饼或煮熟的大豆50千克更好。定植前1周左右灌水造墒,起垄后覆盖地膜,以备移栽定植。结果后分3次进行追肥:门椒坐住后,每667平方米追施豆饼肥或煮熟的大豆100千克左右;对椒坐住后,每667平方米冲施尿素2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四母斗椒坐住后,每667平方米冲施腐熟鸡粪或人粪尿300千克左右。

5. 植株调整

①整枝疏果:将门椒以下的侧枝及时抹掉,摘除门椒。施肥充足、长势旺盛的植株可留对椒,否则,对椒也应摘除。高大棚室留双秆整枝,一般棚室留3~4秆整枝。进入高温季节,植株生长茂密时,随时剪去多余枝条或空果的枝条,并疏去病叶、病果。

②保花保果:可用番茄灵(对氯苯氧乙酸)40~50微克/升喷花或浸花,也可用50微克/升萘乙酸喷花。

③适时采收:开花后35天左右,果实长足,果肉变厚,果实变硬且有光泽时,采收青果上市;采收红果的,在开花后45天,果实表面大部分转色、硬度好时进行。

6. 病虫害防治

①药剂浸种:用10%磷酸三钠浸种15分钟,洗净。用60℃的温水浸种10分钟,并不停搅拌,可杀灭病毒和炭疽病菌、疫病病菌。

②物理防治:每30平方米设置1块黄油板,诱杀白粉虱、美洲斑潜蝇。通风口处设置防虫网,以阻止白粉虱、斑潜蝇和蚜虫进入温室。

③药剂防治:用大生M45、霜霉威混合液喷洒,防治炭疽病、疫病,并兼治灰霉病。

用20%速灭杀丁或2.5%敌杀死2000~3000倍液防治蚜虫;1.8%爱福丁3000倍液防治红蜘蛛、茶黄螨、美洲斑潜蝇。

适宜地区
适宜保护地越冬、早春和秋延迟栽培,也适宜露地栽培。

巨龙甜椒


品种名称巨龙甜椒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选育单位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甜椒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植株生长势强。株高40厘米左右,开展度41.5厘米。果实长方灯笼形,心室3~4个,青熟果绿色,成熟果红色,大型果,平均单果质量150克,最大果质量可达300克。肉厚0.41~0.50厘米。3~4心室,果面光滑,味甜多汁,肉质脆、口感好。适合春秋两季保护地栽培。

产量表现

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在3500千克以上。

抗性

较耐热、抗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合早春保护地和加温温室冬季栽培。春保护地栽培一般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方法而定,青岛地区大约于1月中下旬育苗,苗龄90天左右;温室冬季栽培,一般于8月中下旬播种,苗龄50天左右。

2.甜椒的栽培以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排灌良好的沙壤土为宜,因此于定植前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和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均匀撒施。

3.深翻25~30厘米,选择晴天开沟定植,双行定植,株距为40厘米3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植2500~3000株左右。

4.门椒坐住后,将其以下的老叶和侧枝全部去除,利于通风降温。

5.甜椒既不耐涝也不耐旱,灌水的原则是勤浇少浇。生长前期,每10天左右浇1次水,高温期以早晚灌水为宜。

6.由于甜椒是连续开花作物,根系较浅,需肥量大,一般在缓苗后浇提苗水时,配施少量氮、磷肥。在第1层果坐果后,应结合灌水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左右,结果盛期,每采收1~2次,结合浇水每66平方米施入复合肥20~25千克。

7.开花后要防止出现生殖发育障碍性落花和营养不良性落花,做到早春前期及时保温,中期要及时通风,控制适宜的温、湿度,保证养分供应均衡。

8.在生长期间可用2,4-D点花具有明显的保花保果作用。在整个生长期要注意及时防除蚜虫、白粉虱和地老虎等害虫,病害以防为主。

9.果实表现出该品种特性时即可采收,也可根据市场需要及时收获。

适宜地区 适宜我国华北、华东、东北各地栽培。

黄玛瑙甜椒


品种名称黄玛瑙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彩色甜椒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于水晶系列彩色甜椒。植株生长旺盛、整齐,株高可达200厘米以上。果型大,方灯笼形,横径8~10厘米,果肉厚,单株结果20个以上,单果重150~200克,果皮光滑,颜色鲜艳,生理成熟时由绿色转为黄色,口感甜脆,适宜生食做沙拉等。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5000~6000千克/亩。

抗性

耐低温弱光,较抗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育苗移栽,栽植密度1800~2400株/亩,采用小高畦地膜覆盖,最好设置滴灌设施。

2. 务必疏掉门椒,坚持整枝打杈,切忌放任生长。

3. 高温季节覆盖遮阳网,降温防雨,低温季节注意防寒保温。

4. 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多次追施氮、磷、钾肥料。

5. 开花坐果期在低温或高温季节用适宜浓度的保花保果剂沈农2号喷花,并加强对疫病的预防。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种植,最适宜在保护地进行长季节栽培。

富贵(Riches)甜椒


品种名称富贵(Riches)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引种单位山东省寿光市新荣农产品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从法国威迈种子公司引进。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杂交一代中晚熟大果型品种。株形开放,植株中等高度,节间较短,叶片长卵圆形。果实成熟时由绿色转为亮黄色,色泽艳丽。果形周整匀称,畸形果少,多为四心室,方果形,果长10厘米,直径10厘米,单果重250克左右。果实壁厚,硬实度好,货架期长,极耐贮运。低温条件下容易坐果,集中坐果能力强,产量水平高。

抗性

抗烟草花叶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栽培方式

高垄双行,畦面宽120厘米,畦高15厘米,株距40~50厘米,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5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植2200株左右。

2. 培育壮苗

日光温室越冬栽培播种期以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宜,可集中于翌年1月份上市。早春大棚栽培于11月中旬播种育苗,翌年3月下旬采收。

3. 环境调控

①温度:苗期昼温为21℃~26℃,夜间为15℃~20℃,结果期适当降低夜温,加大昼夜温差。定植后10天内一般不通风,晴天中午棚内气温达到32℃以上时,开始通风,降到26℃时开始关闭风口。

②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为60%左右,土壤湿度为70%左右。忌大水漫灌,宜小水勤浇。从门椒坐果开始每隔7~10天浇1次水,盛果期隔2~3天浇1次水。

4. 肥水管理

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鸡粪或厩肥5~8立方米,磷酸二铵、硫酸钾复合肥各25千克,如增施豆饼或煮熟的大豆50千克更好。定植前1周左右灌水造墒,起垄后覆盖地膜,以备移栽定植。结果后分3次进行追肥:门椒坐住后,每667平方米追施豆饼肥或煮熟的大豆100千克左右;对椒坐住后,每667平方米冲施尿素2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四母斗椒坐住后,每667平方米冲施腐熟鸡粪或人粪尿300千克左右。

5. 植株调整

①整枝疏果:将门椒以下的侧枝及时抹掉,摘除门椒。施肥充足、长势旺盛的植株可留对椒,否则,应将对椒摘除。高大棚室留双秆整枝,一般棚室留3~4秆整枝。进入高温季节,植株生长茂密时,随时剪去多余枝条,并疏去病叶、病果。

②保花保果:可用番茄灵(对氯苯氧乙酸)40~50微克/升喷花或浸花,也可用50微克/升萘乙酸喷花。

③适时采收:开花后35天左右,当果实长足,果肉变厚,果实变硬有光泽时,采收青果上市;采收红果的,宜在开花后45天,果实表面大部分转色、硬度好时采收。

6. 病虫害防治

①药剂浸种:用10%磷酸三钠浸种15分钟,洗净。用60℃的温水浸种10分钟,并不停搅拌,可杀灭病毒和炭疽病菌、疫病病菌。

②物理防治:每30平方米设置1块黄油板,诱杀白粉虱、美洲斑潜蝇。通风口处设置防虫网,以阻止白粉虱、斑潜蝇和蚜虫进入温室。

③药剂防治:用大生M45、霜霉威混合液喷洒,防治炭疽病、疫病,并兼治灰霉病。

用20%速灭杀丁或2.5%敌杀死2000~3000倍液防治蚜虫;1.8%爱福丁3000倍液防治红蜘蛛、茶黄螨、美洲斑潜蝇。

适宜地区
适宜日光温室越冬和大棚早春、秋延迟栽培。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