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中油杂1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4年

审(鉴)定情况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鄂审油2004003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不育系6098A与恢复系R6配组的三系杂交油菜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植株较高,生长势较强,分枝部位40~50厘米。苗期半直立,叶色深暗绿,顶裂叶片中等大,侧裂叶4对以上,叶缘有小齿,呈波状。花期较集中,黄花,花瓣长度中等,较宽,呈侧叠状。区域试验中单株有效角果数309.6个,每角粒数19.8粒,千粒重3.72克。

产量表现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0.2公斤,比对照中双6号增产11.34%。其中,20022003年度亩产175.7公斤,比中双6号增产11.81%;20032004年度亩产204.6公斤,比中双6号增产10.93%,两年均增产极显著。

品质分析

20022004年度参加湖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品质测定粗脂肪含量41.70%,芥酸含量2.71%,饼粕硫苷含量25.61mol/g,品质达到双低油菜标准。

抗性

菌核病发病株率14.26%,病指7.07;病毒病发病株率1.55%,病指0.96;对菌核病和病毒病的抗(耐)病能力与中双6号相当。出苗至成熟213.9天,比中双6号长0.3天。

栽培技术要点

1. 选用质量合格的种子。

2. 适时早播,合理密植。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种,苗龄30~35天移栽,亩栽0.9万株;直播9月下旬播种,亩定苗1.2~1.5万株。

3. 科学施肥。底肥氮肥应占总施肥量的70%,氮、磷、钾配合施肥。底肥一般亩施复合肥70公斤,苗肥、苔肥一般亩追施尿素15公斤和10公斤。注意底肥必施硼肥,亩施硼砂0.5~1公斤,并在苔期喷施0.2%的硼砂溶液。

4. 注意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好蚜虫、菜青虫和菌核病,初花期后一周内,每亩用100克灰核宁兑水50公斤喷施,防治菌核病。

适宜地区
适于湖北省二熟和三熟制地区种植。

备注
原代号:希望98

编辑推荐

中油杂4号油菜


品种名称中油杂4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2年

审(鉴)定情况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鄂审油003-2002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不育系96A、保持系96B、恢复系93275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油菜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半冬性甘蓝型杂交品种。幼苗直立,叶色深绿,苗期生长势强,有柄叶较大较长,多裂叶。株型紧凑,分枝角度小,适于密植。区域试验中单株有效角果数371.0个,每角粒数16.8粒,千粒重3.37克。

产量表现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8.5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2.97%。其中:20002001年度亩产189.44公斤,比中油821增产15.23%;20012002年度亩产147.60公斤,比中油821增产10.21%,两年均增产极显著。生产试验:20012002年度在黄冈、荆州等地试种,比中油821增产。

品质分析

20002002年度参加湖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品质测定含油量38.58%,芥酸含量0.38%,饼粕硫甙含量22.05mol/g,品质达到双低优质油菜标准。

抗性

菌核病发病率24.22%,病指11.24;病毒病发病率7.05%,病指3.56;抗(耐)菌核病能力比中油821差,抗(耐)病毒病能力比中油821强。全生育期214.4天,比中油821短0.8天。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播种。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播种,直播9月下旬播种。

2. 合理密植。移栽每亩1万株左右,直播每亩 1.3万株左右。

3. 合理施肥。每亩施复合肥50公斤、尿素10公斤、硼砂1.5公斤作底肥。追肥以尿素为好,一般苗、苔肥各追8公斤/亩左右。必施硼肥,在抽苔期每亩喷施0.2%的硼砂溶液50公斤。

4. 注意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初花期后一周内,每亩用40%菌核净200克兑水50公斤防治菌核病。

适宜地区
适于湖北省二熟和三熟制地区种植。

备注
原代号:96-5

中油杂2号油菜


品种名称中油杂2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4年

审(鉴)定情况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苏审油200401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育成、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

品种来源8908A(陕2A转育)8908B(中双2号选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甘蓝型、双低、半冬性、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天数238天左右。苗期生长稳健,越冬半直立,株高168.2厘米,中生分枝,一次分枝8.9个,二次分枝5.4个,单株角果401.51个,每角20.8粒,千粒重3.28克。

产量表现

20002002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20002001年度平均亩产192.68公斤,比对照宁杂1号增产1.12%(不显著);20012002年度平均亩146.94公斤,比对照增产2.61%(不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69.81公斤,比对照增产1.84%。20025003年参加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5.71公斤,比宁杂1号增产2.4%。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0.88%,硫甙含量29.19微摩尔/克饼粉,含油率39.29%。

抗性

抗病性中等(菌核病发病率24.2%、病指14.7,病毒病发病率30.8%、病指23.5),抗倒性中等,恢复度为90%。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早播,播期在9月中旬,每亩播量0.5公斤,10月下旬移栽,苗龄控制在35天以内,达到壮苗移栽,每亩密度1万株左右。直播种植适宜播种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亩播量0.3公斤,每亩留苗1.1万~1.2万株。

2. 肥料运筹原则为前控、中重、后促,前期防止菜苗旺长,确保壮苗越冬,中期早施重施抽薹肥,一生总氮量为15公斤,氮、磷、钾的比例为1︰0.4︰0.5,并搭施适量硼肥。

3. 移栽前用油菜专用除草剂作土表处理,可基本控制整个油菜生长季的杂草生长,苗期和移栽后重点防治蚜虫和菜青虫。初花期重点抓好菌核病和蚜虫的防治。

适宜地区
适于江苏省淮河以南油菜区种植。

中油杂16油菜


品种名称中油杂16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1年

审(鉴)定情况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国审油2011010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36AP8014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苗期半直立,叶片形状裂叶型,叶缘锯齿状,叶片浅绿色,无腊粉,叶片长度中等,叶脉明显。花瓣黄色,花瓣长度中等,较宽,呈侧叠状。种子褐黑色。全生育期218天。株高172.4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6.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59.9个,每角粒数18.5粒,千粒重3.98克。

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3.4千克,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2.4%;平均亩产油量78.1千克,比对照增产9.5%。2010201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5.5千克,比对照增产1.0%;平均亩产油量84.55千克,比对照增产4.9%。两年平均亩产174.5千克,比对照减产0.6%,两年平均亩产油量81.46千克,比对照增产7.3%。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8.1千克,比对照增产0.7%。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饼粕硫苷含量20.73微摩尔/克,含油量46.69%。

抗性

菌核病发病率6.82%,病指5.0,病毒病发病率1.16%,病指0.95,菌核病鉴定结果为低抗,抗倒性强。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早播,长江中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中旬移栽;直播9月下旬到10月初播种。

2. 中等肥力水平下,育苗移栽每亩密度10000~12000株,肥力水平较高地块,每亩密度8000~10000株;直播可适当密植。

3. 重施底肥,亩施复合肥50千克;追施苗肥,于5~8片真叶时亩施尿素15千克左右;必施硼肥,底施每亩施硼砂1~1.5千克,苔期喷施0.2%硼砂溶液。

4. 重病区注意防治菌核病,初花期后一周,每亩100克菌核净兑水50千克喷施。

适宜地区
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中杂11号番茄


品种名称中杂11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2001001,0108016-2000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
品种来源亲本组合为932-29932-52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熟杂交品种,无限生长类型,普通叶,第8~9节着生第1花序,单式花序,每序5~10朵花,坐果4~6个,座果率高,平均87.9%。果实圆形、果面粉红色,幼果无绿肩,畸形果、裂果少。单果重170~360克。

产量表现

19971999年参加北京市番茄品种区域试验,三年平均亩产5538千克,比对照中杂9号增产4.6%,比佳粉15号增产5.8%;1998199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43千克,比佳粉15号增产17.1%。19981999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63千克,比对照中杂9号增产28.6%。

品质分析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1%,糖酸比5.7,甜酸适中,Vc含量128.5毫克/千克。

抗性

抗TMV,中抗CMV,抗番茄叶霉病、枯萎病,脐腐病、筋腐病等生理病害也较少发生。

栽培技术要点

1. 该品种是保护地品种,尤以加温温室和秋棚更能发挥品种特性。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春季栽培年前1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2月上旬定植,栽植密度2500~3000株/亩。秋冬季栽培7月下旬播种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栽植密度3000~3500株/亩。大棚春季栽培1月下旬播种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栽植密度3500~4000株/亩,每株留2~4穗果摘心。秋季栽培6月下旬播种育苗,7月中下旬定植,栽植密度约4000株/亩,留2~3穗果摘心。

2. 露地栽培2月下旬至3月初温室中播种育苗,4月下旬定植,栽植密度3000株/亩。该品种果大、高产,中晚熟,所以要求肥水充足,施足基肥,及时追肥,特别是磷、钾肥要占相当比例,注意秧果关系,秧壮才能果肥。该品种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敏感,育苗期注意温度不要过低,定植后蹲苗不宜过狠,保护地栽培时花期及时喷番茄灵等生长素以保花保果等。

适宜地区

适宜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大棚和日光温室栽培。

湘杂11号茄子


品种名称湘杂11号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选育单位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湘研蔬菜种苗分公司
品种来源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湘研蔬菜种苗分公司选育的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强,株型较开展。株高约80厘米,开展度约90厘米,叶绿色,叶长约21厘米,宽约12厘米,茎秆与叶脉紫色。始花节位9~11节,单花为主,少数2~3朵簇生。花冠紫色,隔2~3节1花。果实长条形,紫黑光亮,耐老化。果形较直,果长25~30厘米,粗约4厘米,单果重150克左右。品质好,果肉浅绿白色,籽少,质地细嫩。早熟,耐低温弱光,从定植到始收38天左右。

产量表现

667平方米产量3500公斤左右,

抗性

田间表现抗青枯病和绵疫病能力强。

栽培技术要点

1. 宜作早熟栽培,播种期10月中下旬至12月中下旬。忌连作。

2. 株距50厘米,行距50厘米,畦宽(包沟)114米,栽2行,667平方米栽1900株左右。

3. 667平方米施堆肥2000~3000公斤、饼肥15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30公斤,定植后开花前追肥2~3次,门茄采收后重施%次肥,以后每采收1次应追肥1次,注意肥水管理。

4. 苗期重点防治猝倒病、立枯病、褐纹病,定植时防治小地老虎;结果期主要虫害有棉铃虫、茄螟、茶黄螨、红蜘蛛、蚜虫和二十八星瓢虫。

适宜地区
适宜宜作保护地、露地春茄栽培。

中油589油菜


品种名称中油589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0年

审(鉴)定情况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国审油2010011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双9号中双2号)1008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甘蓝型半冬性常规种。苗期半直立,顶裂叶中等大,叶色较绿,无蜡粉,叶片长度中等,侧叠叶4对,裂叶较深,叶脉较明显,叶缘有小齿,大波状。花瓣黄色、长度中等、较宽、呈侧叠状。种子黑色。区试结果:全生育期平均217天,比对照中油杂2号早熟1天。平均株高175厘米,上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1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15个,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4.0克。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5.3kg,比对照中油杂2号(杂交种)减产5.1%;平均亩产油量62.6kg,比对照品种增产1.5%。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2.2kg,比对照品种增产3.6%;平均亩产油量75.9kg,比对照品种增产8.6%。两年平均亩产158.7kg,比对照品种减产0.6%;平均亩产油量69.3kg,比对照品种增产5.2%。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3.2kg,比对照品种增产2.2%。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5%,饼粕硫苷含量19.98微摩尔/克,含油量43.58%。

抗性

菌核病发病率11.05%,病指6.28;病毒病发病率1.36%,病指1.09。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早播。长江中游地区育苗宜在9月中旬播种,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4,培育大壮苗,严格控制苗龄在30天左右,10月中旬移栽;直播宜在9月下旬或10初播种。

2. 合理密植。在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育苗移栽的合理密度每亩10000株左右;肥力较高时,每亩9000~10000株;直播每亩19000~26000株。

3. 科学施肥。重施底肥,追施苗肥,移栽成活后,适时追施提苗肥,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15kg左右;腊肥春用,在1月底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10kg,注意必施硼肥。如果底肥没有施硼,应在苔期喷施浓度0.2%的硼肥。

4. 防治病虫害。油菜初花期一周内防治菌核病。

适宜地区
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油研11号油菜


品种名称油研1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6年

审(鉴)定情况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黔审油2006006号

选育单位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8778A作母本,恢复系HO作父本组配的两系杂交油菜。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全生育期237天,与对照油研7号相当。株高180厘米,分枝部位高63厘米,单株一次有效分枝8.5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475个,角粒数18.5粒,千粒重3.6克。植株子叶肾型,幼茎及心叶微紫色;深裂叶,叶绿,有腊粉。苗期半直立。

产量表现

20032004年度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49.78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0.82%,20042005年度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57.86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6.28%;两年平均亩产153.82公斤,比对照增产8.28%。两年增产点次占试验点数的81.2%;20042005年度贵州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1.4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91%,增产点次占试验点数的60%。

栽培技术要点

1. 9月中旬育苗,10月中下移栽。

2. 亩种植6000~8000株,如直播应留苗10000~12000株/亩。

3. 合理施肥,单产150~200公斤需亩施纯氮15公斤以上,氮、磷、钾按1:0.5:0.9配合施用,注意施用有机肥作底肥,追肥应注意苗重、苔轻,花期看苗根外补施,追肥方式以尿素兑清粪水浇施为最好。

4. 特别注意强调施用硼肥,用硼肥0.5~0.8公斤/亩作基肥沟施或竞水(结合追肥)作追肥,亦可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苔花期作根外追肥,常年结实差的缺硼土壤,更应当强调根外追肥的应用。

适宜地区
贵州省甘蓝型油菜种植区域。菌核病高发区注意防病。

蓉油11号油菜


品种名称蓉油11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3年

审(鉴)定情况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川审油2003001

选育单位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甘蓝型双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蓉A0464作母本,用恢复系蓉C39698作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中熟双低三系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株高210厘米左右,匀生分枝,第一次有效分枝高度70~8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10个左右。恢复率、恢复度均为100%,单株角果数468个,每果16粒。种子褐色,圆形,千粒重3克,

全生育期211~220天。

产量表现

2002、2003两年省区试中熟组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55.1公斤,比对照蜀杂六号增11.82%,增产极显著。2003年度生产试验,7点次平均亩产166.13公斤,比对照蜀杂六号增产17.91%。

品质分析

含油率40.6%,芥酸含量0.12%,硫苷含量20.59微摩尔/克(饼)。

抗性

两年植保鉴定结果,表现为低感一低抗病毒病、低感菌核病,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抗倒力均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期:育苗移栽适宜期9月10日前后播种,10月10日前后移栽,直播适宜9月底10月初播种;密度:移栽亩栽6000~7000株,直播亩栽10000~12000株;施肥水平:中等肥力亩施纯氮14公斤左右,底追肥比1:1,氮、磷、钾、硼配合施用。

适宜地区
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丘区。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