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杏树白纹羽病

分布杏树白纹羽病分布于全国各地,是果树主要的根部病害之一。

寄主本病寄主范围很广,包括木本树木、蔬菜和禾本科作物共34科60种植物。在果树方面,可为害苹果、梨、桃、李、梅、杏、樱桃、葡萄、柑橘、柿、板栗等。

发病症状
在潮湿情况下被感染的根表面,病菌形成许多菌丝,呈白色羽绒状。菌丝多沿小根生长,通常在根周围的土粒空间形成扁的菌丝束,后期菌丝束色变暗,外观为茶褐色或褐色。病菌在被感病的植株上迅速生长,产生细小的白色的菌丝迅速覆盖其上。病菌也产生菌核样块状物,出现在病组织的表面。初期,地上部分仅有些衰弱,外观与健全树无异。待地上部出现树枝过分衰弱、坐花过多、夏天萎凋、叶变黄等异常现象时,根部则已大部分受害。此时着手防治已为时过晚。所以,病株枯死的多,为害也大。

病原
白纹羽病的病原菌为褐座坚壳菌Rosellini necatrix (Hartig) Berlese,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炭角菌科。子囊壳褐色至黑褐色,在寄主表面群生,直径1-2毫米,用解剖镜可看见。菌丝初呈白色,很细,而后变灰褐色,在罹病根上形成根状菌丝束。菌丝束内部的菌丝呈白色。将根的皮层剥开,在形成层上有白色扇形菌丝束。菌丝隔膜处呈洋梨状膨大,这是本菌的特征。

病菌生长最适温为25℃,最高30℃,最低为11.5℃。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根状菌素或菌核随着病根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菌核或根状菌素长出营养菌丝,首先侵害果树新根的柔软组织,被害细根软化腐朽以致消失,后逐渐延及粗大的根。此外,病健根相互接触也可传病。远距离传病,则通过带病苗木的转移。由于病菌能侵害多种树木,由旧林地改建的果同、苗圃地,发病常严重。

防治方法
(1)选栽无病苗木。起苗和调运时,应严格检验,剔除病苗,建园时选栽无病壮苗。如认为苗木染病时,可用10%的硫酸铜溶液,或20%的石灰水,7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浸渍1小时后再栽植。

(2)挖沟隔离。在病株或病区外同挖1米以上的深沟进行封锁。防止病害向四周蔓延扩大。

(3)加强果园管理。注意排除积水,合理施肥,氮、磷、钾肥要按适当比例施用,尤其应注意不偏施氮肥和适当增施钾肥,合理修剪,加强其他病虫害的防治等。

(4)苗圃轮作。重病苗圃应休闲或用禾本科作物轮作,5-6年后才能继续育苗。

(5)病树治疗。①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增施有机肥料,保障灌水,加强松土保墒,控制水土流失,合理修剪,控制大小年。

②隔离病区。目前大部分果园浇水时,多采用全园漫灌,如果其中有一株发生了根腐病,就会通过传统的灌水方式把根腐病传播出去。所以,一旦发现病株,应先实施隔离,再行治疗,以防传染。

③土壤消毒灭菌或灌根。每年杏萌芽时和夏末进行2次,以根颈为中心,开挖3-5条放射状沟,深70厘米,宽30-45厘米,长到树冠外围。土壤消毒药剂有300倍45%施纳宁水剂,以每株15-30千克药液灌根;硫酸铜晶体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波美度石硫合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代森铵水剂400倍液。

④晾根和客土。当果园内发现杏树地上部分出现异常时,应挖根检查,确认为该病时,将根部土壤挖出,晾1-2天,切除病根,同时,药剂消毒,把挖出的土运到园外,从园外运回新土、腐熟草木灰和农家肥回填。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