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通蚕6号

分类 豆荚类-蚕豆
学名Vicia faba L.

选育单位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紫皮大粒日本大白皮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鲜荚上市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比日本大白皮早熟2~3天。苗期长势旺,株高85cm,花紫色。单株有效分枝4.5个,单株结荚14.5个,其中1粒荚占33.6%,2粒以上荚占66.4%;鲜荚长10~14cm,宽2.8cm,平均百荚鲜重2241.5g。鲜籽长2.9cm,宽2.2cm,鲜籽百粒重396g;干籽百粒重200g左右,种脐黑色。青籽粒种皮为白色,在籽粒成熟时,种皮明显可见蚕豆周边有浅紫红色,以后种皮渐淡,略见浅紫,可作纯度鉴定用。属秋播冬性蚕豆,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0~230天。

产量表现

2005年在本所品比试验中鲜荚产量15720kg/hm2,居参试品种首位,比对照品种日本大白皮增产36.8%;鲜籽产量495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30.95%,位居第一;出籽率31.5%。大田生产一般鲜荚产量13500kg/hm2,鲜籽产量4250kg/hm2。目前在江苏蚕豆生态区示范推广种植,表现优良。

品质分析

2007年5月16日经现场取样实测产鲜荚18130kg/hm2,鲜籽产量6440kg/hm2,鲜籽百粒重459.0g,出籽率35.5%。

抗性

中后期根系活力强,耐寒、耐肥、抗倒伏,较抗赤斑病、锈病。不裂荚,结荚高度中等,成熟时秸青籽熟,熟相好,稳产性能佳。

栽培技术要点

1. 茬口安排。以旱作茬口较为理想,如棉花茬口、玉米茬口及其他旱粮茬口。稻田不利于蚕豆分枝,不宜选作茬口;豆科忌连作,凡上年种过蚕豆或上茬为豆茬的田块不宜选作茬口。

2. 适期播种。江苏蚕豆生态区播种,一般掌握在10月1525日。苏北地区10月中旬,苏南地区10月下旬为佳,适期早播,有利冬前分枝生长。

3. 合理密植。采取穴播,行距83cm,株距20cm,每穴2~3粒,每公顷留苗密度为10.5104~13.5104株。

4. 施肥。播种时一般亩施25%三元复合肥450kg/hm2作基肥,注意种肥隔开,以免伤种。开春前,蚕豆进人生长期时,穴施三元复合肥375kg/hm2。视苗情追肥,在初花期追施尿素75kg/hm2,促进蚕豆生长,增加结荚率和粒重。

5. 中耕除草。播后用草甘膦加乙草胺除草剂封闭。越冬前,培土壅根。开春前,蚕豆穴施肥后,进行中耕除草,以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发育。

6. 精细整枝。整枝分两次进行。第1次在越冬期,去除主茎,可以促使分枝明显增多、增粗,有利于蚕豆生长结荚;第2次在生长期前,去除苗高不到群体一半的病枝、弱枝,一般每株留有效分枝4~6个,确保每公顷留18104个分枝左右。通过两次整枝,单株可增1~2荚,并具有增粒、增重的作用。

7. 适时摘心。当田间将近一半的植株茎部已结2~3荚,并且荚长2~3cm时,或植株平均有8苔花序时摘心。在晴天中午摘去顶端3~6cm嫩梢,以抑制后期无效营养生长,达到荚多、荚大、提早成熟的目的。

8. 防病治虫。赤斑病可在发病初期每公顷喷多菌灵1500g,蚜虫每公顷用20%吡虫啉75~150g喷雾防治。蚕豆象的防治可结合防病,在盛花期每公顷用菊酯类农药375~600ml加多菌灵1500g对水750kg喷雾,隔7d再喷1次。

9. 清沟理墒。播种时要开好田间一套沟,注意清沟理墒,做到雨停田干,降低田间湿度。

10. 适时采收。当青豆荚鼓粒饱满,青豆籽粒种脐颜色由黄显黑时即可采摘上市出售。当青豆籽粒出现一条黑线时采摘,则影响蚕豆口感和口味。

11. 收获与贮藏。干籽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并熏蒸,以防豆象为害。

适宜地区
可在江、浙、沪及福建蚕豆生态区秋播种植,尤其适合城郊作鲜食蚕豆栽培。目前该品种在南通城郊等地逐步推广。

小编推荐

通研2号辣椒


品种名称通研2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6年

审(认)定情况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苏审椒200603

选育单位 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97-287-2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长灯笼型辣椒品种,果实始熟期约170天。始花节位为第11~12节,生长势较强,叶片绿色,株高75cm,开展度70cm。果实长灯笼形,表皮光滑,有光泽,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味微辣,果长12.0cm,果肩宽4.4cm,果形指数2.8,果肉厚0.3cm,平均单果质量43.8g。

产量表现

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区试前期平均亩产1947.4公斤,较对照苏椒5号增产6.0%,总产量平均亩产3187.4公斤,较对照苏椒5号增产14.4%;2005年生产试验前期亩产2561.6公斤,较对照苏椒5号增产4.9%,总产量亩产3349.0公斤,较对照苏椒5号增产9.8%。

抗性

抗病毒病,中感炭疽病。田间病害调查,病毒病发病率9.1%,病情指数2.5;炭疽病发病率0.5%,病情指数0.2(对照苏椒5号病毒病发病率20.4%,病情指数4.6;炭疽病发病率4.6%,病情指数1.5),抗逆性较强;人工接种鉴定,病毒病病情指数11.3,炭疽病病情指数7.5(对照苏椒5号病毒病病情指数40,炭疽病病情指数5)。

栽培技术要点

1.南京地区大棚早熟栽培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播种,保护地育苗,苗龄80~90天定植,株距30cm,行距55cm,每667m2定植4000~4500株,用种量50g。

2.秋延后栽培7月中旬播种,8月下旬定植,育苗期间注意降温防止高脚苗。

3.通研2号果大,坐果多,定植前应施足基肥,一般每667m2施有机肥2500~3000kg,每次采收后及时追肥。

4.病虫害以预防为主,可用48%乐斯本乳油3000倍液防治蚜虫,用50%代森锰锌乳油600~800倍液防治疫病,用5%病毒A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病毒病。

适宜地区 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早熟栽培及秋延后栽培。

通研3号辣椒


品种名称通研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7年

审(认)定情况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苏审椒200702

选育单位 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97-387-2配组,于2002年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早熟长灯笼型辣椒品种。始花节位9~11节。植株生长势强,叶色深绿色,株高50厘米左右,开展度50厘米左右。果实长灯笼型,绿色,果长10.8厘米左右,果肩宽4.8厘米左右,果形指数2.3左右,果肉厚0.23厘米左右,平均单果重44.5克左右。味微辣,食用口味佳。

产量表现

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前期产量平均亩产2015.4公斤,较对照苏椒5号增产7.2%,总产量平均亩产3048.9公斤,较对照增产7.8%;2006年生产试验前期产量亩产1702.3公斤,较对照增产13.3%,总产量亩产2900.7公斤,较对照增产15.0%。

抗性

区试田间病害调查,病毒病病情指数5.9,炭疽病病情指数0.8(对照苏椒5号病毒病病情指数6.8,炭疽病病情指数0.8),抗逆性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1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育苗,亩用种量50克左右。

2. 适宜密度。株距30厘米左右,行距40厘米、60厘米左右,宽窄行定植,每亩定植3500~4000株。

3.合理施肥。重施基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追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

4.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适宜地区 适宜江苏省各地保护地栽培。

通研4号辣椒


品种名称通研4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11年

审(认)定情况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苏审椒201101

选育单位 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97-487-2配组,于2007年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早熟长灯笼形辣椒品种。始花节位8~10节。植株生长势强,叶色深绿色,株高55厘米左右,开展度55厘米左右。果实长灯笼形,嫩果浅绿色,果面光滑有光泽,微辣,果长12.6厘米左右,果肩宽5.1厘米左右,果形指数2.5,果肉厚0.3厘米左右,单果重65.2克左右。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参加省区试,两年区试前期平均亩产1932.7公斤,比对照苏椒5号增产2.6%,总产量平均每亩3068.2公斤,比对照苏椒5号增产4.3%。2010年省生产试验,前期产量每亩1818.7公斤,比对照苏椒5号增产9.8%,总产量每亩3547.0公斤,比对照苏椒5号增产10.2%。

抗性

区试田间病害调查,病毒病病情指数7.3,未发生炭疽病。抗逆性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春季保护地栽培,南京地区一般10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每亩用种量50克。

2.适宜密度。每亩定植3500~4000株。

3.合理施肥。重施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和三元复合肥50公斤。追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

4.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适宜地区
适宜在江苏省作春季保护地栽培。

天骄6号(宁椒6号)辣椒


品种名称天骄6号(宁椒6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苏审椒200101

选育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星光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91-6/91-12作亲本,1993年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极早熟品种,株型紧凑。株高55厘米,开展度约48厘米,不易早衰,株形直立紧凑,茎节距短。始花节位第6~7节,连续结果性好。植株上下果均匀,坐果率高。果实长灯笼形,嫩果果皮深绿色、光亮微皱,成熟果红色,长12~15厘米,果肩宽5厘米左右,肉厚0.3厘米,果腔小,平均单果重约28克。味中辣,脆嫩。结果后期果实仍大于同类品种,表皮光亮,外观美,比同类型品种辣味强。熟果鲜红色,转色均匀商品性好。兼有极早熟与大果型的特点。

产量表现

19981999年参加江苏省早熟组辣椒品种区域试验,前期亩产和亩总产分别为1109千克和2988千克,分别比对照通椒一号增产36.52%和3.4%,2000年生产试验,前期亩产和亩总产分别为1490千克和3660千克,分别比对照增产31.0%和3.5%。

抗性

抗病毒病、炭疽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9月底至翌年1月播种,2月中旬至3月中旬定植,忌连作。

2. 高畦覆膜,亩定植密度4000株,大小行定植。

3. 结果期每隔15天追肥、浇水1次。

4. 注意防病治虫。

适宜地区 适宜江苏省各地保护地栽培。

蚕豆


植物名称蚕豆

学名Vicia faba

所 属 科豆科

所 属 属野豌豆属

分布 原产于欧洲南部至非洲北部。我国早年引入,现广泛栽培。北京也有种植。

描述
一年生草本。株高30~100厘米。茎直立,少分枝,无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末端的卷须成刺状或丝状。托叶半箭头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0~20毫米,稍有不整齐的锯齿。小叶2~6个,椭圆形至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先端圆,有短刺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小叶在叶轴上互生或近对生。总状花序,极短,腋生,具1~4朵花。花白色,带暗紫色斑点,长2~3.5厘米。萼钟状,下3萼齿比上2萼齿长。旗瓣倒卵形,先端圆或稍凹,中部收缩;翼瓣比旗瓣短,基都有爪;龙骨瓣比翼瓣短。荚果,近圆柱形,长5~10厘米,直径约2厘米,种子间有横隔膜。种子椭圆形,稍扁。花期5~6月,果期6~7月。

营养价值 蚕豆又名胡豆、南豆、佛豆。甘、平、微辛。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葫芦巴碱、菸酸及维生素(B1,B2)等。

食疗与保健 有清热利湿,健脾涩精、和脏腑、益脾胃、调中气。止血、解毒之功。蚕豆的种子、豆壳皮、花、叶、茎均可作药用。蚕豆夹、花、叶均为止血剂,花尚有降血压作用,蚕豆衣为利尿药、治浮肿、小便不通等症,蚕豆荚烧炭研末还可治疗烫伤、脓疱疮。

用途 种子供食用或作饲料。荚果、种子、花及叶均可入药,有止血、利尿、解毒、消肿的功效。

镇椒6号(镇研6号)辣椒


品种名称镇椒6号(镇研6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5年

审(认)定情况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苏审椒200503

选育单位 镇江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Y9012Y9028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粗长羊角型辣椒,始花节位8~9节。植株生长势强,叶片绿色,株高65cm左右,开展度50cm左右。果实成熟期较早,粗长羊角型,黄绿色,果面光滑,果长16.8cm左右,果肩宽2.5cm左右,果形指数6.8左右,果肉厚0.2cm左右,平均单果重29.7g左右,味辣,成熟果鲜红色。

产量表现

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区试前期产量平均亩产1504.9Kg,比对照苏椒3号增产3%,总产量平均亩产3313.3Kg,比对照苏椒3号增产10.4%;2004年生产试验前期产量亩产1541.5Kg,比对照苏椒3号增产55.6%,总产量亩产3276.5Kg,比对照苏椒3号增产34.5%。

抗性

田间病害调查病毒病平均发病率29.2%,平均病情指数7.4,炭疽病平均发病率3.5%,平均病情指数0.8(对照苏椒3号病毒病平均发病率27.9%,平均病情指数7.6,炭疽病平均发病率2.4%,平均病情指数0.8),抗逆性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露地栽培播种时期南京地区一般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保护地育苗,亩播种量50g左右。

2.适宜密度。株距30cm左右,行距50cm左右,每亩定植4500株左右。

3.合理施肥。重施基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kg;适时适量追肥,追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

4.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适宜地区
适宜江苏各地露地栽培。

丰产6号豇豆


品种名称丰产6号

分类 豆荚类-豇豆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豇豆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少,叶薄、小,始花节位为8~14节。花紫红色,荚浅绿色,荚长68厘米、宽1厘米,早荚重约30克。双荚率高,结荚整齐,头尾均匀,耐老化,不露仁,品质优,耐热,抗病。早熟,春季栽培(4月前播种)从播种至初收60天,夏秋季栽培(5月后播种)需45天。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1500~2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华南地区适合于39月种植,畦宽含沟150~180厘米,种双行,每穴播种2粒,行距40厘米、株距10厘米。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壤土或沙质壤土种植,用种量为2~2.5千克/亩。采用育苗移栽,播种后8~10天当第一对真叶展开时及时定植。基肥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苗期注意控制氮肥,防止徒长,开花结荚期适当施用氮肥,多施钾肥,(每7~10天追肥1次),必要时进行根外追肥,减少落花落荚。要注意中耕松土除草,合理密植,及时插架引蔓,加强通风透光。一般开花后约10天豆荚可达到商品成熟度,要及时采收。盛荚期后,应继续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翻花,以延长收获期,提高豇豆产量。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海丰6号辣椒


品种名称海丰6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选育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品种来源由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育成的中熟一代杂交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中熟一代杂种。果实长灯笼形,浓绿色,果面光滑,味甜,商品性好。最大单果重200克。抗逆性强。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4500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栽培中需要搭架。

适宜地区
适于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中农6号黄瓜


品种名称中农6号

分类 瓜类-黄瓜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中熟。植株生长势强,主侧蔓结瓜,第一雌花始于主蔓3~6节,每隔3~5叶节出现1雌花。果实棍棒形,果皮深绿色,有光泽,无花纹,瘤小,刺密,白刺,无棱,果长30~35厘米,横径约3厘米,单果质量约150克,瓜把短,心腔小,质脆,味甜,品质佳,商品性好。耐热抗病,抗霜霉病、白粉病、黄瓜花叶病毒病。667平方米产量4 500~5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北京地区,3月上旬播种育苗,苗龄30~35天,苗期不宜蹲苗,4月上旬定植,栽植密度每667平方米3500~4000株。施足底肥,勤追肥,及时采收,侧枝留二叶一瓜摘心。苗期喷100毫克/千克乙烯利可提高前期产量。育苗用种量每667平方米150克。若用于秋季栽培,苗期需喷1~2次100毫克/千克乙烯利,以促进早现雌花和增加雌花数,并达到增产目的。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春季露地及南方秋季栽培。

连葱6号


品种名称连葱6号

分类 葱蒜类-洋葱
学名Allium cepa L.

审(认)定年份2007年

审(认)定情况2007年通过连云港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甲高黄父本9307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连葱6号中熟,生育期250天左右。植株直立,生长势旺盛,一般具7~8片功能叶,株高60~70cm。鳞茎圆球形,球形指数0.85以上,外皮金黄色、有光泽,内部鳞片白色,辛辣味淡,有甜味。单球质量300g左右,分球率低,假茎较细,符合出口标准。耐贮藏,货架期比连引洋葱1号延长15天左右。

产量表现

每667m2产量6000kg左右,比连引洋葱1号增产20%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

1. 黄淮地区9月1015日播种育苗,苗龄55~60天,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株高20~25cm、假茎粗0.5~0.6cm时即可定植。

2. 定植前施足基肥,每667m2定植22000株左右,地膜覆盖栽培。

3. 开春后,叶片旺长期及鳞茎膨大前追施尿素和磷钾复合肥,鳞茎膨大期不能缺水。

4. 注意防治葱蓟马和灰霉病。在生长期用氧化乐果1000倍防治葱蓟马2次,用70%甲托或50%多菌灵防治灰霉病1~2次。

适宜地区 适宜黄淮地区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

豫番茄6号


品种名称豫番茄6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豫番茄6号

选育单位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是从浙江品种矮粉T中选出的具有薯叶、黄化、粉果3个隐性性状的47号株系,父本是从(多毛番茄强丰)混合花粉后代经多代自交分离筛选出的综合性状优良的87-4-3株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有限生长型,早熟,株高约60厘米,节间短,株型紧凑,6节着生第一序花,花序间隔1~2节,2~3序花封顶。粉果,单株花量大,自然坐果率高,丰产稳产。果实近圆形,幼果具绿肩,单果重约160克。果实色泽鲜艳,光滑均匀,品质及商品性状好,风味较好。畸形果、裂果率低。

产量表现

历年试验平均产量7000千克/亩,丰产田块达10000千克/亩以上。

品质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2%,维生素C含量19.6毫克/100克鲜样。

抗性

综合抗病性强,高抗TMV(烟草花叶病毒),中抗CMV(黄瓜花叶病毒),兼抗早、晚疫病,耐叶霉病,耐低温。

栽培技术要点

1.郑州地区春季中棚栽培,于11月中旬播种育苗,翌年2月中旬定植,单干整枝,栽植密度5000株/亩。春季露地栽培,1月底至2月初播种育苗,4月中旬定植,栽植密度4000~4500株/亩。

2.春季栽培苗龄60~65天,秋季栽培苗龄35天左右,均在二叶一心期前分苗。春季低温条件下育苗,应注意加强分苗后苗床管理,以减少畸、裂果现象发生;秋季育苗应注意苗床遮阴防暴雨,避免高温干旱发生病毒病,并注意害虫的防治。

3.开花结果期使用10~20ppm的2.4D沾花,或用30~40ppm的番茄灵喷花,并注意疏花疏果。秋季育苗期高温多雨,防苗徒长,可在分苗前和分苗成活后,使用比久(B9)200倍液,或100~150ppm的PP333溶液,或用1000ppm矮壮素溶液喷洒植株,抑制徒长,促进结果。结果期用50公斤水、加1~1.55克赤霉素(920),或用400~600倍的5406细胞分裂素溶液喷洒植株,每10天一次,喷2~3次,可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果实膨大,提早成熟,能提高产量20%左右。

4.该品种丰产潜力好,果实膨大快,成熟集中,定植整地底肥应施足优质农家肥,每亩8方左右,并增施磷酸二铵每亩30~40公斤。果实膨大期追施化肥。

5.注意病虫害防治:注意对早、晚疫病及病毒病的防治,保护地应注意灰霉病、叶霉病的防治。可定期喷打扑海因、瑞毒霉、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或速可灵防治。对棉铃虫、蚜虫、白粉虱等,可喷打敌敌畏、敌杀死、三氯杀螨醇等农药进行防治。

适宜地区
适应性较强,适宜春、秋季露地及保护地栽培,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

辽茄6号


品种名称辽茄6号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审(认)定年份2005年

审(认)定情况2005年通过辽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审(认)定编号辽备菜[2005]248号

选育单位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南1-2为母本,以国外引进材料经过5代自交筛选出的南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从播种到始收105天。株型介于半直立和直立之间,平均株高106.9cm,茎紫色,叶片中等,叶色绿到绿紫,叶缘波浪形,叶脉紫色,无叶刺,浅紫色花。果实长棒状,略弯到直。果实细长形,长25厘米,横径4厘米,果顶为尖形,单果重100~150克。果皮紫黑色,有光泽、不易老化。果面无条纹,果实无棱。果萼中等,紫到紫黑色,果萼下颜色为浅绿到白色。肉质细嫩,商品性好。较耐黄萎病。

产量表现

每亩产量为4500~5000千克左右。

抗性

较抗绵疫病、黄萎病。

栽培技术要点

种植地块严禁连作,应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对同科异种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嫁接栽培也是防止黄萎病发生的重要措施。适宜春季露地、露地地膜覆盖及小拱棚栽培。植株直立,适宜密植,露地栽培栽植密度667平方米3500株左右。采用双干整枝。

适宜地区
适宜东北喜好紫长茄的地区栽培。如辽宁的沈阳、大连、丹东、营口、锦州等地以及吉林、黑龙江的大部分地区。

中椒6号辣椒


品种名称中椒6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2001003,0108011-2000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
品种来源79-183-58-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微辣型辣椒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多,在露地生长条件下,株高40~50厘米,开展度50~55厘米。叶色深绿,始花节位9~11节,连续结果性好。果实粗牛角形,果色绿,果面光滑,纵径12厘米,横径4.0厘米,肉厚0.33厘米,单果重45~60克。中早熟,定植后30~35天始收。味微辣,品质优良,商品性好。

产量表现

19921993年山西省辣椒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36千克,比对照22号尖椒增产45.05%。19971999年北京市区域试验,三年平均亩产2711千克,比对照湘研一号增产31.35%;1998199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51千克,比湘研一号增产28.26%。

品质分析

VC100毫克/100克,干物质6.69%,全糖2.44%。

抗性

耐贮运、耐热、抗病毒病,中抗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京津地区一般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育苗,4月下旬或5月初终霜后定植露地,每亩定植4000穴左右。

2.利用保护设施栽培要适当控制营养生长。

3.生长期间应注意及时防治蚜虫、茶黄螨和棉铃虫等虫害。

4.该品种由于生长势强,分枝和结果多,因此需选择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种植,并要求有水源、能灌溉,雨后能及时排涝,以防疫病发生。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地膜覆盖。

适宜地区 该品种抗逆行强,适应性广,适宜华北、西南、华南、华中、华东等地区种植。

惠丰6号甘蓝


品种名称惠丰6号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审(认)定年份2010年

审(认)定情况2010年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0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审(认)定编号国品鉴菜2010014,晋审菜(认)2009004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9203-4-3-110346-4-1-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春甘蓝,从定植到商品成熟63天左右;生长势较强,开展度46~50厘米,外叶数12~14片,外叶深绿色,叶缘齐,蜡粉中等;叶球近圆球形,翠绿色,球横径16厘米左右,纵径15厘米左右,单球质量1.2~1.5千克,中心柱长约为球高的1/2,球叶脆嫩,味较甜,纤维少,品质佳。冬性较强,适宜作春甘蓝栽培。

产量表现

春季栽培667平方米产量4600~5500千克。

品质分析

100克鲜重含VC41.60毫克,可溶性糖3.41克,粗蛋白1.08克,粗纤维0.47克。

抗性

病情指数为23.7,表现为抗病(R)。

栽培技术要点

1. 太原地区可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塑膜覆盖阳畦播种育苗,露地或地膜覆盖栽培,4月10日前后定植,晋北地区可比太原推后10~15天,晋南地区可比太原提早10~15天;行距40~43厘米,株距40厘米,适宜密度为667平方米定植4000~4500株。施足底肥,在结球初期追肥1次;注意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和蚜虫。

2. 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栽培时期。

适宜地区
适宜山西省及我国北方地区其他省份作早熟春甘蓝种植。

渝椒6号辣椒


品种名称渝椒6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6年

审(认)定情况2006年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审(认)定编号国品鉴菜2006023

选育单位 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利用辣椒优势育种原理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早熟、大果型辣椒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大果型辣椒新品种。株高67.2cm,开展度69.4cm;第一始花节位为11~12节。果形长灯笼形至牛角形,果长11.2cm,横径4.9cm,果肉厚0.45 cm。单果重55.5g。果色浅绿。风味微辣,汁中,脆,座果率高,结果期长。商品性好,耐贮运。

产量表现

一般每亩产量3000公斤以上。

在20032004年全国青椒第四轮区试中,前期平均亩产1063.3公斤,比对照苏椒五号减产7.2%,差异不显著;全生育期平均亩产2865.3公斤,比对照苏椒五号增产13.3%,差异达显著水平,居参试4个品种第2位。从2002年起分别在四川、贵州等省及重庆市多个区县示范,平均亩产2800.0公斤以上,比对照(当地主栽品种)平均增产15.0%以上。

抗性

高抗病毒病、高抗炭疽病

栽培技术要点

1.重庆及西南地区,塑料大棚冷床育苗在10月中旬催芽播种。

2.株距0.3~0.4m,行距0.5m,一般种植密度为3000穴/亩。

3.定植前施足底肥,应占总量的60~70%。

适宜地区
适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