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早优2号

分类 白菜类-菜薹(菜心)
选育单位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一代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株型紧凑,叶片长卵形。叶色和薹色深绿具有光泽,菜薹光滑无蜡粉;菜薹匀称,大小适中,薹粗1.2~1.4cm,薹长20~24cm,薹质脆嫩;基叶数为4~6片,抽墓鞍快,齐口花,薹叶小,薹和薹叶比例协调,净薹辜达到60%以上;节间疏,株型紧奏;根系发达,生长势旺盛,在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正常。

产量表现

产量稳定,播种至初收34天,夏季每666.7m2产1000~1500kg。

品质分析

菜薹纤维含量少(0.85 ),蛋白质含量较高(2.35 )。

抗性

耐热耐湿力强,耐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播期4月上旬至10月中旬,高温多雨季节宜直播,每666.7m2用种量0.4~0.5kg。播种后可用腐熟土杂肥覆盖确保全苗。用黑纱阿覆盖则效果更佳,但子叶出土后应立即揭开防止徒长 夏季抽薹前每日浇水三次;三叶期前后及时疏苗除草,苗距10~13cm 如要生产较粗大的菜薹产品,则在抽薹现蕾前必须再次把弱劣小苗问去,并结台除草,便通风透光。此时应及时追肥,每866.7m2。

2. 每次用量20~30kg复台肥和5~10kg尿素混合施用,施肥应注意避免肥料落在花蕾上造成烂蕾,每次间苗及施肥后都要迅速浇水。高温多雨季节注意防治黄曲条跳岬、斜纹夜蛾和白斑病;在春末和初赦注意防治小菜蛾、菜青虫、蚜虫和病毒病。

编辑推荐

湘红菜薹2号


品种名称湘红菜薹2号

分类 白菜类-紫菜薹
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var.purpurea Bailey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利用9417-2和9415-4组配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别名湘红2号,株高45厘米,开展度70厘米。基生叶披针形,约10片左右,红绿色,基部少叶翼,叶面有少量蜡粉,叶长45厘米、宽15.5厘米。菜薹皮紫红色,无或有少量蜡粉,薹长35厘米左右,横径2.0厘米左右;薹生叶3~5片,叶长22厘米、宽6.68厘米,紫色。单根菜薹鲜重50~70克。肥嫩,味甜,少粗纤维,风味浓,品质上等。菜薹含水量91%,每100克鲜样含蛋白质1.6毫克、胡萝卜素0.88毫克、尼克酸0.8毫克、抗坏血酸79毫克、钙135毫克、磷27毫克、铁1.3毫克。种子圆球形,紫黑色,千粒重2.3克左右。早中熟,从播种到始收60~65天。较耐热,耐寒,种子发芽和莲座叶生长适宜温度在20℃,菜薹生长适宜温度在5~15℃,植株耐0℃左右低温。中抗软腐病。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2000~25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

1. 长江流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育苗,用种量50克/亩以内。

2. 苗龄25天左右定植,栽植密度4000~4500株/亩,行距40~50厘米、株距30厘米。

3. 忌连作,选择排灌水便利的壤土地种植。

4. 定植及管理同湘红1号,但由于生长势强,莲座期要控施氮肥,以防生长过旺,熟性推迟。

适宜地区
宜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作早中熟秋冬栽培,现已在湖南、湖北等地大面积种植。

鄂红2号紫菜薹


品种名称鄂红2号

分类 白菜类-紫菜薹
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var.purpurea Bailey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鄂审菜0022003

选育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9609作母本,9611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红菜薹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紫菜薹品种,从播种到始收70天左右,盛采期80~120天。田间生长势强,株高50~55厘米,开展度70左右,基生莲座叶8~10片,叶柄、叶主脉紫红色。菜薹亮紫红色,无蜡粉,色泽鲜艳,单薹重50~90克。薹叶3片左右,薹叶尖圆,较长;薹长25~45厘米,横径1.5~2.0厘米。耐寒,抗病性较强。

产量表现

19971999年在武汉、孝感、宜昌、荆州、襄樊、十堰等地试验、试种,前期产量高,一般总产量1500~2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育苗,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播种,早播要盖遮阳网。出苗后酌情喷水。

2. 整地定植,选用前茬未种过白菜的地块,深沟高畦,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苗龄不超过30天,亩栽2800~3000株。

3. 田间管理及采收,定植后一周内追施一次速效肥,封行前逐渐增大追肥浓度追施2~3次。薹长25~30厘米时采收,每采收2~3次后及时追施速效肥。全生育期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4. 防治病虫害,苗期防治黄条跳甲、菜螟,大田期主要防治软腐病、霜霉病、黑斑病、蚜虫、菜螟、菜青虫等病虫。

适宜地区
适于湖北省种植。

迟心2号菜薹


品种名称迟心2号

分类 白菜类-菜薹(菜心)
审(认)定年份1991年

审(认)定情况199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选育单位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菜心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晚熟。根系发达,耐肥,植株矮壮,半直立生长,略具短缩茎,侧芽生长弱。有基生叶7~8片,叶片阔卵形,长19厘米、宽10厘米,绿色,叶柄长13厘米,薹叶狭卵形。商品菜薹高2 5~27厘米,横径1.5~2.0厘米,深绿有光泽,单薹重约53克。质脆嫩,纤维少,不易空心。风味好,品质优。从播种至初收55~60天,丰产。耐寒性中等,抗逆性较强,耐霜霉病、软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华南地区适播期为1112月及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可直播或育苗移栽。用种量为0.3~0.4千克/亩。育苗移栽苗龄25~30天、幼苗具4~5片真叶时定植。播种前深耕晒垡,施足基肥,然后精细整地,做畦,畦宽160~170厘米。直播者或幼苗真叶展开后,应及时间去过密的苗和弱苗,在3叶期时可进行第二次间苗、定苗,保持其株、行距各16~17厘米。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适宜地区 适宜华南地区栽培。

赣优2号苦瓜


品种名称赣优2号

分类 瓜类-苦瓜
选育单位 江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苦瓜强雌系Q9-4,父本A13-12。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强健,分枝力强,株高3.5~4m。主蔓第一雌花节位10~13节,雌花节率高。前期主蔓结瓜,中后期主侧蔓同时结瓜,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绿色,棒形,长直瘤与粒状瘤相间排列,端正美观,色泽光亮。果长30~35cm,横径7cm,肉厚1.2cm,单果重500g,肉质脆嫩,苦味适中,品质优良。种子千粒重192g。早熟,耐热性强,较耐寒,春季栽培从定植到采收48天,结果期长。

产量表现

每667m2产量3000kg,秋栽从播种至采收45天,每667m2产量2500kg。

抗性

田间表现抗白粉病、病毒病和枯萎病。

栽培技术要点

在长江流域用于春季早熟栽培,也可用作秋季种植,在国庆节前后上市。

1. 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翻耕冻(晒)垡。按1m的行距开挖施肥沟,每667m2施优质复合肥75kg、饼肥100kg或腐熟农家肥2500kg作基肥,然后起垄,垄宽60cm,垄高20cm,垄整平后盖好地膜,秋季栽培的宜盖银灰色地膜,以利保墒和防止杂草生长。

2. 播种育苗。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早熟栽培一般于3月中下旬在大棚内播种,4月上中旬定植,苗龄20~25天。秋季适宜播种期为7月下旬至8月初,苗龄10天。播种前晒种4~8小时,以增强种子活力和杀灭细菌,然后用清水浸种17~20小时,浸种期间搓洗2~3次,种子充分吸水后取出沥干,用湿纱布或湿毛巾包好,套上塑料袋保湿,置于33℃下催芽。2~3天种子露白、出芽后即可播于营养钵。早春育苗要盖上小拱棚以保湿防寒.秋季育苗应盖上2~3层遮阳网以降温保湿,促进苗齐苗全。

3. 定植。于晴天傍晚定植。每垄栽1行,春季早熟栽培株距60cm,每667m2栽1100株左右。秋季栽培株距50cm,每667m2栽1300株左右。定植前先挖好定植穴,浇透水后把苗放入,摆正,培土。定植时应做到土坨不散,让子叶露出地面。

4. 搭架整枝。植株抽蔓后应立即搭架,一般采用篱架和平棚架相结合的架式,架高1.8m左右。搭架后结合绑蔓进行整枝,主蔓1m以下的侧蔓应全部去除,以保证主蔓的生长,适当剪除中上部过密的侧蔓。以利通风透光。

5. 肥水管理。苦瓜喜湿但不耐渍,春季雨水多,应注意及时清沟排水。夏秋季节在盛果期要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一般7天左右灌水1次,灌水量以沟深的2/3为宜。加强追肥,一般每采收1次追施1次浓度20%左右的腐熟枯饼水。

6. 人工辅助授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不仅可以提高苦瓜的产量,还能显著提高果实的商品性。每天6﹕00~8﹕00摘取盛开的雄花,将花粉轻轻涂抹在雌花的柱头上,1朵雄花可授粉3~4朵雌花。

7. 病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瓜螟、瓜实蝇。蚜虫用10%g比虫啉1500倍液喷雾防治。瓜螟和瓜实蝇可用2.5%溴氰菊酯1500倍液喷雾防治。病害主要有病毒病和白粉病,在病毒病发病初期可喷施20%病毒A5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在发病初期喷45%达科宁800倍液、10%世高10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8. 采收。当果实充分长大,果瘤粗壮,光泽度好,达商品成熟时应及时采收。采收时间以清晨为宜。

适宜地区 适于在全国各地作春季早熟栽培和夏秋反季节栽培。

渝早茄2号


品种名称渝早茄2号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选育单位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培育
品种来源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早熟杂一代茄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杂一代茄种,从定植到始收约40~45天。耐寒性较强,较耐弱光,宜作早熟栽培。属多花多果,着果率高,第一花着生于7~9节。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果实长棒形,果纵横径约26cm4.9cm,果皮深紫色有光泽,单果重约200~250克,品质优,商品性好,单株结果可达13个。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约3500~4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重庆地区春季早熟栽培,10月中旬冷床育苗,翌年3月上中旬定植,行距67厘米,株距47厘米,每667平方米栽苗2400~2600株。

2.施足底肥,及时追肥,在开花期、始收期和盛果期各追肥1次。

适宜地区
适宜重庆、四川、山东、湖南、云南、贵州、陕西等省、市种植。

津优2号黄瓜温室育苗与栽培


名称津优2号黄瓜温室育苗与栽培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瓜类-黄瓜
适宜品种
津优2号

栽培技术
1.育苗

(1)温室育苗

育苗期以12月初较为适宜,躲过三九天定植,以防低温时间长,光照弱缓苗慢;苗龄35~40天,生理苗龄3心1叶定植为宜。

育苗可采用地热线或马粪酿热温床育苗,最好使用营养钵或园田土方,营养土可用菜田表土60%,蛭石或炭化稻壳,或炉渣10%及腐熟粪肥30%配制,苗床上盖小拱棚和纸被或草苫,待菌床内10厘米深地温在16℃以上时即可催芽下种,播种后立即盖土,覆土厚度约2厘米左右为宜;

(2)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升温、保墒,出苗后以降温、炼苗、培育壮苗为原则。

从播种到幼苗出土这个阶段,要保持较高的温度,使幼苗尽快出土,白天28~31℃,夜间20~25℃,出苗后开始降温,白天控制在24~26℃,夜间14~18℃,子叶展平后,前半夜14~16℃,后半夜10~12℃为好,定植前5~7天低温炼苗,白天15~20℃,夜间由10℃渐降至7~8℃为宜。

播种前苗床水一定要充足,中间尽量不浇水以防徒长,期间若苗坨营养土过干,可浇1次水,若有缺肥症状可少量加入一点发酵的大粪水或二氨水以利壮苗。苗期应注意通风透光以免徒长,同时,防止沤根、猝倒病发生。

2.定植

按品种的苗龄期,要适时定植。定植前10~15天开始整地做畦、扣膜、放草苫,以增加地温。每667平方米施4~5吨优质农家肥,二铵或三元素50千克,破碎的生黄豆50千克,畦宽1.2米,每畦栽2行,开定植沟后,按20~25厘米的株距栽苗。定植水以稳苗为主,不宜过大,以免降低地温,影响根系发育,另外,可结合500倍多菌灵水增根1次以防土传病害。

3.定植后管理

(1)温度管理

定植后3~5天是缓苗阶段,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缓苗,棚内可保持35℃左右高温,浇缓苗水后开始放风,白天保持28~32℃,夜间前半夜保持15~17℃,后半夜12~14℃。生长期注意通风透光,保持棚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水肥管理

定植水浇过后,约5~7天浇1次缓苗水,这次水一定要浇透,苗正常发育后看苗浇水,浇水要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根瓜坐住后开始恢复浇水、施肥,一定要小水勤浇,并结合浇1次发酵的大粪水或发酵的豆饼水,根瓜要及时采收,以免坠秧,采收中期要及时供水追肥,追肥要掌握少吃多餐的原则。前期追肥以农家肥为好,盛果期可施速效氮肥,同时进行叶面施肥。

病虫害防治
津优2早抗箱霉病、枯萎病和白粉病能力较强,但在病害多发季节还应及时预防,同时注意防治其他病虫为害。苗期应注意防猝倒病、黑星病、炭疽病发生。猝倒病可用普力克600倍液或苗菌敌预防1~2次;黑星病可用福星10000倍预防1~3次;炭袓病可用利得800倍加达克宁600倍混合预防1~2次,定植后,生长前期仍用上述药液预防1~2次;霜霉病、角斑病可用克露或瑞毒锰锌或安克500倍加农用链霉素300倍混合使用定期预防。苗期虫害可用万灵1000倍预防1~2次,药量不可过大,生长期内定期用乐果、万灵或一遍净防治蚜虫,中后期注意防治螨类。对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减少病虫危害带来的损失。

湘红菜薹1号


品种名称湘红菜薹1号

分类 白菜类-紫菜薹
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var.purpurea Bailey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湖南省蔬菜研究所(现属于隆平高科湘研蔬菜种苗分公司)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别名湘红1号。株高20~30厘米,开展度55厘米左右。莲座叶7~8片,紫绿色,长卵形;基部有不规则叶翼,叶面光滑、无蜡粉。菜薹薹皮亮紫色,无蜡粉,薹长30厘米左右、横径1.5~2.0厘米;菜薹肥嫩,味甜,少粗纤维,风味浓,品质佳。极早熟,从播种到始采收45~50天。耐热,较耐旱,耐寒性一般。抗病性强,抗软腐病。

产量表现

早秋栽培产量约为1000千克/亩,秋冬栽培产量为1500~2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

1. 长江流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育苗,最适播种期为8月中下旬,用种量50克/亩。苗龄25天左右定植,栽植密度3500株/亩,行距40~50厘米、株距30厘米。

2. 忌连作,宜选择排灌水便利的壤土地种植。

3. 定植前施足基肥,定植后至采收前追施2次速效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施1次复合肥。薹长达30厘米左右时及时采收。主薹应在薹基部切断,不留桩,切口略倾斜。

4. 苗期注意防治猿叶虫,莲座叶期注意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和霜霉病,采收期注意防治软座腐病。

适宜地区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作极早熟、早熟秋冬栽培。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