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菌核病主要为害西葫芦果实及茎蔓。西葫芦果实染病后,残花部分会呈现水浸状腐烂,而后长出白色菌丝,菌丝上长出黑素菌核,病部以上叶、茎蔓会逐渐枯死。菌核病是真菌性的病害,经常造成植株的枯死或者腐烂的现象。

西葫芦在播种前,使用10%盐水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种2-3次,汰除菌核,可采用高畦覆盖地膜抑制子囊盘出土释放子囊抱子,减少菌源。在温度为20℃,最容易引发病菌。菌丝在潮湿环境下,温度相对在85%以上时发育良好,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更有利于菌核的形成。

西葫芦菌核病的防治方法,在西葫芦种子栽种前,进行消毒,将种子进行处理,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将菌核消灭,或者用种子重量0.4%-0.5%的50%异菌脲悬浮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在西葫芦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处理,定植前用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或者选用40%福尔马林每平方米用药20-30ml加水2.5-3L,均匀的洒于土壤表面,充分拌匀后进行堆置,充分的杀灭病菌。

在西葫芦菌核病发病初期可以施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800-1000倍液和25%戊菌隆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和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农药结合水,进行喷雾洒施,根据西葫芦病情进行施药,间隔7-10天间隔喷1次。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