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品种
上海红蒜、金蒜3号、天水白蒜、天水大蒜、成县大蒜等
栽培技术
1. 气生鳞茎培育
(1)培育圃建立
在生产田中选择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的单株,混合收获蒜头后,选择一、二级蒜瓣留种,蒜瓣播种时播期较生产田提早10~15天,适当稀植。蒜薹总苞露出叶鞘口后,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蒜薹生长和气生鳞茎膨大,当蒜薹伸出叶鞘、总苞膨大后,将总苞撕破,以便气生鳞茎膨大。
(2)收获与贮藏
气生鳞茎的适收期是当外皮变枯黄时,一般比蒜头收获期晚10~15天。带蒜头挖出,将符合原品种特征的植株连蒜头捆成小捆,放在阴凉处晾干,再将总苞剪下,贮藏于干燥通风处。播前20天对收获的气生鳞茎按品种脱粒,去除干皮备用。
2. 原种培育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块,施足基肥。一般秋播区结合整地施腐熟鸡粪45000千克/公顷。
(2)适期播种
气生鳞茎播前应精选,剔除平均粒重<0.03克的微小气生鳞茎,当年秋季或下年春季开沟点播。秋播以9月中旬为宜,行距15厘米,株距2~5厘米,播深5厘米,播量225~300千克/公顷;春播以2月中旬为宜,播量及播种方法同秋播,播后覆盖秸秆或树叶。
(3)苗期管理
秋季播种后及时覆盖作物秸秆或地膜,出苗后除去覆盖物。越冬前灌透水并覆盖秸秆或树叶,春季返青后及时除去覆盖物。返青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225千克/公顷,或氮磷钾复合肥450千克/公顷,及时中耕除草,促进幼苗生长。春季播种的在出苗后灌水,株高达5厘米以上时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0千克/公顷,或氮磷钾复合肥300千克/公顷,其它管理同秋播。
(4)适期收获
气生鳞茎繁殖的原原种大多为独头蒜,应在大田生产蒜头收获后10~15天收获。收获时用小铲连同植株挖出,晾晒后扎捆存放。
3. 原种繁育
(1)精选蒜种
天水蒜区主栽蒜种单株气生鳞茎数量较多、粒重较小,均为独头蒜,且>2克的蒜头数量比率低于30%,应在蒜种存放期及播种前严格挑选、去杂、去劣,并对蒜种按大小分级,其标准为>2克的蒜头为1级,<2克的蒜头为2级。
(2)分级播种,合理密植
1级蒜种播种密度45万~60万株/公顷,2级蒜种播种密度90万株/公顷。
(3)水肥管理
原种田生育期共灌水4次。越冬水适宜灌期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返青水为3月中、下旬,抽薹水为4月中旬,膨大水为蒜薹采收后1~2天。返青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225~300千克/公顷,抽薹前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0千克/公顷、氮磷钾复合肥300千克/公顷。
备注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生物工程技术中心

扩展阅读

南欧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南欧蒜,拼音:nánōusuàn

拉丁学名:AlliumampeloprasumL.

别称:葱韭、韭葱、巨葱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亚目:百合亚目

科:百合科,亚科:

族:,属:葱属

形态特征

南欧蒜鳞茎单生,矩圆状卵形至近球状,有时基部具少数小鳞茎;鳞茎外皮白色,膜质,不破裂。叶宽条形至条状披针形,实心,略对褶,背面呈龙骨状。花葶圆柱状,实心,高60-80厘米或更高;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5-7月。

生长习性

南欧蒜原产于欧洲中部和南部,抗寒耐热性明显,一般耐-10℃的低温,也能经受38℃的高温,在沙土、壤土或黏质壤土上均生长良好。

营养价值

南欧蒜可作蔬菜食用。南欧蒜可食嫩苗,也可采食假茎、地下鳞茎和花薹,栽后可不断供食。

南欧蒜图片

福安市绿竹笋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技术

1. 种植地选择 为了培育速生、丰产、优质的绿笋林,种植前必须根据绿竹对立地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 绿竹喜温、湿,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性能良好、保水能力强、不积水、土壤弱酸至中性,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的低丘山地、沿河两岸或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2. 整地挖种植穴 整地好坏直接影响到种植质量和栽植后的生长,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绿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 整地要在移植前预先进行,一般在栽植前一年的秋冬季进行全面垦翻平整,使土壤充分分化,有利于春季种植后早发和正常生长。开穴在种植前进行,开穴时按4米4米的规格挖好穴宽60~70厘米、深60厘米左右的种植穴,每亩开40穴左右。3. 母竹选择 母竹应选择生长健壮、枝叶繁茂、竹节正常、芽眼充实饱满、无病虫危害,胸径5~6厘米的一年生新竹。母竹挖掘时先用锄头小心挖开基部,找出母竹与老竹干基的连接点,用快刀或锋利山锄截断,截面要整齐,注意保护好笋芽,起蔸时切勿摇晃,以免伤及竹根、笋芽,竹蔸应尽量多带宿土,挖好后截去竹梢,保留1米左右,沾上黄泥浆,并用草绳包扎好待栽,并做到随挖随运,及时栽植。4. 适时栽植 绿竹在福安市种植时间为2~3月。母竹运到造林地后,应立即栽植。种植之前,需在穴内施人基肥,每穴施优质土杂肥20千克、复合肥0.5千克、钙镁磷0.5千克作基肥。基肥施入后要覆盖一层表土并拌匀。种植时将母竹放入穴中,深度以竹蔸根盘表面低于穴面3~5厘米为宜,先覆盖表土,后填心土,分层填土、踏实,使竹根与土壤紧密结合,栽后应立即浇定根水,再覆盖松土至高出地面5~10厘米。栽后每天要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待竹苗吐出新芽后改为3~4天浇1次水,并在竹苗头部周围用稻草覆盖保湿。5. 幼年竹管理(1)留竹管理 竹苗成活后的一个生长季节第一次萌发新竹株,可能会长出较多的小竹笋。期间应及时留壮去弱,每株选留3~4株健壮笋苗,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竹林内严禁放牧。(2)水肥管理 新竹种植后久旱不雨要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对低洼山谷地,还要注意防止积水,避免烂根、烂笋,影响幼竹生长。施肥一般在锄草、松土后施用土杂肥或化肥,第一次在5~6月,每株施尿素0.2~0.4千克,可采取环沟施或用水冲施;第二次在9~10月,这时可施有机肥或化肥,每株可施有机肥3~5千克或优质复合肥0.2~0.5千克。(3)林地套种 坡度平缓的幼林地可套种毛豆、蚕豆等豆科作物,即可改善土壤肥力,又能有效防止林地杂草丛生。6. 成年竹管理(1)立竹结构调整 绿竹成林后一般每丛留母竹15株左右为宜,即每亩留竹数600株左右。绿竹的留竹数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一般山坡地种植的立竹数比溪河两岸和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的相对少些。选留母竹的年龄结构对绿竹笋的影响较大,绿竹笋大部分都由一年生的母竹所生,二、三年生的母竹发笋较少,四年以后的基本不发笋。因此,每年每丛都要选留2~3个生长健壮的新竹作为母竹。留母竹的时期一般选择中期的笋,因为前期笋的市场价格高,加之前期的笋留下后对中后期的出笋有一定影响。另外,每年8~9月份要对绿竹林进行砍伐更新,即砍掉4年以上的母竹,保留3年以下健壮无病虫害的竹株。(2)水肥管理 绿竹需水量较大,在连续晴天或干旱季节,特别是在发笋期间要进行灌溉或浇水,以保证绿竹正常生长和发笋期间所需的水分供应。绿竹从萌芽发笋到长竹的整个生长过程所消耗的养分主要是靠其连生母竹来供应,发笋越多,养分消耗越大。因此,在产笋期间要及时科学的补充养分。合理科学施肥是绿竹笋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绿竹一年的施肥至少三次以上,第一次在清明前后结合培土亩施土杂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碳酸氢铵10千克;接下来是在出笋初期至后期(6~8月份)每隔半个月要及时补施速效肥料,主要是氮肥和磷肥,目的是促进早出笋、多出笋、出大笋。每丛施尿素1千克左右,或腐熟的栏肥50千克;10月份采笋结束后,结合清园施过冬肥,每丛施土杂肥100千克,加过磷酸钙1~2千克,以提高抗寒能力,有利越冬。(3)竹蔸培土 绿竹成林后,每年都要进行培土,以防止竹蔸裸露和缓解竹蔸上抬。竹笋在未出土时外壳呈黄褐色,笋肉幼嫩、味道鲜美,当竹笋出土见阳光后变绿,笋体老化而风味变差。出笋期要用细土覆盖竹笋,防止见光,提高竹笋的质量。一般入土深的竹笋,在其将出土时覆土10~15厘米,入土较浅的竹笋易露头,覆土厚度宜20厘米左右。(4)扒晒 扒晒就是每年清明前,将绿竹蔸外围的表土层扒开,铲除竹蔸周围的细根,注意不要伤到笋芽,让阳光曝晒一至半个月,既可适当抑制枝叶生长,又可提高土温,疏松土壤,刺激和促进笋芽萌发,并可使竹头下移,实现高产和稳产。扒晒后要及时进行培土,在清明前后当气温回升到1.5℃~20℃时,将扒开的疏松土壤重新覆盖正在萌发的笋芽,防止见光变绿而使笋体老化,以培养风味好,纤维细嫩,笋体充实的绿竹笋。培土厚度要适宜,一般培土厚度为15~30厘米,高出地面20厘米。(5)及时挖收竹笋 一般第三年竹子基本成林后,开始采笋。福安市绿竹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出笋,9~10月笋期结束,6~8月为出笋盛期。出笋初期和末期出笋慢,一般3天割笋一次,在出笋盛期每天割笋一次。挖笋时间应选择在清晨,在笋尖未出土或笋尖出土3厘米前采挖。可用割笋刀从笋身的凹部切割,采割时注意切勿损伤附近的笋目和破坏根茎,割笋后,应把土填回。在整个出笋期间,除留母竹外,其他的笋全部割除。病虫害防治绿竹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烟云病、枯梢病、竹蚜、卷叶虫、竹大象鼻虫、竹螟等,应及时做好检查防治工作。防治措施:一是做到合理留竹,伐除病虫害竹株,清除绿竹中下部枝条,保持竹丛通风透光,空气流通,可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二是进行药剂防治:对于叶斑病、烟云病、枯梢病等病害可选用石硫合剂、托布津、多菌灵等喷雾防治;防治竹蚜、卷叶虫、竹螟等害虫应在初发期可考虑选用吡虫啉1500~2000倍液、对氯氰菊酯2000~2500倍液全园喷雾;竹象鼻虫发生时,应挖除受害笋,杀死幼虫;若发现有开花的竹子,应整丛砍除,重新补种,同时可以结合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促进生长。备注(福建省福安市水土保持试验站 福安 355000)

荆州市冬播马铃薯多膜覆盖保温栽培技术


名称荆州市冬播马铃薯多膜覆盖保温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薯芋类-马铃薯
栽培技术
湖北省荆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属亚热带季风和南北气候过度带,夏季高温时间长,6月中旬-8月下旬日平均气温27.1℃,不适宜马铃薯生长;秋季降温快,9月上旬-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16.4℃,适宜秋播马铃薯生长;冬季低温,春季气温回升慢,12月上旬-6月上旬日平均气温10.5℃,适宜冬播马铃薯生长。常年马铃薯为秋、冬两季栽培。但在冬播马铃薯大田生长前期,12月下旬-3月下旬日平均气温仅5.76℃,由于气温偏低,露地冬播马铃薯12月中旬播种后,3月下旬薯苗都难以出齐,严重影响冬播马铃薯产量。

为了充分利用冬、春季马铃薯有效生长季节,提高夏收马铃薯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增加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我们在马铃薯产区大力开展试验、示范,总结推广以大棚(即在搭建1.8~2米高,6~8米宽的塑料大棚内,地面上覆盖地膜种植马铃薯)、小弓棚(即在地面上覆盖地膜种植马铃薯后,再搭建高0.8~0.9米,宽1.5~1.6米的塑料小弓棚)、地膜覆盖(即在地面上覆盖地膜种植马铃薯)等多种形式薄膜覆盖(以下简称多膜覆盖)保温栽培为中心的冬播马铃薯高产配套技术,取得了极显著成效。2009-2011年,全市推广冬播马铃薯多膜覆盖保温栽培高产技术累计1.25万公顷,其中大棚马铃薯0.3万公顷,667平方米产量1944千克,产值4276元,纯收入2306元,比露地马铃薯分别增44%、187.9%、176.2%;小弓棚马铃薯0.5万公顷,667平方米产量1851.5千克,产值2962.4元,纯收入2052.4元,比露地马铃薯分别增37.1%,99.1%、145.8%;地膜覆盖马铃薯0.45万公顷,667平方米产量1550千克,产值1705元,纯收入995元,比露地马铃薯分别增14.8%,14.8%、19.2%。

1.冬播马铃薯多膜覆盖保温栽培的特点与优势

(1)防寒增温,生育进程加快

江汉平原12月下旬-3月下旬晚冬和早春阶段,气候严寒,日平均气温低于6℃,1-2月低于4℃,马铃薯播种后薯块难以萌动发芽和出苗生长。冬播马铃薯采取多膜覆盖后,能显著提高地温、增加积温,满足马铃薯生育所需要的温度条件,大大加快了马铃薯的生育进程。据观察,冬播马铃薯多膜覆盖从播种至3月下旬,地膜内土壤5~10厘米处地温,大棚比露地马铃薯分别高5.5~6℃,小弓棚比露地马铃薯分别高3~3.5℃,地膜覆盖比露地马铃薯分别高2.4~2.8℃。大棚马铃薯3月底4月初进入收获期,比露地马铃薯5月中旬进入收获期提早45天左右,小弓棚马铃薯4月中旬进入收获期,比露地马铃薯提早30天左右,地膜覆盖马铃薯4月底进入收获期,比露地马铃薯提早20天左右。

(2)保墒防渍,纤维根系发达

冬播马铃薯采取多膜覆盖后,地膜内土壤水分稳定,能长时间满足马铃薯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并可提高对水分的利用率。如遇干旱可以提墒保墒,遇降雨可以降湿防渍,为根系提供好的生长环境。据洗根观察,多膜覆盖马铃薯纤维根系的生长量是露地马铃薯的1.8~2.5倍。

(3)土壤疏松,块茎膨大迅速

冬播马铃薯采取多膜覆盖后,地膜内土壤疏松不板结,与露地马铃薯相比,土壤的容重降低30%左右,孔隙度增加2.5%左右。土壤20~25厘米耕作层水、肥、气、热协调,极有利于马铃薯块茎生长膨大。据试验测定,小弓棚马铃薯3月下旬-4月底40天每667平方米可形成2250千克产量,4月中旬结薯高峰期每667平方米薯块日增长量150千克以上。

(4)早熟高产,经济效益好

由于多膜覆盖马铃薯早熟,上市早,价格好,其增收效益显著。2009-2010年,25.65公顷马铃薯多膜覆盖高产示范片调查,平均大棚马铃薯3月底4月初收获,667平方米产值5830元,纯收入3860元,分别比露地马铃薯增加4345元、3025元;小弓棚马铃薯4月中旬收获,667平方米产值3568元,纯收入26581元,分别比露地马铃薯增加2083元、1823元;地膜覆盖马铃薯4月底收获,667平方米产值2101元,纯收入1391元,分别比露地马铃薯增加616元、556元。

2.技术要点

(1)下足底肥,开沟整厢

每667平方米底施1000~2000千克有机肥(干鸡粪)、50千克三元复合肥(氮24%、磷10%、钾14%)、50千克磷酸二胺(总氮15%、有效磷46%),用3%毒死蜱颗粒剂1千克或5%锌硫磷1千克拌20千克潘土。

选择大棚栽培方式,70厘米开厢,厢中间种植4行马铃薯。

选择小弓棚栽培方式,70厘米开厢,厢中间种植4行马铃薯。

选择地膜覆盖栽培方式,60厘米开厢,厢中间种植两行马铃薯。

(2)适时播种,提高质量

播前1~2天将大的种薯(40克以上)从顶部向下纵切成4块,每个切块留1~2个芽。不需浸种催芽,在晴天爽土时直接将切好的薯块播入大田。

实行大棚栽培马铃薯,11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在厢面上播4行,窄行行距10厘米,株距14~16厘米,每667平方米密度2.4万~2.6万穴,一穴一块种,播深5~8厘米。每667平方米播种量450千克左右。

实行小弓棚栽培马铃薯,12月中下旬-翌年1月播种,马铃薯的播种方法及要求与大棚栽培相同。

地膜覆盖马铃薯大田,12月中下旬一翌年1月播种。播种时,在厢面匕播两行,窄行行距10~20厘米,株距11~13厘米,每667平方米密度1.7万~1.9万穴,一穴一块种,播深5~8厘米,每667平方米播种量350千克左右。

(3)抢墒覆膜,清理沟路

冬播马铃薯在播种后,一定要抢墒覆膜,保证膜内墒情充足,并清理沟路,保证棚内、外和厢沟、围沟沟路畅通,遇渍能排。

实行大棚栽培,棚内地膜选择0.004毫米厚,90厘米宽的聚乙烯吹塑农地膜,将膜两边10厘米扎入厢两边。大棚膜选择0.035~0.04毫米厚,7~12米宽高保温高透光耐老化流滴膜。大棚底宽6~10米,高1.8~2米。

实行小弓棚栽培,地膜选择0.004毫米厚,90厘米宽的聚乙烯吹塑农地膜,将膜两边扎入厢两边10厘米深。在厢面覆盖好地膜后,加盖小弓棚。小弓棚膜选择0.025~0.03毫米厚,3米宽的聚乙烯塑料薄膜,3米长竹弓。起拱盖两厢,小弓棚底宽1.5米,高80~90厘米。

实行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大田,地膜选择0.004毫米厚,70厘米宽的聚乙烯吹塑农地膜。覆膜时将膜两边扎入厢两边10厘米深,提高增温效果。

(4)加强田间管理

大棚马铃薯2月中旬出苗70%后,要及时破膜放苗,细土壅根。在株高20~30厘米,主茎叶7~8片时,每667平方米要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75~225克喷雾,预防马铃薯晚疫病。当田间发现有中心病株时,每667平方米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防治3次。3月底及时收获上市。

小弓棚马铃薯2月底出苗70%后,要及时破膜放苗,细土壅根。2月底小弓棚内遇晴天高温(棚外气温达到24℃以上)时,要及时揭开弓棚两头通风降温,3月上中旬气温稳定后撤掉小弓棚。在株高20~30厘米,主茎叶7~8片时,遇到3~4天连续阴雨,日均气温10~20℃,要用70%代森锰锌喷雾,预防马铃薯晚疫病。当田间发现有中心病株时,用58%甲霜灵锰锌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防治3次。并叶面喷施瞵酸二氢钾等叶面肥1~2次。4月中旬及时收获上市。

地膜覆盖马铃薯3月中旬出苗70%后,要及时破膜放苗,细土壅根。在连续3~4天阴雨,日均气温10~20℃的条件下,株高20~30厘米,主茎叶7~8片时,用70%代森锰锌喷雾,预防马铃薯晚疫病。当田间发现有中心病株时,用58%甲霜灵锰锌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防治3次。并在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1~2次。4月下旬及时收获上市。

白皮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大蒜原产于欧洲南部和中亚,又名胡蒜,古名葫,是百合科葱属中以鳞芽构成鳞茎栽培种的二年生草本植物。白皮大蒜是恩施州最重要的特色蔬菜资源和出口产品之一,具有个大、皮薄、肉色洁白、香味浓郁等的特点,商品性好。其栽培技术如下:
1. 栽培技术
(1)播种季节
低山区(海拔800米以下)为秋播;二高山、高山区(海拔800~1500米)因气候冷凉,蒜苗不能露地越冬,一般为春播。秋播地区在白露以后播种,到第二年夏至以前收获:春播大蒜的生育期,尤其是幼苗生长期比秋播显著缩短,应尽量早播,最好是项凌播种,才能确保大蒜正常抽薹分瓣。
(2)整地、施基肥
大蒜播种前要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120千克左右),大蒜地要深翻、晒垡、细整。要求尽量做到早腾地,早翻耕,晒透垡子。在同样施肥的条件下,早深翻晒垡比起晚翻的增产三成以上,且采取高垄栽培收效更加显著。应引起注意的是白皮大蒜不宜重茬,连作地块植株细弱,叶片变黄,产量降低。与葱蒜类蔬菜重茬,长势减弱,易遭病虫危害而减产。
(3)播种
①选种
播种前选择肥大、整齐、肉质洁白、无病、无伤的蒜瓣作种蒜。白皮大蒜有较长的休眠期,早播的冬蒜苗多在立秋后点种。为了加速发芽,应进行催芽,其方法是:播前约三周破蒜,选好蒜瓣,剥除茎种,放入清水中浸湿蒜皮,隔2~3天翻倒一次,使蒜种受潮均匀,发根整齐。待大部分露根后,立即播种。
②播种
一般分干播和湿播两种。湿播多用于春季,干播春、秋均可采用。大蒜叶片少而直立,株型又小,适于密植,一般行距20厘米、株距8厘米为宜。据恩施州蔬菜技术推广站对白皮大蒜密度试验说明,18厘米18厘米比20厘米10厘米蒜薹和蒜头分别增产40%、20%。目前蒜头栽培普遍应用的密度是每667平方米3.5万株,每667平方米均用种量约需120千克。白皮大蒜多采用合墒播种,根据事先确定的行距,从畦的一端开始开沟,平均沟深6~7厘米,再按株距把蒜瓣背面紧贴沟壁一侧,呈直线排列,保持直立。大蒜覆土不可过厚,以不见种蒜为度。
一般秋播宜深,春播宜浅。大蒜播种后,为了保湿和降温,在田间可盖一层稻草,以不见畦面为度。一般盖后不需揭草,既不影响出苗,草腐烂后又可作为肥料。
(4)田间管理
播种后,应根据不同生育期的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确定其管理措施。一般苗期以控为主,适当蹲苗,防止徒长和提早退母。在大蒜抽薹分瓣期,应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收获蒜薹,以促进蒜头肥大。
①苗期管理
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出苗。秋播大蒜苗期较长,主要生长季节在秋末和春初。出苗后应适当控制灌水,以松土保墒为主,防止提前退母或徒长,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苗高3~4厘米时,追施一次稀薄的腐熟人粪屎或墙坑土,促进蒜苗生长;土壤封冻前应浇冻水,覆盖粗肥或土杂肥,保护幼苗越冬。次春幼苗返青后,结合浇返青水,追施一次氮肥。
②退母后的管理
退母后,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时期,产品器官和贮藏器官相继发生,叶面积扩大。在退母前5~7天浇水追肥,以后经常保持地面湿润。在收蒜薹前3~4天停止灌水,以便采薹。采薹后,为加速鳞茎膨大,应再追速效性氮肥一次,并保持土壤湿润。蒜头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水,以促进鳞茎成熟和提高其耐贮性。
③采薹
适时收获蒜薹,不仅产品质地柔嫩,并可节省养分,促进蒜头迅速膨大。采薹最好于晴天下午进行,此时膨压降低韧性增强,不易折断,采薹时应要注意低留薹、轻挟、短划和少伤叶。一般667平方米产蒜薹400~500千克。蒜薹收获后20~25天,吐片拮黄,假茎松软时,为蒜头收获适期。起蒜宜选择晴天,收获后置于空旷处晾晒,晒叶不晒头。经4~5天当假茎变软,外皮干缩后,捆扎成束或编成蒜瓣,挂在室内通风处贮藏。一般667平方米产蒜头1600千克左右。
2. 留种
选择符合本品种特征、生长健壮、抽薹早、无病虫害的单株,作出标记,留作种株。收获后,再从中挑选蒜头大、底部平、扁圆形、蒜瓣整齐、大小均匀、生长充实、不散瓣、不脱根、无病伤的蒜瓣留种。种蒜应置于干燥处存放,以免受潮霉烂。

贵阳市夏秋豌豆品种与栽培关键技术


名称贵阳市夏秋豌豆品种与栽培关键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豆荚类-豌豆
适宜品种
豌豆是贵阳市越冬蔬菜的主栽品种之一,种植面积逾2667公顷,主要以食用成熟豆荚籽粒的硬荚豌豆为主,味甜鲜美,颇受市民青睐。综合生态、气候、土壤等各方面的因素,尤其是贵阳大部分山区海拔在1200米左右,为发展夏秋反季节豌豆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如果反季节豌豆品种、种植密度等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难以获得高产稳产。因此,2009-2010年笔者就反季节豌豆的品种、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等进行研究,探讨了夏秋反季节豌豆稳产、高产的技术措施,2011年推广面积逾333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500千克,较传统种植增产150千克以上,每667平方米产值可达2000元,增加600元以上,产品主要销往贵阳本地以及周边省市。同时,夏秋冷凉地区种植的豌豆具有色泽好、纤维少、品质优、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效益较好等特点,因此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夏秋豌豆适宜品种及特征特性:

(1)植物学性状

据品种比较试验观察,夏秋种植的4个硬荚豌豆品种(种子均来源于河北省涿州市腾飞种业有限公司)物候期相差不大,中豌4号和中豌6号开花结荚相对较早,比腾飞5号和腾飞7号早2~3天。各个豌豆品种田间长势较好,抗病、抗逆性强,直到后期植株长势减弱时才发生零星的自粉病,整个生育期很少用药。

中豌4号:平均株高48厘米,白花;平均单株结荚9.8个,单荚粒数5.2个,荚长6.1厘米,荚宽1.1厘米;成熟的籽粒黄白色,鲜青豆荚每667平方米产量490千克。

中豌6号:平均株高49厘米,白花;平均单株结荚10个,单荚粒数5个,荚长6.2厘米,荚宽1.1厘米;成熟的籽粒浅绿色,鲜青豆荚每667平方米产量520千克。

腾飞5号:平均株高67厘米,双序双花,白花;平均单株结荚11.5个,单荚粒数6.5个,荚长6.7厘米,荚宽1.2厘米;成熟的籽粒浅绿色,鲜青豆荚每667平方米产量620千克。

腾飞7号:平均株高65厘米,双序双花,白花;平均单株结荚11个,单荚粒数6.2个,荚长6.8厘米,荚宽1.2厘米;成熟的籽粒浅绿色,鲜青豆荚每667平方米产量530千克。

(2)品质

贵阳市种植的夏秋豌豆纤维少,风味鲜美可口,色泽青翠,口感好,品质优。经贵阳市检测中心检测,符合绿色食品(A级)的标准,具有很好的商品性。此外,夏秋冷凉地区种植豌豆还有栽培时间短(整个生育期3个月左右),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效益较好等特点,因此,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推广前景好。

(3)适应性

从近年引进种植的夏秋硬荚豌豆品种来看,中豌4号、中豌6号,腾飞5号、腾飞7号均适合在贵阳1000~1300米高海拔地区推广栽培。4个豌豆品种商品性状好,荚大,产量高,夏秋反季节栽培时,播种期均在8月中下旬为宜,每667平方米适宜播种量,中豌4号和中豌6号为12.5千克,腾飞5号和腾飞7号为10千克。目前,贵阳市夏秋豌豆中豌4号、中豌6号推广面积逾267公顷,腾飞5号、腾飞7号推广面积逾67公顷。

栽培技术
(1)选好土壤,坚持轮作

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2~3年未种过豆科作物、pH值为6.0~7.2的沙壤土为宜。选择高海拔(1000~1300米)、7-8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下,排灌条件好的区域种植。

(2)选用优良品种,科学安排播期

选用高产、抗病且较耐热的品种。贵阳市近年种植的豌豆以食用成熟豆荚籽粒的硬荚豌豆为主,品种主要有中豌4号、中豌6号、腾飞5号、腾飞7号等。

豌豆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0℃,如果开花结荚期日均温度超过28℃,则易造成高温迫熟,严重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科学安排播种时间是豌豆反季节栽培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海拔1000~1300米的地区一般在8月中下旬播种。

(3)深耕改土,稳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堆制有机肥1000~1500千克+高效复合肥25千克或过磷酸钙30千克作基肥。基肥可畦面普施或沟施。

(4)宽畦栽培,合理密植

①做高畦、宽畦,豌豆是一种喜温光而怕炎热,喜湿润而怕渍涝的蔬菜,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田间小气候,要强调宽畦栽培,合理密植。做畦要整平整细,实行宽畦条播,畦面宽2米,畦上平均开4个宽30厘米的播种沟,畦间开沟宽40厘米,以便灌水和排水。

②合理密植,一般高茎品种在土质较好的条件下宜稍稀植,反之则宜稍密植。硬荚豌豆一般每667平方米保证基本苗30000~40000株。如中豌4号和中豌6号品种,每667平方米适宜播种量为12.5千克,株距5厘米左右;腾飞5号和腾飞7号每667平方米适宜播种量为10千克,株距6厘米左右。种子均匀撒播于播种沟内,播种深度2厘米,若遇到干旱可适当增加播种深度。

(5) 水肥管理

豌豆生长期应及时追施少量速效氮肥,整个生育期一般追肥2次,开花前追施1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3.5~5.0千克或稀释比例为1∶1的沼液;开花期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施高效三元复合肥30千克+硫酸钾2.5千克,同时结合叶面喷施0.2%~0.4%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以提高坐果率。

生长期间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开花结荚期需水较多,应加强灌溉。在多雨季节应注意排水防渍。

(6)适时采收

豌豆盛花期后15天左右籽粒充实,种皮尚未变硬前(荚仍为深绿色或浅绿色),分批分期限采收,均衡上市。采收过迟籽粒糖分下降,淀粉增多,风味差。

病虫害防治
病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法,科学进行化学防治。贵阳市高海拔区域种植的夏秋硬荚豌豆病虫害较少,整个生育期很少用药。虫害主要有蚜虫、斑潜蝇,可用2%吡虫啉粉剂1000~1500倍液或2%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等喷雾防治;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可用3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用药间隔期为5~7天。

大蒜-西瓜-玉米高效间作套种技术


目前,在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支持下,农业规模化种植已成为一种时尚。农业规模化种植带动间作套种发展,滑县各种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模式日渐繁多,大蒜-西瓜-玉米间作套种就是其中之一。

1. 种植模式

2.8米一带,畦面宽2.3米,畦埂宽0.5米,畦内靠一边种植9行大蒜,另一边留1米左右的预留行。翌年3月中旬,西瓜预留行中施肥整地,播种1行西瓜,株距30~40厘米,每亩种植700株左右。大蒜收获后(5月底)在畦内直播3行玉米。

2. 品种选择

大蒜应选择蒜头圆整、蒜肉洁白、硬度大的品种,如苍山蒜、开封大蒜等。做种蒜的蒜要求大小均匀,瓣数基本一致,色泽鲜艳,无伤无烂,无病无虫。西瓜应选用中早熟品种如懒汉王、特大郑抗-2和金钟冠龙等品种。玉米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竖叶型品种如浚单20、隆平206等。

3. 栽培技术

(1)大蒜栽培技术

①施足基肥整地。

为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要求,要加大有机肥的施入量,每公顷施用腐熟的有机肥45000千克(或施用烘干鸡粪7500千克)。化肥用量本着稳定氮磷肥用量、增施钾肥、补施微肥的原则进行,每公顷用大蒜专用肥(18-22-8)1500千克,增施硫酸锌15~30千克。整地时耕深要达到20~25厘米,整地质量要达到早、深、净、细、实、平标准。

②播种。

大蒜播种不宜过早,过早易发生虫害,也不宜过晚,过晚抗寒力差,容易减产,一般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为宜。播种时用行距20厘米的小麦播种机开沟,沟深8~10厘米,按8~10厘米的株距点种,播深3~5厘米,播后浇足水。

③覆膜。

大蒜播种后出芽前,每公顷用48%氟乐灵3000毫升,对水300~450千克均匀喷雾,可有效防除杂草。喷药后5小时,人工才能覆盖地膜。覆盖地膜时,地膜的膜面要绷紧,膜四周压入土中,以利蒜苗顶破薄膜伸出膜面,个别顶不破的要人工破膜,引苗出膜。

④田间管理。

大蒜前期管理相对较为简单,植株依靠蒜种的自身营养生长。惊蛰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大蒜开始返青,这个时期要浇好返青水、追好返青肥。在浇返青水时一般每公顷追施三元复合肥300千克。3月下旬浇水1次,每公顷随水冲施3.75千克辛硫磷和尿素225千克,防治蒜蛆危害。在立夏前,大蒜进入蒜薹生长期,此时是大蒜需水、需肥的临界期,当蒜薹甩缨时,每公顷追施尿素225千克,磷酸二氢钾45~75千克,以后适度浇水,采薹前3~5天停止浇水。蒜薹收获后,每公顷施尿素225~300 千克,并及时浇水,以后保持畦面不干。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

(2)西瓜栽培技术

①整地播种。

来年3月份在预留行中开沟施足底肥(每公顷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25千克和尿素150千克),加盖地膜。西瓜先在营养钵中育苗,视天气情况破膜打孔移栽1行西瓜。

②科学运筹肥水。

一般在坐瓜前不追肥浇水,坐瓜后在幼果鸡蛋大小时肥水紧促。每公顷追施三元复合肥525~600千克,结瓜后喷施叶面肥,提高西瓜品质和产量。

③防治病虫害。

苗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西瓜立枯病和猝倒病,结瓜中期用2%农抗120稀释100倍液灌根。或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各800倍液混合,与40%杜邦福星乳油800倍液轮换施用,每隔5~7天喷雾1次,防治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的发生和蔓延。对发病严重的植株及时拔除,麦收前后要注意防治蚜虫,预防病毒病。

(3)玉米栽培技术

①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小麦收获后铁茬抢种3行玉米,行距60厘米,株距20~25厘米,一般每公顷留苗60000株。西瓜收获后,要及时清秧除草,确保玉米健壮生长。

②科学施肥浇水。

播种后及时浇好、浇足蒙头水,结合浇水每公顷施入尿素75~90千克,以提高出苗的整齐度和均匀度,培育壮苗;玉米5~7叶期,结合中耕和浇水一次性每公顷埋施(化肥一定要施入土壤10~15厘米)尿素75千克、过磷酸钙375~450千克、硫酸钾225千克;大喇叭口期每公顷埋施尿素450千克,施肥后根据墒情及时浇水;玉米抽雄后开花授粉前结合浇水,每公顷追施尿素150~200千克,可促进灌浆、增加粒重。

③综合防治病虫害。

播后苗前,防治杂草的同时可混合喷施甲基异硫磷或辛硫磷乳油,杀死还田麦秸残留的棉铃虫、粘虫和蓟马等虫害;7天后,喷施氯氰菊酯和氧化乐果混剂防治粘虫和棉铃虫等害虫;玉米小喇叭口期(第8~9叶展开),用50%辛硫磷乳油1千克加50千克细沙土混匀配成1%辛硫磷颗粒剂(或撤施杀螟丹颗粒剂)撒于心叶内防治玉米螟等钻蛀性害虫;当红蜘蛛有虫株率达5%时,用螨灵克或大杀螨15毫升,对水15千克喷雾防治;对玉米田的棉铃虫,可根据虫情用菊酯类农药400倍液滴雌穗花丝进行防治。发现有褐斑病地块及时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防治。

④适时晚收。

玉米植株正常成熟时,苞叶松散逐渐干皮、松散,籽粒胚乳上乳线消失,基部形成黑色层,显出特有的光泽,含水率一般在30%左右。掌握玉米成熟时的特点,适当晚收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小根蒜营养价值食疗与保健


名称小根蒜

营养价值
小根蒜别名山蒜、苦蒜、泽蒜、野葱、薤白、小根菜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的东北、河北、甘肃、山东、湖北以及华东、西南等地,尤以甘肃地区群众采食为多,是秋季集市的大宗特色菜。其鳞茎还可入药,称薤白。

每100克小根蒜的可食用部分含水分68克、蛋白质3.4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6克、粗纤维0.9克、灰分1.1克、钙100毫克、磷53毫克、铁4.6毫克、胡萝卜素0.09毫克、硫胺素0.08毫克、核黄素0.14毫克、尼克酸1.0毫克、抗坏血酸36毫克。

食疗与保健 其鳞茎为中草药,具有理气、宽胸、散结的功能,中药学上用于治疗胸痛、胸闷、疮疖。

秋播地膜大蒜高效优质栽培技术


适宜品种
徐州白蒜、苍山大蒜
栽培技术
丰县常年种植大蒜30万亩以上,均为秋播地膜大蒜,且以收获青蒜、蒜薹、蒜头多种产品为目的。每亩大蒜产蒜头1500千克左右,蒜薹300千克左右,亩效益4000~5000元。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大蒜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重视,市场的需求量逐年加大,价格稳步提升,种植面积连年扩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产量的减少、品质的降低和病虫害的重发生。据笔者10余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生产的秋播地膜大蒜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地膜大蒜覆盖栽培的优点:一可缓解秋播蒜的播种季节与茬口的矛盾。丰县地区多为大蒜一棉花套作,棉花收获结束多在10月中、下旬,再播种大蒜,气温比种植适温稍低,地膜覆盖可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二可提高冬季地温,保温增墒,减少肥水蒸发、流失,保持土壤疏松,富氧。三可促进大蒜壮苗早发,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四可促进早熟,提高经济效益。地膜覆盖比同期露地蒜早出苗4~5天,蒜薹和蒜头均提早8~15天,株高、假茎粗、叶龄和根数均比露地蒜显著增加,蒜薹和蒜头分别增产23.5%~55.75%和17.9%~109.4%。地膜蒜比露地蒜省工一半以上,蒜薹和蒜头产量比露地蒜增收2成以上,经济效益极其显著。五可提高商品性和出口率。蒜头直径增加0.44厘米,多为一二级产品,且不散瓣,基本无等外品,85%~90%符合出口标准,而露地蒜个头多参差不齐,小蒜头率为地膜蒜的2倍多,符合出口的蒜率不到地膜蒜的50%。
1. 种蒜选择与处理
(1)种蒜选择与准备。大蒜选种可概括为两选一分法:即在大蒜收获时,田间选择具有本品种形态和优良种性的植株留种,单收单藏。在播种前掰瓣时,再从已选样的蒜种中选择大、中瓣留作种子。
选择标准:除选择纯种外,还要求蒜瓣均匀、色泽乳白纯一、无病斑、无伤口。剔除发黄、发软、虫蛀、有伤、茎盘变黄及霉烂的蒜瓣。然后将其按大、中、小分成三个等级(大瓣:5克以上;中瓣:3~5克;小瓣:3克以下)。采用大、中瓣播种,播前要去踵,以利于生根出苗。剔除下来的小瓣蒜也可用于栽培青蒜,只要注意加强水肥管理,同样可获得高产。每亩准备蒜种130~150千克。
(2)种蒜处理。种蒜处理既可防治病虫害的侵染,又可增强种瓣活力,促进早发芽生根,植株健壮茂盛,具有显著的早熟增产增效作用。具体方法:60%吡虫啉(高巧)10毫升兑水200克拌种蒜25千克,拌均匀后即可播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斑潜蝇、飞虱、蓟马、病毒病等病虫害的侵染。可根据本地的病虫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正规厂家出品的拌种剂拌种。
2.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1)精细整地。地膜覆盖栽培要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地势平坦,土块细匀、疏松,沟渠配套,排灌通畅。因此要先施足底肥,后精耕细耙,使土壤疏松,最后以地膜宽度和地的实际宽度决定畦宽开沟筑畦,一般畦宽2~4米。在整地作畦时,要达到肥土充分混匀、畦面平整、上疏下实、土块细碎无坷垃和保蓄墒情的要求。整地质量差将会影响盖膜质量,降低保墒、保温和保苗的效果。
(2)施足底肥。大蒜需肥量较大,盖膜后又不便追肥,故基肥要施足。施肥原则:应以增施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增施磷、钾肥或大蒜专用肥和复合肥。一般每亩施底肥:45%三元复合肥80~100千克,有机肥50千克。为防治地下害虫,可掺入5%辛硫磷颗粒剂2~3千克。也可用40%的辛硫磷乳油1~1.5千克拌麦麸10千克,掺入肥料中防治地下害虫效果更佳。
3.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1)适期播种。大蒜适期播种是蒜薹和蒜头双丰收的重要保证。播期过早,越冬前徒长,容易受冻,且易发生二次生长;播种过晚易产生独头蒜,影响产量。秋播适宜日均温应在20℃左右,本地一般在9月中旬10月上旬播种为宜。要求蒜苗的生长量在越冬前达到4~6叶,壮苗越冬。
(2)合理密植。每亩播种3~3.5万株,播种120~240千克。做到分级播种,尽量选用大瓣
蒜,蒜种确实不够再用中瓣蒜,分开单播。播种时按16~20厘米行距先开浅沟(5~6厘米),然后按10~12厘米株距定向(种瓣背向南,叶片伸展方向东西向,光能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明显,比随机栽植的蒜薹和蒜头分别增产68.75%和37.48%。)将蒜种排于其中,深以3~4厘米为宜。随后覆土,耧平畦面,并浇齐苗水,浇水时水流适当,防止过大过急冲走蒜瓣。待水下去可进人后喷洒除草剂:①金都尔(95%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0毫升+果尔(24%乙氧氟草醚乳油)30毫升+施田补(33%二甲戊乐灵乳油)lOO毫升;②金都尔60毫升+施田补150毫升/亩,兑水50~60千克,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喷后随即盖膜,以防跑墒。每亩约需地膜5千克左右,用覆膜机由上风处向下风处铺膜,使地膜紧贴畦面,防止风鼓入膜内,影响覆膜质量。
4. 田间管理
(1)适时破膜。 大蒜播种5~7天开始出苗,覆膜质量好的田块80%大蒜芽鞘可以顶破地膜露出膜面,少数蒜苗还需人工辅助打孔放苗,此期应每天检查一遍,将未露出膜的蒜苗用铁丝穿破地膜,使蒜芽鞘露出,以防灼伤。
(2)肥水管理。苗期肥水以控为主,少浇水适当蹲苗,以防徒长和过早烂母,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培育壮苗安全过冬。如播后雨水过少,要在11月下旬浇越冬水,保持地温和防止冬季干冻。翌春土壤即将解冻时浇水1次,以加速土壤解冻,使地温及早回升,促进大蒜返青生长;在烂母前及薹、瓣分化期各浇水1次,抽薹期和蒜头膨大期(拔薹后3天内),分别根据天气和墒情浇水1~2次。
基肥充足的条件下,在4月上旬灌水时,每亩冲施45%三元复合肥20~25千克或雷力海藻冲施肥8~10千克或大蒜专用冲施肥20千克顺水均匀撒入田间。在蒜薹抽薹时和拔薹后在浇水时再冲两遍同量的上述肥料。
5. 适时收获
(1)及时采薹。适期蒜薹的形态标准:一是蒜薹弯曲似秤钩;二是薹苞明显膨大,颜色由绿转白,成为白苞;三是薹近叶鞘处有4~5厘米变成淡黄色。具有以上三大特征时即为菜薹适期。采薹最好在下午进行,薹易拔出且不易折断。
(2)适期收获蒜头。大蒜植株的基部叶片大都干枯,顶端有2~3片绿叶,假茎松软,用力向一边压到地面后,表现不脆而有韧性,一般在采薹后20天左右为收获干蒜头的适期。收后及时去泥,削去根须,出售鲜蒜或晾晒后再出售。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
丰县大蒜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叶枯病、紫斑病、锈病、细菌性软腐病、蒜蛆、蓟马、蚜虫、斑潜蝇等。
(1)病毒病。大蒜病毒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表现为矮缩不长、叶小叶细、花叶卷叶,该病可导致蒜头变小,减产在20%~50%之间,是目前生产上隐蔽性减产的最重要病害。发病初期用24%混脂酸铜水乳剂600倍液或20%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宁南霉素水剂500~600倍液,隔7~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2)叶枯病。3月下旬至4月上旬蒜株上部病叶率达5%时应全面喷药防治。喷洒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50%咪鲜胺锰络合物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10%嗯醚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隔7~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3~4次。
(3)紫斑病。发病初期喷洒3%多氧清水剂800倍液或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1.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
(4)锈病。大蒜锈病每年均有发生。常年发病株率为10%以上,发生重的年份可达80%以上。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地块达40%以上。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假茎;病株蒜头明显变小,易开裂散瓣,商品价值明显降低。发病初期,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隔10天一次,防治1~2次。
(5)细菌性软腐病。发病初期,喷洒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噁醚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6)蒜蛆。防治成虫可喷淋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灭蝇胺悬浮剂1000倍液。大蒜生长中后期每亩用敌百虫或用辛硫磷1千克或35%辛硫磷微胶囊剂500克随浇水均匀灌入蒜田可防治蒜蛆。大蒜采收前17天停止用药。
(7)蓟马。可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8)蚜虫。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000倍液、25%吡辛乳油1500倍液。每亩喷兑好的药液60千克。大蒜采收前17天停止用药。
(9)斑潜蝇。在成虫盛发期喷洒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灭蝇胺悬浮剂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大蒜采收前17天停止用药。

大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大蒜,拼音:dàsuàn

拉丁学名:

别称:蒜头、独蒜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百合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鳞茎大形,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紫色于膜质鳞被。叶基生,实心,扁平,线状披针形,宽约2.5厘米左右,基部呈鞘状。花茎直立,高约60厘米;佛焰苞有长喙,长7~10厘米;伞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片长8~10厘米,膜质,浅绿色;花小形,花间多杂以淡红色珠芽,长4毫米,或完全无珠芽;花柄细,长于花;花被6,粉红色,椭圆状披针形;雄蕊6,白色,花药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开裂。种子黑色。花期夏季。

药用价值

温,辛、甘。入脾、胃、肺经。温中健胃,消食理气。

营养价值

大蒜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保护肝脏,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抗高血脂和动脉硬化,抗血小板凝集。营养学专家发现,大蒜提取液有抗肿瘤的作用,建议每日生吃大蒜3—5克。
大蒜虽有杀虫解毒祛寒健胃之功,然而性质属于湿热之品,同时亦有刺激性,能刺激肝、肺、胃及眼睛,若患有肝热或肝炎患者、脾胃火重者、眼睛痛或有炎症者宜戒之。大蒜多食则伤脾、损肺、坏肝、伤耳、生痰、发嗽。

糖蒜
原料:
大蒜、盐、白醋、红糖、酱油、水
做法:
1、整颗大蒜外皮略微剥去一层备用。
2、水煮沸加入少许盐溶解后熄火,再放入大蒜浸渍20分钟,捞起沥干水份放凉。
3、将调味料置于锅中混合加热,煮沸后离火冷却,即为糖醋汁
4、将大蒜与冷却的糖醋汁一起放入容器中腌渍,糖醋汁需盖过大蒜,加盖后置于冰箱冷藏浸泡2周以上,约可保存1~2个月。

大蒜图片

秋播大蒜地膜无公害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选择地块,施足基肥 大蒜忌重茬,要选择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中壤土为宜。栽培大蒜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耕翻晒垡,在播种前要再整地作畦。在耕翻整地之前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8立方米,腐熟饼肥2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尿素10千克作底肥。有机肥在运往大田前10~15天,用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洒,用锹翻拌均匀,并用土封严闷杀7天。施肥后翻耕、耙细,达到肥匀、土碎。 2. 整地做畦 地膜覆盖栽培一般用小高畦。畦宽因地膜宽度而定。按80厘米踩线,以线为准用铁锨往两边铲土,做成高10厘米、顶宽50厘米的高畦。每隔3畦可挑一个高15厘米的高畦埂,便于浇水时挡水。在高畦埂的两侧还可再种两行蒜。 3. 选种与播种密度 一般选择当地种植的当家品种,如紫皮大蒜、白蒜。可选择4~5克重的蒜瓣做种,用种量为130~150千克,每亩播种3.3万株右。如用3.5~4克重的蒜瓣做种,密度可增加到3.5万株。播种前,蒜种在7℃以下环境中处理7~10天,再用沼液浸种5~8小时,以保证早出苗、出苗齐。 4. 适时播种 冀中南地区做蒜头种植的,一般于9月中下旬播种为宜,最迟不得超过10月中旬。播后10余天即可齐苗,在越冬前植株就可具有5~7片叶,抗寒性较强。在整平的50厘米宽的高畦上,开4条深6~7厘米的沟,按10厘米的株距摆放蒜瓣(每亩3.3万株),然后覆土,将沟填平,随即浇水压根,以防蒜瓣生根出苗时将其顶出地面。播种后覆盖一层草木灰或浇上一层泥沙浆。 5. 覆盖地膜 在大蒜栽培中覆盖地膜可增大蒜头、提高产量。一般情况下,在大蒜播种出苗后,气温、地温已开始下降,这时如果用地膜进行覆盖,可明显地收到增温防寒的效果。覆盖时先把膜拉直绷紧埋入土中。播种覆膜后,立即浇水,促进蒜瓣扎根。近出苗时,再浇1次水,以利幼苗出土,顶破地膜,继续生长。有顶不出膜来的幼芽,可帮其行人工破膜。人工破膜的口越小越好。 6. 田间管理(1)追肥由于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故追肥应施速效肥,以免脱肥而出现叶尖发黄。大蒜追肥一般3~4次,分为:催苗肥:大蒜出齐苗后三叶初,每亩施沼液或腐熟人粪尿1000~1500千克,对加5千克尿素。盛长肥:播种60~80天后,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亩20~30担,硫铵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5千克。孕薹肥:大蒜孕薹期,每亩施尿素15千克。蒜头膨大肥:蒜头急速膨大期,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最好在谷雨前后喷施。(2)水分管理齐苗期,若田土较干可灌水1次,促苗生长。幼苗前期,根据天气和墒情控制灌水,并注意秋雨后田间排水。幼苗中后期,在进入12月下旬时应浇一次冻水,以使蒜苗安全越冬。来年2月下旬应及时浇水,并冲施复合肥,以促进蒜叶生长,假茎增粗。抽薹期,应于追孕薹肥后及时浇灌抽薹水。现尾后要连续浇水,以水促苗,直到收薹前2到3天才停止浇灌水,以利贮运。蒜头膨大期,蒜薹采收后立即浇水,以促进蒜头迅速膨大和增重。收获蒜头前5天停止浇水。(3)中后期管理:在花芽、鳞芽分化期,仍然要保护好地膜。发挥其保温作用,直至抽薹前期方可去掉地膜。(4)中耕除草:以人工中耕除草为主,一般在播后15天和春季各中耕除草一次。如果往年地块杂草较多,根据杂草情况确定使用的除草剂种类:对以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大惠利120~150克于播种后5~7天(出苗前)加水30~50千克稀释,晚间喷雾。以双子叶阔叶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25%恶草灵120~150毫升,或24%果尔45~60毫升,于播种后7~10天(出苗前)加水40~60千克,晚间喷雾。 7. 适时收获蒜薹的采收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当蒜薹上部开始弯曲、总苞略变白时及时采收,否则影响蒜薹的产量和品质,也妨碍蒜头膨大。蒜薹收获后20天左右,当叶片枯萎、假茎松软时及时收获蒜头。蒜头采收后,削净蒜蒂,就地摊晒2~4天,然后贮藏。病虫害防治 大蒜主要虫害有葱蓟马、蚜虫和蒜蛆。葱蓟马、蚜虫可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喷雾防治;蒜蛆可在蒜苗退母期撒施草木灰防治。大蒜主要病害有叶枯病、紫斑病、根腐病等,可通过精细选种、合理轮作、控制田间湿度,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发病轻微,可用1000亿个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农抗120水剂防治。

清镇市旱地栽培雪里蕻效益分析


雪里蕻是冬春蔬菜类作物,是当地农户腌菜和贵阳老干妈公司香辣菜系列的主要原料之一,市场需求量大。长期以来,农民玉米收获后,种植油菜,经济效益不高。为了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满足清镇市建成盐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腌制后供应市场、供应贵阳老干妈公司的原料,扩大雪里蕻种植面积,卫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011年进行旱地栽培雪里蕻与油菜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试验点在清镇市卫城镇莲花村赵家湾组赵永清的责任地里,该地海拔1150m,中上等肥力,平坦向阳,交通方便。前茬作物玉米。

1.2 试验品种

润稼牌一细叶雪里蕻(卫城建成盐菜专业合作社提供),杂交油菜贵杂4号品种。

1.3 试验设置

设雪里蕻栽培与油菜栽培(ck)2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6个小区,小区长3.2m,宽1.5m,面积4.8m2,行距0.5m,窝距0.32m,密度4169株/667 m2;油菜行距0.5 m,窝距0.2m,密度6670株/667m2.

1.4 试验经过

9月16日雪里蕻、油菜同时播种育苗,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10月21日移栽,移栽苗4~5片真叶。移栽时底肥施用腐熟农家肥11kg/4.8 rn2,三元复合肥0.35kg/4.8 m2,栽后浇定根水,11月7日施尿素1.1 /4.8m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雪里蕻2月24日采收,采收时抽台台长10 cm,用刀沿菜根部切断,去掉黄、杂、烂叶,用绳索捆把,切掉顶部15cm的叶片,称鲜重卖给建成盐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腌制。5月23日油菜籽成熟收割,脱粒晒干过磅。

2 结果与分析
2.1 特征特性

润稼牌一细叶雪里蕻,叶少、茎多、产量高、品质优;具有茎叶脆嫩,风味鲜美,营养丰富,既可鲜吃,也可腌制后再加工,具有特殊的香辣味。

2.2 产量

从附表知,雪里蕻的产量为3974.21kg/667 mz;油菜籽产量为144.52kg/667m2。

2.3 经济效益

雪里蕻建成盐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购价为0.28元/kg,油菜籽市场收购价为4元/kg;根据产量结果与单价可得雪里蕻收入1 112.78元/667 m2,油菜收入578.08元/667 mz;旱地栽培雪里蕻比油菜增收534.7元/667 mz,比油菜增收 92.5%。

3 小 结

3.1 试验结果表明:旱地栽培雪里蕻收入1 112.78元/667 m2,油菜收入578.08元/667 m2;雪里蕻比油菜增收534.7 元/667 m2,增收92.5 %。

3.2 去冬今春低温多雨,雪里蕻收获时间比常年延长20 d。雪里蕻比油菜收获时间缩短90 d。

3.3 旱地栽培雪里蕻是时间短,见效快,效益高;有利于接茬作物早播种,免共生,获丰收。建议在运输方便的地区普及推广。

太平大蒜


品种名称太平大蒜

分类 葱蒜类-蒜
学名Allium sativum L.

品种来源安徽省铜陵地区地方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白皮蒜、小瓣种,蒜头粗大,一般直径5~8cm,大者可达到10.5cm;单个蒜头的蒜瓣较多,一般有20~45瓣,多者可达74瓣;蒜瓣的大小差异极大,小的只有5g,大的有40g;蒜瓣的皮色乳白、皮表光滑、质地较脆;辛辣味特浓,一般不作为蔬菜食用,只作留种用。

植株生长旺盛,叶片6~8片,淡绿色;叶片长50~75cm,自然宽度4~10cm,叶肉较厚,叶脉粗大,叶丛直立型;茎长40~80cm,茎粗6~8cm,蒜薹长60~85cm:地上部分高70~100cm。全生育期长达300多天。

产量表现

一般667m2产量2000~2500kg。

抗性

抗高温,耐旱。

栽培技术要点

1. 整地播种:一般在8月上旬就可以播种,最迟不能迟于8月25日,该品种对肥水要求不高,一般选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砂质壤土栽培较佳,贫瘠的地块要667m2施5000kg腐熟的有机厩肥、尿素6.5kg、过磷酸钙42kg作基肥。播种前一周施足基肥,深翻土地。

(1) 畦呈南北走向,宽1.4~1.5m,长10~15m,畦面耙平,播种前2天浇足水。

(2) 播种时多采用条播,按行距8~12cm开2~3cm深的播种沟,株距2~3cm;大面积播种时可以采用撒播,株行距以为2cm(3~5)cm为佳。播种后覆土2~3cm盖种。

2. 田间管理。当蒜苗长出1片真叶时,中耕除草,视墒情浇水,并追施氮肥1次。667m2用尿素6kg或硫酸铵12kg、硫酸钾4kg。留种蒜,要保持株行距不小于10cm3cm。在蒜薹长至60cm时,就必须剪掉蒜薹(不可弄伤植株)上市,同时追施一次稀薄的腐熟有机肥。

3. 适时采收。 9月中旬就可以选择性地拔取青蒜苗,上市供应。留种蒜。在翌年的6至7月,蒜叶开始枯黄时踩倒地上部分.让其后熟5~7天,拔取蒜头晾干、剔除有损伤的蒜头即可。

矮生宽地豆


品种名称矮生宽地豆

分类 豆荚类-菜豆
选育单位 北京市特种蔬菜种苗公司
品种来源北京市特种蔬菜种苗公司育成的菜豆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限生长型,矮生,可免去支架。茎直立,主枝长到40厘米高时开花封顶。在主枝叶腋间发生多个侧枝,侧枝长到主枝高时也开花封顶,成熟期较集中。豆荚扁长,宽2~2.5厘米,长18~20厘米。肉厚,纤维少,炒食易熟,口感好。喜温,不耐热、不抗寒,对土质要求不严格。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春、秋两季露地种植,以春露地栽培为主(早春地温上升到12℃时应及时播种)。生长温度10~25℃,适宜温度20℃。播种多采用穴播,每穴3~4粒种子,用种量10~20千克/亩,栽植行距35、株距20。开花前一般浇2次水,齐苗1次,侧枝出现1次,中耕2~3次。结荚时勤浇水,追肥1~2次。及时采收(豆荚长到18厘米左右长、未鼓荚时收获)。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夏秋高温季节速生叶菜无公害生产技术


名称夏秋高温季节速生叶菜无公害生产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绿叶菜-苋菜
适宜品种
上海青、抗热605、青梗菜、长梗白、油冬儿、早熟5号、苋菜等品种。

栽培技术
在夏秋高温季节,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叶菜类生产过程中病虫为害比较严重,菜农用药次数增加,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夏秋速生叶菜类蔬菜的质量安全和品质提高。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夏秋高温季节速生叶菜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以期通过优良品种的引进与推广,结合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推广使用,大力推广设施栽培、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粘虫板诱虫、防虫网覆盖、遮荫降温、避雨栽培、增施有机肥等非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提高速生叶菜的食用安全性。

1.环境选择

地块选择要符合国家制定的无公害标准,选择向阳、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排灌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

2.品种选择

宜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耐高温、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上海青、抗热605、青梗菜、长梗白、油冬儿、早熟5号、苋菜等品种。

3.播前准备

(1)土壤消毒

灌水、撒碳酸氢铵后覆盖地膜;或播种前采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等喷洒畦面,进行土壤消毒,杀死残留在土壤中的害虫和虫卵。

(2)施肥、整地作畦

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后,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1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500千克、三元复合肥20~40千克作基肥,深翻整地作畦,使土壤肥力均匀一致,畦连沟宽1.5米,沟宽30厘米、深20~25厘米,畦面龟背形。

(3)播种

4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根据不同品种分期分批播种,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方式。直播667平方米用种量为250~500克,育苗移栽667平方米用种量50~150克。播后浅耙畦面并浇足底水,高温季节出苗前遮阳网直接覆盖畦面,1/3种子出苗后根据气温及光照强度及时揭去遮阳网或搭小拱棚,早盖晚揭。

4.栽培方式

①保护地避雨栽培指在圆拱形大棚顶部覆盖塑料薄膜,四周覆防虫网的栽培方式。顶膜防止雨水冲击和强光直射。防虫网可阻隔虫害为害,防虫网宜选择0.88~0.95毫米孔径的银灰色网。

②防虫网全棚覆盖栽培在圆拱形大棚上全棚覆盖防虫网。

5.田间管理

(1)除草

播前667平方米可用20%百草枯水剂等灭杀性除草剂150~200毫升,对水25升,杀灭老草。

(2)间苗或移栽

直播速生叶菜:视植株密集程度适时分次间苗。移栽速生叶菜:早熟5号作不结球白菜栽培,4~7叶时选阴天定植,株距0.20米,每行栽4株,如收小株每行可栽5~6株,每667平方米定植8000~10000株;长梗白菜、油冬儿、耐热叶菜品种等育苗移栽行株距0.25米0.25米,每667平方米定植10000~12000株。

(3)水分管理

夏秋季干旱时,播前浇透水。出苗前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生长中后期视干旱情况,早晚灌跑马水,忌漫灌,宜泼浇或沟灌,有条件的可采用喷灌;多雨季节应注意开沟排水,保证田间不积水。

(4)追肥管理

在生长期间667平方米施5~10千克三元复合肥,视植株长势分次施入,生产中后期忌叶面喷施氮肥、严禁使用人畜粪肥。

6.采收

速生叶菜,播后(定植后)20天可分批采收。要求产品鲜嫩、个体均匀、外观清洁、无腐烂、无霉变、无老黄病叶、无泥和杂草;收获时应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并禁止用污水洗菜、浸泡。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黄曲条跳甲、烟粉虱、蜗牛、潜叶蝇等。

(1)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老叶和杂草,集中销毁。

(2)物理防治

①防虫网阻隔。采用0.88~0.95毫米孔径银灰色防虫网进行全网覆盖或网膜结合覆盖栽培。②灯光诱杀。斜纹夜蛾等趋光性害虫,在成虫盛发期,可采用杀虫灯进行诱杀。③性诱剂诱杀。在斜纹夜蛾等害虫的成虫盛发期,采用性诱剂诱杀,平均每667平方米设置诱捕点2~3个。④黄板诱杀。利用蚜虫、美洲斑潜蝇、烟粉虱等对黄色具有强趋性,在害虫盛发期,平均每667平方米设置黄板40~60张诱杀。

(3)生物防治

①用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其生理活性物质防治病虫害,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农用链霉素;②用印楝素、烟碱、除虫菊素等植物源农药防治害虫。

(4)化学防治

①禁止使用甲胺磷、甲拌磷、呋喃丹(克百威)、氧化乐果、甲基1605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合配剂和蔬菜上禁用的其他农药。②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药剂特性、蔬菜生育期和气候条件,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兼容性好的对口防治药剂和施药方法。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药剂、使用方法及安全间隔期可参考表1。③使用农药时应做到对症下药、交替用药或合理混用,不随意加大用药量和增加施药次数。

豫生1号结球甘蓝


品种名称豫生1号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春甘蓝,生育期58天。外叶深绿色,叶球绿白色、圆球形,球形指数1.0,早球重1~2千克。叶球紧实,不易裂球,叶质脆嫩,粗纤维少,品质佳。耐先期抽薹。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5000~6000千克/亩。

抗性

高抗病毒病、霜霉病、黑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

可春、秋两季栽培,用种量40克/亩,栽植株距43~45厘米、行距50厘米,栽植密度3100株/亩左右。

适宜地区 适宜河南省春季或秋季早熟栽培。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