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新型蔬菜洋芥蓝及其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甘蓝类-羽衣甘蓝
栽培技术
洋芥蓝(Brassica cleracea L. var. acephala D. c.)又称羽衣甘蓝,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采收卷曲嫩叶的一个变种,二年生草本植物,是甘蓝类中最耐寒的蔬菜品种之一,在欧洲很早就开始人工栽培。以前多作观赏用,以其植株茂盛、叶片皱缩、叶色青翠、株形紧凑似盛开的牡丹花而为人们所深爱。近年来我们引种成功,适宜华南地区秋冬春种植。洋芥蓝以嫩叶供食,外形奇特,品质柔嫩爽口,风味独特清鲜,营养丰富,可供炒食、凉拌、上汤、火锅、腌渍或作为色拉、拼盘装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华南地区的冬季及早春冷凉季节栽培,品质最佳,特别是秋冬经霜冻后风味更好、吃口更甜。

1.植物学特征

洋芥蓝植株较高大,一般株高30-40厘米,开展度60厘米,如不及时采收,植株可高达2米以上。其根系发达,分布在30厘米深的耕作层内。叶片呈长椭圆形,绿色,叶背稍被蜡粉,叶缘羽状分裂向上卷缩,互相遮叠成皱褶。最大叶片长可达53厘米,宽19.7厘米,叶柄长约占全叶长1/3。花期4-5月份,总状花序,异花授粉,果实为角果,扁圆柱形,种子褐色,呈圆形,千粒重4克左右,华南地区露地栽培难以开花结籽。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洋芥蓝喜冷凉温和气候,耐寒,可忍耐-6--4℃的低温,生长适温20-25℃,也耐高温,但高温下生长不良,纤维多,质地较硬,风味差。种子发芽适温18-25℃,苗期较耐高温。洋芥蓝耐阴,但阳光充足时叶片生长快速且品质好。对土壤适应性强,排灌良好,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pH值6.0-6.5的沙壤土和壤土最适宜其生长,在含钙量较高的土壤,植株生长旺盛。土壤湿润较有利于其生长,但不耐涝,雨季要注意排水。

3.营养成分测定

洋芥蓝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A、B、C和钙的含量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健胃功能,为高营养价值的新型蔬菜。采用自动定氮仪、纤维测定仪、分光光度计、容量法等仪器对其进行营养成分的检测,每100克嫩叶含维生素A 3 300-10 000国际单位、维生素B2 0.26-0.32毫克、维生素C 153.6-200毫克、胡萝卜素0.484毫克、还原糖1.68毫克、粗蛋白4.11毫克、粗纤维1.27毫克、钾367毫克、钠21.7毫克、镁30.1毫克、钙108毫克、磷86.6毫克、铁1.66毫克。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甘蓝类等十字花科蔬菜中所含的异硫氰酸酯衍生物对人体胃癌细胞和细胞癌化等有抑制作用,洋芥蓝为人们所需求的保健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4.栽培技术

(1)育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或苗床育苗,早秋以营养钵育苗最佳,冬季可采用苗床育苗。8-12月份均可播种育苗,在广州地区种植可8月播种育苗,9月定植,10月开始采收,采收期长,产量也高。苗床宜选择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播前施足腐熟的有机肥,耙匀筑畦,浇透水后播种,播后覆盖细土0.5-1厘米厚。出苗后需及时防治猝倒病。苗期保持苗床湿润,播后30-35天,幼苗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到大田。高温期间育苗可覆盖遮阳网,冬季育苗应采用保温及防寒、防冻措施,以促进小苗生长,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30克。

(2)定植

洋芥蓝生长期长,连续采收时间长,对肥料需求量大,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2 500千克作基肥,耙匀,筑畦宽150厘米(连沟),畦高25厘米,以呈微龟背形为佳,以利于排水。一般以带土移植为宜,有助于缩短缓苗时间。株行距为30厘米40厘米,每667平方米植3 500-4 000株。营养钵育苗的定植前可施1次送嫁肥,苗床育苗的冬季定植后可施定根肥,以促进小苗的早生快长。

(3)田间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天及时排水、防涝。缓苗后及时追肥,一般定植后7天即要以速效肥追施1次,以后每隔7-10天追施复合肥或淋施人畜粪水,至采收前需追肥2-3次。生育旺盛期的前期和中期为重点追肥阶段,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后期及时摘除残病叶,以利于通风及防治病虫的发生与蔓延。

(4)适时采收

定植后20-30天,基叶长至10-12片时即可陆续采收嫩叶(注意保留植株6-8片基部成长叶)。宜在露水干后采收,以嫩叶约长至15-20厘米、叶缘皱褶、重叠未展开时收获为宜,此时产量高,品质好。每次每株可收1-2片叶,可连续采收2-4个月。植株基叶开始老化后,则需保留4-5片新叶制造养分供植株生长需要,以促进嫩叶的不断发生,待新叶充分成长后摘除老化的基叶。在广州地区一般可采收至翌年5月上旬,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1 500-2 000千克。

病虫害防治
洋芥蓝的病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霜霉病及黑斑病,可用乐斯本1 500-2 000倍液、蛾蝇绝杀1 500倍液等化学农药防治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农药中加入适量的蔗糖混合喷雾可减少黑斑病的发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和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霜霉病。

小编推荐

广东芥蓝品种及其无公害栽培技术


名称广东芥蓝品种及其无公害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甘蓝类-芥蓝
适宜品种
①香港白花早芥蓝:株型紧凑,生长整齐,叶片椭圆形,叶绿色,蜡粉多。主薹高20-25厘米,横径2-3厘米,白花,花蕾着生紧密,薹叶稀疏,花薹品质好,主薹质量100克左右,侧薹萌发力强。早熟,耐热,播种至初收60天左右。

②柳叶早芥蓝:原产于佛山的改良品种。植株直立,叶长卵形,叶面平滑,蜡粉多,灰绿色。主薹高25-30厘米,横径2-3厘米,白花,花蕾着生紧密,主薹质量100-150克,侧薹纤细,发枝力较强。早熟,耐热,播种至初收60天左右。

③登峰芥蓝:广州郊区农家种。叶片卵圆形,蜡粉中等,主薹高30厘米,横径2-3厘米,薹叶长卵圆形,白花,品质好,外观整齐,主茎节间稀疏,皮薄肉厚且脆嫩。主薹质量100-150克,侧薹萌发力中等。中熟,播种至初收70天左右。

④荷塘芥蓝:广东新会的地方品种。植株较高,生长势强,叶片卵圆形,叶面平滑,蜡粉少。主薹高30-35厘米,横径2-2.5厘米,节间稀疏,薹叶狭卵形,白花,味甜,主薹质量100-150克,侧薹萌发力中等。中熟,播种至初收70天左右。

⑤迟花芥蓝:叶片近圆形,浓绿色,叶片平滑,蜡粉少。主薹高30-35厘米,横径3-3.5厘米,白花,初花时花蕾较大,薹叶卵形,品质好,主薹质量150-200克,侧薹萌发力中等,迟熟。

栽培技术
芥蓝属十字花科蔬菜,以肥嫩的花薹及嫩叶为主要食用部分。其根系浅,主根不发达,须根多,主要根群分布在10-20厘米的表土层内。茎直立,青绿色,比较短缩,有蜡粉。花有白色和黄色,目前在广东栽培的以白花为多。芥蓝喜温和凉爽的气候,适宜温度为15-25℃,在广东全年均有栽培,除内销外每年均有出口,年栽培面积超过3 500公顷。现将在广东地区主栽的一些芥蓝品种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1)播种育苗

应根据品种特性,主要是对温度的反应来确定播种期。早熟品种可以提早到夏至播种,迟熟品种可推迟到初冬播种。早芥蓝于6-8月,中芥蓝9-10月,迟芥蓝10-12月播种。芥蓝可以直播,但以育苗移栽方式为多,一般每667平方米种植田需用53-67平方米苗地,用种量约为75克,采用撒播方式。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要及时间苗,疏去过密细弱的幼苗,苗期间苗2次。对于早芥蓝,虽其较耐热,但因台风较多,土温变化大,应搭棚防雨防热。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应施薄肥1次,用1%的尿素,在移植前淋施第2次肥,浓度可增加到2%左右,苗期可施肥3次。

(2)定植

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翻地时667平方米施500-1 000千克腐熟有机肥,然后作成1米宽的平畦,种植前在畦面667平方米施30千克复合肥,500千克家禽腐熟肥。定植密度为:早、中熟品种株行距以20厘米33厘米为宜,迟熟品种株行距以25厘米33厘米为宜,一般早中熟品种667平方米栽6 000株左右,迟熟品种667平方米栽5 000株左右。

(3)肥水管理

芥蓝产量的高低及菜薹质量好坏与肥水管理的关系较大。定植后必须淋足定根水,缓苗后进入叶丛生长期,直至植株现蕾前,要适当控水,现蕾抽薹后要经常淋水。叶面积较大、叶片鲜绿、油润、蜡粉较少是水分充足、生长良好的状态,若是叶面积小、叶色淡、蜡粉多,是缺水的表现,应及时灌溉。高温晴朗天气应每天浇水2次,阴雨天要适当控水,整个生长期保持80%-90%的土壤湿度为宜。追肥应根据品种特性及不同生育期来掌握轻重,遵循早追、勤施、薄施的原则。第一次追肥在幼苗定植缓苗后3-4天进行,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千克;在早春、秋冬冷凉季节,也可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的人粪尿500-600千克,随水稀释后作追肥。第二次追肥在现蕾后、菜薹形成期进行,以提高菜薹的品质和产量,每667平方米追尿素5-10千克,也可每667平方米用750千克人粪尿或腐熟的猪牛粪800千克。第三次追肥在主薹收获后,667平方米用腐熟猪牛粪750-1 000千克,在株行间施入,结合培土,可以促进侧薹生长。

(4)中耕除草培土

缓苗水后或雨后土面易板结,要及时中耕松土除草;菜薹形成期,薹逐渐由细变粗,但往往基部细,上部茎粗叶大,形成头重脚轻,植株易倒伏或折断,可以中耕结合培土。

(5)采收

当主薹生长高度与外叶高度齐平时,称为齐口花,为采收适期,这时主薹色泽清绿新鲜,薹叶细小,节间短,脆嫩不老,无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小菜蛾、菜螟、菜青虫、黄曲条跳甲、斜纹夜蛾等,防治可用50%敌敌畏800倍液、5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目前用25%兴棉宝800-1 000倍液或25%速灭杀丁6 0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

病害主要有菌核病、软腐病。菌核病防治:①选择无病种子,并对种子进行处理,可用14%盐水浸种30分钟。②最好能与水稻进行隔年轮作,收获后及时翻耕土地。③合理密植,施足腐熟基肥,正确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④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600-800倍液,40%菌核净1 000-1 5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药液50-60千克,隔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软腐病防治:①收薹时使切口倾斜平滑,避免积水。②发病初期喷100-150毫克/升硫酸链霉素或农用链霉素,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芥蓝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芥蓝,拼音:jièlán

拉丁学名:

别称:白花芥蓝、卷叶菜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十字花科,亚科:

族:,属:

主要产地

广东等省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0.5-1米,常30-40厘米,无毛,具粉霜;茎直立,有分枝。基生叶卵形,长达10厘米,边缘有微小不整齐裂齿,不裂或基部有小裂片,叶柄长3-7厘米;茎生叶卵形或圆卵形,长6-9厘米,边缘波状或有不整齐尖锐齿,基部耳状,沿叶柄下延,有少数显著裂片;茎上部叶长圆形,长8-15厘米,顶端圆钝,不裂,边缘有粗齿,不下延或有显著叶柄。总状花序长,直立;花白色或淡黄色,直径1.5-2厘米;花梗长1-2厘米,开展或上升;萼片披针形,长4-5毫米,边缘透明;花瓣长圆形,长2-2.5厘米,有显著脉纹,顶端全缘或微凹,基部成窄爪。长角果线形,长3-9厘米,顶端骤收缩成长5-10毫米的喙。种子凸球形,直径约2毫米,红棕色,有微小窝点。花期3-4月,果期5-6月。

药用价值

味甘、辛,性凉,肺经。解毒利咽,顺气化痰,平喘。

营养价值

芥蓝中含有有机碱,这使它带有一定的苦味,能刺激人的味觉神经,增进食欲,还可加快胃肠蠕动,有助消化。芥蓝中另一种独特的苦味成分是金鸡纳霜,能抑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起到消暑解热作用。它还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防止便秘。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心脏病等功效。

凉拌芥蓝
原料:
芥蓝、葱花、姜片、蒜片、鸡精、干红椒、花椒、盐、香油
做法:
1、芥蓝去掉老根和黄叶,留嫩干以及嫩叶芽,截成段洗净备用。
2、烧开水将芥蓝放入开水中焯一下,焯至颜色翠绿捞出过凉水,沥干放入器皿中备用。
3、热锅放油,将姜片、蒜片、花椒放入热油中翻炒出香,捞出。
4、放入干红椒翻炒几下,然后放盐、鸡精、滴几滴香油,最后撒入葱花,关火。
5、将油均匀倒入已经准备好的芥蓝中,拌匀即可。

牛肉炒芥蓝
原料:
芥蓝、牛肉
做法:
1、芥蓝洗净后切段焯水。
2、牛肉片洗净后用适量盐、生粉、料酒、生抽、生油腌制2小时。
3、锅内放少量油,烧热后加入牛肉翻炒片刻后装碟备用。
4、锅内放少量油,烧热后加入蒜末,爆香后加入芥蓝翻炒,然后加入适量生抽调味。
5、加入牛肉片炒均匀即可。

芥蓝图片

中迟芥蓝日光温室栽培


名称中迟芥蓝日光温室栽培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甘蓝类-芥蓝
适宜品种
中迟芥蓝。

特征特性:

芥蓝原产我国南部,主要以肥嫩的花薹及嫩叶为主要食用部分,品质脆嫩、清甜爽口,风味别致,营养丰富。是我国的名优特产菜之一。既是宾馆饭店筵席上的名菜,又是普通家庭的常菜。

温室生产芥蓝,是冬季日光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种植措施,同时还可增加冬季日光温室种植种类,增加蔬菜市场的花色品种、可以大力推广。

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

于8月16日在露地播种育苗,育苗面积65平方米,播种量70克。播种前,苗床内施入腐熟猪粪150千克,翻地使士肥混合,做成1米宽、10厘米高的高畦为苗床。四周挖排水沟。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水渗后辅0.1厘米厚的细干土加五代合剂拌好的药土,然后撒播种子,上盖土1厘米厚,覆盖上地膜保湿。8月18日幼苗出土除去地膜。分别在8月30日、9月14日即2片真叶展开和5片真叶展开期,用0.2%尿素水溶液和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混合喷叶2次。整个苗期保持土壤湿润,土壤含水量为65%~85%。

2.定植

定植前,用腐熟猪粪1000千克,加25千克过磷酸钙,撒施于畦面,再深翻土壤,使土肥混匀。做成1.5来宽的平畦。9月8日定植,挖定植沟,内施磷酸二胺5千克,沟内灌水,坐水栽苗,等水下渗后,覆土。定植密度30厘米35厘米,667平方米栽苗5000株。

3.管理

温室塑料薄膜在定植前覆盖,定植后温室前脚薄膜揭起,天窗也打开大通风。定植后3~4天,施入5千克尿素,并灌水一次。10月8日大部分植株开始现蕾,结合潜水施入7千克尿素。此时温室塑料薄膜晚上关闭,白天仍进行大通风,使温度保持在15~20℃左右。随着气温下降,白天通风量逐渐减少。10月末温室气温下降到10℃时,晚上覆盖草苫子,但要早揭晚盖。中午温度超过20℃时,要开天窗放风。11月5日开始采收,到11月17日主薹基本采收完毕,结合潜水施入尿素7千克,硫酸钾5千克。此时天气逐渐寒冷,为保温在草苫下加盖一条5层牛皮纸糊成的纸被,在温室内塑料薄膜下25厘米处,再加一道塑料薄膜成二层覆盖,保持气温15~17℃左右。11月26日开始采收侧薹,12月15日大部分侧薹采收完毕,结合灌水施入5千克尿素。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土壤湿度70%~80%。

4.采收

11月5日主薹现大花蕾,并与基叶等高时基部保留3~4片叶采收。当侧薹长至17~20厘米时保留基叶2~3片采收,以后再发出侧薹达15厘米时采收。1月10日采收完毕。

荷兰芹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荷兰芹,别名洋芜荽、旱芹菜、香芹,为伞形科欧芹属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荷兰芹以鲜嫩、味浓的叶片供食,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还含有各种芳香物质。现将其生物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形态特征

荷兰芹根群分布浅,主根分布在15 17era的土层中,地表易产生白色细根。茎为短缩根茎,矮性植物,株高30era。根出叶3色浓绿,类似胡萝卜的复叶,叶柄长,叶面卷缩,叶缘有深锯齿。4~5月抽薹,花梗长约 65em,先端分枝,着生伞形花序,花群生;多数为淡绿色小花,种子灰褐色,极其微小,形如圆筒,干粒重 1.5-2.2g。

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荷兰芹要求冷凉的气候和湿润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5~20度,耐寒力相当强,幼苗能忍受-4~5度的低温,成长植株能忍受短期7 10℃的低温,种子在4度的条件下开始发芽,发芽最适温度15~20度不耐热, 25℃以上的温度,会发生徒长和叶肉变薄,生长不良。 7~8月高温季节,生长衰弱,强烈的日光照射,易导致植株枯死。花芽分化要求有一定大小的苗子、低温和长Et照。喜湿润,整个生长期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有较多水分,但不能渍水。根系吸收力弱,需养分多,故要勤施薄施追肥。对硼肥反应敏感,缺乏易引起茎裂病。以保水保肥力强、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土壤 pH值5~7为最适。耐短期连作。

3 类型及品种

荷兰芹主要有2个类型。

3.1 板叶类
叶片扁平,叶尖,缺刻粗大,叶片皱缩很少,以茎和叶供食用。

3.2 皱叶类
叶缺刻细裂,卷皱成鸡冠状,三回卷,造型多样,甚为美观,亦具观赏价值。主要以叶片供食。我国栽培以皱种为多。

4 栽培方式及季节

荷兰芹从播种到采收需45个月,采收期长达 4-6个月,全生育期将近1年,利用保护设施,可以实现周年生产和供应。

洋扁豆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洋扁豆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豆荚类-扁豆(眉豆、蛾眉豆)
适宜品种洋扁豆。

栽培技术
洋扁豆是江苏省启海地区著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豆类蔬菜作物,鲜籽粒皮薄粒大,肉质细腻,酥糯爽口,营养丰富,吃法多样,炒、煮、煨汤均可,风味极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还可速冻保鲜,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投放市场,销售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通过对洋扁豆的生产特点、生产环境、种植模式、肥料运筹、病虫防治等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启东市大面积推广,增产增效显著,现种植面积从原来的600公顷发展到2 000公顷,大棚洋扁豆每667平方米产青荚1 500千克,产值达6 000多元;玉米间作洋扁豆每667平方米产青荚400千克,产值1 200元左右。

1.大棚洋扁豆特征特性

洋扁豆属一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根系发达,侧根多,吸收水分、养分能力强,极耐旱,与豇豆族根瘤菌共生形成球形根瘤。茎蔓性,茎长达6米。三出复叶,互生,叶色浓绿,中央小叶柄较长,两侧较短,小叶片卵形,先端尖,基部广楔形,全缘,表面光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白色。青荚为绿色,硬荚,鲜粒为淡绿色,干枯后为黄白色,荚长7-10厘米,荚果扁平,镰刀状,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种子2-5粒,干籽粒种皮、种脐均白色,椭圆形,略扁,千粒重500克左右。洋扁豆喜温怕冷,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20℃,生长适宜温度为23-28℃。洋扁豆一般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轻壤土为好,在栽培上分纯作、间套作两种。近年来,我市大棚洋扁豆种植发展较快,大棚生产的洋扁豆上市早,经济效益高。可与大棚早番茄、早黄瓜等间套作,洋扁豆藤蔓前期攀缘在原番茄等作物的棚架上,中后期攀缘在大棚架上,省工节本。洋扁豆也可以和玉米间作,扁豆蔓攀缘在玉米秸秆上。

2.大棚洋扁豆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

薄膜大棚栽培洋扁豆于3月初套种在早番茄或早黄瓜等作物行间,也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纯作。

(2)种植密度

大棚洋扁豆一般行距80厘米、穴距40厘米,每穴2株,每667平方米密度4 000株左右。

(3)引蔓搭架

洋扁豆出苗后将蔓引至原番茄等作物的棚架上,中后期要增加棚架面,用绳子、塑料带子或竹竿等材料将大棚架与原番茄棚架或其他作物棚架连接起来,使洋扁豆藤蔓向空中发展。纯作洋扁豆出苗后,采用吊秧法,在豆苗30-40厘米时用尼龙绳或编织带一端拴在豆苗根部,另一端吊在大棚顶部拉的铁丝上,使豆苗呈S形攀绕。

(4)清除前茬

前茬作物采收完后,要及时清除前茬秸秆。

(5)温度管理

3-5月上旬,大棚内白天气温保持为25-28℃,夜间15℃,超过该温度时要揭膜通风。5月中下旬开始把大棚裙膜揭起,要昼夜通风。出梅以后可把薄膜全部揭去。

(6)肥水管理

洋扁豆藤蔓发达,攀缘面积大,需肥较多。出苗后及时追施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千克。花荚肥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千克加尿素10千克。洋扁豆结荚期间,如遇干旱需勤浇水。洋扁豆行间可用作物秸秆覆盖,保持土壤湿润。洋扁豆开花结荚期,用高效叶面肥八八三或液体复合肥澳优等叶面喷施3-4次,能提高结荚率,增产显著。

(7)整枝与化控

洋扁豆生长中后期如有旺长趋势,应适当除去部分幼嫩分枝,保持结荚枝蔓分布合理,棚架内通风透光。用多效唑化控,能促进藤蔓短壮,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结荚率,一股用多效唑20克对水20千克叶面喷施。

3.玉米间作洋扁豆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

洋扁豆一般在3月下旬-4月底播种,播种方式可与春玉米同时播种,也可以在玉米出苗后播种在玉米棵间。玉米品种一般选择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的中熟品种。

(2)种植密度

一般每4-5穴玉米间作1穴洋扁豆,每穴下种3-4粒,每667平方米栽植密度2 500株左右,以玉米秆为支架,藤蔓攀缘在玉米杆上。

玉米收获后,将每2-3穴玉米秸秆的上半部分折断并绕在一起,加强玉米秆支撑力度,以便洋扁豆藤蔓攀缘和通风透光。

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同大棚栽培。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化学防治,限量使用符合国家GB 4285和GB/T 8321规定以内的农药。

①病害防治:洋扁豆病害主要是病毒病。防治方法:选无病株留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早防治蚜虫。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全株喷洒。

②虫害防治:洋扁豆主要虫害有食心虫、蚜虫、红蜘蛛等。洋扁豆发生蚜虫,要及时用蚜虱清20-30克对水30千克喷雾防治。防治食心虫,可在洋扁豆幼荚期用90%晶体敌百虫700-1 000倍或20%杀灭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防治1次。防治红蜘蛛用扫螨净10克对水10千克,叶背面喷雾防治。

反季节蔬菜萝卜栽培技术


名称反季节蔬菜萝卜栽培技术

分类 蔬菜
资料来源苏小俊. 绿叶蔬菜无公害高效栽培重点、难点与实例[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

栽培技术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化隆县乃至全省的萝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有很大份额的外地产品占领着青海省市场。为此,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局部地区的地域优势,发展种植反季节萝卜,具有广泛的前景。根据以上情况,化隆县在巴燕镇下河滩、西门泉等村社参照外地经验,试种反季节萝卜取得了较好成效。2004年667平方米产量可达4 000-6 000千克,产值为2 500-3 500元,且市场销路好。

1.选择优良品种

反季节栽培的萝卜品种应具有冬性强、抗抽薹、抗病、高产、商品性能好等特点。经我县种植实践证明,从北京世农种苗公司引入由韩国农友bio株式会社提供的特新白玉春萝卜较为适宜。

2.种植基地选择

萝卜是半耐寒性十字花科作物,高产、喜肥水,对土壤、温度要求较严格。反季节栽培萝卜宜选择海拔高度2 400-2 700米、光照条件好的半浅半垴地区。土壤耕作层深厚、肥沃疏松且保墒、灌溉方便的沙壤土。

3.播前整地施肥

(1)整地:整地质量直接影响萝卜的品质和产量。耕翻深度以25厘米为宜,太浅要影响主根深扎。肉质根容易弯曲、短小、发生叉根。耕后耙蘑2-3遍,作成畦宽40厘米、沟宽20厘米、沟深20厘米略呈椭圆形的高畦。畦面覆盖地膜可保温、保肥、增墒,同时还能起到防除杂草、免中耕的作用。开好腰沟和围沟,保证雨后田间不渍水。

(2)施肥:反季节萝卜生长期短,施肥原则上应以底肥为主,一次性施肥,生长中期不追肥。结合深耕耙地,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800-1 200千克、尿素30-4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或尿素20-30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

(3)土壤处理:每667平方米用40%辛硫磷200克拌土均匀撒施或对水30千克进行喷雾,防治地下害虫。

4.适期播种

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安排播种期。播种时日平均气温应达到5-8℃以上。海拔高度在2 600米以上的山区可在5月下旬播种,于8-9月收获,播种过早易引起早期抽薹。采用深沟高畦的栽培方式,每畦栽2行,播种前打膜穴播,每穴点播种子2粒,株行距25-3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植7 000穴左右。播种后覆2-3厘米厚的土,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及时浇水,以利出苗。

5.田间管理

(1)及时定苗:幼苗出土后生长迅速,须及时定苗,否则易形成弱苗和引起幼苗徒长。定苗时选留无病虫危害、较粗壮的幼苗,每穴留1株苗。

(2)肥水管理:当萝卜生长到莲座期(即肉质根膨大旺长期)后,应注意浇水,此时缺水会引起肉质根膨大不良。土壤含水量生育前期控制在60%,中后期保持在80%为宜。

(3)喷施叶面肥:因萝卜后期生长旺盛,易引起缺肥,莲座期后,667平方米用0.5%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千克喷雾2-3次。每隔7-10天喷1次,可促进肉质根迅速膨大。萝卜是一种需硼较多的蔬菜,缺硼会导致萝卜的生理病害。严重时黑心而失去食用价值,甚至绝收。莲座期后必须喷施0.2%硼砂溶液1-2次。

6.病虫害防治

萝卜的病害主要是病毒病和黑腐病。防治病毒病无特效药,预防可用10%磷酸三钠处理种子,幼苗期用病毒k800倍液喷雾;要防治好蚜虫,防止病毒传播。防治黄条跳甲、菜青虫等害虫可用40%辛硫磷1 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甲拌磷2千克撒施。

7.采收

品种的成熟期有一定差异,一般播种后80天后即可分批采收上市。采收时留4厘米左右长的叶柄,可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同时也可显示新鲜,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大棚蔬菜秋茬栽培技术


一、大棚黄瓜秋延后栽培技术

1.整地、消毒

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清除残枝烂叶,深翻晒后起垄,播种或定植前用300倍液80%克霉灵或70%甲托500倍液喷洒垄面。

2.品种

津春4号,秋棚1、2号。

3.播种

7月上、中旬直播于大棚或7月上旬播于苗床育苗,苗期10-15天。

4.苗期激素处理

在幼苗两叶一心时,用0.015%-0.02%的乙烯利叶喷,增加雌花数量。

5.大棚管理

(1)温度管理。黄瓜生长前期,主要以降温为主,大棚内昼夜大通风。8月中旬后,当外界夜温降到15℃以下时,棚膜逐渐放下,白天放风,晚间团棚,保持白天28-30℃,夜间不低于10℃。进入9月停止放风,修补大棚,9月下旬后主要进行保温,夜间可以围草苫子。10月上旬采收结束。

(2)水肥管理。定苗后浇一次水,到结瓜期适当增加浇水量,根瓜坐瓜5-7天浇一次水,以后每隔7-10天浇一次水,闭棚后尽量少浇水,根瓜采收后,每千平方米施尿素30千克。

(3)整枝与采收。植株甩蔓后绑架,每株留5-6条瓜后,在最后一个瓜上面留2片真叶掐尖。

6.病虫害防治

(1)霜霉病。由于秋黄瓜播种时有部分春茬黄瓜存在,往往造成了秋黄瓜从苗期开始就有霜霉病发生、用72%杜邦克露600-800倍液喷,育苗的苗床上喷药可以节省药量。生长中、后期可采用白菌清和霜克粉尘,每千平方米每次用药1.5千克,隔7-10天一次,使用2-3次。

(2)细菌性角斑病。用1000-1200倍液可杀得2000或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喷叶,每隔5-7天一次,连喷2-3次。

(3)病毒病。10%磷酸三钠浸种;发病初期用1∶10鲜牛奶叶喷或用20%病毒A 500倍液叶喷。

(4)蚜虫。用40%乐果1000倍或21%灭杀毙600倍叶喷防治。

二、大棚番茄秋延后栽培技术

1.整地、消毒

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清除残枝烂叶,深翻晒土后起垄。定植前用甲托或多菌灵500倍液喷洒垄面。大棚膜顶及时修补,雨天棚顶盖严防伏雨,造成一个四周通风,凉爽干燥的环境。

2.品种

利生1号、东农704、毛粉802等优良品种。

3.育苗

(1)种子处理。用10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5-20分钟,捞出用水清洗后种子放到25-30℃水中浸种8小时,捞出后用湿布包好放在27-30℃下催芽,每天投两次,当50%种子露芽时播种。

(2)播种育苗。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做畦,育苗畦上搭荫棚遮光、降温防雨,5月中、下旬播处,日历苗令40-50天,4-5片真叶。

4.定植

7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前一天将秧苗浇透水,选阴雨或傍晚定植,按大垄距80厘米,小垄距40厘米,株距30-35厘米密度定植。

5.定植和管理

(1)整枝与激素处理。定植后第一穗花开花,开始打杈、绑蔓和喷花,采用单干整枝,留3-4穗果后摘心,用0.003%-0.004%的番茄灵或沈农番茄丰产剂2号进行喷花。

(2)温度管理。番茄生长前期,主要以降温为主,大棚内保持昼夜大通风,8月中旬后,当外界温度降到15℃以下时,白天放风,晚间闭棚,当最低不度降到10℃时,注意保温,不再放风,外界温度降到8℃以下时,棚四周围草苫子,温度保持白天25-28℃,夜间15-18℃,果实成熟时及时采收上市。

(3)水肥管理。定植时浇足定植水,缓苗后浇缓苗水,然后蹲苗10-15天,第一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结合追肥灌水,每千平方米施磷酸二铵20千克,以后隔7-10天浇一次水,第二穗是长到核桃大小时,结合浇水追尿素15千克,每次灌水后都要及时中耕培垄,随气温下降逐渐减少灌水次数。

6.病害防治

(1)细菌性斑疹病。用1000倍液可杀得2000,或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在苗床叶喷,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蔓延。

(2)叶霉病、灰霉病。用万霉灵可湿性粉剂或万霉灵粉尘防治叶霉病,灰霉病。用50%速克灵、扑海因1000倍防灰霉病。

(3)病毒病。用20%病毒A500倍液叶喷2-3次,间隔7-10天。

(4)早疫病。用70%代森锰锌500倍,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大生M-45 100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

(5)脐腐病。属生理病害,除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加强水分管理外,坐果期用0.3%氯化钙根外追肥二次,间隔7-10天。

芥蓝营养价值食疗与保健


名称芥蓝

营养价值
每100克芥蓝花薹鲜样中含水分91%左右,还原糖0.74~1.00克,蛋白质1.60~2.08克,纤维素1.20克,-胡萝卜素0.96~2.0毫克,维生素C80.7~101毫克,钾295~390毫克,钠43.7毫克,钙199毫克,镁32.7毫克,磷54.6毫克,铜0.05毫克,铁1.31毫克,锌0.297毫克,锶1.01毫克,锰0.318毫克,硒0.928微克。

食疗与保健
芥蓝的花薹和嫩叶品质脆嫩,清淡爽脆,爽而不硬,脆而不韧。以炒食最妙,如芥蓝炒牛肉、炒腰花。广东人炒芥蓝的特点是要放少量酱油、糖调味,起锅前加入少量料酒(炒其他青菜都不放酱油、糖)。大量用于作肉类的垫盘,或清炒芥蓝,或入沸水锅焯熟,碧绿如玉,被人誉之为碧玉簪。

新型节能日光温室越冬番茄—秋冬黄瓜高效栽培技术


为了优化设施蔬菜产业结构,2008年河北省滦南县从山东寿光引进了第五代日光温室,并根据当地实际进行了改造,探索并完善了适合这种温室种植的越冬番茄一秋冬黄瓜优质高效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2010年滦南县建造这种节能日光温室逾1000栋,占地233.3公顷,并辐射到唐山市周边约2000栋,占地460.5公顷。据统计,在这种温室中采用越冬番茄一秋冬黄瓜的栽培模式,平均每667平方米产值4.0万~5.5万元。

1. 新型节能日光温室越冬番茄一秋冬黄瓜栽培模式的优点

这种温室栽培模式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节能保温性能优越,在不加温的情况下冬季室内温度一般可保持在12℃以上,2008年12月22日、2010年1月5日滦南县最低气温在~20℃、~22℃时,温室最低气温也在9℃、8℃左右,能确保深冬季节各种喜温蔬菜生长所要求的温度条件;二是产品于深冬和早春淡季上市,产量高、品质好,平均每667平方米生产番茄12500~15000千克,黄瓜4500~5000千克;平均每667平方米产值4.0万~5.5万元,一年即可收回温室建造成本3.5万~4.0万元;三是温室脊高4.5~4.7米,拓展了蔬菜的生长空间,能大幅度地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尤其适合瓜类、茄果类等高秧喜温蔬菜的深冬栽培。但这种日光温室也存在一个缺点,即后墙较厚,不利于土地的高效利用。

2. 温室建造参数

该温室采用厚壁墙和半地下模式,温室长50~100米,跨度10~12米,畦面低于水平地面0.9米,钢管竹木结构,后墙和两侧大山墙是利用铲车和挖掘机将温室内土壤抓起堆砌压实切割而成。墙体最底层厚度4.5米左右。以80米11米日光温室为例,关键建造参数:脊高4.5~4.7米,有立柱,采光屋面参考平均角度25度,后墙高4.0~4.2米,后屋面仰角45度,温室南面比北面加长10米左右,即温室北墙长80米,南端长90米,整个温室地面投影为梯形,有利于早晚采光。如果是规模化建造,温室之间南北间距12~13米(前排温室内后墙面至后排温室前底脚外棚膜或草苫),温室之间最好设有排水沟。

温室内畦面由山东寿光的低于水平地面1.0~1.5米改为低于水平地面0.9米,温室脊高由原来的4.2~4.3米提高到4.5~4.7米,前屋面采光角由23.2度~23.9度增大到25度。一是减少了温室南部遮光,增加了温室内部土地利用率;二是采光和保温性能好,提高了冬季室内温度;三是前屋面坡度增大,有利于清除积雪。

3. 茬口安排

越冬茬番茄9月底~10月初在塑料拱棚或温室内采用营养钵播种育苗,11月底~12月初定植,翌年1月底~2月初进入采果期,收获期可延长到6月中下旬;番茄拉秧后清茬,高温闷棚20天左右,8月中下旬进行秋冬黄瓜育苗,10上旬开始采瓜,11月底~12月初拉秧,然后立即定植番茄。

4. 越冬番茄栽培技术要点

(1)育苗

选用抗寒、优质、抗病、高产的品种,如东圣超宝、华宝、凯蒂、美冠、美佳1366等。在塑料拱棚、温室内采用营养钵育苗,苗龄50~70天。取近2年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大田土和农家腐熟有机肥,按7:3比例混合配制,每立方米营养土中拌入多菌灵200克,再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拌灭菌、灭虫。将种子播在营养畦内,在幼苗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时分苗到营养钵内。11月底~12月初幼苗7~8片真叶时定植。

(2)定植前的准备

①施基肥有机肥用量要大,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农家有机肥10~15立方米,如果是新建的温室,当季第一茬有机肥应加倍施用,才有利于改善温室内的土质。化肥作基肥施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钾复合肥40~50千克、过磷酸钙50~75千克、尿素20~30千克。基肥均匀施入,施肥后深耕整地。

②整地起垄采用旋耕机连续耕翻土地两遍,第1遍耕翻20厘米深,第2遍耕翻30厘米深。整平后开沟起垄,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64厘米,垄高20~25厘米。

③温室消毒及高温闷棚用5%菌毒清乳剂150倍液喷施温室的所有内面,选连续晴天密闭温室,高温闷棚3~4天后通风,地温10℃以上、室温12℃以上后即可定植。

(3)定植

定植时按株距33厘米在垄面上开穴,穴深14~15厘米,栽后浇水,当水完全渗下后,再覆土封穴。在垄面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一般每667平方米栽植2600~2800株。

(4)定植后的管理

①温、湿度管理缓苗期温度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不低于15℃;开花坐果期白天20~25℃,夜间不低于10℃;结果期白天22~26℃,夜间不低于7℃。最佳空气相对湿度在缓苗期为80%~90%,开花坐果期60%~70%,结果期50%~60%。

②冬季采光、保温、排湿管理晴天要早揭晚盖草苫,使室内气温保持在白天25~28℃,夜间15~18℃。当中午温度升到30℃,就应适当开天窗通风,降温排湿。中午前后室内高温降不下来时,可加开前窗,进行短时间上下通风。当室内气温降到25℃时立即关闭天窗。适时揭、盖草苫,上午揭开后室温缓慢上升;下午盖草苫后4小时室内气温在19℃左右时,证明揭盖草苫的时间正合适。依据天气预报,在寒流、阴雪天气到来之前,夜间在草苫上加盖浮膜保温。番茄定植后12月至翌年2月,在温室前底脚棚膜内侧挂一层二膜,以提高温室前底脚处的温度。当白天室内的空气湿度超过80%时,即使是阴天,也应在中午前后短时间通风排湿并补充室内二氧化碳。

③浇水、追肥、中耕滴灌施肥坚持少量多次原则。定植后及时滴灌一次透水,每667平方米水量20~25立方米,以利缓苗。苗期和开花期不灌水或滴灌1~2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灌水6~10立方米,每次加肥3~5千克。果实膨大期至采收期每隔5~10天滴灌1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灌水6~12立方米,每次加肥4~6千克。视番茄长势,可在某次滴灌时停止加肥一次。拉秧前10~15天停止滴灌施肥。滴灌肥前期以尿素、硫酸钾复合肥为主,中后期减少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可以高钾、高钙肥为主,先将肥料溶于水,充分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然后将过滤后的肥液倒入施肥罐(桶)。一般在灌水20~30分钟后进行加肥。压差式施肥法加肥时间一般为40~60分钟,防止施肥不均或不足。每次施肥结束后继续滴灌20~30分钟,以冲洗管道。滴灌施肥3~5次后,要将滴灌管(带)末端打开冲洗。

④植株调整和保花疏果第1花序开花后,绑蔓吊秧,防止倒伏。及时抹去不需保留的侧枝和赘芽(第1花序以下的侧枝要长到8~10厘米后再去除,以利于生根壮苗)。在每一穗花序的开花盛期,用果霉宁、好喜、丰产剂2号等对同一穗花序上花期临近的4~6个小花进行蘸花、喷花或涂抹花柄,要避开中午高温期。当每个花序的果实如蚕豆大小时进行疏果。每穗选留3~4个果,第1穗宜选留2~3个果。采取S形绑蔓降蔓。于第4~6花序出现后留2片叶摘心。当第4~6穗果如枣大时选留一侧枝继续结果。

(5)病虫害防治

越冬茬番茄前期主要病害有早疫病、灰霉病,中后期易发生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溃疡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等。早疫病发病后可用64%嗯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7~10天喷1次,阴雨天还可用45%百菌清烟剂熏棚。防治灰霉病于发病初期选用50%多霉威(多霉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3次;还可选用45%百菌清烟剂熏棚。防治叶霉病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溃疡病选用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可在放风口处覆盖防虫网,室内张挂黄板进行诱杀,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溴氰菊酯兑水喷雾防治。药剂均应注意轮换使用。

(6)采收

翌年1月底~2月初果实开始成熟,收获期可延长到6月20日左右,平均每667平方米产番茄12500~15000千克,产值30000~40000元。

5. 秋冬黄瓜栽培技术要点

(1)育苗

秋冬茬黄瓜苗期高温多雨,选择苗床要注意:尽量不选用上茬种植过瓜菜的地块,通风条件应良好,有利于排水防涝,远离种有秋黄瓜的地块。苗床在温室或邻近地块设置,一般做成宽1.0~1.2米的窄畦。如果是露地育苗,应搭建0.8~1.0米高的小拱棚用于遮雨防露。营养土应以未种过蔬菜的肥沃的田同土3份与1份腐熟的圈粪肥混合,每立方米营养土再掺入400~500克尿素和5~6千克草木灰,然后过筛装钵。选用耐热又抗寒、长势好、抗病力强、结瓜早且丰产性好的品种,目前多选择津优35、津优38等。

将黄瓜种子选晴天上午在阳光下晾晒2~3小时,温汤浸种。将种子置于25℃左右的环境中进行催芽。1~2天后,待7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出苗期要求较高的温度(28~30℃)和湿度,苗出齐后进行通风降温炼苗,使床温降至23~25℃。正确使用遮雨棚(在夜间和降雨时覆膜),白天将棚膜四周高高揭起通风;晴天10:00~16:00覆盖遮阳网,防止阳光暴晒;及时药剂处理增加雌花,即在2片真叶时用40%乙烯利40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处理一次,或选用黄瓜专用增瓜剂(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分别在植株二叶一心和四叶一心时处理两次,可有效增加雌花数量和及早坐瓜。一般经过20~25天,黄瓜幼苗二叶一心到三叶一心时就可定植。

(2)定植

一般每667平方米撒施腐熟的农家有机肥5~10立方米、硫酸钾复合肥20~30千克和尿素10~15千克。深翻做畦,首先按120厘米的垄距打线,小行距40厘米设在垄背上,大行距80厘米跨垄沟,顺线南北向起垄,垄面做成高弓形,垄与垄之间是V形沟。在垄背上开沟浇透水,按株距30~35厘米扶垄栽苗,扶得行脊高25厘米左右。一般每667平方米栽苗3000~3200株。定植后立即清理垄沟,在垄背上铺设滴灌带,随即覆盖幅宽1.3米的地膜。

(3)栽培管理

缓苗至坐瓜初期管理:在浇足定植水的基础上,前3天内保持较高温度(白天28~32℃,夜间20~25℃)和较高的空气湿度(90%~95%)。若遇晴朗天气,中午前后盖花苫,防止幼苗萎蔫。3天后,若中午前后温度高达40℃时,开天窗、前窗通风降温至32℃,以后保持室内温度不超过32℃。逐渐降低夜温,使夜间温度不高于18℃。一直到坐瓜初期室内温度控制在白天24~28℃,夜间14~18℃,昼夜温差8~10℃。在地膜覆盖条件下,利用滴灌和膜下暗灌相结合的方式,使黄瓜垄土湿度保持在70%~80%。此期要及时引蔓上架。

结瓜期管理:秋冬茬黄瓜结瓜期处在9月底~12月初。光照管理,一是适时揭盖草苫,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二是勤擦拭棚膜除尘,保持棚膜透光率良好;三是于后墙内面张挂反光幕,增加棚内反射光;四是及时降蔓,吊蔓,调蔓,顺叶,去衰老叶,改善行间、株间通风透光条件;五是遇阴雨雪天气时,争取揭草苫采光。温度管理,室内气温控制在深冬(11~12月)晴日晨时揭草苫前9~10℃,揭草苫后至11:00为16~24℃,中午前后28~32℃,下午24~28℃,夜间12~20℃。水肥管理,定植后及时浇水,3~5天后浇缓苗水;采收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在结瓜盛期隔水浇一次腐熟的农家有机液肥或随水冲施三元复合肥4~5千克,即一清一混,也可喷施高效氨基酸液肥或其他叶面肥。在黄瓜生长盛期由于需水量大,每天滴一次水,每次半小时,以满足植株对水分的需求。

(4)病虫害防治

苗期黄瓜猝倒病可选用25%甲霜灵(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4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立枯病可用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黄瓜霜霉病,发现中心病株立即喷药,选用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10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6~7天喷1次,连续喷3~4次。瓜绢螟经常在秋冬茬黄瓜生长前期发生,并且为害严重,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10%顺式氯氰菊酯乳油500~800倍液,于低龄幼虫高峰期均匀喷雾防治,轮换用药效果很好。

(5)采收

根瓜要及早采摘,采收期长短以不延误越冬番茄定植为宜。一般每667平方米可产黄瓜4500~5000千克,产值达10000~15000元。

特色蔬菜甜竹笋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特色蔬菜甜竹笋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多年生菜类-竹笋
适宜品种近年来,广西柳州市特色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其中麻竹Dendrocalamu latiflorus Munro(别名甜竹、吊丝甜竹)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栽培技术
1.品种特征特性

植株高6~13米,地上茎基部粗5~6厘米。带箨笋毛笔形,长38厘米左右,横径1~2厘米,带箨单个质量100克左右,棕绿色,干枯时呈灰棕色,背面硬而脆,有栗色茸毛,内面平滑有光泽;去箨笋笔尖形,长30厘米左右,横径0.8厘米左右,笋节间长7厘米,单个质量65克左右。年平均生长适温12~17℃,出笋适温平均9~10℃,抗逆性强。鲜笋含水分中等,笋肉厚,质脆,有甜味,香味淡,品质好,主供鲜食。

2.栽培技术要点

(1)土壤选择及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酸性土种植,pH 4.5~6.2最为适宜。种植前全面清除杂草,开挖宽0.5米、深0.4米的种苗坑,种植的株距一般为4米,行距4.5米,每667平方米种植50株左右。每个种苗坑种植前在坑内均匀撒施1千克生石灰,然后施用腐熟有机肥25~30千克作定根肥。

(2)种苗定植

种苗定植适宜在4月5日(清明)前后,种苗在定植前最好放在流动水中浸泡,待长出新根时再栽植,其存活率可达100%(一般直接定植存活率在85%左右)。定植时要求将竹蔸完全放入坑内,深度15~20厘米,保持根系舒展,竹竿与地面呈45~60角,竹节芽眼水平朝向两旁,回填松土后压实,淋足定根水,盖上稻草或其他覆盖物保持土壤湿润。定植后遇上旱天每2~3天浇1次水,雨天要做好排涝以及防止人畜摇动。

(3)适时施肥

由于竹笋产量高,对肥料需求量大,故种植1个月后即开始施肥,每株施草木灰5~6千克,或土杂肥5~6千克,或腐熟农家肥3千克,第2个月后每株再施三元复合肥(N-P-K为12-24-12)25~50克,为不伤害幼根,在距离植株10~20厘米处挖2~3个穴,穴施复合肥,施后盖土,以免肥料流失。此后每月都可施肥1次,最好是有机肥和化肥交替施用。

(4)合理留苗

合理留苗是获得高产的关键,种苗定植后当年夏、秋两季开始发新芽(即出笋),当竹笋露出地面15~20厘米时,选择粗壮无病害的留作母竹,每蔸留2~3株,以后每年在采笋时都要留母竹2~3株,在夏季时适当砍去前茬留下的母竹1~2株。

(5)清洁田园

在每年11-12月进行,主要砍除三四年生退化的母竹和5年后的母竹、开花竹、弱株和病虫害株,清除枯枝落叶及衰老竹蔸,防止结盘,同时要注意在竹蔸周围翻土,最好全园翻土,深度10~15厘米,促进土壤晒白熟化,减少越冬病虫源。

(6)培土

留母竹时即可同时进行培土,以后随着笋苗生长逐渐培土形成竹笋苗墩。每年应在芒种节气竹笋盛产期前培完土,始终保留笋尖露出土面10厘米左右,经过培土的竹笋收获时不但鲜嫩,而且产量高、品质好。

3.及时采收

在当年6月21日(夏至)前后,即甜竹笋盛产期要及时采收,竹笋高50厘米左右时采收,产量高,品质好。在采收时用利锄和利铲一次凿断竹笋,不要伤及笋头以及其他笋苗。采笋最好在早晨进行,傍晚再覆土盖蔸,让竹笋头切面收干水分,防止腐烂,保证下季苗源。

病虫害防治
甜竹笋主要病虫害为煤烟病、竹象鼻虫和竹蚜等。防治煤烟病可在4-5月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克得灵(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0%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可溶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防治竹象鼻虫可在4月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浇施竹丛根部,每丛浇施1千克即可;防治竹蚜可在7月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洒,12月中旬再喷洒1次,防治效果极为明显。

创汇蔬菜牛蒡无公害栽培技术


名称创汇蔬菜牛蒡无公害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根菜类-牛蒡
适宜品种
柳川理想、白肌野川等。

栽培技术
牛蒡原产亚洲,又名白肌人参,蒡翁菜,大力子,蝙蝠刺,狗宝,黑根等,属菊科牛蒡属2年生或3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广有野生分布,在上海一带有1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牛蒡因其肉质根富含菊糖等营养物质,极具营养保健价值而畅销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牛蒡适栽区开始引进日本牛蒡驯化品种进行栽培,由于适销对路,保鲜整形牛蒡及其制品在国际市场行情一路看好。

在我国加入WTO后,许多国家相继对其农业产业政策进行了调整,并利用绿色壁垒对我国生产的牛蒡等农产品加大了检验检测力度,提高了市场准人门槛。牛蒡生产彻底实现无公害化势在必行。

1.无公害牛劳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

搞好无公害牛蒡生产首先要抓好牛蒡生产基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建设,基地要远离工矿企业、道路和居民生活区。大气环境质量执行GB3095-82所列的一级标准;土壤要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要求,无重金属、农药、过量化肥污染,硝酸盐等含量不超标,执行GB15618-95标准;灌溉用水一律使用井深不低于50米的深井水,井水质量执行GB5084-92标准。在符合以上标准的前提下,选择地下水位在1.2米以下,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前茬作物非花生、茄子、甘薯、萝卜、甜菜和辣椒,4~5年没有种过菊科作物,土壤pH值在6~7之间微酸性或中性沙壤土,壤土作栽培地。比较黏重的土壤,大沙粒沙壤土,碱性土等不宜作栽培地。

2.播种日期及品种选用

牛蒡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耐热,较耐寒,其生育适温为20~25℃。根部耐寒性较好,可耐-5℃的低温;地上部分耐寒性较差,3℃以下易受害枯死,属绿体春化型作物。冬季地温不低于-5℃的地区在春秋两季皆可露地栽培;其他地区一般春播;春季栽培应在当地5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苍山地区春季栽培安排在3月中下旬至5月中上旬,地膜覆盖的时间可提前7~15天,播后在当年9月至翌年4月收获;秋季栽培一般安排在8月中旬播种,当年12月至翌年4-5月收获。目前我国栽培的牛蒡品种均引种自日本,有早熟(90天),中熟(150天),晚熟(180天)3种,选用什么样的牛蒡品种主要取决于栽培形式及栽培目的。苍山县目前系山东省最大的牛蒡生产和加工基地,该地区栽培的品种主要有柳川理想、白肌野川等,其中柳川理想为主栽品种。牛蒡无公害栽培一般选用根长,肉质细嫩,品质优良,产量高的中晚熟品种,如柳川理想等。

3.整地施肥

栽培地块选好后,要及早整地,土壤墒情不足时要先选墒后整地。前茬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块,腾茬后要彻底清洁田园,清除所有病叶病枝等残留物,并在冬季进行深翻冬耕,利用低温、益鸟等杀灭病虫,降低病虫越冬基数。栽培牛蒡可按单行垄或双行垄。单行垄行距60厘米,在行中间挖宽20厘米,深85厘米以上的沟,双行垄行距120厘米,在行中间挖宽40厘米,深85厘米以上的沟。挖沟时要使沟壁垂直,将生熟土分开分别堆放。牛蒡属深根性蔬菜,生长期长,需水肥多,要结合挖沟填沟施足基肥。根据测土平衡施肥,氮磷钾配合使用,并控制氮肥用量。肥料以使用酵素菌沤制腐熟的优质农家肥或沼渣为主,化学肥料为辅。

农家肥至少须经过5~7天的高温堆制,禁止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等堆制的肥料,禁止使用硝态氮肥,严格控制硝酸盐的含量。苍山地区根据当地土壤化验结果,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标准氮肥40~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或磷酸二按40千克,硫酸钾30千克作基肥。回填沟时捡出土壤及粪中的石头、砖瓦块,并将土、粪块打碎,以防产生歧根。所有肥料与细土都要充分掺合均匀后再填,填土不能打破原土层。填土肥时单行垄要轻踩两边留中问,双行垄要边填边踩中间留两边,回填平后,要先顺垄沟浇一遍大水沉实土壤,然后再整平地面,在原沟上修筑梯形垄。单行垄上筑高30厘米,顶宽20厘米,底宽30厘米的梯形垄;双行垄上筑高30厘米,顶宽60厘米,底宽80厘米的梯形垄。

4.催芽播种

播种前要将种子先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用清水淘洗,去除瘪粒、过小种子,洗去种皮上抑制萌发的物质,再将种子用50~60℃的温水浸烫,不断搅拌,水温降至30℃后浸种4~6小时,然后捞出用纱布包裹放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80%即可播种。使用新收种子播种时还须用0.02%硫脲浸种30分钟以打破种子休眠。单行垄播种的在垄中间开一条3厘米深的条沟;双行垄播种的在垄上按40厘米的行距开两条3厘米深的条沟,沟内先浇小水,水渗后播种,每10厘米播种3粒,播后覆土2厘米,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春季栽培时播后即要耧平垄面,及时覆盖地膜保墒增温促进出苗,为防治蚜虫,一般选用银色地膜,秋季播种的播后即在垄上覆盖一层碎草,以利保墒和防止雨水冲刷,确保一播全苗。

5.田间管理

覆地膜的地块出苗后要及时用钢钩破膜引苗,破膜后即用土将破口封好。秋播垄上盖草的在出苗后即可及时将盖草除去,并将其铺洒在垄沟中任其腐烂,牛蒡苗期不耐旱,播后要保持田间土壤湿润,田间持水量要维持在60%~65%,定苗以后控制浇水,一般播后10~15天即可出苗,苗期是金针虫等害虫的主要为害时期,要搞好防治,出苗后要经常检查,一经发现及时防治,发现死苗即要立即挖出苗周围害虫,病虫害较多时要通过药剂灌根,叶面喷雾等进行防治。在子叶展开到1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除病弱苗、畸形苗;在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在每次间苗后于下午4-6时,全田叶面喷施一遍0.5%的尿素+0.1%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促进生长。在4片真叶时按10~15厘米的株距定苗,要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中耕除草,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在第二次间苗后结合中耕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或充分腐熟的饼肥100千克,距苗行10~15厘米处开浅沟将肥料施人,盖土后随即浇水,浇水后3~4天进行浅中耕。在植株生长最旺盛时期,即定苗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平方米开沟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1000~1500千克,并在封垄前结合中耕向根部培土拥根,以利肉质根的膨大,在第二次追肥后控制浇水,保持田间土壤见干见湿,在浇水后和雨季要勤于检查,及时清沟理墒,做到雨止田干,坚决杜绝田间积水,以防田间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造成烂根及引发病虫害。秋播牛蒡在封冻前要浇一次封冻水,以提高抗寒力。在第二次追肥后15~20天,即肉质根膨大期进行第三次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复合肥20千克。

6.收获

根据牛蒡的生长特性,在肉质根达到商品规格时,按收购企业的要求收获。春播牛蒡一般在当年9月即可收获,可持续到翌年4月;秋播牛蒡在当年12月至翌年4-5月收获。在肉质根不糠心的情况下,适当延长牛蒡的生长期可以提高商品率和增加产量。收获时用利刀在距地面10厘米处割去叶丛,用大铁锹垂直在垄一侧下挖40~50厘米,然后用手拔出。田间土壤墒情不足不利拔出时,收获前要先浇一遍大水以利拔出。采收后要将肉质根、须根和泥沙去尽,留叶柄1~1.5厘米剪齐,按收购要求分级打捆。肉质根要求长直,无病斑,无机械损伤,无霉变,不空心。一级品要求长度70厘米以上,粗2~4厘米;二级品长度51~70厘米,粗2厘米;三级品长度31~50厘米,粗1~3厘米,肉质根分杈、畸形,长度在30厘米以下者为等外品。每捆5千克,捆后要立即送加工收购企业。

病虫害防治
危害牛蒡的病虫害主要有黑斑病、细菌性叶斑病、白粉病、蚜虫、金针虫、地老虎、蟒蟠和根瘤线虫等,对它们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首先要实行轮作制,合理安排茬口,每5~6年轮作一次。牛蒡的栽培前茬最好选用叶菜类,杜绝使用花生、豆类、甘薯、玉米等茬口,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彻底清洁田园,防止带菌栽培。其次要加强病虫害的测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根据各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特点进行防治,病害防治要抓住发病初期和发病中心,虫害防治要抓住3龄前。再次,要坚持以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等为主,化学防治为辅,要经常检查,发现田间有病叶病株或害虫危害时,及时将病叶摘除或全株拔除,并查清菌源或虫源,控制初次侵染。必须用药防治时,要首选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次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控制药量和安全间隔期,改进用药方法,采用超低量喷雾技术和静电喷雾技术提高药效。

①黑斑病可用恶霉灵3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喷雾防治,每10天一次。

②细菌性叶斑病,在发病初期可喷施72%农用链霉可湿性粉剂,或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或40%瑞毒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后两种兼防白粉病。

③白粉病可用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20%粉锈宁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④田间发现蚜虫要抓紧捕杀,并用黄色黏胶板诱杀。药剂防治可用10%浏阳霉素乳油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或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⑤地老虎、蛴螬可用50%的辛硫磷1000倍液,或80%敌百虫粉剂1000倍液等灌根杀灭。所用药剂要交替使用,避免单一用药病虫产生抗药性。

特种蔬菜——菜用黄麻的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特种蔬菜菜用黄麻的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绿叶菜-叶用黄麻
适宜品种
菜用黄麻依茎部颜色不同,可区分为二品系,一种为绿色品系,另一种为红色品系,植株性状无甚大差异。

栽培技术
菜用黄麻即长蒴黄麻,学名(Corchorus olitorius L.),又称叶用黄麻、埃及锦葵,阿拉伯人、日本人称莫洛海芽(muludhiya)英文名称(Jews-mallow),椴树科(Tiliaccceae)黄麻属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植物。食用部位为嫩叶。原产地第一中心为阿拉伯半岛、埃及、苏丹、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地,第二中心可能为印度或缅甸地区。

菜用黄麻是非洲人喜食的营养成分极高的蔬菜。我国华南地区有栽培,但不普遍。我国台湾省也正在研究发展这种蔬菜。日本作为一种高钙蔬菜进行栽培。

1.植物学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黄麻株高约150厘米,有主根,颇多细根及须根,茎部外皮厚约0.15厘米,纤维环抱,韧性强,中有木质部,色白质轻,多分枝。叶互生、卵状或披针形,叶长7.5~11厘米,叶宽4.2~5.2厘米,节间长4.5~7厘米,叶色深绿,端尖边缘有锯齿,叶柄长约4厘米,绿色,托叶长0.1~1.0厘米,最下面的一对锯齿长而成钻形,向下弯曲,长约2厘米,基出三大脉。叶下常开黄色小花,簇生1~2朵,花径约0.5~0.7厘米,单瓣,聚伞花序顶生及腋生,有花数朵,花瓣黄色,完全花,花瓣5,雌蕊1,雄蕊多数,花梗短约0.3厘米,花梗中段长有小须7条。蒴果长约6~8厘米,宽0.3厘米,长圆筒形,皮粗有纵裂凹沟,种子青绿至灰褐色或茶褐色,每荚五裂,每荚果约150~250粒种子,种子有8~10棱,无翅,种子小,千粒重约1.6~1.8克左右。以种子繁殖。

2.生物学特征

(1)菜用黄麻为热带及亚热带作物,需要在高温和多雨的环境中生长。要求较高的温度,菜用黄麻的植株在生长期极耐热,能耐38℃的高温条件,但不耐冷,15℃时便停止生长甚或生长点凋萎,遇霜即枯死,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生育期间气温须在20~30℃之间。高温高湿对其生长有利,耐旱力强,不耐涝,雨水过多须注意排水,多雨季节在排水不良之地易烂根。属短日照植物。但缺乏雨水时宜行人工灌溉。

(2)植株生长势强,病虫害少,管理方便,耐热耐湿,产量高,收获期长达5个月,采收方便。

(3)菜用黄麻为短日照植物,低温短日促使提早开花影响生长。

(4)土壤方面,宜栽植于含有多量有机质粘质壤土中,红土及石砾土壤不宜种植,粘土及沙质土亦非所宜,对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颇广,但以微酸性为佳。

3.栽培季节与栽培方式

(1)露地栽培

南北方均可露地栽培,南方温度高,湿度大、无霜期长或整年无霜较适合叶用黄麻生长,产量高。北方地区可以在高温期种植,4月份育苗,5月10-20日前后定植,6-10月收获。

(2)保护地栽培

为延长产品的供应期,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保护地。因菜用黄麻为高温类短日照蔬菜,故而北方真正的冬季生产是比较困难的。一般温室生产只作提前或延后性栽培。日光温室可以2-3月种植,4-5月份可以收获。

4.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作畦

菜用黄麻一般都作多次采收的长期栽培,故而应施入充足的肥料,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千克,与土壤充分混合,北方作成120厘米宽的平畦,灌溉、排水均要方便。

(2)种植方法

①直播法:整地作畦后,种子直接播植于畦中,每畦两行为宜,播种后浅覆盖,覆土厚约1厘米许,由于叶用黄麻有很强之丛生性,以点播时每穴4~5粒,株距以30~40厘米为宜,不可太密,否则易徒长,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小苗长至10~15厘米时间拔,保留1~2株,每667平方米6000~8000株。直播或定植后即应灌水,平时依田间情况,每周灌水1~2次,促进生长。

②移植法:必须先行育苗,在北方应每年于4月间开始育苗,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平地育苗均可。苗龄约30~40天,小苗长至10~15厘米,5~6片真叶,5月上旬气温在15℃以上时方可移植田间。定植密度可参照直播法的株行距,育苗定植。最后每667平方米定苗在6000~8000株为宜。可提高成活率,节省工时,提早收获。

(3)田间管理

①摘心及施追肥:小苗长至15厘米时,应行早期摘心,促进侧芽生长并随即施用追肥,每667平方米施用尿素5~10千克,小苗逐渐长大,形成3~5枝侧芽,长至30厘米高时,再行第二次摘心及施用追肥,每667平方米施用尿素10~15千克,采收期间每个星期追施一次肥料。

②中耕、除草:生长前期应注意及时中耕除草,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进生长。

(4)收获

菜用黄麻于第二次摘心后10~15天,嫩芽长至20厘米时就可开始收获,采摘长度约15厘米最佳,所采嫩稍以颜色淡绿,尚未变红,用手可轻易摘下程度:收获量依植株大小逐渐增加,定植60天后,开始进入盛产,每次每株收获量约620克,7、8月间气温高,生长快速,约10~15天可收获一次。收获期很长,可陆续采收至10月底,北方不能采收种子。

5.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

(1)营养价值

据测定,每100克菜用黄麻茎叶含水量80.82克,-胡萝卜素5.23毫克,维生素E 0.03毫克,维生素B2 24.95毫克,维生素C 73.2毫克,钾561.8毫克,钙397.8毫克,磷102.9毫克,铁4.14毫克,锌0.686毫克。菜用黄麻水分少、钙、磷、铁、钾丰富。是一种营养丰富且全面的新兴蔬菜。菜用黄麻高钙、钾、低钠,是一种补钙佳蔬。

(2)食用方法

菜用黄麻的嫩茎叶可以凉拌、作汤、炒食、涮火锅或炸食。

①火锅生菜用:麻菜性凉,做火锅生菜有消暑降火保健之功效,为市民所喜爱。

②生炒:鲜麻菜洗净后,可以用油水调料炝锅后投入麻菜清炒,2~3分钟总即可出锅上盘。或作为肉食的辅料食用。

③汤食:小鱼、甘薯、麻荫汤,叶用黄麻叶片为食用部位,洗净后细切,放入高汤中煮开,即见汤汁自然浓稠,入口滑润,清凉退火,再加些小鱼仔乾及甘薯小块更为可口,为一道上品之乡土野菜,值得推广。紫菜蛋花麻荫汤,高汤煮开后加入黄麻、蛋、紫菜、葱珠及调味料即可以上菜。黄麻面线汤,以猪肉、鸡肉切丝,当高温煮开后放入,再放入黄麻及面线,煮熟后加调味即可。

④凉拌:将黄麻叶片洗净以开水川烫,冷却后置于盘上,起油涡爆姜片,再加调味料后淋在上面,另以蒜泥、辣椒、麻油,酱油等调味料淋在黄麻上面,亦很可口。

病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拟尺蠖、斜纹夜盗虫、红蜘蛛、蚜虫、线虫、象鼻虫等,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白粉病等,由于叶用黄麻生长快速,经常收割,新叶不断长出,病虫害很少发生。

蔬菜大棚春茬抢种早甘蓝栽培技术


名称蔬菜大棚春茬抢种早甘蓝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适宜品种中甘11号、8398等。

栽培技术
为提高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1997年开始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进行了蔬菜大棚1年种植3茬试验,即在甜瓜一油豆角两茬的基础上往前再抢种1茬早甘蓝,早甘蓝产量达37.5吨/公顷,5月中旬上市,售价1.60元/千克,扣除成本及对第2茬作物产量的影响,纯利润4.5万元/公顷。

该生产技术推广面积已达20公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大棚准备

早春抢种早甘蓝的大棚冬季不撤棚膜,冻层浅,早春土温回升快。3月中旬清理好大棚地面,上二层幕,促进化冻,白天拉下二层幕增加光照,晚上拉上二层幕保温。3月下旬整地施肥,早甘蓝以基肥为主,一般不追肥,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75.0吨/公顷、氮磷钾复合肥1.5吨/公顷与30厘米深土层拌均,搂平,起垄,垄距70厘米,垄高25厘米。

2.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期短、结球紧实、品质好、产量高、易管理的早甘蓝品种,如中甘11号、8398等早熟品种。

3.床土准备及播种

12月下旬在温室内进行苗床土准备。选用母土40%、腐熟有机肥40%、陈炉灰20%拌均后过筛,每立方米喷福尔马林100毫升加水15千克进行苗床土消毒,搅拌好堆起并盖上塑料布,闷2-3天后揭掉塑料布,经8-10天多次倒堆,苗床土中药味挥发后再装盘播种。

1月初在温室内播种。移栽1公顷早甘蓝需苗床面积1平方米,用种量20克。播前用50℃水烫种20分钟进行种子消毒,然后用温水浸种5小时,捞出放在20-24℃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投洗2次,2天出芽即可播种。将苗床土装入育苗箱铺平,土表距箱口3厘米,用100℃的0.5%高锰酸钾溶液浇透床土,待水渗下土温降至30℃时撒播芽种,覆土0.8厘米,起小拱棚,盖上薄膜,放在20-30℃条件下。

4.苗期管理

当有1/3出苗时揭掉薄膜,放到阳光充足处。苗出齐后降温至18-20℃,旱时在晴天上午浇少量温水(30-40℃,下同),并喷1-2次72.2%普力克400倍液,以地面湿润为宜,预防猝倒病等病害发生。2月初倒1次苗,控制徒长,苗距6厘米6厘米,把徒长茎埋入土中,浇透温水,缓苗后不浇缓苗水。2月下旬幼苗长到8片叶以上需移苗至10厘米10厘米营养钵中,营养土为田土50%、腐熟有机肥35%、陈炉灰15%,每立方米营养土加过磷酸钙2千克,移苗前1周控水,移苗时浇透水,利于起苗不伤根,移苗后浇透温水,温度略升至20-25℃,促进缓苗,缓苗后降温至18-22℃,此期注意蹲苗,培育壮苗,浇小水。3月中旬开始炼苗,逐渐放风,夜温控制在-5℃以上即可,同时控水。

5.定植

3月末选晴暖天、棚内最低温度在0℃以上时定植,定植密度3.75万株/公顷,密度过大对第2茬作物影响大。在垄沟内定、植,栽2沟空1沟,便于覆地膜。株距27厘米,挖13厘米深栽植,栽后覆土没过土坨,浇透温水,水渗下后封埯,覆地膜,保温保湿,利于缓苗。缓苗前白天尽量不放风。

6.莲座期管理

缓苗后不浇水,控水至4月中旬,将秧苗从地膜下放出。此期地温8℃以上、棚温8-25℃、湿度80%-95%适宜甘蓝生长,很快进入莲座期。莲座期生长加快,应加强肥水管理,每7天灌1次小水,水分过大易引起短缩茎伸长,导致结球不紧实,随水进行根外追肥,应以追施磷钾肥为主,如每7天叶喷1次0.1%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用量450克/公顷,追施氮肥易导致甘蓝结球大而松。

7.套种

4月下旬10厘米土温通过9℃时在垄台上定植甜瓜,对局部遮挡瓜苗严重的甘蓝外叶可以打掉。此期田间管理仍以甘蓝为主,白天最高温度不超过25℃。

8.结球期管理

4月末进入结球期,肥水管理同莲座期,当结球长至鹅蛋大时需灌大水,过早灌大水易裂球,温度控制在15-20℃,白天棚温高于25℃时及时放风,夜间拉上二层幕保温。此期管理关键是白天大通风,温度过高会引起底叶发黄,结球松散,品质和产量下降。

9.采收

5月中旬结球紧实成熟,及时采收,5月下旬采收完。清除残叶,转入第2茬甜瓜田间管理工作。

病虫害防治叶喷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防治软腐病,链霉素用量60克/公顷,蚜虫、小菜蛾等危害叶片和心叶时可用20%乐果1 000倍液防治,乐果用量225毫升/公顷,采收前1周停止用药。

日光温室蔬菜周年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一、冬春番茄豇豆夏秋番茄

冬春番茄:品种选用L-402,9月中旬育苗,10月底定植,每667平方米4300株,留3穗果打顶,1月底开始采收,3月中旬拉秧,每667平方米产6000千克,产值12000元。

春豇豆:品种选用之豇28-2,3月初点播于番茄畦面两侧,5月中旬始收,7月初拉秧,每667平方米产1500千克,产值3000元。

夏秋番茄:品种选用毛粉802或合作906,6月上中旬采用膜网双层覆盖育苗(塑料薄膜防雨,遮阳网遮光降温),7月中旬定植,4000株/667平方米,3穗果打顶,双层覆盖,8月中下旬揭掉遮阳网,9月中旬始收,10月下旬拉秧,每667平方米产6000千克,产值6000元。

二、冬春番茄茄子秋黄瓜

冬春番茄:同上。

茄子:品种选用济南94-1早长茄,11月中下旬在日光温室内加拱棚育苗,3月初番茄拉秧前15天定植于番茄株间(定植前打掉番茄中下部老叶,每5株番茄间定植3株茄子),4月中下旬门茄上市,5月份进入采收盛期,6月中下旬拉秧,每667平方米产4000千克,产值6000元。

秋黄瓜:品种选用津春4号,采用膜网双层覆盖,7月初直播,8月中旬开始采收,8月下旬揭掉遮阳网,9月底拉秧,每667平方米产4000千克,产值3200元。

三、冬春番茄甜瓜秋花菜

冬春番茄:同上。

甜瓜:品种选用台湾农友种苗公司的蜜世界或新世纪厚皮甜瓜,2月中旬在日光温室内加拱棚育苗,3月下旬移栽,每667平方米2200-2400株(小行距60厘米,大行距80-90厘米,株距40厘米),平均每株结瓜1.5-2个,6月上中旬开始上市,6月底拉秧,单瓜质量1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产3500千克,产值8000元。

秋花菜:品种选用龙峰特大50天或一代金光50天,6月上旬育苗,7月初定植,每667平方米3000株,9月中旬采收,每667平方米产2100千克,产值2000元。

四、西葫芦茄子迟豇豆

西葫芦:品种选用早青一代杂交种,9月下旬育苗,11月初定植,每667平方米3200株,12月中旬开始采瓜,翌年2月底拉秧,每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产值12000元。

茄子:品种选用济南94-1早长茄,11月中下旬日光温室内加拱棚育苗,3月初定植,每667平方米3000株,4月中旬门茄上市,6月中下旬拉秧,每667平方米4500千克,产值7000元。

迟豇豆:品种选用之豇28-2,6月底直播,每667平方米6000穴,8月下旬始收,霜降前后拉秧,每667平方米1500千克,产值2500元。

五、冬春番茄春玉米夏花菜

冬春番茄:同上。

春玉米:品种选用掖单2号,3月初点播于畦面两侧,每667平方米4300株,每株留1个玉米穗,6月上旬采收鲜玉米穗,每667平方米产1500千克,产值2500元。

夏花菜:品种选用耐热抗病高产的温州超级雪王55天花菜,5月中下旬育苗,6月中旬定植,每667平方米3000株,8月底至9月初收获,每667平方米产2000千克,产值3000元。

六、冬春番茄冬瓜夏白菜

冬春番茄:同上。

冬瓜:品种选用一串铃早熟冬瓜,2月初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每667平方米4000株,采用人字架单蔓整枝,每株留1个瓜,单瓜质量1-1.5千克,6月初采收,6月中旬拉秧,每667平方米产4000千克,产值5000元。

夏白菜:品种选用夏阳白或热抗王等耐热品种,6月下旬直播,每667平方米4000株,8月中旬收获,每667平方米产3000千克,产值3000元。

七、秋延后黄瓜冬春番茄春夏茄子秋花菜

秋延后黄瓜:品种选用津春4号,8月中旬育苗。9月上旬定植,每667平方米4500株,10月上中旬开始采瓜,11月底拉秧,667平方米产量3500千克,产值3500元。

冬春番茄:品种选用L-402,10月上旬育苗,12月上旬定植,每667平方米4500株,留2穗果打顶,翌年3月中旬开始采收,4月中旬拉秧,每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产值10000元。

春夏茄子:品种选用济南94-1早长茄,12月中下旬在日光温室内加拱棚育苗,4月初番茄拉秧前15天定植于番茄株间,5月中旬门茄上市,7月上旬拉秧,每667平方米产3500千克,产值4000元。

秋花菜:同上。

八、秋冬番茄春甜瓜夏秋芫荽

秋冬番茄:品种选用L-402,8月中旬膜网双层覆盖育苗,9月底定植,每667平方米4500株,留2穗果打顶,1月初开始采收,2月上旬拉秧,每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产值8000元。

春甜瓜:品种选用台湾农友种苗公司的新世纪或状元,1月上旬利用加温温室育苗或在日光温室内加拱棚保温育苗,2月中旬定植,每667平方米2200-2400株,4月底至5月上旬采收上市,5月中旬拉秧,每667平方米产3500千克,产值10000元。

夏秋芫荽:品种选用较耐高温的小粒种芫荽,6月上旬至6月底分期摆开播种,播种前一定要搞好浸种催芽,采用膜网双层覆盖栽培,7月底至9月上旬分批上市,每667平方米可产1000千克,产值6000元以上。

萝卜栽培技术


萝卜(Raphanus sativas L.)原产于中国,二年生植物,由于其营养好,产量高,好管理,易栽培,耐贮运,并且具有药用价值,可祛痰清积、定喘、利尿、止泻等,因此受到广泛欢迎。一、品种类型按照栽培季节划分,可分为:秋冬萝卜、冬春萝卜、春夏萝卜、夏秋萝卜和四季萝卜。1、秋冬萝卜:北方主要栽培类型。立秋至处暑播种,立冬前后收获,生长期70-120天。耐寒性强,肉质根大。2、冬春萝卜:主要于长江流域以南及四川等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栽种。晚秋至初冬播种,露地越冬,翌年2-3月收获。耐寒性强,抽薹迟,不易空心,是解决春淡季的主要品种。3、春夏萝卜:3-4月播种,5-6月份收获,生育期45-70天。多为中型品种,产量较低,供应期短,易先期抽薹,主要解决5月份蔬菜淡季。4、夏秋萝卜:夏季播种,秋季收获,生长期50-90天。5、四季萝卜:小型萝卜,生长期短的30-40天,东北地区春季常种。在露地除严寒酷暑季节外,随时可以播种。二、生长发育周期1、发芽期:播种-第一片真叶展开,约5-7天,要求较高的温度和湿润的土壤条件。2、幼苗期:第一片真叶-破肚,即5-9片叶,约15-20天。由于肉质根不断加粗,说明开始横向生长,此时小水勤浇。3、莲座期:从破肚-‘露肩’,20-30天。莲座期末,肉质根根头部开始膨大变宽,此时适当给水。4、肉质根迅速生长期:由‘露肩’到收获,肉质根生长最快时期,约30-40天。此时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空心。生长过程中遇低温,6℃以下,萝卜可以进行春化,在长日照条件下可以抽薹开花。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属于半耐寒蔬菜。种子在2-3℃时开始萌芽,发芽最适温度20-25℃;茎叶生长温度5-25℃,最适温度为15-20℃;肉质根生长温度15-20℃,最适温度13-18℃。2、光照:属长日照蔬菜,要求中等强光,光不足,则叶小,叶柄长,叶色淡,肉质根不能充分肥大。3、水分:发芽期的土壤含水量以80%为宜;幼苗期的土壤含水量以60%为宜;莲座期,适当控水;‘露肩’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此外,土壤忽干忽湿,易导致裂根。4、土壤: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为好,PH为5.8-6.8为宜。5、肥力:幼苗期和莲座期需要氮肥较多;肉质根迅速生长期需要磷、钾较多,特别是钾肥。一般每生产1000KG萝卜,需要吸收氮2.1-3.1KG、磷0.3-0.8KG、钾2.5-4.6KG、钙0.6-0.8KG、镁0.1-0.2KG。四、秋萝卜栽培技术1、整地:前茬作物做好选择施肥多而吸收少的种类,如豆类。深耕细耙,约30CM深,结合整地,施足基肥。2、作畦:大型萝卜多采用高畦或高垄;中小型萝卜北方多用低畦栽培。3、播种:“头伏萝卜,二伏菜”,比白菜早10天左右播种。可采用点播或条播。点播时,在畦上挖3CM深的穴,每穴播3-5粒种子,用种量4.5-7.5KG/HM。条播时,在畦上开3CM深的沟,将种子播在沟内,用种量7.5-10.5KG/HM。4、田间管理:(1)及时间苗:间苗可分3次,第一次在子叶充分肥大、真叶顶心时,点播时每穴留2-3株,条播时每3CM留1株;第二次在2-3片真叶时,选择符合品种特点的好苗留下。第三次在4-5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2)合理浇水:播种过后立即浇水,幼苗大部分出土后,再浇水1次。幼苗前期小水勤浇,以免缺水或发生病毒病。‘破肚’钱小蹲苗,以促进根系发展,叶片生长盛期适量浇水,后期适当控水,防止徒长。肉质根生长期要均匀浇水,防止裂根。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以提高肉质根品质和贮藏性能。(3)追肥:在基肥时磷肥足量,追肥以氮肥为主,一般追3次,分别在幼苗期、膨大前期和迅速膨大期。第二、三次可配合磷、钾肥。最好施复合肥25-30KG/HM。必要时,后期追些钾肥,最好是叶面喷施。(4)中耕除草和培土:一般苗出齐后,每10天左右进行一次中耕松土除草。最后封垄后停止中耕,手工除草。5、收获:肉质根充分膨大,基部已“圆腚”,叶色转淡,变为黄绿时收获。五、生产中常见问题1、糠心:产生糠心的原因,(1)与品种有关,应选择不易糠心的品种;(2)播种过早,收获晚;(3)水肥缺乏或不均;(4)氮肥过多;(5)贮藏期间干燥,温度较高;(6)未熟抽薹。2、叉根:(1)幼苗生长过挤,主根弯曲,侧根膨大;(2)土壤粘重,耕层浅有杂物,肉质根生长受阻;(3)有机肥未腐熟,幼苗主尖被烧伤;(4)中耕时伤根,或土中虫害;(5)移栽时伤主根。3、裂根:一般常在土壤水分供应不均,收获过完,或播种过早时发生。4、辣味或苦味:在炎热、干旱、肥水不足或病虫害威胁情况下,肉质根不能充分膨大,造成的。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