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樱桃细菌性穿孔病

寄主樱桃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樱桃、桃、李、杏等果树的叶片,也侵染果实和枝梢。

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点,扩大成紫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角质化,周围有水渍状淡黄色晕环。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产生一圈裂纹,病斑脱落形成穿孔。有时数个病斑相连,形成1个大斑,焦枯脱落而穿孔,其边缘不整齐。果实染病形成暗紫色中央稍凹陷的圆斑,边缘水渍状。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常出现黄白色黏质分泌物;干燥时,病斑及其周围常发生小裂纹,严重时产生不规则大裂纹,裂纹处常被其他病菌侵染而引起果腐。枝条染病后,一是产生春季溃疡斑,发生于上年已被侵染的枝条上,春季当新叶出现时,枝梢上形成暗褐色水渍状小疱疹块,可扩展至1-10cm,但宽度不超过枝条直径的1/2,有时可造成枯梢现象。春末表皮破裂,病菌溢出,开始蔓延。二是产生夏季溃疡斑,夏末在当年嫩枝上产生水渍状紫褐色斑点,多以皮孔为中心,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稍凹陷,最后皮层纵裂后溃疡。夏季溃疡斑不易扩展,但病斑多时,也可致枝条枯死。

病原
为黄单孢杆菌属细菌,属甘蓝黑腐黄单胞菌桃穿孔致病型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runi (Smith) Dye。

发生规律
病菌在落叶或枝条病组织(主要是春季溃疡病斑)内越冬。翌年随气温升高,潜伏在病组织内的细菌开始活动。樱桃开花前后,细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助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叶片的气孔、枝条和果实的皮孔侵入。叶片一般于5月中、下旬发病,夏季如干旱,病势进展缓慢,到8-9月秋雨季节又发生后期侵染,常造成落叶。温暖、多雾或雨水频繁,适于病害发生。树势衰弱或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常较严重。

防治方法
①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果园排水。合理修剪,降低果园湿度,使通风透光良好。

②秋后结合修剪,彻底清除枯枝、落叶等,集中烧毁。

③樱桃要单独建园。不要与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混栽。樱桃园应建在距离桃、李、杏园较远的地方。

④药剂防治。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宝胶悬剂400-500倍液。发芽后喷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硫酸锌石灰液(硫酸锌:消石灰︰水为1︰4︰240),每隔15天喷洒一次,连续喷2-3次。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