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中囤1号

分类 绿叶菜类-菊苣
学名Cichorium intybus L.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本品种是从荷兰引进的品种中经多年混合选择选出。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主根肥大,呈圆锥形,长37厘米,根头部横径4.3厘米,外皮灰白色,单根重156克。营养生长期茎短缩,叶簇生、倒披针形,多数为板叶(叶缘为全缘),少数为花叶(叶缘具深缺刻),呈半直立,叶面绿色,叶背或沿叶脉常伴有紫红色纹或晕斑。肉质根经软化栽培所形成的芽球多呈炮弹形,乳黄色,长12~16厘米,中部最大横径4~6厘米,单个芽球重100克左右。

适应性强。较少发生病虫害。苗期较耐热,地上部植株能耐短期-2~-1℃低温,肉质根能耐短期-4~-3℃低温,生长适温为17~20℃。软化期适温为8~14℃。喜充足光照,怕涝,较耐贫瘠,在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上种植有利于获得优良的肉质根。

栽培技术要点

1.适于秋季栽培。播种期可稍早于大型秋萝卜,华北地区一般在7月25日前后播种。

2.多采用高垄直播(条播、短条播、穴播),垄距50厘米或60厘米,定苗株距17~20厘米或23~27厘米。

3. 栽植密度7000~8000株/亩,播种量150克/亩左右。

4.肉质根刨收可在晚熟大白菜收获后进行,华北地区一般在11月中旬。

5.肉质根应贮藏于菜窖或冷库中,控制存贮温度在-1~0℃,贮藏期最长可达半年以上。

6.一般在冬春季进行软化栽培。

适宜地区
适宜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华北、西北、东北等地栽培。

扩展阅读

中豇1号豇豆


品种名称中豇1号

分类 豆荚类-豇豆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审(认)定编号冀审豆99004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尼日利亚引入的豇豆品种(系)中单株选出的F07531选系,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普通豇豆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极早熟品种,全生育期春播85天左右,夏播60~70天。株型紧凑,矮生直立,植株高度40cm左右。叶椭圆形,紫花,单株结荚10~18个,单荚粒数13~18粒,荚长18~23cm。籽粒肾形、紫红色,百粒重14~17g。

产量表现:适宜密植,高抗锈病,一般籽粒产量可达1500~3000kg/hm2。

品质分析: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达25.27%,含淀粉49.3%。

栽培技术要点:

1. 整地:播种前应进行深耕整地,施好基肥。一般结合深耕每公顷施农家肥30000kg左右,混施450~750kg过磷酸钙。耕后将地耙平,开出小畦与排水沟,做到能灌能排。

2. 播种:地温10℃以上方可播种,一般播种期在4月中旬至7月中旬,可一年两茬。该品种生育期短,尤其适于夏播。播种方法可开沟条播,也可开穴点播。一般行距50cm,株距10~20cm,每公顷用种量45kg左右,播种深度4~6cm。

3. 合理密植:每公顷留苗密度15104株。

4. 田间管理:苗期需中耕除草2~4次。若与其他作物间作,随主要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注意雨季排水防涝,天旱时要浇水。豇豆易受蚜虫、豆荚(野)螟、红蜘蛛及蚜虫传播的病毒病为害,因此在整个生长期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发现病虫时,一般采用敌百虫等农药防治。在植株叶面喷洒2~3次,以防豆象为害;在籽粒成熟收获后,可用磷化铝药物熏杀。

适宜地区
适宜在河北省长城以南中低肥力地块春夏播种植。

备注通过审定以来,累计在河北省推广3万多公顷。

中青1号花椰菜


品种名称中青1号

分类 甘蓝类-花椰菜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botrytis L.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青花菜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高约75厘米,开展度约70厘米,叶片约16片,叶面蜡粉较多,叶色灰绿。花球浓绿、紧密,花蕾较细,主花球重约0.5千克,春季定植后45~50天即可收获。秋季定植后50~60天收获。抗病毒病和黑腐病。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可达11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华北地区秋季栽培,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育苗,7月底至8月初定植,9月至10月初收获。

2.播种时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要整高畦搭阴棚育苗,以防雨遮阴。

3.定植时以垄作为好,一般栽在垄的阴面半坡,缓苗后追肥,并劈垄正埂,使植株处在垄脊的正中,随即疏通垄沟,以利排灌。

4.栽植密度约2300株/亩,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全国各地春、秋季栽培。

中葫1号西葫芦


品种名称中葫1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西葫芦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矮秧型,生长势中等,以主蔓结瓜为主。果实短棒状,长15~18厘米,横径7~9厘米,单果重150~200克。果皮浅绿色,果肉白色,以食用嫩果为主,品质脆嫩,口感好。第一雌花节位6~8节。喜肥、喜光、喜温,抗逆性较强,早熟性好、节成性强,坐瓜多,前期产量高。保护地栽培要求日平均温度不低于10℃。产量约35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育苗移栽,当苗龄25~35天、幼苗具5~6片真叶时定植。塑料中、小棚或露地春季栽培,行距60~70厘米、株距40~50厘米;保护地长季节栽培,行距90~100厘米、株距40~50厘米。定植后浇水,覆盖地膜。在果实开始膨大和膨大后均要进行追肥,花期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要及时采收,以免大瓜赘秧而影响植株上部瓜的生长。注意加强对白粉病、灰霉病、褐腐病、病毒病及蚜虫、白粉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中白1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中白1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3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980004

选育单位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8201001820291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中熟大白菜品种,生育期75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整齐一致,株高38厘米,株幅6560厘米, 最大外叶长48厘米,叶宽34厘米。叶形卵圆, 叶色深绿, 外叶数8~l0片, 叶缘凸渡状, 叶面折皱, 有茸毛。叶柄浅绿色, 宽10厘米, 中肋长30厘米。叶球矮桩头球形,叠抱,紧实,叶球高38厘米,横径25厘米,球形指数1.45。单球重4kg,结球紧实,净菜率87% 。种子黑褐色,千粒重2.5~3.0g。

产量表现

产量稳定,一般亩产净菜5000~7000公斤。

品质分析

叶帮比1.07, 叶球含水分93.45%。可溶性糖3.13%,粗纤维(酸洗纤维)0.68%,维生素C 24.1mg/100g。

抗病性

对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均有较强的抗性。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期。在北京地区中白一号以8月10日(即立秋后第3天)播种为宜; 若将播种期提前到8月1日前后,则可作为贩白菜在国庆节前后上市。

2. 留苗密度。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以每666.7m2约留2200株为宜。亩播种量250克。

3. 施肥。中白一号前期生长速度快,因此要注意施用底肥(基肥),并注意早施追肥,以保证白菜正常生长。

4. 莲座形成以后的管理。对于中白一号这类生长速度较快的品种还应强调在进入莲座期以后(即在包心前)要有一段短时间的控水,以使其比较柔嫩的叶片变得比较厚实, 有利于增强其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其他管理措施与一般品种相同。

适宜地区 适宜北京、河北、山西、陕西、青海等华北、西北地区种植。

中椒105号


品种名称中椒105号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审(认)定年份2010

审(认)定情况2010年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审(认)定编号国品鉴菜2010011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甜椒杂交一代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该品种生长势强,连续结果性好,第一朵花着生在第9~10叶节,定植后35天开始采收。果实灯笼形,3~4个心室,纵径10厘米、横径7厘米,单果重100~120克。典型单果重比中椒5号重10~30克。果色浅绿,果面光滑,品质优良,果肉脆甜。中后期仍能保持较高挂果率和果实商品性。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4000~4700千克。经过20052006年露地、大棚的品比,同中椒5号相比,产量提高11.2%~68.1%。

抗性

抗逆性强,兼具较强的耐热和耐寒性,抗烟草花叶病毒,中抗黄瓜花叶病毒。

适宜地区
适宜在广东、海南等地区种植。

栽培菊苣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栽培菊苣,拼音:zāipéijújù

拉丁学名:CichoriumendiviaL.

别称:苦菊、苦苣、苦菜、狗牙生菜、九芽生菜、苦荬菜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桔梗目,亚目:

科:菊科,亚科:舌状花亚科

族:菊苣族,属:菊苣属

形态特征

栽培菊苣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圆锥状,垂直直伸,有多数纤维状的须根。茎直立,基生叶羽状深裂,全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或大头羽状深裂,全形倒披针形,头状花序通常多数,1个或数个单生或集生茎端或腋生于茎中上部的叶的叶腋中。瘦果。

生长习性

栽培菊苣原产南欧,喜水、嗜肥、不耐干旱。喜潮湿、肥沃而疏松的土壤。

药用价值

栽培菊苣性寒,味苦,无毒。清热去火、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

栽培菊苣图片

中椒7号甜椒


品种名称中椒7号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980007

选育单位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830771-183-163-8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定植后28天左右即可采收。植株生长势强,保护地栽培株高70厘米,开展度60厘米。始花节位在7~8节,果实灯笼形,果大形好,纵径9.6厘米,横径7厘米,肉厚0.30~0.45厘米,3~4心室,胎座小,可食率高,单果重100~120克,果色深绿,果皮薄,味甜质脆,商品率高。

产量表现

产量3500~4000千克/亩。

抗性

中抗烟草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北方栽培可于12月下旬至2月初播种,3月下旬或4月底定植,亩定植密度4000株左右。

2.追肥少施、勤施、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3.及时防治蚜虫、烟青虫和茶黄螨等害虫危害。

适宜地区
该品种主要适于保护地栽培,也可在露地作早熟覆盖栽培。适宜河北、山西两省及相似生态区作早熟品种种植。

中杂7号番茄


品种名称中杂7号

分类 茄果类-番茄
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审(认)定年份1994年

审(认)定情况1994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95)京审菜字第4号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882-64为母本,882-54为父本配制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叶量较少,最大叶长39厘米。三穗株高80厘米左右。果实圆整,粉红色,大小均匀,幼果无绿色果肩,整齐,果实大,单果重200克左右。中熟种。裂果轻,品质优良,酸甜适中,坐果率高。连续座果能力强,座果率高,丰产性好。

产量表现

亩产一般为4000~6000千克。

抗性

因含有 Cf5基因,故对叶霉病抗性强,同时高抗 TMV,对灰霉病和晚疫病也有一定抗性。较耐弱光。

栽培技术要点

北京地区春大棚栽培,2月中下旬温室育苗,3月下旬定植。秋冬季温室栽培,8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定植;春温室栽培,12月下旬播种,翌年2月上旬定植。定植密度视留果穗多少而定,留2~3序果,每亩栽苗3500~4000株;留4序果,每亩栽苗3000株左右。幼苗苗龄不宜过长,定植后蹲苗不宜过狠,要以促为主,对肥水条件要求较严,后期也需加强管理。 其它与一般保护地栽培品种相同。杂交制种无特殊要求,可按常规进行。

适宜地区
该品种为保护地专用种,适宜北京、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的温室、日光温室、春秋大棚、保护地种植。

中椒13号辣椒


品种名称中椒1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0~55厘米,开展度55~59厘米,始花节位12~13节。果实羊角形,纵径14.9~16.8厘米,横径2.3厘米,肉厚0.22厘米,2~3心室,胎座小,果面光滑,果色绿,单果重32克左右。中熟,从定植至始收45天左右。味辣,商品性好,耐热,耐贮运。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3000~5000千克/亩。

抗性

抗病毒病,中抗疮痂病。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合各地露地栽培。京津地区1月上中旬播种育苗,4月下旬断霜后定植。

2.栽植密度4000~4500穴/亩。每穴2株。用种量100~150g。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既适宜各地作露地及日光温室栽培,也适于南菜北运基地种植。

沙拉撒菊苣


品种名称沙拉撒菊苣

分类 绿叶菜类-菊苣
学名Cichorium intybus L.

引种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1998年从欧洲引进的蔬菜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种子小,叶片绿色、长倒披针形,叶长30~40厘米、宽6~9厘米,叶面微皱,叶缘有锯齿。单叶互生,叶片柔嫩,内含有白色乳汁,苦叶较重。肉质根白色,长成后长20~25厘米,直径3~5厘米。黑暗条件下对肉质根软化栽培后萌发的嫩黄色椭圆形的芽球,形如含苞待放的玉兰花,食用口感脆嫩、微甜,后味稍苦。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肉质根2000~3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黄河流域可春、秋两季栽培生产肉质根,春季3月中下旬播种,6月底收获肉质根。秋季8月中下旬播种,11月底收获肉质根。

2.肉质根暗室水培可周年进行。一年可进行8~10茬立体水培生产,周年供应上市,满足人们持久的需要。

适宜地区
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均可栽培。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