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枣叶黑斑病


分布局部地区发生。

寄主枣、毛叶枣、野生酸枣。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病株叶片背面先产生零星黑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而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病斑,直径0.5-6mm,严重时病斑可联合成大片,在叶片背面则呈现烟煤状的大黑斑。叶面呈现黄褐色斑点。受害叶片呈卷曲或扭曲状,易脱落。果实变小,品味下降。

病原
枣假尾孢 Isariopsis imdica var. Ziziphi,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生规律
1.侵染循环

此病于当年10月开始零星发生,到第2年2-3月为发病高峰期,这时病株上大部分叶片布满黑色颗粒,部分叶片坏死脱落。随着病叶的脱落,健壮的植株又抽出新梢新叶,新抽嫩叶上未见到症状。4月底至10月份为病害的衰退期。

2.发生因素

该病的发生与雨季有很大关系,随雨季来临的早晚提前或推迟。

防治方法
(1)检疫:严格实行检疫措施,防止该病向内地传播。

(2)农业防治:①清除的落叶及时烧毁。②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培养壮枝。2-3月份采果后进行修剪,剪除衰老枝、病枝、弱枝或更新主干;把剪下的病枝和落下的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3)药剂防治:叶背出现淡黑色小斑点时,喷50%硫磺JG200倍液,或75%百菌清WP 600-800倍液,或65%代森锌WP 600倍液,或20%三唑酮WP 250-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WP 8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800-1000倍液。

扩展阅读

毛叶枣轮斑病


病害中文名: 毛叶枣轮斑病
病害别名: 毛叶枣环纹叶枯病
病害英文名: Ring sp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金字塔形冠毛菌
病原学名: Cristulariella pyramidalis Waterman and Marshall、Cristulariella moricoala (Hino) Redhead
病原介绍: 整个真菌子实体结构似一小针叶树,有功能分生孢子的作用,子实体大形,金字塔部分长270~420m,宽80~110m,轴部分80~180m12~8m,肉眼可以看见,子实体着生在一细柄上,它只有一细胞粗,4个至许多个细胞长。柄产生圆形细胞,以分芽法增殖,最后形成密的细胞团。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毛叶枣

侵染部位: 叶
症状图:


病害症状: 秋冬季叶上产生轮纹状褐色大病斑,浅褐色,常穿透叶的表皮至叶背。病斑扩展很快,并长出灰色轮纹,病斑直径2~20(mm),不久,病斑上生有白色至浅黄色锥状物;即病菌的孢子体及菌核,菌核初白色,后变为黑色,形状不规则,大似米粒。
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部越冬或越季,翌春借分生孢子传播。气温16~25℃有利其发生。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枣树开花后,经常巡视枣园,发现少数病叶时,马上摘除,装入塑料袋中集中烧毁。枣园及附近杂草要及时清除。(2)在不影响枣果发育情况下,适当减少病区浇水。(3)采收后落叶残枝,应集中烧毁。(4)必要时喷洒50%免赖得(Benomy)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液。采收前6天停止施药。

总体描述: 症状 又称环纹叶枯病。秋冬季叶上产生轮纹状褐色大病斑,浅褐色,常穿透叶的表皮至叶背。病斑扩展很快,并长出灰色轮纹,病斑直径2~20(mm),不久,病斑上生有白色至浅黄色锥状物;即病菌的孢子体及菌核,菌核初白色,后变为黑色,形状不规则,大似米粒。病原 Cristulariella pyramidalis Waterman and Marshall 称金字塔形冠毛菌,异名Cristulariellu moricola 属半知菌类真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病部越冬或越季,翌春借分生孢子传播。气温16~25℃有利其发生。防治方法 (1)枣树开花后,经常巡视枣园,发现少数病叶时,马上摘除,装入塑料袋中集中烧毁。枣园及附近杂草要及时清除。(2)在不影响枣果发育情况下,适当减少病区浇水。(3)采收后落叶残枝,应集中烧毁。(4)必要时喷洒50%免赖得(Benomy)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液。采收前6天停止施药。

毛叶枣白粉病


病害中文名: 毛叶枣(印度枣)白粉病
病害英文名: Ring powdery mildew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枣粉孢
病原学名: Oidium zizyphi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粉孢属,枣粉孢
病原介绍: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毛叶枣

侵染部位: 叶、枝、花、果
病害症状: 为害叶、枝、花、果,以为害叶片和果实为主。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初发病时叶背出现白粉状物,随之布满叶背,叶片正面出现褪绿或现浅黄褐色不规则病斑,呈深黄褐色。果实染病果面出现白色菌丝,严重时布满全果,白粉褪去后,病部呈灰褐色。
发病规律: 南方该病在毛叶枣上辗转传播、为害,无明显越冬期,带病株及杂草寄主都是初侵染主要来源。台湾大社地区每年11月中旬至来年元月上旬发生。广东、海南、云南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发病,9月中旬至11月下旬进入发病盛期,12月停滞下来,来年1月至2月又复发生。4~7月发生较少。通风不良易发病。北方引种毛叶枣多在棚室中栽植,不通风很易发病:一旦染病较难清除。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选用高朗1号、脆枣、二十一世纪等品种,这些品种适于南方露地和北方大棚栽培。(2)从加强管理人手,南方搞好果园、北方搞好塑料棚管理,使其远离发病条件,做到通风良好,随时清除初侵染菌源,防止该病发生。(3)初发病时喷洒50%硫磺胶悬剂300倍液或15℃条件下1.007g/cm3石硫合剂或12.5%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隔15天1次,防治2~3次。

总体描述: 症状 白粉病是毛叶枣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害叶、枝、花、果,以为害叶片和果实为主。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初发病时叶背出现白粉状物,随之布满叶背,叶片正面出现褪绿或现浅黄褐色不规则病斑,呈深黄褐色。果实染病果面出现白色菌丝,严重时布满全果,白粉褪去后,病部呈灰褐色。病原 Oidium zizyphi 称枣粉孢,属半知菌类真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南方该病在毛叶枣上辗转传播、为害,无明显越冬期,带病株及杂草寄主都是初侵染主要来源。台湾大社地区每年11月中旬至来年元月上旬发生。广东、海南、云南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发病,9月中旬至11月下旬进入发病盛期,12月停滞下来,来年1月至2月又复发生。4~7月发生较少。通风不良易发病。北方引种毛叶枣多在棚室中栽植,不通风很易发病:一旦染病较难清除。防治方法 (1)选用高朗1号、脆枣、二十一世纪等品种,这些品种适于南方露地和北方大棚栽培。(2)从加强管理人手,南方搞好果园、北方搞好塑料棚管理,使其远离发病条件,做到通风良好,随时清除初侵染菌源,防止该病发生。(3)初发病时喷洒50%硫磺胶悬剂300倍液或15℃条件下1.007g/cm3石硫合剂或12.5%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隔15天1次,防治2~3次。

毛叶枣


品种名称毛叶枣

学名Ziziphus mauritiana

异名滇刺枣、印度枣

植物种类 观花树木
生物分类鼠李科

产地原产中国、印度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半落叶小乔木,株高可达9米,枝条下垂状。叶互生。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歪,浅齿缘,纸质,叶柄下方成刺。秋季开花,聚伞花序,花淡黄绿色。果实球形或椭圆形,甜脆可口。

繁殖方法:可用播种、嫁接法。新鲜种子采收后晒干再播种,约经30天发芽,每一粒种子能长出1-2株幼苗,经培育苗高30厘米以上即可作嫁接砧木,春季为嫁接适期。

栽培要点:栽培土质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佳,日照需良好。苗定植时预施基肥,每季追肥1次,成年树开花前按比例提高磷、钾肥,有利结果。幼株应修剪1次,以促使多萌发侧枝,果期过后修剪1次,老化的植株应施行强剪。枣性喜温暖,耐高温,生长适温的15-25℃;毛叶枣性喜高温,生长适温约23-32℃,冬季忌霜害。

应用价值:目前除引进品种外,已育出许多栽培种如金龙、肉龙、特龙、碧云、黄冠、五十种等,作经济果树栽培。树性强健,生长快,可作园景树、诱鸟树。果实可生食、制蜜饯。

毛叶枣疫病


病害中文名: 毛叶枣疫病
病害英文名: Ring Phytophthora r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棕榈疫霉
病原学名: Phytophthora palmivora (Butler) Butler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棕榈疫霉
病原介绍: 孢囊梗合轴分枝或不规则分枝,粗1.5~4(m)。孢子囊球形至椭圆形,乳突明显,高4~6(m),基部圆形,大小27~5116~46(m)。孢子囊内产生18~51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脏形,大小10~138~12(m),侧生双鞭毛,鞭毛长16~29(m),休止孢子球形,厚垣孢子球形,顶生或间生,大小20~37(m)。藏卵器球形,大小21~35(m)。雄器近球形,单胞,少数双胞,围生,大9~218~20(m)。卵孢子球形,平滑,大小18~29(m),满器或不满器。生长适温24~28℃,最低16℃,最高30℃。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毛叶枣
侵染部位: 果实
症状图:




病害症状: 果实表面形成褐色水渍状,后期病部布有白色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孢囊梗和孢子囊,造成落果。
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从侧芽侵入,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易发病。棚室中浇水时从病株传到邻近植株上。露地栽培者大暴雨后湿气滞留易发病,此外果园或棚室浇水过多,土壤过湿,近地面果实易发病。海南、广东、台湾主要发生在12月至翌年3月间果实成熟期。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除注意果园卫生外,要渠系配套,结果期搭架或固定枝条、防止结果部位距地面过近,雨后及时排水,北方棚室栽培浇水改在上午,防止湿气滞留。(2)加强果园管理、及时修剪,注意通风。(3)发病初期喷洒61%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视病情防治1时2次。

总体描述: 症状 果实表面形成褐色水渍状,后期病部布有白色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孢囊梗和孢子囊,造成落果。病原 Phytophthora palmivora (Butler) Butler称棕榈疫霉,属卵菌。孢囊梗合轴分枝或不规则分枝,粗1.5~4(m)。孢子囊球形至椭圆形,乳突明显,高4~6(m),基部圆形,大小27~5116~46(m)。孢子囊内产生18~51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脏形,大小10~138~12(m),侧生双鞭毛,鞭毛长16~29(m),休止孢子球形,厚垣孢子球形,顶生或间生,大小20~37(m)。藏卵器球形,大小21~35(m)。雄器近球形,单胞,少数双胞,围生,大9~218~20(m)。卵孢子球形,平滑,大小18~29(m),满器或不满器。生长适温24~28℃,最低16℃,最高30℃。此外有报道P. drechsleri 也是该病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从侧芽侵入,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易发病。棚室中浇水时从病株传到邻近植株上。露地栽培者大暴雨后湿气滞留易发病,此外果园或棚室浇水过多,土壤过湿,近地面果实易发病。海南、广东、台湾主要发生在12月至翌年3月间果实成熟期。防治方法 (1)除注意果园卫生外,要渠系配套,结果期搭架或固定枝条、防止结果部位距地面过近,雨后及时排水,北方棚室栽培浇水改在上午,防止湿气滞留。(2)加强果园管理、及时修剪,注意通风。(3)发病初期喷洒61%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视病情防治1时2次。

毛叶枣灰霉病


病害中文名: 毛叶枣灰霉病
病害英文名: Ring gray mold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灰葡萄孢
病原学名: Botrytis cinerea Person ex Fr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葡萄孢属,灰葡萄孢
病原介绍: 子座埋生在寄主组织内 , 分生孢子梗细长从表皮表面长出 , 直立 , 分枝少 , 深褐色 , 具隔膜 6~16 个 , 大小 880~2340 11~22( m), 分生孢子梗端先缢缩后膨大 , 膨大部具小瘤状突起 , 突起上着生分生孢子 ;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 , 近球形或椭圆形 , 大小 5~12.5 3~9.5( m)。
病原中文名: 富氏葡萄核盘菌
病原学名: Botryotinia fuckeliana (de Bary) Whetzel
分类地位: 真菌界子囊菌门盘菌纲柔膜菌目,葡萄核盘菌属,富氏葡萄核盘菌
病原介绍: 分生孢子梗数根丛生,褐色,顶端具 l~2次分枝,大小124~1652.5~5m,分枝顶端密生小柄,其上着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细胞,无色,大小l.86~4.971.24~4.35m。
病原中文名: 富克尔核盘菌
病原学名: Sclerotinia fucckeliana (de Bary) Fuck.
分类地位: 真菌界子囊菌门核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富克尔核盘菌
病原介绍: 菌落初为灰白色,后为褐色,分生孢子梗散生或簇生于菌落内,浅褐色至褐色;分生孢子大小因环境条件的影响变化较大,广卵形较多,大小6~185~12(m)D扫描电镜下孢子表面光滑D菌核基物表面生,但Cze+2Dox培养基上菌核半埋生居多,大小2.5~15mm左右,圆形至长圆形,常集结成大型不规则形的菌核。性孢子阶段常见,丝精器白色,群体呈灰白色,性孢子球形,大小3~4m。子囊盘2-3个束生于菌核上,具柄;子囊圆筒形或棍棒形,100~1309~13(m)。侧丝线形,有隔膜;子囊孢子无色,卵形或椭圆形,8.5~113.5~6(m)。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毛叶枣
侵染部位: 叶

病害症状: 叶缘生黄褐色V形大斑,向叶柄处扩展,有轮纹,边缘波浪状;病斑生在叶片中央的扩展成花朵状大斑,病叶易脱落。湿度大时,叶背生灰色霉层,稍触动呈烟雾状飞散,严重时造成全株枯死。该病主要发生在毛叶枣果苗上,连阴雨持续时间长或湿度大发病重,南方雨季、北方棚室栽植毛叶枣要及时防治。
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落叶上越夏,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春菌核萌发,产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本菌发育适温18~23℃,最高30~32℃,最低4℃;孢子萌发适宜温度18~24℃;最适相对湿度92~95%;最适pH4~5。低温、高湿利于病害发生与流行。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选用章姬等抗灰霉病的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调节叶、果比,增强通透性。(2)清除初侵染源。及时清除地下落叶、落果,集中销毁。(3)苗期、果实膨大前一周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4)提倡使用木霉T5孢子悬浮剂,孢子含量为5106个/时,其防效与多菌灵基本相当。(5)棚室草莓发病初期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烟雾法用10%速克灵烟剂,每667m2?次200~250g或45%百菌清粉尘剂或10%杀霉灵粉尘剂,每667m2次1kg,9~11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防治法交替使用2~3次。(6)露地发病初期喷洒50%顺天星2号(四氯间苯二腈类)悬浮剂800倍液(北京顺义农药厂)、3%多氧霉清水剂8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克得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灵(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改用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或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总体描述: 症状 叶缘生黄褐色V形大斑,向叶柄处扩展,有轮纹,边缘波浪状;病斑生在叶片中央的扩展成花朵状大斑,病叶易脱落。湿度大时,叶背生灰色霉层,稍触动呈烟雾状飞散,严重时造成全株枯死。该病主要发生在毛叶枣果苗上,连阴雨持续时间长或湿度大发病重,南方雨季、北方棚室栽植毛叶枣要及时防治。 病原 Botrytis cinerea Pers. et Fr. 称灰葡萄孢菌,属半知菌类真菌。有性态Sclerotini fuckeliana (de Bary) Fuckel 称富克尔核盘菌,属子囊菌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灰色,后转褐色,长280~550(m),粗12~24(m);分生孢子近球形或卵形,无色,单胞,大小9~156.5~10(m)。异名:Botryotinia fuckeliana (de Bary) Whet. 称富氏葡萄核盘菌,属子囊菌门真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落叶上越夏,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春菌核萌发,产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本菌发育适温18~23℃,最高30~32℃,最低4℃;孢子萌发适宜温度18~24℃;最适相对湿度92~95%;最适pH4~5。低温、高湿利于病害发生与流行。防治方法 (1)选用章姬等抗灰霉病的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调节叶、果比,增强通透性。(2)清除初侵染源。及时清除地下落叶、落果,集中销毁。(3)苗期、果实膨大前一周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4)提倡使用木霉T5孢子悬浮剂,孢子含量为5106个/时,其防效与多菌灵基本相当。(5)棚室草莓发病初期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烟雾法用10%速克灵烟剂,每667m2?次200~250g或45%百菌清粉尘剂或10%杀霉灵粉尘剂,每667m2次1kg,9~11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防治法交替使用2~3次。(6)露地发病初期喷洒50%顺天星2号(四氯间苯二腈类)悬浮剂800倍液(北京顺义农药厂)、3%多氧霉清水剂8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克得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灵(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改用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或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枣轮纹病


病害名称枣轮纹病

异名枣浆果病


分布各枣区。

寄主枣、苹果、梨、桃等。

发病症状
(1)枝干:以皮孔为中心产生近圆形病斑,褐色,质地坚硬,边缘下陷,第2年病斑上有深褐色小粒。病组织失水干缩后,周缘翘起。

(2)果实:枣脆熟期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出现水渍状浅褐色小病斑,后迅速扩大为红综色圆形大斑,有深浅颜色相间的轮纹。果肉变褐变软,有酸臭味,不能食用,甚至全果浆烂,导致大量落果。后期病部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果失水后变为黑色僵果,仅剩果核和果皮。

病原
贝伦格葡萄座腔菌 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de Not.,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阶段为 Macrophoma kawatsukai Hara,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生规律
1.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果或病枝上越冬,4月下旬遇降雨病原借风、雨传播,散发,经皮孔和伤口侵染幼果及枝条,7-8月病原量达到高峰,为害枣果。有潜伏侵染和再侵染特性,病原侵染幼果后不会立即发病,潜伏期长达60-80天,在枣果转色期或变白期发病。

2.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弱树发病早且重,较健康树提前7-10天发病,病果率达23%-42%。(2)环境:降雨多且早的年份发病重,尤以7-8月份的多日连阴雨天,病害易流行。(3)栽培:枣树行间间作高杆作物,如玉米、高粱等,枣轮病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增强树势,剪除病虫干枯枝,及时疏除密挤枝、徒长枝、重叠枝、交叉枝,改善树体通风条件。②休眠期刮除粗翘皮。花期不要重开甲。生长期及时摘除和清除落地病果、病枝。

(2)药剂防治:①枣树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对用过的库房,第2年再用前,要用40%多菌灵WP消毒。②生长季节抓好早期喷药保护,6月底至7月初喷50%甲基托布津WP 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WP600-800倍液。隔15天左右与波尔多液交替喷布,8月份雨季后再加入40%大生M-45 AS WP 600-800倍液。注意雨后补喷。

枣苗茎腐病


病害名称枣苗茎腐病

异名枣苗烂根病


分布各栽培地区。

寄主枣树、松、柏、水杉、刺槐、乌柏、油桐、银杏等针、阔叶树种,及多种作物和蔬菜。

发病症状
酸枣实生苗及华枣归圃苗,萌芽出土3-10cm,着叶3-10片时,绿色主茎及叶片呈现淡黄,进而苍白,枯萎而死。但苍白的叶片枯存不落。挖土剖苗观察,可清楚地看到,病苗土层中的主茎黑褐色,皮层腐烂,主茎木质部脊髓均已坏死,因正常输导系统中断,苗木枯死,有的根系也已腐烂。归圃苗同主茎相连接处的老根上,有坏死的黑斑,剖之皮层腐烂,其中有很多黑色的小菌核。

病原
菜豆科球壳孢菌 Macrophomina phaseolina(Tassi)Goid.,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生规律
1.侵染循环

病原是弱寄生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以菌核和菌丝在病苗残体中及土壤内越冬。春末气温高,外界条件适宜时,开始侵染寄主。

2.发生因素

5月初发病,6月人盛期,7月下旬终止。5-7月实生育苗及归圃育苗的幼苗上均有发生。高温、高湿环境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提高土壤肥力,增强苗木抗病力。(2)药剂防治:萌芽期对苗床普喷1∶1∶200倍式波尔多液1次。

枇杷叶治什么病


1 治疗风热咳嗽 将枇杷叶和苦杏仁、桑白皮、菊花以及牛蒡子用清水煎煮,然后过滤服用药液。这种治疗风热咳嗽的方法记载在安徽中草药中,效果还非常的不错。

2 治疗百日咳 将枇杷叶、地骨皮、桑白皮、甘草一起用清水煎煮,过滤后服用药液,能够有效的治疗咳嗽,特别是对于百日咳的疗效最佳。

3 治疗呕吐 将枇杷叶两片和五个柿蒂以及六克的菖蒲、桂竹青一起用清水煎煮,在服用药液,这种方子在我国的江西广泛使用。

4 治疗粉刺、皮疹 将去掉毛刺之后的枇杷叶、酒炒的黄岑、甘草、天花粉一起研磨成粉末,然后加上适量的清水制成药丸。建议每天睡前用茶汤送服,在服用这种药物之前不可以吃热酒。

12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