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辣根黑斑病
病害英文名: Horseradish black sp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芸薹链格孢
病原学名: Alternaria brassicae (Berk.) Sacc.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芸薹链格孢
病原介绍: 菌丝褐色至灰褐色 , 分生孢子梗长 14~74(m), 分生孢子浅黑褐色 , 单生或 2~3 个串生 , 体长 90~114(m), 具喙 , 喙长 45~65(m), 生横隔 10~11 个 , 纵隔 0~6 个 , 在培养基上生长缓慢 , 很少形成厚垣孢子。可产生毒素。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辣根
侵染部位: 叶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叶片染病 : 初在叶片上现近圆形褪绿斑点 , 后扩展至 4~8mm 圆形或近圆形褐色至暗褐色病斑 , 四周具较宽的黄色晕圈 , 后期有的病斑中央穿孔。湿度大时 , 病斑表面现黑灰色霉层。发病重的病斑融合成大的斑块 , 造成半叶或整叶干枯而死。叶柄染病 : 产生梭形暗褐色凹陷斑 , 亦有黑色霉层。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 种子也常带菌。翌年春天病菌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 , 发病后病部又产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 该菌分生孢子在适宜条件下产生芽管 , 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 , 经 5~7 天潜育即可出现症状。气温 20~24 ℃ , 相对湿度高于 80% 或连续阴雨持续时间长 , 易流行成灾。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从无病株上采种 , 播种前种子用 0.3% 的 50% 异菌脲 ( 扑海因 ) 或 75% 百菌清拌种 , 进行种子消毒。 (2) 施足有机肥 , 适当增施磷钾肥 , 提高抗病能力。 (3) 发病初期喷洒 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75% 百菌清 ( 达科宁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总体描述: 症状 为害叶片和叶柄。叶片染病 : 初在叶片上现近圆形褪绿斑点 , 后扩展至 4~8mm 圆形或近圆形褐色至暗褐色病斑 , 四周具较宽的黄色晕圈 , 后期有的病斑中央穿孔。湿度大时 , 病斑表面现黑灰色霉层。发病重的病斑融合成大的斑块 , 造成半叶或整叶干枯而死。叶柄染病 : 产生梭形暗褐色凹陷斑 , 亦有黑色霉层。病原 Alternaria brassicae (Berk)Sacc.,称芸薹链格孢 , 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梗数根丛生或单生,绿褐色,不分枝。分生孢子近长圆形 , 具喙。孢身自喙渐粗 , 底部钝圆 , 单生 , 褐色至绿褐色 , 有横隔膜 3~10 个 , 纵隔膜 1~2 个。除为害辣根外 , 还可侵染白菜、油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 种子也常带菌。翌年春天病菌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 , 发病后病部又产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 该菌分生孢子在适宜条件下产生芽管 , 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 , 经 5~7 天潜育即可出现症状。气温 20~24 ℃ , 相对湿度高于 80% 或连续阴雨持续时间长 , 易流行成灾。无公害防治法 (1) 从无病株上采种 , 播种前种子用 0.3% 的 50% 异菌脲 ( 扑海因 ) 或 75% 百菌清拌种 , 进行种子消毒。 (2) 施足有机肥 , 适当增施磷钾肥 , 提高抗病能力。 (3) 发病初期喷洒 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75% 百菌清 ( 达科宁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扩展阅读

大头菜黑斑病的防治


1 症状

病斑主要产生于叶片上,为直径29mm的圆形或近圆形病斑, 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有的有同心轮纹,周围有黄色晕圈 发病严重时,病斑相连,叶片局部枯死 胡湿时病斑上产生黑霉,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病斑易穿孔。

2 发病规律

此病为半知菌亚门,交链孢属真菌所致.病菌生长最适馒17℃,主要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种子表面越冬。病菌可侵染油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病菌在土面上可存活一年。

据谒查,大理地区通常910月种植大头菜,此时温度有 于病害,如遏上时晴时雨气候或低凹、田间积水的田块,发病就重。种植时管理不善也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3 防治措施

(I)选用抗病品种。
(2)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1年以上轮作。
(3)大头藁生长的前、中期注意松土锄草,增加土馒,促进根系的生长,增强抗病性。
(4)用种子重量0.4% 的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5)发病初期喷洒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刺6110 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柏%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渡,隔7~10天喷l欢.连续防治23次。

辣根褐斑病


病害中文名: 辣根褐斑病
病害别名: 辣根斑点病
病害英文名: Horseradish brown leaf sp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芸薹生尾孢
病原学名: Cercospora brassicicola P. Hennings.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尾孢属,芸薹生尾孢
病原介绍: 分生孢子梗褐色 , 数根丛生 , 直或略弯曲 , 个别有分枝 , 具隔。分生孢子顶生其上 , 鞭状或针形 , 基部平截 , 顶端较尖 , 具隔膜 10~11 个 , 无色透明。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辣根

侵染部位: 叶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初在叶片上产生水渍状褪绿斑点 , 后扩展成直径 2~4mm 、圆形至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 , 边缘褐色。病情严重的叶片布满大大小小的病斑 , 有时融合连片 , 造成叶片早枯。
发病规律: 以菌丝块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 , 借雨水飞溅传播 , 引起田间初侵染而发病。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 , 借风雨进行多次再侵染 , 侵染时 , 分生孢子萌发后长出芽管 , 由寄主叶片的气孔或伤口侵入。该病在田间再侵染频频发生 , 致病情迅速扩展。该菌发育适温为 25~30 ℃ , 相对湿度 98%~100%, 孢子萌发率高 , 如有水滴更为有利。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种植辣根的田块 , 尽量远离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发病重的地区提倡与十字花科植物进行 2 年以上轮作 , 以减少菌源。(2) 合理灌溉 , 雨后及时排水 , 防止湿气滞留。注意增施磷钾肥。(3)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 尽早翻耕。 (4) 发病初期喷洒 50% 多菌灵悬浮剂 600 倍液或 60% 多菌灵盐酸盐 ( 防霉宝 ) 可溶性粉剂 700 倍液、78% 波?锰锌 ( 科博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总体描述: 症状 又称辣根斑点病 ,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片上产生水渍状褪绿斑点 , 后扩展成直径 2~4mm 、圆形至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 , 边缘褐色。病情严重的叶片布满大大小小的病斑 , 有时融合连片 , 造成叶片早枯。病原 Cercospora brassicicola P. Hennings.,称芸薹生尾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梗褐色 , 数根丛生 , 直或略弯曲 , 个别有分枝 , 具隔。分生孢子顶生其上 , 鞭状或针形 , 基部平截 , 顶端较尖 , 具隔膜 10~11 个 , 无色透明。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块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 , 借雨水飞溅传播 , 引起田间初侵染而发病。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 , 借风雨进行多次再侵染 , 侵染时 , 分生孢子萌发后长出芽管 , 由寄主叶片的气孔或伤口侵入。该病在田间再侵染频频发生 , 致病情迅速扩展。该菌发育适温为 25~30 ℃ , 相对湿度 98%~100%, 孢子萌发率高 , 如有水滴更为有利。无公害防治法 (1) 种植辣根的田块 , 尽量远离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发病重的地区提倡与十字花科植物进行 2 年以上轮作 , 以减少菌源。(2) 合理灌溉 , 雨后及时排水 , 防止湿气滞留。注意增施磷钾肥。(3)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 尽早翻耕。 (4) 发病初期喷洒 50% 多菌灵悬浮剂 600 倍液或 60% 多菌灵盐酸盐 ( 防霉宝 ) 可溶性粉剂 700 倍液、78% 波?锰锌 ( 科博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蕺菜紫斑病


病害中文名: 蕺菜紫斑病
病害英文名: Heartleaf houttuynia Pseudocercospora sp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蕺菜假尾孢
病原学名: Pseudocercospora houtthuyniae (Togashi Kats.)Guo W. X. zhao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假尾孢属,蕺菜假尾孢子
病原介绍: 子实体生在叶背。菌丝体内生。子座在气孔下 , 小 , 褐色至深褐色 , 直径 20~30m。分生孢子梗 3~15 个一簇至紧密簇生 , 浅青黄褐色 , 直立或弯曲 , 分枝 , 有齿突 , 上部有时曲膝状 , 顶部圆至圆锥形 , 有 0~6 个隔膜 , 大小 15~85 3~5 m 。分生孢子倒棍棒形 , 浅青黄色 , 直立或弯曲 , 顶部近尖细至钝 , 基部倒圆锥形平截 , 具隔膜 3~12 个 , 大小 40~125 3~ 4m。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蕺菜


侵染部位: 叶
病害症状: 初时病斑近圆形 , 绿色、灰绿色至灰褐色。后期 , 叶面病斑中央浅黄褐色至浅褐色 , 边缘暗褐色至近黑色 , 有时无明显边缘 , 大小 5~15mm;叶背面黄褐色至灰褐色。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夏或越冬。翌年 , 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 , 一般 7~8 月发病。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发病一直延续到收获。高温高湿或栽植过密、通风透光差及氮肥施用过量发病重。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 及时摘除病叶 ,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2) 加强管理 , 雨后及时排水 , 防止湿气滞留。(3) 发病初期喷洒 78% 波?锰锌 ( 科博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

总体描述: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时病斑近圆形 , 绿色、灰绿色至灰褐色。后期 , 叶面病斑中央浅黄褐色至浅褐色 , 边缘暗褐色至近黑色 , 有时无明显边缘 , 大小 5~15mm;叶背面黄褐色至灰褐色。病原 Pseudocercospora houtthuyniae (Togashi Kats.)Guo W. X. zhao, 称蕺菜假尾孢子,属半知菌类真菌。子实体生在叶背。菌丝体内生。子座在气孔下 , 小 , 褐色至深褐色 , 直径 20~30m。分生孢子梗 3~15 个一簇至紧密簇生 , 浅青黄褐色 , 直立或弯曲 , 分枝 , 有齿突 , 上部有时曲膝状 , 顶部圆至圆锥形 , 有 0~6 个隔膜 , 大小 15~85 3~5 m 。分生孢子倒棍棒形 , 浅青黄色 , 直立或弯曲 , 顶部近尖细至钝 , 基部倒圆锥形平截 , 具隔膜 3~12 个 , 大小 40~125 3~ 4m。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夏或越冬。翌年 , 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 , 一般 7~8 月发病。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发病一直延续到收获。高温高湿或栽植过密、通风透光差及氮肥施用过量发病重。无公害防治法 (1) 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 及时摘除病叶 ,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2) 加强管理 , 雨后及时排水 , 防止湿气滞留。(3) 发病初期喷洒 78% 波?锰锌 ( 科博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

芦笋斑点病


病害中文名: 芦笋斑点病
病害英文名: Asparagus Phoma stem spot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芦笋
侵染部位: 茎
症状图:


病害症状: 为害茎,病斑初灰白色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病健分界明显,后期病部密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别于茎枯病。
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芦笋抽生嫩茎时,侵入茎杆,该病的扩展与湿度、幼茎出土情况、栽培管理水平有关,凡阴雨天气多、排水状况不好或偏施氮肥易发病。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冬春两季,做好清园工作,以减少菌源。(2)清园后喷淋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磺酸盐(溶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多菌灵盐酸盐(防霉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67㎡喷对好的药液60 ~ 70 (L),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总体描述: 症状 为害茎,病斑初灰白色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病健分界明显,后期病部密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别于茎枯病。病原 Phoma lanceolata (Cke. et Ell.) Sacc. = Macrophoma lanceolata (Cke.et Ell.) Berl . Vogl. 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散生,球形,暗褐色,直径123 ~ 200 (m);孔口突露,乳突状,大小13 ~ 19 (m),无分生孢子梗,产泡细胞宽瓶状。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18 ~ 276 ~ 11(m)。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芦笋抽生嫩茎时,侵入茎杆,该病的扩展与湿度、幼茎出土情况、栽培管理水平有关,凡阴雨天气多、排水状况不好或偏施氮肥易发病。无公害防治法 (1)冬春两季,做好清园工作,以减少菌源。(2)清园后喷淋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磺酸盐(溶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多菌灵盐酸盐(防霉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67㎡喷对好的药液60 ~ 70 (L),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大蒜小粒菌核病


病害中文名: 大蒜小粒菌核病
病害英文名: Garlic Ciborinia r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葱叶杯菌
病原学名: Ciborinia allii (Sawada) L. M. Kohn、 Sclerotinia allii Sawada
分类地位: 真菌界子囊菌门盘菌纲柔膜菌目,叶杯菌属,葱叶杯菌
病原介绍: 菌核形成于寄主表皮下 , 片状至不规则形或近椭圆形 , 萌发时产生 4~5 个子囊盘。子囊筒状 , 大小 184~212 12~18m , 内含 8 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椭圆形 , 单胞 , 无色 , 大小 17~21 7~11m。病菌发育适温 25 ℃。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大蒜

侵染部位: 整株
病害症状: 染病大蒜叶尖、花梗顶尖开始变黄 , 逐渐向基部扩展 , 造成植株部分或全部枯死,呈枯白色 , 与白腐病症状十分相似。后叶鞘基部、根部腐烂变褐 , 病部有白霉层 , 夹有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的小菌核 , 且多分布在近地表处。
发病规律: 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 春秋两季形成子囊盘 , 产生子囊 孢子。子囊孢子借气流弹射传播或直接产生菌丝进行传播蔓延。气温 14 ℃ , 高湿或雨季易发病。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 集中深埋或烧毁。 (2) 与非蒜类作物实行 2~3 年轮作。(3) 雨后及时排水、降低湿度。 (4) 发病初期喷洒 25% 咪鲜胺乳油 1000 倍液或 40% 嘧霉胺 ( 施佳乐 ) 悬浮剂 1000 倍液、50% 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5% 井冈霉素水剂 500~1000 倍液 , 隔 7~10 天 1 次 , 连续防治 2~3 次。

总体描述: 症状 染病大蒜叶尖、花梗顶尖开始变黄 , 逐渐向基部扩展 , 造成植株部分或全部枯死,呈枯白色 , 与白腐病症状十分相似。后叶鞘基部、根部腐烂变褐 , 病部有白霉层 , 夹有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的小菌核 , 且多分布在近地表处。病原 Ciborinia allii (Sawada) L. M. Kohn, 称葱叶杯菌。异名 Sclerotinia allii Saw.,旧称大蒜核盘菌 , 属子囊菌门真菌。菌核黑色 , 扁平 , 薄片状 , 一般椭圆形至长椭圆形,0.3~2.5m, 子囊盘 4~5 个生在菌核上 , 盘状 , 有柄 , 直径 0.8~2mm, 高 1~3mm, 柄基部黑色 ; 子实层带褐色 ; 子囊圆柱形 , 基部窄 , 具 8 个子囊孢子,184~212 12~18m;子囊孢子长椭圆形 , 无色 , 单细胞 , 两端具微小油滴群,17~21 7~11m;侧丝线形 , 顶部稍膨大 , 下部分枝 , 具隔。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 春秋两季形成子囊盘 , 产生子囊 孢子。子囊孢子借气流弹射传播或直接产生菌丝进行传播蔓延。气温 14 ℃ , 高湿或雨季易发病。无公害防治法 (1)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 集中深埋或烧毁。 (2) 与非蒜类作物实行 2~3 年轮作。(3) 雨后及时排水、降低湿度。 (4) 发病初期喷洒 25% 咪鲜胺乳油 1000 倍液或 40% 嘧霉胺 ( 施佳乐 ) 悬浮剂 1000 倍液、50% 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5% 井冈霉素水剂 500~1000 倍液 , 隔 7~10 天 1 次 , 连续防治 2~3 次。

黄瓜绵腐病


病害中文名: 黄瓜绵腐病
病害英文名: Cucumber damping off and hit cottony leak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瓜果腐霉
病原学名: 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p.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腐霉属,瓜果腐霉
病原介绍: 菌丝体生长繁茂 , 呈白色棉絮状。菌丝无色 , 无隔膜 , 直径 2.3~7.1(m) 。菌丝与孢囊梗区别不明显。孢子囊丝状或分枝裂瓣状 , 或呈不规则膨大 , 大小 63~725 4.9~14.8(m)。泡囊球形 , 内含 6~26 个游动孢子。藏卵器球形 , 直径 14.9~34.8(m)。雄器袋状至宽棍状 , 同丝或异丝生 , 多为 1 个 , 大小 5.6~15.4 7.4~10(m) 。卵孢子球形 , 平滑 , 不满器 , 直径 14.0~22.0(m) 。该菌在年平均气温高的地方出现频率较高。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黄瓜
寄主英文名: cucumber

侵染部位: 果实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多在植株下部果实上发病 , 果实染病多从脐部或伤口附近出现水渍状斑点 , 后扩展为黄褐色水渍状大型病斑 , 病健部分界明显 , 湿度大时病部迅速扩展至半个果实 , 造成果实腐烂 , 病部长出茂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体。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 12~18cm 表土层越冬 , 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翌春 , 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 , 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 , 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 , 以游动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田间的再侵染主要因病苗上产出孢子囊及游动孢子 , 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贴近地面的根茎或果实上引致更严重的损失。病菌侵入后 , 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 , 菌丝蔓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 , 后在病组织内形成卵子孢越冬。病菌生长适宜地温 15~16 ℃ , 温度高于 30 ℃受到抑制 ; 适宜发病地温 10 ℃ , 低温对寄主生长不利 , 但病菌尚能活动 , 尤其是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条件, 利于发病。幼苗子叶养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这时真叶未抽出 , 碳水化合物不能迅速增加 , 抗病力弱 , 遇有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袭 , 地温低 , 光合作用弱 , 瓜苗呼吸作用增强 , 消耗加大 , 致幼茎细胞伸长 , 细胞壁变薄病菌乘机侵入。因此 , 该病主要在幼苗长出 1~2 片真叶期发生 ,3 片真叶后 , 发病较少。结果期阴雨连绵 , 果实易染病。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种子和床土消毒用 30% 苯噻氰 ( 倍生 ) 乳油 1000倍液浸泡黄瓜种子 6 小时后带药催芽直至播种。床土应选用无病新土 , 如用旧园土 , 有带菌可能 , 应进行苗床土壤消毒。方法:每平方米苗床用 95% 恶霉灵原药 ( 绿亨 1 号 )1g 对水 3000倍喷洒苗 床 , 也可把 lg 绿亨 1 号对细土 15~20kg。 或 30% 多?福 (苗菌敌) 可湿性粉剂4g , 或 25%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9g+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g 对细土 4~5kg 拌匀 , 施药前先把苗床底水打好,且一次浇透,一般 17~20cm 深 , 水渗下后 , 取 1/3 充分拌匀的药土撒在畦面上 , 播种后再把其余 2/3 药土覆盖在种子上面 , 即上覆下垫。如覆土厚度不够可补撒堰土使其达到适宜厚度,这样种子夹在药土中间 , 防效明显。 (2) 营养土消毒 连年种植蔬菜的营养土 , 育苗时也要用 95% 恶霉灵原药 ( 绿亨 1 号 ) 每立方米营养土用 1.5 g , 对水 3000倍均匀喷洒营养土 , 拌匀后装盆或育苗盘再播种。 (3) 加强苗床管理 , 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 , 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 , 播前一次灌足底水 , 出苗后尽量不浇水 , 必须浇水时一定选择晴天喷洒 , 不宜大水漫灌。 (4) 育苗畦(床)及时放风、降湿,即使阴天或雨雪天气也要适时适量放风排湿 , 严防瓜苗徒长染病。 (5) 果实发病重的地区 , 要采用高畦栽培 , 防止雨后积水。黄瓜定植后 , 前期宜少浇水 , 多中耕 , 注意及时插架 , 以减轻发病。 (6) 发病初期喷淋 30% 苯噻氰(倍生) 乳油 1200 倍液 , 每平方米喷淋对好的药液 2~3L, 或 15% 恶霉灵 ( 土菌消 ) 水剂 450 倍液、 3% 恶霉?甲霜 ( 广枯灵 ) 水剂 1000 倍液。


总体描述: 症状 苗期染病 侵染幼苗的茎基部 , 引致幼苗猝倒。成株期染病主要为害果实 , 多在植株下部果实上发病 , 果实染病多从脐部或伤口附近出现水渍状斑点 , 后扩展为黄褐色水渍状大型病斑 , 病健部分界明显 , 湿度大时病部迅速扩展至半个果实 , 造成果实腐烂 , 病部长出茂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体。除侵染黄瓜外 , 还为害丝瓜、西瓜、瓠瓜、冬瓜、节瓜、番茄、茄子、甜(辣)椒 等。北方棚室及长江以南地区发生普遍。病原 Pythium aphanidermatrum (Eds.) Fitzp. , 称瓜果腐霉 , 属卵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 12~18cm 表土层越冬 , 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翌春 , 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 , 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 , 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 , 以游动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田间的再侵染主要因病苗上产出孢子囊及游动孢子 , 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贴近地面的根茎或果实上引致更严重的损失。病菌侵入后 , 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 , 菌丝蔓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 , 后在病组织内形成卵子孢越冬。病菌生长适宜地温 15~16 ℃ , 温度高于 30 ℃受到抑制 ; 适宜发病地温 10 ℃ , 低温对寄主生长不利 , 但病菌尚能活动 , 尤其是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条件, 利于发病。幼苗子叶养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这时真叶未抽出 , 碳水化合物不能迅速增加 , 抗病力弱 , 遇有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袭 , 地温低 , 光合作用弱 , 瓜苗呼吸作用增强 , 消耗加大 , 致幼茎细胞伸长 , 细胞壁变薄病菌乘机侵入。因此 , 该病主要在幼苗长出 1~2 片真叶期发生 ,3 片真叶后 , 发病较少。结果期阴雨连绵 , 果实易染病。防治方法 (1) 种子和床土消毒用 30% 苯噻氰 ( 倍生 ) 乳油 1000倍液浸泡黄瓜种子 6 小时后带药催芽直至播种。床土应选用无病新土 , 如用旧园土 , 有带菌可能 , 应进行苗床土壤消毒。方法:每平方米苗床用 95% 恶霉灵原药 ( 绿亨 1 号 )1g 对水 3000倍喷洒苗 床 , 也可把 lg 绿亨 1 号对细土 15~20kg。 或 30% 多?福 (苗菌敌) 可湿性粉剂4g , 或 25%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9g+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g 对细土 4~5kg 拌匀 , 施药前先把苗床底水打好,且一次浇透,一般 17~20cm 深 , 水渗下后 , 取 1/3 充分拌匀的药土撒在畦面上 , 播种后再把其余 2/3 药土覆盖在种子上面 , 即上覆下垫。如覆土厚度不够可补撒堰土使其达到适宜厚度,这样种子夹在药土中间 , 防效明显。 (2) 营养土消毒 连年种植蔬菜的营养土 , 育苗时也要用 95% 恶霉灵原药 ( 绿亨 1 号 ) 每立方米营养土用 1.5 g , 对水 3000倍均匀喷洒营养土 , 拌匀后装盆或育苗盘再播种。 (3) 加强苗床管理 , 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 , 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 , 播前一次灌足底水 , 出苗后尽量不浇水 , 必须浇水时一定选择晴天喷洒 , 不宜大水漫灌。 (4) 育苗畦(床)及时放风、降湿,即使阴天或雨雪天气也要适时适量放风排湿 , 严防瓜苗徒长染病。 (5) 果实发病重的地区 , 要采用高畦栽培 , 防止雨后积水。黄瓜定植后 , 前期宜少浇水 , 多中耕 , 注意及时插架 , 以减轻发病。 (6) 发病初期喷淋 30% 苯噻氰(倍生) 乳油 1200 倍液 , 每平方米喷淋对好的药液 2~3L, 或 15% 恶霉灵 ( 土菌消 ) 水剂 450 倍液、 3% 恶霉?甲霜 ( 广枯灵 ) 水剂 1000 倍液。

西芹黄化病


病害中文名: 西芹黄化病
病害别名: 西芹萎蔫病
病害英文名: Celery Fusarium yellows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芹菜镰孢
病原学名: Fusarium apii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瘤座菌目,镰刀属,芹菜镰孢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西芹

侵染部位: 整株

病害症状: 幼苗、成株均能感病 , 现已发现有 3 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黄化型 , 幼苗阶段呈现黄化 , 病株生长趋于停滞。还有一种症状幼苗期发生倒伏 , 幼小植株萎蔫 , 以后即趋于死亡 , 叶部并不发生外表症状 , 但根系已严重染病。某些幼苗只是须根尖端被侵染。当光照很强时 , 幼株才出现黄化 , 叶片变为金黄色 , 尤其是叶脉间变黄 , 叶脉不变黄、叶片不卷曲。第二种类型是根腐型黄化 , 幼叶呈现卷曲 , 以后这种叶片变黄 , 特点是沿叶脉变黄 , 以后小叶脉也变黄 , 但叶组织绿色正常。拔出根部常变成肉桂色及微红肉桂色。第三种类型是病株矮小 , 叶片不变黄或卷曲 , 拔出根系、剖开茎和叶柄的导管都变为肉桂色或红肉桂色 , 有别于第一、第二种类型。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在土中越冬 , 能存活多年 , 条件适宜时萌发 , 长出芽管从嫩细根侵入 , 致部分皮层腐烂 , 侵入后就在根、根颈、叶柄等维管束内存活 , 菌丝体抑制营养物质和水分向上运输。该病潜育期 20 天左右 , 地表干燥、地温上升快受害重 , 气温低于 7.7 ℃ , 高于 36 ℃发病轻,20~32 ℃易发病 ,28 ℃发病重。
病害分类: 真菌

总体描述: 症状 又称萎蔫病 , 幼苗、成株均能感病 , 现已发现有 3 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黄化型 , 幼苗阶段呈现黄化 , 病株生长趋于停滞。还有一种症状幼苗期发生倒伏 , 幼小植株萎蔫 , 以后即趋于死亡 , 叶部并不发生外表症状 , 但根系已严重染病。某些幼苗只是须根尖端被侵染。当光照很强时 , 幼株才出现黄化 , 叶片变为金黄色 , 尤其是叶脉间变黄 , 叶脉不变黄、叶片不卷曲。第二种类型是根腐型黄化 , 幼叶呈现卷曲 , 以后这种叶片变黄 , 特点是沿叶脉变黄 , 以后小叶脉也变黄 , 但叶组织绿色正常。拔出根部常变成肉桂色及微红肉桂色。第三种类型是病株矮小 , 叶片不变黄或卷曲 , 拔出根系、剖开茎和叶柄的导管都变为肉桂色或红肉桂色 , 有别于第一、第二种类型。病原 Fusarium apii, 称芹菜镰孢 ; Fusarium apii f. l=F. apii var. pallidum Nels. et Cochr., 前者引起第一种类型黄化 , 后者造成第二种类型黄化。 F. apii 生长最适温度为 28~29℃,F. apii f. l的最适温度 26~28 ℃, 当土温为 18~28 ℃时发病较重, 也有资料记载 26~30 ℃发病重。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在土中越冬 , 能存活多年 , 条件适宜时萌发 , 长出芽管从嫩细根侵入 , 致部分皮层腐烂 , 侵入后就在根、根颈、叶柄等维管束内存活 , 菌丝体抑制营养物质和水分向上运输。该病潜育期 20 天左右 , 地表干燥、地温上升快受害重 , 气温低于 7.7 ℃ , 高于 36 ℃发病轻,20~32 ℃易发病 ,28 ℃发病重。无公害防治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 施用腐熟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 , 加强栽培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 , 增强抗病力。浇水做到小水勤浇 , 保持土壤湿润 , 防止土壤忽干忽湿或较长时间的干旱。 (2) 发病前 10 天浇灌 50% 多?硫 ( 广保 ) 悬浮剂 700 倍液或 80% 多?福?锌 ( 绿亨 2 号 )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50% 氯溴异氰尿酸 ( 灭菌成 ) 可溶性粉剂 1000 倍液。

芦笋枯萎病


病害中文名: 芦笋枯萎病
病害英文名: Asparagus Fusarium wil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镰刀菌属
病原学名: Fusarium sp.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瘤座菌目,镰刀属
病原介绍: 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茂密的棉絮状菌丝 , 分生孢子梗无色 , 上端为产孢细胞 , 产孢细胞内壁芽生瓶体式产孢 , 常有大、小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 , 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 , 多胞无色 , 略弯曲 , 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 , 有厚垣孢子。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芦笋

侵染部位: 整株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幼苗、成株均可发病。苗床中的幼苗染病发生猝倒。成株染病 , 近地面茎基部具椭圆形红褐色病斑 , 软腐。运输过程中染病产生镰刀菌软腐 , 成为贮运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镰刀菌侵入后呈水渍状 , 后变黄色或褐色 , 表面生有白霉 , 逐渐变成浅粉红色。
发病规律: 土壤含菌量高 , 遇 28℃ 高温条件易发病 , 温度低于 5℃ 则软腐状态受到抑制。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从无病株上采种。种子要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浸种 1小时 , 也可用种子重量 0.3% 的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50% 福美双粉剂拌种。 (2) 贮藏、运输时须用空调设施,把贮藏温度控制在 3~4 ℃ , 并注意通风。(3) 施用腐熟有机肥 ,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 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 合理灌溉 , 雨后及时排水 , 防止湿气滞留。 (4) 发现病株及时浇灌 10% 治萎灵水剂 300倍液或 50% 多菌灵磺酸盐 ( 溶菌灵 ) 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 10% 多抗霉素 ( 宝丽安 ) 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

总体描述: 症状 幼苗、成株均可发病。苗床中的幼苗染病发生猝倒。成株染病 , 近地面茎基部具椭圆形红褐色病斑 , 软腐。运输过程中染病产生镰刀菌软腐 , 成为贮运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镰刀菌侵入后呈水渍状 , 后变黄色或褐色 , 表面生有白霉 , 逐渐变成浅粉红色。病原 Fusarium spp., 由多种镰刀菌侵染引起 , 属半知菌类真菌。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 , 略弯曲 , 顶端稍尖 , 无色 , 具 2~5 个隔膜 , 多 3 个。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 , 单胞无色 , 个别双胞。厚垣孢子圆形单胞 , 浅灰黄色 , 单生或串生在菌丝中段或先端。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土壤含菌量高 , 遇 28℃ 高温条件易发病 , 温度低于 5℃ 则软腐状态受到抑制。无公害防治法 (1) 从无病株上采种。种子要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浸种 1小时 , 也可用种子重量 0.3% 的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50% 福美双粉剂拌种。 (2) 贮藏、运输时须用空调设施,把贮藏温度控制在 3~4 ℃ , 并注意通风。(3) 施用腐熟有机肥 ,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 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 合理灌溉 , 雨后及时排水 , 防止湿气滞留。 (4) 发现病株及时浇灌 10% 治萎灵水剂 300倍液或 50% 多菌灵磺酸盐 ( 溶菌灵 ) 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 10% 多抗霉素 ( 宝丽安 ) 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 。

大葱枯萎病


病害中文名: 大葱枯萎病
病害英文名: Welsh onion Fusarium wil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尖镰孢菌洋葱专化型
病原学名: 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cepae (Ham.) Snyder et Hansen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瘤座菌目,镰刀属,尖镰孢菌洋葱专化型
病原介绍: 子座褐色或紫色 , 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出棉絮状气生菌丝 , 产生桃红色或紫红色色素。分生孢子有大小两种 : 大型分生孢子在病组织上易形成 , 镰刀形或纺锤形 , 多具隔膜 3 个 , 大小 33~36 3.8~4( m),5 个隔膜的 44 3.9( m); 小型分生孢子生在气生菌丝中 , 单胞无色 , 卵形或长椭圆形 , 数量多。在菌丝中间或顶端形成球状厚垣孢子串生 , 病菌生长温限 4~35 ℃ , 发育适温 25~28 ℃。与典型种区别在于只侵染洋葱 , 不与马铃薯上的菌系交互侵染。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大葱

侵染部位: 整株
病害症状: 苗期至定植后 15~60 天易发病。苗期染病 : 呈立枯状。稍后发病时 , 茎盘侧部变 褐向一侧弯曲。定植后 2~4 周发病时 , 病株地上部的下叶弯曲、黄化、萎蔫 , 地下叶鞘侧部腐烂。纵向剖开 , 可见茎盘已变褐。茎盘外侧有 1~2 片鳞片褐变 , 上现白色霉层 , 白色霉层从根盘向四周扩展 , 病株易拔出。贮藏期架藏的洋葱也发病。根盘变成灰褐色 , 鳞片基部呈灰褐色至浅黄色水渍状或干腐状腐烂 , 最后病鳞茎只剩下 2~3 片外皮而腐烂。
发病规律: 病菌以厚垣孢子残存在土壤中。土壤菌量高 , 种子也可带菌。病菌在葱茎盘附近死组织及枯死根中繁殖 , 后经鳞茎伤口侵入葱株体内 , 引起发病。气温 23~28 ℃、土壤 pH 值小的砂质土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实行轮作。注意测定土壤酸碱度 , 如土壤偏酸时 , 可通过施入适量生 石灰 , 把土壤 pH 值调到 6.5~7 。 (2) 注意选用对枯萎病抗性强的品种。 (3) 育苗及栽植后要加强管理 , 避免过度干燥及高温。 (4) 发病重的地区喷淋 50% 多菌灵磺酸盐 ( 溶菌灵 )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50% 氯溴异氰尿酸 ( 消菌灵 ) 可溶性粉剂 1000 倍液。

总体描述: 症状 苗期至定植后 15~60 天易发病。苗期染病 : 呈立枯状。稍后发病时 , 茎盘侧部变 褐向一侧弯曲。定植后 2~4 周发病时 , 病株地上部的下叶弯曲、黄化、萎蔫 , 地下叶鞘侧部腐烂。纵向剖开 , 可见茎盘已变褐。茎盘外侧有 1~2 片鳞片褐变 , 上现白色霉层 , 白色霉层从根盘向四周扩展 , 病株易拔出。贮藏期架藏的洋葱也发病。根盘变成灰褐色 , 鳞片基部呈灰褐色至浅黄色水渍状或干腐状腐烂 , 最后病鳞茎只剩下 2~3 片外皮而腐烂。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f. sp. cepae (Hanz.) Snyd. et Hans., 称尖镰孢菌洋葱专化型 , 属半知菌类真菌。大型分生孢子梭形 , 具隔膜 2~3 个 , 两端尖 , 大小 27~46 3~5 m;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 , 单胞 , 平直或稍弯 , 大小 5~12 2.3~3.5m;厚垣孢子球形 , 顶生或间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厚垣孢子残存在土壤中。土壤菌量高 , 种子也可带菌。病菌在葱茎盘附近死组织及枯死根中繁殖 , 后经鳞茎伤口侵入葱株体内 , 引起发病。气温 23~28 ℃、土壤 pH 值小的砂质土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无公害防治法 (1) 实行轮作。注意测定土壤酸碱度 , 如土壤偏酸时 , 可通过施入适量生 石灰 , 把土壤 pH 值调到 6.5~7 。 (2) 注意选用对枯萎病抗性强的品种。 (3) 育苗及栽植后要加强管理 , 避免过度干燥及高温。 (4) 发病重的地区喷淋 50% 多菌灵磺酸盐 ( 溶菌灵 )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50% 氯溴异氰尿酸 ( 消菌灵 ) 可溶性粉剂 1000 倍液。

苦苣轮纹病


病害中文名: 苦苣轮纹病
病害英文名: Bitter sowthistle circular sp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微疣匐柄霉
病原学名: Stemphylium chisha (Nish.) Yamamoto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匐柄霉属,微疣匐柄霉
病原介绍: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 2~5 根束生 , 褐色 , 顶端色稍淡 , 基部细胞稍大 , 顶端常较宽或膨大 , 呈截形 , 有 1~6个横隔膜 , 大小 15~51 6~8 m。分生孢子椭圆形 , 卵形 , 单生、淡褐色至褐色 , 无嘴喙 , 具纵横隔膜 , 隔膜处有溢缩 , 充分成熟后 , 表面具微疣 , 大小 24~47 10~20m。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苦苣

侵染部位: 叶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叶片上产生褐色水渍状小斑点 , 后扩展成 3~10mm 大小 , 近圆形至扁圆形病斑。 病斑褐色至灰褐色 , 中间颜色略淡 , 边缘深褐色 , 表面有轮纹。湿度大时 , 病斑上略现灰黑色霉。严重时叶片上病斑满布 , 致叶片枯死。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分生孢子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播种带菌的种子 , 出苗后就可侵染发病 , 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又可进行再侵染 , 潜育期 5~7 天。气温 18~22 ℃ , 相对湿度高于 85% 易发病。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发病重的地块提倡与非菊科蔬菜进行 2 年以上轮作。发现病叶及时摘除以减少初始菌源。 (2) 适期播种 , 不要过密 , 及时追肥浇水 , 使植株健壮 , 提高抗病力。(3) 发病初期喷洒 78% 波?锰锌 ( 科博 )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5% 百菌清 ( 达科宁 )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50% 异菌脲 ( 扑海因 ) 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总体描述: 症状 叶片上产生褐色水渍状小斑点 , 后扩展成 3~10mm 大小 , 近圆形至扁圆形病斑。 病斑褐色至灰褐色 , 中间颜色略淡 , 边缘深褐色 , 表面有轮纹。湿度大时 , 病斑上略现灰黑色霉。严重时叶片上病斑满布 , 致叶片枯死。病原 Stemphylium chisha (Nish.) Yamamoto,称微疣匐柄霉,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梗 2~5 根丛生或单生 , 直或略弯曲 , 顶端常较宽或膨大 , 截形 , 褐色。分生孢子单生 , 椭圆形至卵形 , 浅褐色或褐色 , 有纵、横隔膜 , 成熟后表面生微疣。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分生孢子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播种带菌的种子 , 出苗后就可侵染发病 , 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又可进行再侵染 , 潜育期 5~7 天。气温 18~22 ℃ , 相对湿度高于 85% 易发病。无公害防治法 (1) 发病重的地块提倡与非菊科蔬菜进行 2 年以上轮作。发现病叶及时摘除以减少初始菌源。 (2) 适期播种 , 不要过密 , 及时追肥浇水 , 使植株健壮 , 提高抗病力。(3) 发病初期喷洒 78% 波?锰锌 ( 科博 )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5% 百菌清 ( 达科宁 )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50% 异菌脲 ( 扑海因 ) 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西芹炭疽病


病害中文名: 西芹炭疽病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刺盘孢属
病原学名: Colletotrichum sp.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黑盘菌目,刺盘孢属
病原介绍: 分生孢子盘初埋生,直径80~140m,分散,有时具褐色至暗褐色刚毛,后外露,孢子盘平,上面敞开,深色,四周有黑色刚毛。分生孢子梗短,不分枝。分生孢子顶生,圆柱形,单胞,无色。分生孢子新月形,大小16~213.5~4(m),单胞无色。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西芹

侵染部位: 叶柄

病害症状: 患部出现褐色短条状或梭状稍下陷病斑,严重时病斑密布并相互连合,致叶柄变褐、收缩乃至萎垂。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孢盘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存活越冬。翌年分孢盘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溅射而传播侵染致病。病部上新形成的分生孢子同样借助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致病,病害得以蔓延。温暖多湿的天气或植地环境有利于发病。偏施过施氮肥,浇水过度,过度密植,株间荫蔽易发病。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逆力,可减轻发病。在水分管理上,宜小水勤浇,避免土壤过湿;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在用肥上,宜配方施肥,使氮磷钾比例适当,防止过施偏施氮肥,并配合喷施叶面肥,促植株稳生稳长,壮而不过旺,增强抗逆力。(3)及时喷药预防控病。在植株进入封行期,最迟于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70%托布津(1:1)1 000~1 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75%百菌清(1:1)1 5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粉1 0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可湿粉400~500倍液,或40

飞碟瓜褐腐病


病害中文名: 飞碟瓜褐腐病
病害英文名: Flying dish pumpkin gray mold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瓜笄霉
病原学名: Choanephora cucurbitarum (Berkeley et Rav.) Thaxter
分类地位: 真菌界接合菌门毛菌纲毛霉目,笄霉属,瓜笄霉
病原介绍: 孢囊梗直立在寄主上 , 无色透明 , 无隔膜 , 不分枝 , 顶端膨大成大头针状泡囊 , 泡囊上又生许多小分枝 , 小分枝末端膨大成大孢子囊和小孢子囊。大孢子囊直径 40~50(m), 小孢子囊生在球状泡囊上 , 小孢子囊大小 13~14 11~12(m), 小孢子囊含 2~5 个孢子 , 多为 3 个 , 大小 10~13 5~8(m), 多为单胞 , 柠檬形至梭形 , 褐色或棕褐色 , 表皮具纵纹。该菌寄生性弱 , 除为害西葫芦、黄瓜、冬瓜、豇豆、烟草、辣椒外 , 还可侵染甘薯等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飞碟瓜
侵染部位: 果实

病害症状: 发病初期花和幼果呈水浸状湿腐、病花变褐腐败 , 病菌从花蒂部侵入幼瓜 , 向瓜上扩展 , 致病瓜外部逐渐变褐 , 表面生白色茸毛状物 , 后期可见褐色、黑色大头针状毛 , 高温、高湿扩展快 , 干燥时半个瓜变褐 , 无法食用。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产生接合孢子留在土壤中越冬 , 翌春侵染飞碟瓜花和幼瓜 , 发病后病部长出大量孢子 , 借风雨或昆虫传播。该菌腐生性强 , 只能从伤口侵入生活力衰弱的花和果实。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选择地势高燥地块 , 施足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有机肥 , 加强田间管理 , 增强抗病力。(2)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 3 年以上轮作。 (3) 采用高畦栽培 , 合理密植 , 注意通风 , 雨后及时排水 , 严防湿气滞留。 (4) 坐果后及时摘除残花病瓜。集中深埋或烧毁。 (5) 开花前至幼果期开始喷洒 78% 波?锰锌 ( 科博 )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40% 百菌清 ( 达科宁 ) 悬浮剂 600 倍液、 72% 锰锌?霜脲 ( 克露、霜霉疫净、凯克灵、双克菌、克菌宝、无霜、仙露等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总体描述: 症状 发病初期花和幼果呈水浸状湿腐、病花变褐腐败 , 病菌从花蒂部侵入幼瓜 , 向瓜上扩展 , 致病瓜外部逐渐变褐 , 表面生白色茸毛状物 , 后期可见褐色、黑色大头针状毛 , 高温、高湿扩展快 , 干燥时半个瓜变褐 , 无法食用。病原 Choanephora cucurbitarum (Berk. et Rav.)Thaxt. , 称瓜笄霉 , 属接合菌门真菌。孢囊梗不分枝直立在寄主病部表面上 , 长 3~6mm, 无色、无隔 , 端部宽基部渐狭 , 顶端产生头状膨大的泡囊 , 其上又生小枝 , 小枝未端又膨大为小泡囊 , 后又生小梗 , 顶端生出孢子 , 小型子包子 ( 分生孢子 ) 单胞 , 柠檬状或梭形 , 褐色或棕褐色 , 表面具纵纹 , 大小 12.5~21.3 8.8~12.5 m 。 该菌寄生性弱。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产生接合孢子留在土壤中越冬 , 翌春侵染飞碟瓜花和幼瓜 , 发病后病部长出大量孢子 , 借风雨或昆虫传播。该菌腐生性强 , 只能从伤口侵入生活力衰弱的花和果实。无公害防治法 (1) 选择地势高燥地块 , 施足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有机肥 , 加强田间管理 , 增强抗病力。(2)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 3 年以上轮作。 (3) 采用高畦栽培 , 合理密植 , 注意通风 , 雨后及时排水 , 严防湿气滞留。 (4) 坐果后及时摘除残花病瓜。集中深埋或烧毁。 (5) 开花前至幼果期开始喷洒 78% 波?锰锌 ( 科博 )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40% 百菌清 ( 达科宁 ) 悬浮剂 600 倍液、 72% 锰锌?霜脲 ( 克露、霜霉疫净、凯克灵、双克菌、克菌宝、无霜、仙露等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芦笋紫纹羽病


病害中文名: 芦笋紫纹羽病
病害英文名: Asparagus violet root r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紫卷担菌
病原学名: Helicobasidium purpureum (Tul.) Pat.
分类地位: 真菌界担子菌门层菌纲木耳目,卷担子菌属,紫卷担菌
病原介绍: 担子果由疏松菌丝体形成, 不发达, 平铺在基物上。担子顶端弯曲。 菌核表层紫色, 内层黄褐色, 中心白色。担子圆筒形, 无色 , 常弯成弓状, 向上侧生圆锥形小梗, 顶端生担孢子; 担子产生在菌丝顶端, 担孢子散落后, 担子即凋萎或消失。担孢子近圆形至镰刀形, 顶端圆 , 基部略尖, 表面光滑 , 单胞无色 , 大小16~19 6~6.4(m)。
病原中文名: 紫纹羽丝核菌
病原学名: Rhizoctonia crocorum Fr.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无孢目,丝核菌属,禾谷丝核菌
病原介绍: 担子果由疏松菌丝体形成, 不发达, 平铺在基物上。担子顶端弯曲。 菌核表层紫色, 内层黄褐色, 中心白色。担子圆筒形, 无色 , 常弯成弓状, 向上侧生圆锥形小梗, 顶端生担孢子; 担子产生在菌丝顶端, 担孢子散落后, 担子即凋萎或消失。担孢子近圆形至镰刀形, 顶端圆 , 基部略尖, 表面光滑 , 单胞无色 , 大小16~19 6~6.4(m)。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芦笋

侵染部位: 根
病害症状: 芦笋紫纹羽病主要为害根部。染病后病根失去光泽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中心逐渐腐烂仅残留表皮,病根表面现绒状紫色菌丝膜或紫色纹羽状菌索及菌核,病株地上部明显矮于健株,弯曲,茎叶变黄,后落叶或全株枯死。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根状菌索和菌核在病根上或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根状菌索和菌核产生菌丝体,菌丝体集结形成的菌丝束,在土里延伸,接触寄主根后即可侵入为害,一般先侵染新根的柔软组织,后蔓延到主根。此外病根与健根接触或从病根上掉落到土壤中的菌丝体、菌核等,也可由土壤、流水进行传播。该菌虽能产生孢子但寿命短,萌发后侵染机会少。低洼潮湿、积水的笋园发病重。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严格选地不宜在发生过紫纹羽病的桑园、果园以及大豆、山芋等地栽植芦笋,最好选择禾本科茬口。(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有机复合肥。(3)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四周土壤亦应消毒或用20%石灰水浇灌。(4)发病初期在病株四周开沟阻隔,防止菌丝体、菌索、菌核随土壤或流水传播蔓延。(5)在病根周围撒培养好的木霉菌,如能结合喷洒杀菌剂效果更好。(6)发病初期及时喷淋或浇灌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总体描述: 症状 芦笋紫纹羽病主要为害根部。染病后病根失去光泽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中心逐渐腐烂仅残留表皮,病根表面现绒状紫色菌丝膜或紫色纹羽状菌索及菌核,病株地上部明显矮于健株,弯曲,茎叶变黄,后落叶或全株枯死。病原 Helicobasidium pirpureum Pat.异名P.mompa Thanaka Jacz. 称紫卷担菌(桑羽纹病菌),属担子菌门真菌,病根上可见紫褐色菌索或菌核。菌丝外生和内生,壁薄,菌丝纠集在一起形成菌索、菌核。菌核半圆形,大小0.86~2.06(m),红紫色。子实体扁平,毛绒状深褐色;子实层浅紫红色,担子上着生担子孢子,担子无色圆筒形弯向一侧,由4个细胞组成,大小25 ~ 406 ~ 7 (m);担子每个细胞上长出1小梗,小梗顶端着生1个担子孢子。担子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或肾脏形,顶圆基部狭,大小10 ~ 255 ~ 8 (m)。该菌寄主范围广,可引致豆科、菊科、蔾科、蓼科、伞形花科多种紫纹羽病。无性态为Rhizoctonia crocorum Fr.称紫纹羽丝核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根状菌索和菌核在病根上或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根状菌索和菌核产生菌丝体,菌丝体集结形成的菌丝束,在土里延伸,接触寄主根后即可侵入为害,一般先侵染新根的柔软组织,后蔓延到主根。此外病根与健根接触或从病根上掉落到土壤中的菌丝体、菌核等,也可由土壤、流水进行传播。该菌虽能产生孢子但寿命短,萌发后侵染机会少。低洼潮湿、积水的笋园发病重。无公害防治法 (1)严格选地不宜在发生过紫纹羽病的桑园、果园以及大豆、山芋等地栽植芦笋,最好选择禾本科茬口。(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有机复合肥。(3)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四周土壤亦应消毒或用20%石灰水浇灌。(4)发病初期在病株四周开沟阻隔,防止菌丝体、菌索、菌核随土壤或流水传播蔓延。(5)在病根周围撒培养好的木霉菌,如能结合喷洒杀菌剂效果更好。(6)发病初期及时喷淋或浇灌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西芹叶斑病


病害中文名: 西芹叶斑病
病害英文名: Celery early bligh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芹菜尾孢
病原学名: Cercospora apii Fres.、Cercospora beticola 、C.bidentis 、 C.brassicicola 、C.canescens 、C.capsoco、 C.citrullina、 C.coffercola 。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尾孢属,芹菜尾孢
病原介绍: 菌落灰色 , 菌丝体埋生 , 菌丝无色或淡橄榄色 , 大小 2 ~ 4 8( m), 常形成菌丝节瘤或在近气孔腔处形成假子座 ; 分生孢子梗簇生 , 由气孔伸出 , 不分枝 , 直或稍弯曲 , 大小 40 ~ 120 4 ~ 6 ( m); 分生孢子直或弯曲 , 狭窄钻状 , 基端平截 , 无色 , 下滑 , 具隔膜 9 ~ 17 个 , 大小 60 ~ 200 3.5( m)。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西芹

侵染部位: 叶

病害症状: 病叶上初呈黄绿色水渍状斑 , 后发展为 圆形或不规则形 , 大小 4~10mm 。病斑灰褐色 , 边缘色稍深不明晰 , 严重时病斑扩大汇合成斑块 , 终致叶片枯死。茎或叶柄上的病斑椭圆形,3~7mm, 灰褐色 , 稍凹陷。发病严重的全株倒伏。高湿时 , 上述各病部均长出灰白色霉层 , 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附着在种子或病残体上及病株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 , 产出分生孢子 , 通过雨水飞溅 , 风及农具或农事操作传播 , 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发育适温 25~30 ℃。分生孢子形成适温 15~20 ℃ , 萌发适温 28 ℃。 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 , 但夜间结露重 , 持续时间长 , 易发病。尤其缺水、 缺肥、灌水过多或植株生长不良发病重。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选用耐病品种。如津南实芹 1 号。 (2) 从无病株上采种 , 必要时用 48 ℃温水浸种 30 分钟。 (3) 实行 2 年以上轮作。 (4) 合理密植 , 科学灌溉 , 防止田间湿度过高。 (5) 发病初期喷洒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8% 波?锰锌 ( 科博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53.8% 可杀得干悬浮剂 1000 倍液、 10% 口恶 醚唑 ( 世高 ) 水分散粒剂 2000 倍液。 (6) 保护地条件下 , 可选用 5% 百菌清粉尘剂 , 每 667㎡ 1次 1kg。 或施用 45% 百菌清烟剂 , 每 667㎡ 1 次 200g, 隔 9 天左右 1 次 , 连续或交替施用 2~3 次。


总体描述: 症状 芹菜叶斑病又称早疫病 , 主要为害叶片。病叶上初呈黄绿色水渍状斑 , 后发展为 圆形或不规则形 , 大小 4~10mm 。病斑灰褐色 , 边缘色稍深不明晰 , 严重时病斑扩大汇合成斑块 , 终致叶片枯死。茎或叶柄上的病斑椭圆形,3~7mm, 灰褐色 , 稍凹陷。发病严重的全株倒伏。高湿时 , 上述各病部均长出灰白色霉层 , 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 Cercispora appii Fres. , 称芹菜尾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子实体两面生,子座小,褐色。分生孢子梗束生,每束2~11根,榄褐色,顶端色淡,不分枝,有或无膝状节,顶端近截形,孢痕显著,具0~2个隔膜,大小30~87.5 2.5~5.5m。分生孢子无色,鞭形,直或弯曲,顶端较尖或瘦尖,至基部近截形,具隔膜3~19个,大小55.9~217.53.1~5.6m。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附着在种子或病残体上及病株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 , 产出分生孢子 , 通过雨水飞溅 , 风及农具或农事操作传播 , 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发育适温 25~30 ℃。分生孢子形成适温 15~20 ℃ , 萌发适温 28 ℃。 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 , 但夜间结露重 , 持续时间长 , 易发病。尤其缺水、 缺肥、灌水过多或植株生长不良发病重。无公害防治法 (1) 选用耐病品种。如津南实芹 1 号。 (2) 从无病株上采种 , 必要时用 48 ℃温水浸种 30 分钟。 (3) 实行 2 年以上轮作。 (4) 合理密植 , 科学灌溉 , 防止田间湿度过高。 (5) 发病初期喷洒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8% 波?锰锌 ( 科博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53.8% 可杀得干悬浮剂 1000 倍液、 10% 口恶 醚唑 ( 世高 ) 水分散粒剂 2000 倍液。 (6) 保护地条件下 , 可选用 5% 百菌清粉尘剂 , 每 667㎡ 1次 1kg。 或施用 45% 百菌清烟剂 , 每 667㎡ 1 次 200g, 隔 9 天左右 1 次 , 连续或交替施用 2~3 次。

西芹枯萎病


病害中文名: 西芹枯萎病
病害英文名: Celery Fusarium wil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尖孢镰孢芹菜专化型
病原学名: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Apii (Nels. Et Sherb) Snyder Hansen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瘤座菌目,镰刀属,尖孢镰孢芹菜专化型
病原介绍: 菌丝无色具隔膜 ; 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透明 , 纺锤形 , 多具 3 个隔膜 ; 小型分生孢子单细胞 , 无色透明 , 多具 1 个隔膜 ; 厚垣孢子单生或串生 , 梨形 , 厚垣孢子多顶生或间生 , 孢子内生。病菌发育适温 28 ℃左右 , 最高 36 ℃ , 最低 8 ℃ , 该菌只侵染芹菜。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西芹

侵染部位: 整株
病害症状: 苗期、成株均可发病。苗期染病 : 表现生长缓慢 , 严重的幼苗萎蔫枯死。成株染病:叶片失去光泽和生机 , 叶色暗淡 , 严重的叶片失绿或叶脉间叶肉出现黄绿相间斑驳。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根及根颈部叶柄变红 , 根系逐渐烂腐干枯。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在土中越冬 , 能存活多年 , 条件适宜时萌发 , 长出芽管从嫩细根侵入 , 致部分皮层腐烂 , 侵入后就在根、根颈、叶柄等维管束内存活 , 菌丝体抑制营养物质和水分向上运输。该病潜育期 20 天左右 , 地表干燥、地温上升快受害重 , 气温低于 7.7 ℃ , 高于 36 ℃发病轻,20~32 ℃易发病 ,28 ℃发病重。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 施用腐熟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 , 加强栽培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 , 增强抗病力。浇水做到小水勤浇 , 保持土壤湿润 , 防止土壤忽干忽湿或较长时间的干旱。 (2) 发病前 10 天浇灌 50% 多?硫 ( 广保 ) 悬浮剂 700 倍液或 80% 多?福?锌 ( 绿亨 2 号 )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50% 氯溴异氰尿酸 ( 灭菌成 ) 可溶性粉剂 1000 倍液。

总体描述: 症状 苗期、成株均可发病。苗期染病 : 表现生长缓慢 , 严重的幼苗萎蔫枯死。成株染病:叶片失去光泽和生机 , 叶色暗淡 , 严重的叶片失绿或叶脉间叶肉出现黄绿相间斑驳。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根及根颈部叶柄变红 , 根系逐渐烂腐干枯。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apii (Nels. et Sherb) Snyder Hansen, 称尖孢镰孢芹菜专化型 , 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丝无色 , 有隔膜。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透明 , 纺锤形 , 多具 3 个隔膜 , 着生在小梗上。小型分生孢子无色透明 , 单细胞或有 1 隔膜。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 , 有的内生 , 近球形至梨形 , 单生或串生。该菌只侵染芹菜。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在土中越冬 , 能存活多年 , 条件适宜时萌发 , 长出芽管从嫩细根侵入 , 致部分皮层腐烂 , 侵入后就在根、根颈、叶柄等维管束内存活 , 菌丝体抑制营养物质和水分向上运输。该病潜育期 20 天左右 , 地表干燥、地温上升快受害重 , 气温低于 7.7 ℃ , 高于 36 ℃发病轻,20~32 ℃易发病 ,28 ℃发病重。无公害防治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 施用腐熟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 , 加强栽培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 , 增强抗病力。浇水做到小水勤浇 , 保持土壤湿润 , 防止土壤忽干忽湿或较长时间的干旱。 (2) 发病前 10 天浇灌 50% 多?硫 ( 广保 ) 悬浮剂 700 倍液或 80% 多?福?锌 ( 绿亨 2 号 )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50% 氯溴异氰尿酸 ( 灭菌成 ) 可溶性粉剂 1000 倍液。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