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草莓黑斑病(果腐)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链格孢
病原学名: Alternaria alternate(Fries)Feissl、A.tenuis Nees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链格孢
病原介绍: 分生孢子梗簇生 , 暗褐色 , 较短粗 , 或呈不规则棍棒形 ,2~9 个隔膜 , 大小 27.5~110 2.75~4.5m , 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倒棒状或圆筒状 , 淡黄色 , 大小 9.5~405~11.25m , 具纵隔 1~6 个 , 多数 3~4 个 ; 横隔 1~5 个 , 多为 3 个。具短喙 , 仅为孢身长的一半 , 喙多无隔 , 少数 1~2 个隔 , 无色。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草莓
寄主英文名: strawberry
侵染部位: 叶、叶柄、茎和浆果

病害症状: 浆果多以贴地果受害,病斑黑色,上有灰黑色烟灰状霉层,病斑比较浅表,不深入果肉,但已丧失商品价值。

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等在植株上或落地病组织越冬,藉种苗等传播,环境中的病菌孢子也可引起侵染发病。天气 高温高湿天气有利本病的侵染和发病。田间小气候潮湿也会加重发病。栽培 重茬田、菜园地及与果树间作的田发病加重。品种 品种抗性有明显差异,已知盛岗l 6最感病。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l、选用抗病品种;2、及早摘除病老叶片并集中烧毁;3、用多抗霉素10%(保丽安)可湿粉(Po1yoxin AL)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