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草莓叶枯病


寄主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

发病症状
此病仅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初生紫褐色小斑,多分布在叶缘附近,扩大后形成黄绿色大斑。嫩叶染病,多从叶尖开始,沿叶脉向里扩展,形成V字形黄褐色坏死斑,边缘暗褐色,有时病斑上可出现轮纹,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子囊壳。通常叶片上病斑较少,多为一个大斑,易与轮斑病混淆,需镜检病原区别。

病原
病原菌为Gnomonia fructicola (Arnaud) Fall.属子囊菌草莓日规壳真菌。病菌子囊壳多在土壤中形成。子囊孢子长纺锤形,双细胞,无色。病菌分生孢子盘呈黏块状,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

发生规律
叶枯病为草莓的普通病害,分布较广,发生较普遍。通常病情很轻,对生产无明显影响,严重时致部分植株叶片枯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多以分生孢子形成再侵染,使病害扩展蔓延。温暖潮湿适宜发病。草莓生长前期和中期潮湿多雨,或连阴雨、日照较少、植株生长衰弱易发病,棚室内高温潮湿也有利于发病。品种间抗病性存在一定程度差异。

防治方法
1. 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老叶,集中妥善处理。

2. 因地制宜选用较抗病品种,目前达娜、高岭等品种较耐病,可选用试种。此外还可试用其他抗病品种,参见蛇眼病。

3. 增施底肥,配合施用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避免大水漫灌,保护地注意加强通风排湿,尽可能增加植物的光照,避免偏施氮肥。

4. 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或43%菌力克悬浮剂8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30%倍生乳油12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滓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7~10天防治1次,视病情防治1~3次。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