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荔枝霜疫病
病害英文名: Litchi downy bligh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荔枝霜疫霉
病原学名: 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
分类地位: 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霜疫霉属,荔枝霜疫霉
病原介绍: 游动孢囊梗宽5~7m,长92~133m,但在玉米粉洋菜培养基上,孢囊梗极长,甚至长达1000m以上,无色,有隔膜,顶部单分枝2~3次后,在分枝先端双分叉,末小梗的顶端略尖,其上同时形成1个孢子囊。在玉米粉培养基上,新孢囊梗大多在前一个孢囊梗的顶部一段距离上产生,或在分枝的腋间继续形成,有时还可在一个末小梗上不产生孢子囊而形成新的孢囊梗,或将孢子囊推向一侧而又延伸孢囊梗,其顶部分枝,则是同时形成孢子囊的,每个孢囊梗生十多个孢子囊。孢子囊拧橡形,无色或稍淡黄色,顶端有乳突,大小17~4015~24(m),脱落后基部带一小柄,萌发时一般形成游动孢子,自顶端乳头逸出。在玉米粉洋菜培养基上,藏卵器球形,无色,壁薄而光滑,23~3317~27(m);雄器绝大多数围生,少数侧生,无色;卵孢子球形,无色至淡黄色,壁光滑,在寄主小枝上后期也可形成卵孢子,但较少见。
侵染部位: 嫩梢、花、果实、叶
症状图:


病害症状: 荔枝霜疫病为害嫩梢、花序和果实,引起落叶、落花、落果和烂果,对果实危害最大,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影响贮藏和外销,经济损失巨大。该病近年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荔枝产区,为害日趋严重。果实染病自幼果至熟果、果柄、结果的小枝均可被害,高湿时叶片也发病。叶上局部褪绿,背面生白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子实体,但通常此病发生盛期,叶片已老化,故田间叶片被害情况很少见。成熟果受害时,病斑不规则,无明显的边缘,潮湿时长出白色霉层,病斑扩展迅速,常全果变褐,果肉发酸,后期腐烂成肉浆,流出褐水。幼果受害后很快脱落,病部长白霉。3~7月发生。
发病规律: 9月份以前落地的病果,病菌在烂果的果皮内侧陆续拉成卵孢子,落入土壤内越冬,翌春高湿条件下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并形成大量游动孢子,成为主要初侵染源。树上的病枝,也可产生少量卵孢子。发病适温22~25℃,高于28℃,扩展受抑制。湿度是本病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梅雨季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枝叶繁茂,通风不良,均可加重本病的发生。此外,近成熟的果实易感病,早、中熟品种(如顶丰、黑叶等)易感病。广州每年4月底至6月上旬,43月均温21~24℃,6月上旬25℃,最低气温11~21℃,病菌靠风雨传播,孢子囊产生大量游动孢子侵入荔枝叶片、枝梢和果实,侵染过程短,再侵染频繁,因此生产上经常流行。在高湿条件下,该菌11~30℃均可侵入荔枝果实,18℃经5分钟即可侵入,25℃扩展迅速,25℃从病菌侵入到出现症状,只需24小时。
枝叶繁茂、结果多或树冠下部较荫蔽发病早且重。土壤肥沃湿润或施入氮肥多发病亦重,近成熟和成熟的果实较青果易发病。晚熟品种较早、中熟品种抗病。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由于荔枝缺少抗霜疫病品种,病菌潜育期很短,再侵染频繁,防治该病应采取降低荔枝园湿度,减少侵染来源,发病初期进行药剂保护的综防措施。(1)搞好荔枝园排灌系统、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和湿气滞留,并注意修剪使荔枝园通风透光,雨后尽快干燥。(2)减少该病初侵染源。一是每年9月前捡除落地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防止卵孢子进入土中越冬。二是根据每年3、4月份温度和湿度,预测卵孢子萌发的时间,广东约在3月下旬至至4月上旬,树冠下的地面及时喷淋1%的96%硫酸铜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0.2g/cm3石硫合剂(波美度已废除,改用密度表示。15℃下1波美度相当于1.007g/cm3。)消毒,把萌发的孢子囊杀死,切断侵染源。(3)于荔枝花蕾期、幼果期、果实成熟期抢晴天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改用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沈阳化工研究院)、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0%杀菌王(氯溴异氰脲酸)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4)荔枝早熟、中熟、晚熟品种搭配排开种植躲过霜疫病发病高峰期,可减少受害,试用避雨栽培法,可减轻发病。(5)加强荔枝园管理,冬季松土、施肥、培土、修剪,使其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6)提倡栽植白糖罂荔枝等优良品种。

总体描述: 症状 荔枝霜疫病为害嫩梢、花序和果实,引起落叶、落花、落果和烂果,对果实危害最大,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影响贮藏和外销,经济损失巨大。该病近年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荔枝产区,为害日趋严重。果实染病自幼果至熟果、果柄、结果的小枝均可被害,高湿时叶片也发病。叶上局部褪绿,背面生白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子实体,但通常此病发生盛期,叶片已老化,故田间叶片被害情况很少见。成熟果受害时,病斑不规则,无明显的边缘,潮湿时长出白色霉层,病斑扩展迅速,常全果变褐,果肉发酸,后期腐烂成肉浆,流出褐水。幼果受害后很快脱落,病部长白霉。3~7月发生。病原 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 称荔枝霜疫霉,属卵菌。游动孢囊梗宽5~7(m),长92~133(m),但在玉米粉洋菜培养基上,孢囊梗极长,甚至长达1000m以上,无色,有隔膜,顶部单分枝2~3次后,在分枝先端双分叉,未小梗的顶端略尖,其上同时形成1个孢子囊。在玉米粉培养基上,新孢囊梗大多在前一个孢囊梗的顶部一段距离上产生,或在分枝的腋间继续形成,有时还可在一个末小梗上不产生孢子囊而形成新的孢囊梗,或将孢子囊推向一侧而又延伸孢囊梗,其顶部分枝,则是同时形成孢子囊的,每个孢囊梗生十多个孢子囊。孢子囊柠檬形,无色或稍淡黄色,顶端有乳突,大小17~4015~24(m),脱落后基部带一小柄,萌发时一般形成游动孢子,自顶端乳头逸出。在玉米粉洋菜培养基上,藏卵器球形,无色,壁薄而光滑,23~3317~27(m);雄器绝大多数围生,少数侧生,无色;卵孢子球形,无色至淡黄色,壁光滑,在寄主小枝上后期也可形成卵孢子,但较少见。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9月份以前落地的病果,病菌在烂果的果皮内侧陆续拉成卵孢子,落入土壤内越冬,翌春高湿条件下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并形成大量游动孢子,成为主要初侵染源。树上的病枝,也可产生少量卵孢子。发病适温22~25℃,高于28℃,扩展受抑制。湿度是本病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梅雨季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枝叶繁茂,通风不良,均可加重本病的发生。此外,近成熟的果实易感病,早、中熟品种(如顶丰、黑叶等)易感病。广州每年4月底至6月上旬,43月均温21~24℃,6月上旬25℃,最低气温11~21℃,病菌靠风雨传播,孢子囊产生大量游动孢子侵入荔枝叶片、枝梢和果实,侵染过程短,再侵染频繁,因此生产上经常流行。在高湿条件下,该菌11~30℃均可侵入荔枝果实,18℃经5分钟即可侵入,25℃扩展迅速,25℃从病菌侵入到出现症状,只需24小时。枝叶繁茂、结果多或树冠下部较荫蔽发病早且重。土壤肥沃湿润或施入氮肥多发病亦重,近成熟和成熟的果实较青果易发病。晚熟品种较早、中熟品种抗病。防治方法 由于荔枝缺少抗霜疫病品种,病菌潜育期很短,再侵染频繁,防治该病应采取降低荔枝园湿度,减少侵染来源,发病初期进行药剂保护的综防措施。(1)搞好荔枝园排灌系统、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和湿气滞留,并注意修剪使荔枝园通风透光,雨后尽快干燥。(2)减少该病初侵染源。一是每年9月前捡除落地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防止卵孢子进入土中越冬。二是根据每年3、4月份温度和湿度,预测卵孢子萌发的时间,广东约在3月下旬至至4月上旬,树冠下的地面及时喷淋1%的96%硫酸铜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0.2g/cm3石硫合剂(波美度已废除,改用密度表示。15℃下1波美度相当于1.007g/cm3。)消毒,把萌发的孢子囊杀死,切断侵染源。(3)于荔枝花蕾期、幼果期、果实成熟期抢晴天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改用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沈阳化工研究院)、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0%杀菌王(氯溴异氰脲酸)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4)荔枝早熟、中熟、晚熟品种搭配排开种植躲过霜疫病发病高峰期,可减少受害,试用避雨栽培法,可减轻发病。(5)加强荔枝园管理,冬季松土、施肥、培土、修剪,使其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6)提倡栽植白糖罂荔枝等优良品种。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