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桑椹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异名白果病

发病症状
三种桑椹菌核病分别由三种不同的病原真菌引起,病果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肥大性菌核病受害桑果肥大,其椹小粒的花被及子房肿胀,病果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捻破后可闻到带酒精味腐烂臭气,病果中心有一块黑色干硬的大菌核。缩小性菌核病受害桑果显著缩小,呈灰白色,质地坚硬,表面有细皱纹,分布暗褐色小斑点,病果中心有黑色坚硬的菌核。小粒性菌核病则是桑果的个别或多个椹小粒染病,感病椹小粒呈灰褐色,其子房特别肥大而使之显得膨大突出,子房内有小形菌核。根据对发病桑园的观察,三种菌核病在同一地块同时有发生,但以肥大性菌核病占绝大部分,其次为小粒性菌核病,而缩小性菌核病仅为个别发生。

发生规律
(1)侵染循环

桑椹菌核病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到次年春季桑树开花期间,遇适宜条件时,土壤中的菌核萌发抽生出子囊盘,盘上子实层生出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助风力传播到雌花上,引起初次侵染。病原菌入侵雌花后,菌丝大量增殖并侵入子房内,先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由菌丝形成菌核,菌核随病果落地,果肉腐烂而菌核残留入土中越冬。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可引起再次侵染,但由于桑树花期短,对同一个品种而言,再次侵染几率很小。

(2)发病因素

品种不同品种对桑椹菌核病的抗性有所差异。建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华南分圃,2002年的桑椹菌核病发生较为严重,根据笔者对同一开花期的17个品种资源(单株)初略调查,单株感病果数从12粒至180粒不等,单株感病果率最低为13%,最高达75%。气候本病的发生与桑树开花期间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在桑树开花期间,若雨水多,土壤湿润,天气暖和,则有利于土壤中的菌核萌发和子囊盘抽生而使本病发生多,为害大。

病原菌的积累病原菌的积累是引起本病严重发生的重要因素,一般头一两年发病轻微的果桑园,如不进行处理,病情会逐年加重,若桑树开花期间遇阴雨温暖天气,会使本病爆发而严重影响桑果产量。

防治方法
采取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结合可对该病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1)物理方法

清除病果在桑果发育期间经常巡果,及时摘除树上病变果和散落到地上的病果,远离桑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菌在桑园的积累,这是控制来年病情的一个重要措施。桑园深耕对发病严重的桑园,在果期结束后对桑园进行一次全面的深耕和在冬季结合施冬肥对桑园进行深耕,可使部分病原被深埋土中而不利于其萌发。

铲除病原菌或地膜覆盖遇春季雨水多的年份,在桑树开花期间经常巡视桑园,若发现地面有病原菌子囊盘抽出,即用锄头除去,消除病原菌,或在桑树开花前用农用薄膜覆盖地面,可有效隔离病原分生孢子,使之无法浸染桑树花器。

(2)化学方法

在桑树开花期间,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粉剂1000倍液喷花,每隔5~7天喷一次,直至花期结束,一般喷2~3次可对该病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防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桑椹菌核病的控制主要靠预防,而等到病果出现,药物对其已无法起到治疗作用,因此对有白果发生的地块,除了当年采取清除病果等物理方法外,来年还需采取化学方法才可达到有效控制病害的目的。

对新植果桑园一旦发现有病果,要及时摘除集中处理,减少病原的积累,切不可掉以轻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2001年新植2000平方米杂交桑采种地,2002年发现有少量白果,但处理不及时、不彻底,2003年桑树开花期因疏忽未有喷药防治,结果白果病爆发,共计收获白果400多千克,使种子产量大幅度减产,到2004年春季,在桑树开花期间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花,每隔5天喷一次,共4次直至花期结束,结果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总计收获病果仅5.3千克,种子产量恢复正常水平。

掌握好用药时期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从雌花柱头有约10%变白时起即应开始喷药,根据实际情况每隔5~7天喷一次,一般喷2~3次直至雌花全部授粉,柱头干枯,即花期结束,可停止用药,而在桑果发育期或是发现病果之时才用药,为时已晚,效果几无,此时应清除病果,待来年采取办法加以防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