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中双12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0年

审(鉴)定情况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鄂审油2010006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83170/中双4号(♀)98008(♂)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甘蓝型半冬性中早熟常规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15天左右,幼苗直立,生长势强,侧裂叶3~4对,花瓣呈黄色,侧叠状。株型紧凑,株高172厘米,茎杆坚硬,呈微紫色,抗倒性好。主花序长,一次分枝9.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78个左右,每荚粒数19.6粒,种子黑色,千粒重约3.7克。具有较强的抗低温能力,结荚性非常好,角果结到顶部,无分段结实现象。

产量表现

在2009年度湖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区试代号为B28)中,12个试点平均亩产206.41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3.75%,增产显著,居试验第三位。最高产量可达282.8公斤/亩(随州点)。在2010年度区域试验中(区试代号为A07), 12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214.03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5.90%,增产极显著,居试验第三位,最高产量达270.2公斤/亩(襄樊点)。平均产油量84.84公斤/亩,比对照增产2.52%。两年平均产量为210.22公斤/亩,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4.83%。在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为185公斤/亩,高产田块达到223公斤/亩。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测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脂肪含量40.24%,芥酸含量0.8%,硫甙含量27.85mol/g饼,符合国家双低标准。

抗性

抗裂角性好,抗菌核病和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播种。湖北省育苗移栽应在9月1020日播种,直播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4,培育大壮苗。

2. 及时移栽。苗龄控制在30天以内,以防高脚苗。在中等肥料水平下,移栽每亩0.7~0.9万株,直播1.5~2.0万株。

3. 科学施肥。重施底肥,早施薹肥,底肥应占总施肥量70%,用复合肥作底肥,同时做到氮、磷、钾、硼平衡施肥,亩施氮肥20千克,磷肥25千克,钾肥10千克,硼肥1.5千克。特别强调早施薹肥,12月底前将薹肥施下。晚施薹肥会造成贪青、减产。

4. 病虫防控。注意苗期蚜虫和花期菌核病的防治。

延伸阅读

中椒12号甜椒


品种名称中椒12号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甜椒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长势强,株高72~78厘米,开展度82.8厘米,叶色绿。果实近方灯笼形,纵径8.6厘米,横径7.2厘米,果形指数1.2,果色绿,果面光滑,胎座中等大小,肉厚0.47厘米,单果重100~110克。鲜果味甜,品质脆嫩,商品率高,耐贮运。

栽培技术要点

1.北方地区一般在1月下旬或2月上旬播种育苗,3月下旬或4月底终霜后定植。

2.广东、海南等南菜北运基地可在7月底至9月初播种,种植密度以4000株/亩左右为宜。

3.要求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左右。结果盛期需大量追施磷肥、钾肥及氮肥,忌一次追过多的氮肥,一般应结合浇水,少量多次追肥,浇水追肥应间隔进行。

4.还注意及时防治蚜虫、烟青虫及茶黄螨等害虫。

适宜地区
适宜华南南菜北运基地反季种植,或北方作露地早熟覆盖栽培,更适于山东、河南、江苏作保护地栽培。

宁油12号油菜


品种名称宁油12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3年

审(鉴)定情况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苏审油200303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

品种来源丹31288-205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40天左右。越冬半直立,株高147.3厘米,株型紧凑,分枝上举,熟相清秀,一次分枝7.7个,二次分枝1.53个,单株有效角果320.3个,每角19.53粒,千粒重3.68克。

产量表现

20002002年参加江苏省常规油菜区域试验;20002001年度平均亩产182.06公斤,比对照宁油10号增产2.07%,不显著;200l一2002年度平均亩产132.98公斤,比对照减产2.89%,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57.65公斤,比对照减产0.08%,不显著。20022003年参加江苏省常规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3.16公斤,比宁油10号增产0.4%。

品质分析

芥酸含量0.22%,硫甙含量23.97微摩尔/克饼粉,含油率37.92%。

抗性

菌核病发病率43.12%、病指17.85,病毒病发病率25.35%、病指11.2。抗倒性中等,品种一致性好。

栽培技术要点

1. 苏南地区9月20日左右,苏中地区9月15日左右,苏北地区9月10日左右。用种量0.25公斤/亩,直播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用种量0.5斤/亩。

2. 每亩8000~9000株左右,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适当扩行距、控株距,改善田间小环境,便于田间作业。直播密度每亩1.2万~1.3万株,株行距为20厘米40~48厘米。

3.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使用速效肥,缺硼地区要补足硼肥。磷、钾、硼肥作基肥投入。氮肥在基肥中的比重占65%左右,蜡肥占15%~20%,薹肥占20%~25%。也可根据土壤肥力、菜苗长势等变化,在保证基肥用量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蜡、薹肥比例。

4. 抓好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苗期、移栽后重点防治蚜虫和菜青虫。于初花、盛花期用多菌灵、菌核清等喷雾防治菌核病。

适宜地区
适宜江苏省淮河以南油菜区推广种植。

中甘12号甘蓝


品种名称中甘12号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选育单位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0.2-12-2和79-156-1两个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极早熟,从定植到商品成熟45天左右。植株开展度40~45厘米,外叶13~16片,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叶球紧实,近圆形,叶质脆嫩,风味品质优良。冬性较强,不易未熟抽薹。单球重0.7公斤。

产量表现

亩产可达3000~35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期不可过早,华北地区一般于1月中下旬在改良阳畦或温室育苗,2月下旬分苗。苗床应控制温度,防止幼苗生长过旺、过大,造成幼苗通过春化的条件而发生未熟抽薹。

2.定植时间亦不可过早,一般在3月底4月初定植露地,每亩约5000~5500株。

3.定植时幼苗以6~7片叶为宜。采取两次5~7天左右的小蹲苗,以控制苗子在前期生长过旺。

适宜地区 主要适于我国北方地区春季露地种植。

杂双7号油菜


品种名称杂双7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1年

审(鉴)定情况201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豫审油2011005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436A98143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甘蓝型双低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生育期为230天左右。幼茎绿色,叶深绿色,有腊粉,叶片中等大小,琴状裂叶,黄色花,种子褐色。株高157.6厘米 ,分枝部位47.8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6个,结角密度1.13个/厘米,单株有效角果309.6个,角粒数24.4个,千粒重3.85克,单株产量15.7克,不育株率0.77%。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度参加河南省油菜品种区试,7点汇总,5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亩产191.1千克,比对照品种杂98009增产3.75%,达显著水平。

20092010年续试,8点汇总,5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174.6千克,比对照品种杂98009增产8.9%,达极显著水平。

20102011年度参加省油菜品种生产试验,7点汇总,7点增产,平均亩产164.0千克,比对照品种杂98009增产16.01%。

品质分析

2009、2010、2011三年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分析:平均芥酸含量0.27%,硫苷含量23.08米ol/克,含油量44.29%。

抗性

20092010年度区域试验平均冻害指数为39.68%;菌核病病害率6.65%,病指平均为3.73%,属抗(耐)病类型;没有发生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合理密植:高肥力田块每亩1万株,中等肥力地块1.2~1.5万株,旱薄地或晚播田1.5~2万株。

2. 加强田间管理:重施底肥,精细整地,足墒下种,适期播种;及时间苗和定苗;及时中耕,剔除杂草,防止板结;浇越冬水,防旱防冻,浇返青水,以利早发。

3. 防治病虫害:播前用毒饵诱杀地下害虫;苗期防治菜青虫、蟋蟀、蝗虫,春季防治蚜虫,控制病毒病发生;苗期用菌核净喷施,防止菌核病发生。

适宜地区
河南省冬油菜区推广种植。

蓉油12号油菜


品种名称蓉油12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4年

审(鉴)定情况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川审油2004001

选育单位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蓉油12(原代号杂0111)系用蓉A0464作母本,蓉C2156作父本,组配育成的甘蓝油菜中熟双低雄不育三系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组合株高200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10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509.6个,每果15.6粒,千粒重2.94克,商品油菜籽含油率39.24%,种子芥酸含量0.12%,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5.69umol/g饼。全生育期222天。

产量表现

在2003年、2004年两年省区试中,该组合17点次试验一致增产,平均亩产153.0公斤,比双低对照蜀杂6号增产13.07%。在2004年全省四点生产试验中,该组合一致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平均亩产162.44公斤,比对照增产17.28%。

抗性

植保鉴定结果,与对照蜀杂6号相比,表现为低抗病毒病,低感菌核病。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能力和抗倒能力强于对照,抗病毒能力和耐寒力与对照相近。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期:在成都平原育苗移栽适宜9月1015日播种,10月15日前后移栽。

2. 密度:成都平原移栽密度每亩6000株左右。

3. 施肥管理:成都平原中等肥力土壤亩施纯氮12~14公斤,重底早追,底追肥比例1:1,氮、磷、钾、硼肥配合施用。

4. 病虫防治:苗期和青荚期注意防治蚜虫。

适宜地区
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丘区种植。

浙双72油菜


品种名称浙双72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11年

审(鉴)定情况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闽审油2011003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宁油7号马努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甘蓝型半冬型偏春性常规品种。全生育期188.2天,比对照高油605长1.7天。幼苗直立,叶片绿色,无蜡粉,叶缘锯齿状,下部裂叶3对,苔茎粗壮,绿色,花瓣侧叠,淡黄色。平均株高154.89厘米,第一次有效分枝部位高61.94厘米,有效分枝数7.87个,主花序有效长度47.17厘米,结角密度1.31,角果长度7.07厘米,每株有效角果299.33个,每角粒数19.18粒,千粒重3.91克。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度参试,平均籽粒亩产155.64公斤,比对照高油605增产7.12%,增产不显著;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籽粒亩产114.31公斤,比对照增产13.40%,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籽粒亩产135.04公斤,比对照增产9.15%。20092010年度全省生产试验,籽粒平均产量88.5公斤,比对照增产22.9%。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油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浙双72芥酸含量1.30%,硫苷含量33.50微摩尔/克,含油量43.34%。

抗性

两年省区试田间调查冻害率25.80%,冻害指数11.09%,菌核病发病率8.93%,病害指数4.72%。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播种期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苗床亩播种量0.35~0.5公斤。直播密度每亩12000~15000株,移栽一般在苗龄30~35天,3~4片真叶时开始,移栽密度6000~8000株。亩施肥总量氮肥8~10公斤,磷肥3~5公斤,钾肥5~7公斤,硼砂1公斤,其中,氮肥总量的50%、磷、钾肥总量的80%作基肥;苗期和蕾薹期要用优质高效硼肥进行叶面追肥。苗床期重点防治菜青虫和蚜虫,初花期每亩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2~3两,兑水50~60公斤防治菌核病,5~7天后再防治一次。

适宜地区
福建省作冬油菜区。

备注
原代号:双72

陕油12油菜


品种名称陕油12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9年

审(鉴)定情况2009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陕审油2009007号

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咸阳希望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9024A1521C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双低杂交种。半冬性,耐冻性较强。苗期叶色淡绿,顶叶圆,裂叶2~3对,冬前出叶10~12片。株高180厘米左右,单株有效分枝数9~10个,有效角果数400个左右,角粒数21~23粒,千粒重3.6克左右。返青后生长迅速,初花期与对照相同,终花期比对照早1~2天,成熟期比对照早1天。

产量表现

陕南区试两年平均亩产201.5公斤。

品质分析

杂交种种子芥酸含量0.26~0.0%;商品籽硫苷含量36.47~24.22微摩尔/克(饼);含油量41.84~43.21%。

抗性

2007年感菌核病;2008年抗菌核病。

栽培技术要点

播期:陕南9月5日育苗,10月下旬移栽。密度:每亩8000~10000株左右,单株移栽。施肥:亩施碳酸氢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10公斤。管理:油菜出苗后用4.5%的甲敌粉或1.5%的1605粉每亩1.5~2.0公斤防治油菜黄曲跳甲。2月下旬~3月上旬,用4.5%甲敌粉或1.5%的1605粉每亩1.5~2.0公斤或用40%的氧化乐甲1000~1500倍液防治油菜茎象甲。灌浆期用吡虫啉防治蚜虫。初花期及初花7~10天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菌核病。

适宜地区
适宜陕西省陕南汉中、安康地区种植。

备注
原代号:秦研11

草原12号豌豆


品种名称草原12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1988年

审(认)定情况1988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审定

审(认)定编号青种合字第0070号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大青豆尼泊尔为母本,57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幼苗半直立、绿紫红,高茎、淡绿,茎上覆盖蜡被。株高(146.3012.30)cm。总状花序,花紫红色,旗瓣淡紫色、龙骨瓣淡绿色、翼瓣深紫色。去壳荚型,直形,青荚淡绿色,成熟荚淡黄色,荚内籽粒自由式排列,田间不裂荚。籽粒褐纹紫斑,鼓形,子叶淡黄色,种脐浅褐色或黑色,种皮不破裂。干籽粒千粒重(232.006.70)g,单株粒重(15.001.90)g,经济系数0.465。属春性、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0天左右,全生育期160天左右。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2250~3000kg/hm2。

品质分析:干籽粒含淀粉53.01%,粗蛋白质25.26%。

抗性:抗旱性强,较抗根腐病和白粉病。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播种,播种量225kg/hm2,播种密度75104~90104株/hm2,株距3~6cm,行距25~30cm。注意苗期防治潜叶蝇和地下害虫为害。

适宜地区
适宜在山旱地种植。

备注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累计推广面积约667000公顷。

茄杂12号


品种名称茄杂12号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选育单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紫黑色圆茄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耐低温弱光。株高60~70厘米,株型矮小、紧凑。开花节位6~7节,长势中等,连续座果能力强。果实扁圆形,紫黑色,果肉紧实,浅绿色,果面光滑,色泽度好,单果重650~800克。

产量表现

亩产5000~6000kg。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亩种植密度为每亩1800~2000株。适合春棚密植栽培。

适宜地区
适宜温室、春棚、春露地栽培。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