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根甜菜(紫菜头)

分类 根菜类-根菾菜(根甜菜)
学名Beta vulgaris L. var. rapacea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特种蔬菜种苗公司
品种来源北京市特种蔬菜种苗公司选育。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肉质根卵圆形,表皮较粗糙。肉质呈紫红色,富含糖分和矿物质。单根重400~500克,是主要食用部分,也可以提炼色素。长叶柄,大叶片。叶柄及叶脉均为紫红色,低温时叶肉也渐渐变紫。耐寒、耐热。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宜春、秋两季露地栽培,春季在地温上升至到10℃时播种(过早播种易抽薹).

2. 播种前施足有机肥,条播或穴播,栽植行距40厘米、株距10~15厘米。生

3. 长前期以施氮肥为主,中后期追施钾肥。

4. 追肥后及时浇水,水渗后稍干,随即松土并向根际部位拢土,同时剔除杂草和劣苗,立冬前收获。

5. 收获后的紫菜头可采取沟埋、窑藏等方法贮存,温度以控制在0~4℃为宜。

适宜地区 适应性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

扩展阅读

紫叶甜菜


品种名称紫叶甜菜

分类 绿叶菜类-叶菾菜(叶甜菜)
学名Beta vulgaris L.var.Cicla Koch.

选育单位 北京市特种蔬菜种苗公司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叶紫色,叶脉、叶柄粉红色,主脉上有4条明显的羽状脉,叶片肥厚、表面光亮。主根、须根红色,较发达,适应能力强,耐肥、耐旱、耐热、耐寒。株高约26厘米,株型直立紧凑,上部叶略向外倾,生长整齐。因其外观漂亮,可用于花坛组字、造型、配色。叶片还可凉拌、做汤或涮食。

栽培技术要点

1.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直播或育苗移栽。播种前浸种24小时,催芽2天即可播种。

2.小株应用型(嫩株采收)栽植密度约16000株/亩,株、行距各20厘米;大株应用型(劈叶采收)密度约为11000株/亩,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

3.生长期及时浇水松土,追施氮肥,多采取以水带肥的方法,可施尿素、硫酸铵等。不宜施挥发性强的氮肥,如碳酸氢铵、碳酸铵等,以免叶面灼伤而干枯。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凹头苋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凹头苋,拼音:āotóuxiàn

拉丁学名:Amaranthuslividus

别称:野苋、光苋菜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中央种子目,亚目:

科:苋科,亚科:

族:,属:苋属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体无毛;茎伏卧而上升,从基部分枝,淡绿色或紫红色。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5-4.5厘米,宽1-3厘米,顶端凹缺,有1芒尖,或微小不显,基部宽楔形,全缘或稍呈波状;叶柄长1-3.5厘米。花成腋生花簇,直至下部叶的腋部,生在茎端和枝端者成直立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矩圆形,长不及1毫米;花被片矩圆形或披针形,长1.2-1.5毫米,淡绿色,顶端急尖,边缘内曲,背部有1隆起中脉;雄蕊比花被片稍短;柱头3或2,果熟时脱落。胞果扁卵形,长3毫米,不裂,微皱缩而近平滑,超出宿存花被片。种子环形,直径约12毫米,黑色至黑褐色,边缘具环状边。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习性

多生于农田、地埂、路边、荒地和湿润的地方,人家附近的杂草地上。种子随风、雨水或灌溉水及收获物进行传播。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用作缓和止痛、收敛、利尿、解热剂;种子有明目、利大小便、去寒热的功效;鲜根有清热解毒作用。全草:甘,凉。用于痢疾,目赤,乳痈,痔疮。种子:祛寒热,利小便,明目。

红梗叶甜菜


品种名称红梗叶甜菜

分类 绿叶菜类-叶菾菜(叶甜菜)
学名Beta vulgaris L.var.Cicla Koch.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品种来源原产地欧洲地中海沿岸。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经系统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英文名称

LeafBeet,SwissChard

别名

千叶红、火焰莱、红甜菜、红柄甜菜、红梗甜菜、莙荙菜、牛皮菜、厚皮菜、光菜等。

科属

藜科(ChenoPodiaceae)甜菜属。

植物学特征

根系发达。茎短缩。营养生长期叶簇生。叶长卵圆形或卵圆形,叶片肥大,叶面有皱褶,鲜红或紫红色,叶缘无缺刻,叶柄断面呈凹字状,肥厚、肉质鲜红或紫红色。花序复总状,花白色。果实为聚花果(含种子2~3粒)种子千粒重100~160克。定植后25天左右可陆续采收外叶,心叶继续生长,采收期长达46个月,产量2500千克/亩。整株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盆栽观赏兼食用,亦可作室外摆花。,

生物学特性

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喜冷凉湿润气候条件,耐寒、也较耐热,种子在4~5℃时便可发芽,22~25℃时发芽良好,叶簇在日均温14~16℃时生长良好。属低温长日照作物。要求土壤有充足的水分供应,但怕涝,适宜在中性或弱碱性、、肥沃、疏松、通气性好的土壤中种植。

类型与品种

叶甜菜按叶柄颜色不同可分红梗、白梗和青梗三种类型。近年我国流行的红梗品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北京春社蔬菜科技研究开发中心选出的千叶红(深紫红色)、从欧洲引进的红梗叶甜菜(鲜红色)等。

栽培技术要点

1. 露地栽培。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栽培,北方地区春、夏、秋可以在露地栽培,收获小植株的,播种后50天左右即可收获;擗叶收获,一次栽培可以多次收获,一般春季23月播种,4月开始收获,一直收获至入冻前。

2. 保护地栽培。一般在北方的冬季日光温室中进行,选用红梗牛皮菜品种,擗叶收获,在元旦至春节期间作为特菜供应。89月播种;910月定植,元旦至春节供应。

3. 育苗。采用苗畦、营养钵育苗均可,或者用直播苗畦中间拔下来的小苗,因播种材料是叶用甜菜的果实,个体较大,播种时覆土宜深,1~1.5厘米,每粒种子出苗3株左右,定植时分开定植。育苗移栽每667平方米用种量约0.5千克。

4. 直播。小株一次采收一般采取直播的方式,条播、撒播均可,播后覆土1~1.5厘米,覆土后镇压,然后浇水,即可等待出苗。直播每667平方米用种量约2.0千克。

5. 苗期病害与预防。叶用甜菜苗期很容易发生病害,主要有两种病害:甜菜黑脚病和甜菜根腐病。

①甜菜黑脚病。又称蛇眼病,茎基和根部染病,发芽后不久即显症,严重的未出土即病死,病株幼苗接近地面的胚茎变褐,后茎部缢缩,引起猝倒。病原菌为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流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发病适温19℃,土壤干燥易发病,施肥不当、生长衰弱、土壤偏碱发病重。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用52℃温水浸种60分钟。二是繁种时采用无病母根。三是加强栽培管理,有条件的每667平方米施硼砂0.1~0.6千克,可提高抗病性。四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②甜菜根腐病。幼苗和大苗均可发病,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由腐霉菌为主的可引致猝倒,由丝核菌引起的多不呈猝倒状。病部初生椭圆形暗褐色斑,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有时两菌复合侵染,致幼苗根部很快腐烂,后期染病常常引起干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终极腐霉和立枯丝核菌均为土壤习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青梗甜菜、白梗甜菜等品种。选耕作层厚、土质肥沃、pH6.5~7.2、排渗水好的地块种植叶甜菜。二是种子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按种子重量1%拌种消毒。三是播前对土壤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6千克消毒,均匀撒在土壤上耙入土中后再播种。四是发病初期浇灌50%福美双300~400倍悬浮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粉剂800倍液,效果优异,每株灌对好的药液300~400毫升。

6. 整地、施肥、做畦。叶用甜菜虽然耐瘠薄、耐盐碱,但也喜欢肥沃、疏松的土壤,播前应平整土地,深耕土壤,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5000千克、复合肥50~100千克,均匀铺施地面,用旋耕机或人工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做成宽1.3~1.5米、长8~10米的平畦。直接播种的畦面应细、软、平。

7. 定植与定苗。育苗移栽多次采收的,定植株行距为25~30厘米30~40厘米。直播一次性采收的,播种后须分次间苗,播种后30天左右的小苗间拔采收即可上市销售,定苗株行距为10~15厘米15~20厘米。

8. 田间管理。叶用甜菜为栽培容易的蔬菜,稍加管理,就能生长良好。叶用甜菜定植或定苗后,要及时地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一次性小株采收的,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收获前3~5天应停止浇水,以保证商品质量。育苗移栽的除基肥施足外,生长收获期间还要追肥,可在每次收获以后,进行追肥,每次每667平方米施用尿素10千克左右。温度低时生长慢、收获少,宜少浇水少施肥。温度高时,生长快、收获多,宜多浇水多施肥。具体的管理,应结合具体情况而定。

营养与食用

1. 营养。每100克叶片含还原糖0.95克,粗蛋白1.38克,纤维素2.87克,脂肪0.1克,胡萝卜素2.14毫克,维生素C45毫克,维生素B10.05毫克,维生素B20.11毫克,钾164毫克,钙75.5毫克,镁63.1毫克,磷33.6毫克,铁1.03毫克,锌0.24毫克,锰0.15毫克,硒0.2微克。

2. 食用。小株幼苗可以当菠菜食用,可以生食、炒食、焯后凉拌、煮食、做汤、做馅等;大株叶片可以叶肉、叶柄分开来食,可煮食、凉拌、炒食、做汤、做馅等。如清炒牛皮菜、牛皮菜烧豆腐、肉炒牛皮菜。广东韶关有一道莙荙菜包,是用白萝卜、鲜冬笋、韭菜等切碎加水发虾米、香菇、瘦肉粒共炒后,勾芡,然后用牛皮菜叶片包裹后油锅煎之,煎时要把叶柄放于锅上,此菜风味独特。

适宜地区
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种植,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冬季可进行保护地栽培,其余季节可露地种植,长江以南地区可常年在保护地、露地栽培。

枸杞头


品种名称枸杞头

分类 芽苗类-体芽菜
品种来源原产地中国。

品种描述
学名

Lycium Chinensis Mill.

英文名称

Chinese Wolfberry

别名

大叶枸杞、枸杞菜、枸芽菜等。

科属

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

植物学特征

株高可达75厘米以上,茎半匍匐、表面灰绿色,具稀疏软刺,分枝性强。叶宽大肥厚,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宽卵圆形,绿色,互生。花簇生于叶腋,紫红或浅紫色。果实为浆果,长椭圆形或卵形,鲜红或橙红色。种子肾形,黄白色至黄褐色,千粒重0.89克。

生物学特性

为多年生灌木。喜温和气候,但适应性较强,生长适宜温度15~20℃,低于10℃生长滞缓,高于25℃则生长将受影响。喜光,但在北方冬季保护地较弱光照条件下也能良好生长。较耐旱、不耐涝。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很严格,但较耐肥,故以肥沃、排水良好、pH值7.8~8.2的沙质壤土种植为好。

类型与品种

按叶片大小可分为大叶和小叶两种类型,一般宜选用大叶类型。

栽培技术要点

以扦插繁殖。一般于89月或春季发芽前进行扦插育苗,取健壮一年生枝条截成8~10厘米插条,扦插于沙床,间距2~3厘米,插深5~7厘米,约经25天左右,待插条成活后即可移栽。定植行距20~30厘米,株距15~20厘米,待幼梢长至20厘米时即可采收长10~15厘米的芽梢上市。日光温室栽培宜在10月中旬前定植。

营养与食用

以幼梢供食。富含胡萝卜素(3.96毫克/100克鲜样)、钾(504毫克/100克鲜样)、钙(105毫克/100克鲜样)、磷(104毫克/100克鲜样)等营养成分,并具有明目、止渴消热等保健功效。可用沸水汆后凉拌,也可炒食、煲汤或做火锅配菜涮食,口感柔嫩、清爽、略带苦涩味,风味独特。

适宜地区
多分布于朝鲜、日本、东南亚、欧洲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但采用枸杞则以广东栽培为多,近年北京等地也已引种推广。

暗紫菜豆丛枝病


病害中文名: 暗紫菜豆丛枝病
病害英文名: Dark- purple bean witches' broom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 植物菌原体
病原学名: Cineraria yellow, Phytoplasma
病原介绍: 是一类寄生在植物韧皮部筛管细胞中的非螺旋形菌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近圆形至椭圆形细胞生物体。由于它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 至今尚无法对其进一步分类和鉴定。对青霉素不敏感。 该植原体能为害100多种观赏植物。
病原中文名: 植物菌原体
病原学名: Vinca rosea,phytoplasma
病原介绍: 在病株叶脉和侧根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均观察到菌原体, 大小80~800 nm。
病原中文名: 植物菌原体
病原介绍: 在病树叶脉筛管中见到菌原体质粒,大小100~670nm,形多样。
病原中文名: 植物菌原体
病原学名: Japanese hornwort witches' broom Phytoplasma
病原介绍: 用电镜观察病株幼茎,叶片主脉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多没有细胞壁,具形态多样的菌体,菌体以椭圆形、球形为主,此外还有长形或哑铃形的,大小不一,椭圆形的250~500300~660(nm),球形的200~600(nm),此外还可见到不规则放射状的核酸物质。
病原中文名: 植物菌原体
病原学名: Phytoplasma
病原介绍: 病株超薄切片经电镜观察,在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充满了球形或椭圆形菌体,直径250~600nm。菌体内可见到丝状核酸内含物
病原中文名: 植物菌原体
病原介绍: 病株嫩枝叶柄韧皮部筛管细胞中有大量菌原体,大小300~760nm。
病原中文名: 植物菌原体
病原介绍: 电镜观察病株叶脉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存有植物菌原体。形状为球形或椭圆形,大小200~900nm。有些菌体中可见核酸样纤维状物质,有的还可见到双层膜,有的正处于出芽状态。在筛管细胞中管壁好像受到植物菌原体分泌物侵蚀。
病原中文名: 植物菌原体
病原介绍: 大小80~800nm
病原中文名: 植物菌原体
病原学名: Japanese hornwort witches' broom Phytoplasma
病原介绍: 用电镜观察病株幼茎,叶片主脉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多没有细胞壁,具形态多样的菌体,菌体以椭圆形、球形为主,此外还有长形或哑铃形的,大小不一,椭圆形的250~500300~660(nm),球形的200~600(nm),此外还可见到不规则放射状的核酸物质。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暗紫菜

侵染部位: 整株
病害症状: 病株叶片变细小,整株藤蔓细弱,变小。该病在海南省查到。
发病规律: 该病寄主范围、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还在研究中。
病害分类: 植原体
防治办法: 生产上发现该病时 , 可在发病初期喷洒医用四环素或土霉素溶液4000倍液 , 隔 10 天左右 1 次 , 防治 1 次或 2 次。

总体描述: 症状 病株叶片变细小,整株藤蔓细弱,变小。该病在海南省查到。病原 Dark purple bean witches' broom, Phytoplasma称植物菌原体。在病株叶脉及叶柄韧皮部筛管细胞中见到形态不一的菌体,大小250~650(nm)。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寄主范围、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还在研究中。无公害防治法 生产上发现该病时 , 可在发病初期喷洒医用四环素或土霉素溶液4000倍液 , 隔 10 天左右 1 次 , 防治 1 次或 2 次。

鄂红2号紫菜薹


品种名称鄂红2号

分类 白菜类-紫菜薹
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var.purpurea Bailey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鄂审菜0022003

选育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9609作母本,9611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红菜薹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紫菜薹品种,从播种到始收70天左右,盛采期80~120天。田间生长势强,株高50~55厘米,开展度70左右,基生莲座叶8~10片,叶柄、叶主脉紫红色。菜薹亮紫红色,无蜡粉,色泽鲜艳,单薹重50~90克。薹叶3片左右,薹叶尖圆,较长;薹长25~45厘米,横径1.5~2.0厘米。耐寒,抗病性较强。

产量表现

19971999年在武汉、孝感、宜昌、荆州、襄樊、十堰等地试验、试种,前期产量高,一般总产量1500~2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育苗,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播种,早播要盖遮阳网。出苗后酌情喷水。

2. 整地定植,选用前茬未种过白菜的地块,深沟高畦,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苗龄不超过30天,亩栽2800~3000株。

3. 田间管理及采收,定植后一周内追施一次速效肥,封行前逐渐增大追肥浓度追施2~3次。薹长25~30厘米时采收,每采收2~3次后及时追施速效肥。全生育期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4. 防治病虫害,苗期防治黄条跳甲、菜螟,大田期主要防治软腐病、霜霉病、黑斑病、蚜虫、菜螟、菜青虫等病虫。

适宜地区
适于湖北省种植。

马兰头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马兰头,拼音:mǎlántóu

拉丁学名:

别称:马兰、马郎头、红梗菜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十字花科,亚科:

族:,属:

主要产地

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省

形态特征

分红梗和青梗两种,是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茎有匍枝。茎直立,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叶互生;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3-6cm,稀达10cm,宽0.8-2cm,稀达5cm,先端钝或尖,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关裂片,两面或上面具疏微毛或近无毛,薄质;上面叶小,无柄,全缘。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mm,长4-5mm;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约2mm,内层倒披针长圆形,长达4mm,先端钝或稍尖,上部草质,有疏短毛,边缘膜质,具缘毛;舌状花1层,15-20个,管部长1.5-1.7mm;舌片浅紫色,长达10mm,宽1.5-2mm;管状花长3.5mm,管部长约1.5mm,被短毛。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极扁,长1.5-2mm,宽约1mm,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毛及短柔毛,冠毛长0.1-0.8mm,易脱落,不等长。花期5-9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

马兰头原是野生种,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

药用价值

味辛;性凉。归肺、肝、胃、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营养价值

含钙、磷、铁、胡萝卜素、钾、维生素B、尼克酸等。

马兰头鸡蛋饼
原料:
鸡蛋、马兰头、盐
做法:
1、鸡蛋加盐打匀。
2、马兰头洗净后,粗切。
3、将马兰头放入蛋液,加少盐调味。
4、炒锅入油,等油温升高导入蛋液,小火将两面炕成金黄色即可。

优质紫菜薹——薹杂1号


名称优质紫菜薹薹杂1号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白菜类-紫菜薹
栽培技术
薹杂1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杂交菜薹新品种,其组合为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薹2A父本系96(1),2007年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鉴定,编号为陕鉴蔬2007001号。

1.特征特性

植株半直立,莲座叶8片左右,阔卵圆形,叶色绿带紫,叶缘波状,基部深裂,叶脉、叶柄均为紫色。菜薹紫色,外被蜡粉。腋芽萌发力强,一般侧蔓11个左右。在陕西关中东部秋播露地栽培,每667平方米栽植5 500株的密度下,株高35厘米,开展度50厘米。薹长20-30厘米,薹粗1厘米以上,单薹质量25-30克,薹生叶长5-7厘米,宽3厘米左右,来年2月底采收;温室栽培,元旦后采收。晚熟,生长势强。薹杂1号在露地栽培一般未见病害发生,但在保护地栽培,在通风不及时、湿度过大的情况下,有霜霉病发生。该品种比十月红二号和九月鲜耐寒性好,且菜薹食味微甜,粗纤维少,口感好。

(1)品质分析

经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营养成分分析,薹杂1号蛋白质含量为2.7%,粗纤维含量1.1%,脂肪含量0.39%,VC含量0.21毫克/百克,与对照九月鲜的蛋白质、粗纤维素、脂肪和VC含量相近,但其可溶性糖含量为2.02%,比对照九月鲜高。

(2)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

适宜在陕西关中及以南地区种植,一般667平方米产菜薹1 500千克左右。

2.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

薹杂1号适宜在陕西关中以南等地冬季露地或温室及塑料大棚栽培,陕西关中地区可以在9月中旬播种,最适播期为9月20号左右。紫菜薹根系发达,最好采用育苗移栽,苗龄28-32天,即5-6片叶时定植。

(2)定植

应选择土壤肥沃、利于排灌的地块整地做畦,畦宽1.2-1.5米,选阴天或晴天下午移栽,行距40-5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6 000株左右,栽后灌透水。

(3)施肥

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2 000-3 000千克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过磷酸钙50千克或磷酸二铵20千克,钾肥5千克。若地力较薄,未施农家肥,可667平方米增施30千克尿素。移栽缓苗后追尿素5千克,采收期根据生长情况可酌情追施2-3次速效复合肥,667平方米用量5-10千克。

(4)田间管理

在陕西关中露地栽培,11月中旬需培土,11月底、12月初宜冬灌预防冻害。若遇特冷年份,12月中下旬可用玉米秆或土顺行轻盖,如用土盖注意不宜捂实盖严,开春要及时除去覆盖物,采收期应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5)采收

若温室栽培12月下旬开始采收,1-2月盛采,3月底罢园。露地栽培来年2月底、3月初始采,3-4月盛采,5月上旬罢园。采收时应注意及时采收主薹,尽量避免损坏叶子并保留2-3个侧芽。侧薹、孙薹采收时一定要留2片叶,以利孙薹萌发和抽生。

湘红2000紫菜薹


品种名称湘红2000

分类 白菜类-紫菜薹
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var.purpurea Bailey

选育单位 隆平高科湘研蔬菜种苗分公司
品种来源隆平高科湘研蔬菜种苗分公司育成的紫菜薹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菜薹肉质幼嫩肥大,主薹横径约2.5厘米,第一批侧薹横径约2.2厘米,单根菜薹鲜重60克左右,肥大者可达150克。菜薹紫红色、无蜡粉,薹生叶小而少。菜薹肉质细腻,味甜,品质极好。植株侧薹成熟期集中,第一批侧薹6~10根,产量比一般品种高30%左右。中晚熟,播种后85天左右采收。植株耐寒、抗病性强,但不耐热。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225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

1. 长江流域在8月底至9月上旬播种育苗,12月上中旬开始采收,翌年12月为采收盛期。湖南地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

2. 育苗或直播均可,育苗移栽需35天左右。

3. 选择前茬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

4. 在南方栽培要求深沟窄畦,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栽植密度3000株/亩,莲座叶生长适宜温度在15~20℃,菜薹适宜温度在5~15℃,能耐0℃左右低温。

5. 由于菜薹肥大,霜冻易引起空心,所以要及时采收。

适宜地区 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中晚熟秋冬栽培以及北方保护地栽培。

翘头青萝卜


品种名称翘头青萝卜

分类 根菜类-萝卜
学名Raphanus sativus L.

选育单位 哈尔滨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哈尔滨市种子公司选育。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叶簇开展或半直立,羽状叶,叶色深绿。肉质根长圆锥形,根部稍翘,长30~35厘米,横径10~15厘米,肉质根约1/2露出地面。表皮光滑深绿色,肉色淡绿,肉质致密,味甜稍辣,贮藏后转甜,品质优良,宜生食或加工腌制。单根重1~2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黑龙江地区7月20日左右播种,10月上旬收获。

2. 定苗密度3000株/亩,栽植行距60~70厘米、株距30厘米。

3. 播前施入足量充分腐熟农家肥作基肥。

4. 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栽培。

贵州青头萝卜


品种名称贵州青头萝卜

分类 根菜类-萝卜
学名Raphanus sativus L.

品种来源贵州省农家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叶簇较直立。花叶,全裂,叶色深绿。叶片长33厘米左右,叶宽13厘米左右,叶柄浅绿色。肉质根长圆筒形,纵径21~28厘米,地上部分约11厘米,横径9.5厘米。肉质根皮地上部为绿色,地下部分为白色,肉质白色。单根重1500克。秋冬萝卜类型,中晚熟,从播种至采收90~110天。根肉质致密,味甜水分多,口感脆嫩,品质好。生、熟食及腌制均宜。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量4300千克左右。

抗性

抗逆性较强。

栽培技术要点

贵州省各地8月播种。畦栽,行距45厘米,株距45厘米。10月收获。

适宜地区 贵州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鄂红1号紫菜薹


品种名称鄂红1号

分类 白菜类-紫菜薹
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var.purpurea Bailey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鄂审菜0012003

选育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9610作母本,9603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红菜薹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极早熟紫菜薹品种,从播种到始收50天左右,盛采期60~90天,元旦前采收完毕。田间生长势中等,株高40~50厘米,开展度70厘米左右,基生莲座叶7~9片。菜薹紫色少蜡粉,色泽较鲜艳,单薹重45~80克。薹叶3片左右,薹叶尖小;薹长25~45厘米,横径1.5~2.0厘米。

产量表现

19971999年在武汉、孝感、宜昌、荆州、襄樊、十堰等地试验、试种,前期产量高,一般总产量1700~2000公斤。

抗性

耐热性强,较耐霜霉病,不抗黑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育苗。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播种,早播要盖遮阳网。出苗后酌情喷水。

2. 整地定植。选用前茬未种过白菜的地块,深沟高畦,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苗龄不超过25天,亩栽3000~3200株。

3. 田间管理及采收。定植返苗后一周内追施一次速效肥,封行前追施2~3次。薹长25~30厘米时采收,每采收2~3次后及时追施速效肥。全生育期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4. 防治病虫害。苗期防治黄条跳甲、菜螟,大田期主要防治软腐病、霜霉病、黑斑病、蚜虫、菜螟、菜青虫等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于湖北省种植。

湘红9月紫菜薹


品种名称湘红9月

分类 白菜类-紫菜薹
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var.purpurea Bailey

选育单位 隆平高科湘研蔬菜种苗分公司
品种来源隆平高科湘研蔬菜种苗分公司育成的紫菜薹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中等,菜薹中等大小,侧薹横径约1.8厘米,红紫色,有少量蜡粉,薹生叶窄长形。风味好,特别适合湖南等地市场消费习惯,采收期相对较长。极早熟,从播种到始收50天左右。抗逆性强,较耐热。

栽培技术要点

1. 长江流域在8月底至9月上旬播种育苗,12月上中旬开始采收,翌年12月为采收盛期。

2. 湖南地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

3. 育苗或直播均可,育苗移栽需35天左右。

4. 选择前茬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

5. 在南方栽培要求深沟窄畦,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栽植密度3000株/亩,莲座叶生长适宜温度在15~20℃,菜薹适宜温度在5~15℃,能耐0℃左右低温。

6. 由于菜薹肥大,霜冻易引起空心,所以要及时采收。

适宜地区 适宜长江流域作早熟栽培。

根芹菜


品种名称根芹菜

分类 绿叶菜类-芹菜
学名Apium graveolens L.

品种来源引进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地上部类似芹菜,地下部肥大,呈圆球形,膨大部分由短缩茎、下胚轴和真根上部组成。在肉质根结构上属胡萝卜类型。主要食用部分为次生韧皮部,具发达的薄壁细胞组织。

根芹叶片深绿色,肉质脆嫩,生长势强,单球重250~500克。根芹的花序为复伞形,花小,白色,异花授粉,但自交也能结实;果实为双悬果,有2个心皮,其内各含1粒种子,种皮呈褐色,粒小,有香味,千粒重约0.4克,种子寿命为3年。

性喜冷凉湿润,在土壤温度20℃时生长量大,在25℃则生长量较小,在炎热高温下易引起褐变和腐烂。宜于供水良好、富含有机质、轻松肥沃的土壤栽培。从发芽到幼苗期生长缓慢,播种到成苗需80~90天。

产量表现

亩产2000公斤左右。

类型和品种

常见的有普通种、早熟派立司等欧洲引进品种。普通种叶比芹菜小,叶柄不发达,有苦味,呈赤色或褐色,根呈圆锥形,根尖多分枝,根重约250克。早熟派立司叶多而宽,根呈近正扁圆形、早熟。

栽培技术要点

1.一般可春、秋两季栽培。夏季较冷凉的地区,可于2~3月份在大棚等保护地中育苗,4月定植于大田,初夏收获。另一季是于夏季在遮阳网防雨棚降温育苗,秋季定植,初冬收获,耐寒性较强,可覆草防冻,整个冬春均可采收应市。

2.用穴盘育苗最为理想。如用苗床育苗,则要假植1次,一般在3~4片真叶时按10厘米行株距分苗1次.苗床温度白天17~20℃、夜间12~15℃为宜。当幼苗长到9~10片叶时,即可定植。行株距25~40厘米见方。定植时尽量少伤根系,缩短缓苗期。因植株营养生长需要充足的氮肥和磷肥,肉质根的肥大生长吸收钾肥较多,应于植株生长前期结合浇水早施追肥,促进营养生长;后期供水要均匀,促进肉质根肥大。生长期还要及时摘除老叶和侧生枝叶,在肉质根肥大期间,可把根际土壤扒开,用刀割去肉质根侧根.使主根生长肥大,表面光洁,形状整齐。

3.一般在霜冻前采收,0~1℃条件下贮藏。冬季也可用肉质根促成栽培,生产嫩叶柄,温度要求14℃以上,可长出叶柄供食,风味独特。

4.在冬季寒冷地区,可于根芹菜收获时,选长势强壮、无病虫害、肉质根大且形状整齐、皮色一致的做种株。摘除黄叶、老叶,移栽到施入基肥的阳畦或大拱棚内,按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定植。栽后浇水,用透明膜覆盖保温、保湿,促进生根。缓苗后在简易条件下保护成株低温越冬,通过春化,第二年可抽薹、开花、采种。亦可将留种植株假植于阳畦或拱棚内,采取措施低温越冬,翌春取出,定植于露地采种。

5.在稍加一些保护即可越冬生长的地区,可用越冬栽培田,按标准选留种株。其余植株可采收上市。选留的种株于翌春抽薹开花,6月下旬到7月上、中旬收获种子。

6.主要的病害有斑枯病,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主要虫害为蚜虫,可用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营养与食用

根芹菜由叶芹演变而来,但比叶芹营养价值高。每100克食用部位含蛋白质1.5克、脂肪0.3克、糖类3.5克、维生素B10.05毫克、维生素B20.06毫克、维生素C8毫克、钙43毫克、磷115毫克、铁0.7毫克。

以脆嫩的肉质根和叶柄供食,可凉拌、炒食、煮食或作汤的香辛料。也是作馅的好材料。还可榨汁药用。

适宜地区
适宜春露地及秋冬季保护地栽培。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