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早冠

分类 甘蓝类-球茎甘蓝(苤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var.caulorapa DC.

选育单位 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早熟苤蓝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品种,生育期80天左右,育苗期35天左右,定植后45天左右可收获。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32~40厘米,开展度65~72厘米,球茎高7厘米左右,球茎横径18厘米左右,单球重0.8千克左右。球茎扁圆,浅绿色,表面光滑,叶片少,叶痕浅,株型紧凑,适宜密植,其商品性状及食用品质优良,产量及抗病性、早熟性优于对照天津青苤蓝。

产量表现

每亩产量可达2700~3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早冠苤蓝在华北地区可用于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2. 保护地栽培可采用温室或阳畦育苗,温室育苗的适宜播期为12月下旬,阳畦育苗的适宜播期为1月中旬。苗龄一般为40天左右,即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3. 一般温室栽培于2月中旬定植,塑料大棚栽培于3月中旬定植。露地栽培于2月下旬播种育苗,4月中旬定植。

4. 各地应根据当地及当年的气候条件变化适当调节播种育苗时期及定植时期,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定植。

5. 每亩栽苗5000~5500株。

6. 定植前每亩施腐熟厩肥3000~4000千克及氮磷钾复合肥或过磷酸钙25千克。

7. 定植时应适量浇水,避免大水漫灌,以保持地温促进缓苗。生长前期不宜过早追肥浇水,以免造成地温下降或植株徒长,球茎膨大中期和后期结合浇水每亩分别追施尿素10千克,以满足苤蓝对肥水条件的要求。

8. 遇连阴雨天气应注意防治霜霉病等病害。

适宜地区
适宜天津市种植。

小编推荐

冬冠1号甘蓝


品种名称冬冠1号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冬冠1号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以自交系K233-2356HWC1821相互杂交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冬冠1号株高约45厘米,开展度约55厘米,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叶球圆形或扁圆形,生长期115天,定植到收获约需68~70天。单球重2.0~2.5千克,品质风味佳,抗冻性强,能耐-19℃的冷冻低温,在纬度40以南、1月份最低温度不低于-20%的地区冬季完全越冬,抗抽薹,中心柱高3.6~4.8厘米,紧实度为69%。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期播种:冬冠1号在华北地区进行秋播的时间为6月底至7月上旬,收获期一般在小雪前后;露地越冬栽培播期为7月下旬,12月至3月上旬陆续收获上市。

2. 培育壮苗: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作苗床,并进行消毒。每667平方米播种量50~75克,苗床面积按3~4克/平方米。播后随即覆土1厘米,需搭凉棚或遮阳网遮荫、防雨。3天齐苗后,下午揭掉草苫或遮阳网炼苗。二叶一心时分苗,苗距10厘米左右见方。苗期注意防治病虫害、浇水和排水。苗龄40~45天,具6~8片真叶时及早定植。

3. 整地、施肥、作畦:定植田施优质圈肥,每667平方米施3000~5000千克。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75~100千克,耕翻、整平、起垄,垄高10~12厘米,垄距60厘米。

4. 适时定植,合理密植: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每667平方米种植密度3200~3400株为宜。

5. 田间管理:定植后浇水,缓苗后可结合浇水冲施尿素,每667平方米施10千克,定植35~40天,在莲座末期或结球初期,结合浇水追施磷酸二铵,每667平方米施25~40千克。结球期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如在元旦后收获,上冻前应浇越冬水,越冬期间浇防冻水。春节前后没有收完的,立春后浇足返青水。

6. 控制叶球大小:如果在元旦至春节收获,越冬应控制叶球大小。一般7~8成熟的叶球既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又能够安全越冬。越冬前叶球成熟过早的甘蓝,可能会受冻害而影响了商品价值。上冻之前如果结球的成熟度达不到7~8成,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量。控制叶球大小的关键技术措施是适期播种、适时定植及适当的肥水管理。

7. 病虫害防治:越冬甘蓝生育期基本无病害,生育前期可能有菜青虫、甘蓝夜蛾等害虫的危害,可用10%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或5%抑太保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

8. 适期收获:秋播时华北地区应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收获完毕。露地越冬栽培时,没有严格的收获期,可从12月至3月中旬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陆续采收上市。注意,在1月份前后收获的甘蓝,如果甘蓝还处在冰冻状态,收获后要放在室内缓慢解冻,以免叶球出现水渍状。为防止后期抽薹和裂球,最好在3月10日前收获完毕。


适宜地区
该品种适宜黄淮海流域及北方广大地区秋季栽培;也可以秋季播种越冬栽培,无须加任何覆盖;也适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作为耐低温、抗抽薹品种种植。在华北大部分地区露地越冬栽培的适宜播种期为7月25日前后,收获期一般在12月至3月初。

京冠红3号甘蓝


品种名称京冠红3号

分类 甘蓝类-羽衣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f. tricolor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羽衣甘蓝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一代杂交矮性种。叶片排列有致,内叶红色,外叶蓝绿色,叶缘卷曲褶皱,株型佳,色彩鲜艳。抗冻性较强,赏食兼用。是晚秋至早春的耐寒美化试才,成片移种景观效果极佳。

栽培技术要点

1. 南方地区宜进行秋冬季露地栽培,如长江流域于67月播种育苗,8月前后定植,10月至翌年2月采收。

2. 北方华北地区可行春、秋两季露地栽培,春茬2月中下旬保护地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68月采收;秋茬67月育苗,78月定植,911月采收。

3. 高寒地区可行春播秋收,也可进行冬春季保护地栽培,每亩用种量25克左右,定植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左右。

4. 一般在长有约10片叶时,即可陆续采收仍保持鲜嫩的下部叶片,每次采1~2片,每7~10天采一次。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露地及设施栽培。

京冠红2号甘蓝


品种名称京冠红2号

分类 甘蓝类-羽衣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f. tricolor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羽衣甘蓝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一代杂交矮性种。叶数多且排列紧密,内叶桃红色,着色面积大,外叶蓝绿色,叶缘卷曲,褶皱细致。株型丰满,株高约9~11厘米。是晚秋至早春的耐寒优良美化品种,成品栽种景观效果极佳,兼具观赏及食用保健价值。亦可定植于花盆之中,供观赏用。

色彩艳丽。耐冻,赏食兼用。

栽培技术要点

1. 南方地区宜进行秋冬季露地栽培,如长江流域于67月播种育苗,8月前后定植,10月至翌年2月采收。

2. 北方华北地区可行春、秋两季露地栽培,春茬2月中下旬保护地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68月采收;秋茬67月育苗,78月定植,911月采收。

3. 高寒地区可行春播秋收,也可进行冬春季保护地栽培,每亩用种量25克左右,定植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左右。

4. 一般在长有约10片叶时,即可陆续采收仍保持鲜嫩的下部叶片,每次采1~2片,每7~10天采一次。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露地及设施栽培。

京冠白1号羽衣甘蓝


品种名称京冠白1号

分类 甘蓝类-羽衣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f. tricolor

选育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羽衣甘蓝一代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一代杂交矮性种。叶数多且排列紧密,内叶奶白色,着色面积大,呈色早,外叶蓝绿色,叶缘卷曲,褶皱细致。株型丰满,株高约12~15厘米。耐冻,赏食兼用。是晚秋至早春的耐寒优良美化品种,成品栽种景观效果极佳,亦可定植于花盆之中,供观赏用。

栽培技术要点

1. 南方地区宜进行秋冬季露地栽培,如长江流域于67月播种育苗,8月前后定植,10月至翌年2月采收。

2. 北方华北地区可行春、秋两季露地栽培,春茬2月中下旬保护地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68月采收;秋茬67月育苗,78月定植,911月采收。

3. 高寒地区可行春播秋收,也可进行冬春季保护地栽培,每亩用种量25克左右,定植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左右。

4. 一般在长有约10片叶时,即可陆续采收仍保持鲜嫩的下部叶片,每次采1~2片,每7~10天采一次。

适宜地区
适宜露地及设施栽培。

早夏16号结球甘蓝


品种名称早夏16号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蔬菜2003032号

选育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直立,开展度小,株型紧凑,外叶11~12片,叶色深,叶面蜡粉浓,叶球呈扁圆形,单球重600~1250克,品质好,外形美观,商品性佳。适应性广,早熟,生长期短,从定植到收获55~60天,耐热、耐湿性强。

产量表现

产量比夏光高10%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

1. 长江中下游地区于3至7月播种育苗,用种量50克/亩。作夏甘蓝栽培于5月上中旬播种,作秋甘蓝栽培可在6月下旬播种。

2. 幼苗应及时定植,苗龄不宜超过30天,一般在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栽植密度为4000~4500株/亩。

3. 提高施肥水平,施足基肥,莲座期和结球前期各追肥1次。

4. 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以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

适宜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北方地区均可栽培

北京早红紫结球甘蓝


品种名称北京早红紫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选育单位 北京市特种蔬菜种苗公司
品种来源北京市特种蔬菜种苗公司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生长势强,株型小、紧凑,从定植到收获65~70天。外叶15~16片,叶面有蜡粉,叶球紫红色、卵圆形,单球重0.5~0.75千克,营养丰富, 富含钙、铁和多种维生素,不仅可炒食、凉拌、作配菜拼盘,还可作加工色素的天然原料。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宜春、秋季露地及保护地栽培。抗寒、耐热、耐贮运。

2. 华北地区露地栽培适宜播种期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以及6月中旬至8月上旬。

3. 根据采收时间早晚排开播种、育苗。冬春季播种注意幼苗保温,夜间不能低于10℃,防止发生未熟抽薹现象。

4. 夏秋季高温多雨采用瓦垄畦或小高畦栽培,栽植密度4000株/亩左右,行、株距各40厘米。

5. 生长期肥水管理因苗而定,用于贮藏的叶球后期应控制洪水浇水,以防止贮藏期间裂球。

适宜地区 我国华北、东北地区以及西北等地均可栽培。

早甘蓝小拱棚育苗及栽培


名称早甘蓝小拱棚育苗及栽培

栽培类型 中小拱棚
蔬菜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适宜品种
中甘1号 、中甘2号、中甘12号、8398等

栽培技术
1.育苗

(1)苗床准备:温床育苗在2月10日至20日间.苗床提前整平,耙细,施足基肥。浸种催芽 用50℃温水烫种,待自然冷却后浸泡2至3小时,用布包好,在25℃下1至2天即可发芽.当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播种:播前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撒籽,为防止猝倒病的发生,用消毒药土下铺上盖.可用1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播种面积10克的用量拌于覆土中,防止效果较好。每平方米苗床用种20克,667平方米需50克种子。播后苗床上覆盖薄膜,以利保温保湿。

(3)苗床管理:待苗出齐后,揭掉薄膜,适当降温降湿蹲苗3~5天,进入正常管理,白天温度18~20C℃。夜间8~10℃,当幼苗两叶一心时分苗,浇足移苗水,提高温度,以利生根,缓苗,缓苗后要马上通风降温,防止徒长。在定植前5~7天进行低温炼苗,加大通风。降湿控水,以增强秧苗对定植环境的适应能力,适宜苗龄50~60天,6~8片真叶,无病虫害的壮苗。

2.定植

地块在上年的秋季,整平耙细,施足基肥。定植前适当提前,4月10日前扣膜烤地,4月20日至5月1日定植。畦面做成宽80厘米,高;至10厘米的小高畦,每畦两行,行株距40厘米30厘米,拐子形定植。667平方米保苗4500株。应选无风晴天定植。打孔、定植、浇水,及时封埯。接着覆盖小拱棚。拱棚的制做用架条作骨架,骨架间距30至50厘米,棚高50厘米,骨架两头插入畦的两侧,上盖棚膜,四周用土压紧。膜上每隔3至5空用架条压住棚膜。

3.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注意防寒保温,一周内尽量不放风,以利缓苗。缓苗后注意通风,进入正常管理、莲座期、包心期要肥水齐攻,注意防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收获

及时采收为提早上市,在叶球八成紧时,可陆续选收,如抢种下茬,则应适宜集小抢收。地膜小拱棚双覆盖早熟栽培甘蓝,不仅产量高,效益也好。

病虫害防治
甘蓝主要病害黑腐病,用72%农用链霉素200毫克/千克喷施,7~10天一次,连喷3次。虫害主要是菜青虫,用50%辛硫磷,于傍晚喷治,7~10天一次,连续喷3次。

蔬菜大棚春茬抢种早甘蓝栽培技术


名称蔬菜大棚春茬抢种早甘蓝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适宜品种中甘11号、8398等。

栽培技术
为提高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1997年开始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进行了蔬菜大棚1年种植3茬试验,即在甜瓜一油豆角两茬的基础上往前再抢种1茬早甘蓝,早甘蓝产量达37.5吨/公顷,5月中旬上市,售价1.60元/千克,扣除成本及对第2茬作物产量的影响,纯利润4.5万元/公顷。

该生产技术推广面积已达20公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大棚准备

早春抢种早甘蓝的大棚冬季不撤棚膜,冻层浅,早春土温回升快。3月中旬清理好大棚地面,上二层幕,促进化冻,白天拉下二层幕增加光照,晚上拉上二层幕保温。3月下旬整地施肥,早甘蓝以基肥为主,一般不追肥,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75.0吨/公顷、氮磷钾复合肥1.5吨/公顷与30厘米深土层拌均,搂平,起垄,垄距70厘米,垄高25厘米。

2.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期短、结球紧实、品质好、产量高、易管理的早甘蓝品种,如中甘11号、8398等早熟品种。

3.床土准备及播种

12月下旬在温室内进行苗床土准备。选用母土40%、腐熟有机肥40%、陈炉灰20%拌均后过筛,每立方米喷福尔马林100毫升加水15千克进行苗床土消毒,搅拌好堆起并盖上塑料布,闷2-3天后揭掉塑料布,经8-10天多次倒堆,苗床土中药味挥发后再装盘播种。

1月初在温室内播种。移栽1公顷早甘蓝需苗床面积1平方米,用种量20克。播前用50℃水烫种20分钟进行种子消毒,然后用温水浸种5小时,捞出放在20-24℃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投洗2次,2天出芽即可播种。将苗床土装入育苗箱铺平,土表距箱口3厘米,用100℃的0.5%高锰酸钾溶液浇透床土,待水渗下土温降至30℃时撒播芽种,覆土0.8厘米,起小拱棚,盖上薄膜,放在20-30℃条件下。

4.苗期管理

当有1/3出苗时揭掉薄膜,放到阳光充足处。苗出齐后降温至18-20℃,旱时在晴天上午浇少量温水(30-40℃,下同),并喷1-2次72.2%普力克400倍液,以地面湿润为宜,预防猝倒病等病害发生。2月初倒1次苗,控制徒长,苗距6厘米6厘米,把徒长茎埋入土中,浇透温水,缓苗后不浇缓苗水。2月下旬幼苗长到8片叶以上需移苗至10厘米10厘米营养钵中,营养土为田土50%、腐熟有机肥35%、陈炉灰15%,每立方米营养土加过磷酸钙2千克,移苗前1周控水,移苗时浇透水,利于起苗不伤根,移苗后浇透温水,温度略升至20-25℃,促进缓苗,缓苗后降温至18-22℃,此期注意蹲苗,培育壮苗,浇小水。3月中旬开始炼苗,逐渐放风,夜温控制在-5℃以上即可,同时控水。

5.定植

3月末选晴暖天、棚内最低温度在0℃以上时定植,定植密度3.75万株/公顷,密度过大对第2茬作物影响大。在垄沟内定、植,栽2沟空1沟,便于覆地膜。株距27厘米,挖13厘米深栽植,栽后覆土没过土坨,浇透温水,水渗下后封埯,覆地膜,保温保湿,利于缓苗。缓苗前白天尽量不放风。

6.莲座期管理

缓苗后不浇水,控水至4月中旬,将秧苗从地膜下放出。此期地温8℃以上、棚温8-25℃、湿度80%-95%适宜甘蓝生长,很快进入莲座期。莲座期生长加快,应加强肥水管理,每7天灌1次小水,水分过大易引起短缩茎伸长,导致结球不紧实,随水进行根外追肥,应以追施磷钾肥为主,如每7天叶喷1次0.1%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用量450克/公顷,追施氮肥易导致甘蓝结球大而松。

7.套种

4月下旬10厘米土温通过9℃时在垄台上定植甜瓜,对局部遮挡瓜苗严重的甘蓝外叶可以打掉。此期田间管理仍以甘蓝为主,白天最高温度不超过25℃。

8.结球期管理

4月末进入结球期,肥水管理同莲座期,当结球长至鹅蛋大时需灌大水,过早灌大水易裂球,温度控制在15-20℃,白天棚温高于25℃时及时放风,夜间拉上二层幕保温。此期管理关键是白天大通风,温度过高会引起底叶发黄,结球松散,品质和产量下降。

9.采收

5月中旬结球紧实成熟,及时采收,5月下旬采收完。清除残叶,转入第2茬甜瓜田间管理工作。

病虫害防治叶喷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防治软腐病,链霉素用量60克/公顷,蚜虫、小菜蛾等危害叶片和心叶时可用20%乐果1 000倍液防治,乐果用量225毫升/公顷,采收前1周停止用药。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