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属中温偏低的菇类,一年可生产两季,在春季、秋季出菇,即1月-2月或8月-9月生产菌袋,2月-4月或9月-12月出菇。那么, 杏鲍菇菌袋怎么制作呢?

培养料配方及配制。配方一:杂木屑73%,麸皮25%,石灰1%,石膏1%,含水量60%-65。配方二:棉籽壳88%,麸皮10%,石灰1%,石膏1%,含水量60%-65%。将配料混合拌匀制成培养料。

装袋、灭菌、接种和培养。将培养料按要求装入菌袋,封口后放入灭菌锅内灭菌。先用猛火使锅内温度升至100摄氏度开始计时,8小时-12小时后闷4小时-5小时,然后将料袋取出。料袋冷却到常温时放入已消毒的接种箱内接种,接种量为5%―10%。将接种后的菌袋送往已消毒的培养室培养,室温应控制在20摄氏度―25摄氏度之间。3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然后移至出菇房出菇。培养室要求黑暗、通气、不潮湿。

延伸阅读

杏鲍菇种植对光照、温湿度的要求


杏鲍菇相信大家都了解,并且还吃过,它因具有杏仁的香味且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是近年来培育出的菌种,在市面上极为畅销,经济效益显著,种植前景高。那么在种植它时有什么要注意的,下面小编为你带来它的种植注意事项。

1、栽培基质

杏鲍菇在栽培生长需较高的营养,它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极强,在氮元素充足的环境,生长旺盛,产量高。适宜它生长的基质有很多,如木屑、秸秆、玉米芯、甘蔗渣这些即可用来制作主料,将它们过筛、粉碎后,辅以玉米粉、碳酸钙、白糖以及石膏粉混合拌匀后即可,在装袋、填瓶时记得就行消毒处理,以免病菌滋生,感染菌丝,不利生长。

2、温度湿度

杏鲍菇生长对于温度较为严格,温度过高过低都难以出菇,不利生长,所以要保证它适宜生长的温度,一般以秋冬和冬春种植,在温度较高的地区,要根据温度来变更种植时间。一般在18度以下的时期开始种植,但它在菌丝体生长的温度在22-38度之间,不宜高于30度。出菇时温度要维持在10-18度之间,低于8度不会现原基,高于20度易出畸形菇,易导致病害,引起死菇和烂菇。此外在菌丝生长阶段,培育基质的含水量要大60%左右,而在实体生长阶段,空气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

3、光照通风

在接入菌种后,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要处于黑暗的环境,但却需要新鲜空气,要加强通风效果,通风不足,菌丝生长极慢,原基分化延迟,菇蕾萎缩。在出菇期需要一定的光照条件,但光照不宜过强,可通过人工进行散射光照射,加强通风,光照不足,不利于出菇,易的病害,造成死菇。

4、灭菌

杏鲍菇极易受污染,所以在灭菌时时间要比其他菌、菇要长,一般常压灭菌需保持温度在100摄氏度。而随着数量的多少决定灭菌的时长,一般灭菌1000袋要保持12小时以上,2000袋要保持14小时以上,以此类推,差不多1000袋要时两小时。另外在灭菌后要防止二次污染,在无菌洁净的环境冷却,为保证接种成功率,建议直接在接种箱内接种。

以上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杏鲍菇种植注意事项,关于杏鲍菇种植要注意什么就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相关种植知识,敬请关注大棚蔬菜网。

黑皮鸡枞菌怎样栽培,如何配制栽培基质


鸡枞菌是食用菌中的珍品,味美鲜香、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本期的节目当中,主角黑皮鸡枞菌,更是鸡枞菌中品质最好的。黑皮鸡枞菌,虽然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由于黑皮鸡枞菌的生长条件十分地苛刻,野生资源少,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所以,食用菌的专家们开始驯化、人工栽培黑皮鸡枞菌。黑皮鸡枞菌只生长在有白蚁巢穴的地方,生长条件也很严格。那么在人工栽培时,应该怎样配制栽培基质呢?栽培过程中,又该怎样控制好它们生长的温湿度、通风、光照条件呢?本期[CCTV视频农广天地]黑皮鸡枞菌栽培技术,就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山东省金乡县的一家黑皮鸡枞菌栽培基地,去看一看如何人工栽培黑皮鸡枞菌。

鸡纵菌是真菌科植物的一种,它的菌柄为纺棰形,多在夏天和秋天时群生出现,而且鸡纵菌的肉质细嫩,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下面我们看一下鸡枞菌栽培技术之人工种植的技巧。

1、土质:鸡纵菌是一种野生菌种,常见于针阔叶林中地上和包谷地中,鸡枞菌的生长与野外生存的白蚁有很重要的关系,如果没有白蚁鸡枞菌也就不会生长,鸡枞菌栽培技术厂家建议大家种植鸡纵菌时在山间选择有白蚁的地方取土,也会有利于鸡纵菌生长的天然成分。

2、气候:大家应该知道,人工种植鸡纵菌气候特别重要,它适合在二十五度左右的环境中生长,另外种植环境的湿度也很重要,如果环境湿度太高,那么种出的鸡纵菌就会水分过大,而如果湿度过低就会生长出的鸡纵菌就会特别干,因此种植户要注意湿度的调节。

秋水仙碱在油菜小孢子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小孢子培养技术是大量获得单倍体的主要途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油菜等作物的遗传育种及转基因研究。通过小孢子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单倍体频率高,而单倍体往往不能被直接利用,需对其染色体进行加倍处理,使之成为可育的双单倍体(DH)植株。经国内外10多年来的努力,小孢子培养染色体加倍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可从早期分离的小孢子到后期大植株等不同时期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并逐渐发展形成了一套高效、安全、低毒的操作技术体系,其中秋水仙碱作为最实用、有效的加倍药剂而被广泛使用。 秋水仙碱(C22H25NO6)为水溶性生物碱,剧毒,分子量399.4,能抑制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主要影响染色体的配对,特别是作用于核膜中与秋水仙碱结合成分。秋水仙碱也作用于微管蛋白,能阻断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秋水仙碱是一种细胞分裂完全抑制剂,即可捕获分裂中期的染色质,阻止其进入分裂后期。目前我国在油菜小孢子培养方面的研究发展较快,在小孢子培养技术实际应用中,如何提高秋水仙碱的加倍效率、减少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显得十分重要;其次,秋水仙碱所衍生的其它功能,如提高小孢子出胚产量、胁迫诱导出胚等也很有意义,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1 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

1.1 开花前处理 Polsoni等把处于初花期的单倍体植株从土壤中取出,洗根和切根后,用1g/L秋水仙碱水溶液在阳光下浸根5h,处理后再移植土中。Chen等在现蕾一初花前后用2g/L秋水仙碱浸根6-8h,获得53%的平均加倍率。Fletcher等认为,开花前用秋水仙碱加倍染色体有一些优点,如花前小孢子植株的单、二倍体易于区分;花前植株生长速度快,秋水仙碱通过根系吸收的效率最高。Fletcher等用3.4g/L秋水仙碱水溶液浸根或植株,在强光下处理1.5h,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处理部位,再移人土中,处理植株存活率为96%,加倍频率为90%-96%。这种方法较适宜于无倍性检测仪器条件下应用,简单有效,但存在一些问题,如开花前处理的植株较大,存活率受影响,生长发育及其进程受抑,操作不便;使用的秋水仙碱浓度较高,产生待处置的废液多,费时费工。

1.2 土壤小植株处理 Lichter等对移到土中小植株的次生芽采用注入2g/L秋水仙碱的方法加倍染色体。Charne等和Swanson等取已入土的小植株浸根,用1-2g/L的秋水仙碱溶液(加2滴Tween-20可提高秋水仙碱效果)处理5-6h。Fletcher等将开花前处理加倍方法也用于较大植株的处理,即用3.4g/L的秋水仙碱浸根处理1.5h。Zhou等对2个F1代的单倍体再生植株用125mg/L秋水仙碱液浸根20h,加倍率分别为52%和56%;2周后对逃逸的单倍体再用3.4 g/L秋水仙碱浸根1.5h,以确保其加倍率。用此方法处理小植株必须事先已测定过其倍性,缺乏倍性检验仪条件则难以实行,因为此时单倍体与二倍体小植株在外观上难以区分。其次操作也较为复杂,要经历从洗根、浸根、再洗根到人土等多项步骤,较为费时费工,小植株也有一定损伤。此外,应用此方法对染色体加倍不完全,会产生较多单倍体与二倍体等的倍性嵌合体。

1.3 试管苗处理 针对土壤小植株用秋水仙碱处理费时的问题,Mathias等提出用试管苗进行直接处理,把3~4叶龄的带根再生小植株移人含50mg/L秋水仙碱的B5培养基中培养4-8d,再移至不含秋水仙碱培养基中无菌培养1-2周,其加倍频率超过50%。以试管苗作早期处理有利于整个植株的二倍化,处理植株的生长不受抑制;处理植株的花期早于非试管苗处理;所用秋水仙碱浓度低、数量少,因而可降低毒性和成本。此外,在双单倍体的生产中,对刚出管的小植株,Burnett等用1-2g/L秋水仙碱浸根2-4h,Ferrie等用3.4g/L秋水仙碱浸根1.5h,Guo等用2g/L秋水仙碱浸根2h,然后洗净后移入土中。试管苗加倍方法比前述方法省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处理植株未进行倍性检测,会使部分自然加倍的二倍体再次加倍,成为多倍体或二倍体的嵌合体;二是试管小植株的倍性极不稳定,我们发现秋水仙碱处理过的小植株在移人土壤后其倍性会发生变化。

1.4 胚体处理 Chen等在光照下用1-2g/L秋水仙碱对15-20d的胚处理8-20h,二倍体发生频率15%-34%。Zhou等对移人固体培养前的5周龄胚状体用含25~50mg/L秋水仙碱液体培养15-30h,其二倍体植株频率为41.7%~44.7%。此法加倍效果较差,而且产生嵌合体和多倍体频率相对较高。另外,对2周龄大小的胚体(肉眼刚可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秋水仙碱,振荡培养72h,也有一定的加倍效果。 1.5 小孢子处理 近几年来,直接用秋水仙碱处理刚分离小孢子以提高二倍体频率作了较多研究。Chen等在多个基因型中用0.5~1.0g/L秋水仙碱处理刚分离的小孢子8~20h,获得了37%~93%的二倍体加倍频率,平均加倍率达70%。MOiler等用50mg/L秋水仙碱处理24h后得到80%~90%的二倍体胚体,用较低浓度(10mg/L)秋水仙碱处理72h,二倍体胚体达80%,其再生的植株与正常的二倍体植株无差异。Zhao等用10mg/L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小孢子18h,获得22%的可育株,秋水仙碱连续培养的可育株为53%,而对照只有12%。但是不更换培养基会造成大量的畸形胚产生,转移到固体培养基后这些胚再生成小植株的比率会明显降低。Zhao等用10mg/L秋水仙碱处理42h后,再稀释至5mg/L培养,获得了90%的可育株。Hansen等比较秋水仙碱与其它解微管除草剂直接处理小孢子的加倍效果,发现用秋水仙碱400mg/L处理24h所得可育植株(二倍体)达94%,处理时间和浓度对染色体加倍具有极显著效应。Zhou等用50mg/L和500mg/L秋水仙碱处理15h,获得大量正常胚体,加倍频率达到75%~92%,且嵌合体和多倍体很少。研究表明利用分离小孢子直接进行秋水仙碱加倍染色体更为有效、完全和快速。

2 提高出胚产量 Zaki等研究了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小孢子对球形胚和子叶胚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秋水仙碱25mg/L处理12h能显著提高胚产量,长时间及高浓度处理会抑制胚产量,研究认为秋水仙碱作用于花粉第1次有丝分裂前期,促进了小孢子对等分裂数量,激活小孢子从配子体向孢子体发育。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小孢子对于小孢子反应差的基因型提高出胚潜力优于反应好的基因型。Iqbal等用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分离小孢子也得到类似结果,在57个试验中有69%的试验结果表明能提高出胚产量,最佳处理组合为100mg/L秋水仙碱培养24h,出胚数量比平均胚产量高出3倍;其次,长时间低浓度处理组合(10mg/L 72h)也有较好的效果,比平均胚产量高出1.8倍。但处理时间过长会产生不正常胚,对小植株的再生也有负面影响,10~20mg/L秋水仙碱处理18h未能提高小孢子的出胚频率。Hansen等分析了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分离小孢子的浓度与时间组合,表明不同浓度和时间对胚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中等浓度(1.2-40mg/L)能略微提高胚产量,当浓度高于120mg/L时对出胚有负作用,处理时间以12h为最好。Zhou等进一步证实了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小孢子对出胚产量提高的作用,用500mg/L秋水仙碱处理多个基因型15h,正常胚产量最高,比不处理对照提高70%-84%,萌发胚率也有显著提高。

3 诱导出胚研究 目前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中,小孢子常需30-33℃高温热击1-7d方能诱导出正常胚体。ZhaoL291提出了用秋水仙碱替代高温热击诱导小孢子出胚的新途径,这对研究小孢子的出胚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诱导方法是在25cC培养条件下先用秋水仙碱10mg/L直接处理刚分离的小孢子42h,而后将秋水仙碱浓度稀释至5mg/L直至培养出胚,小孢子胚发生频率占所培养小孢子数量的15%以上,经秋水仙碱诱导出胚的再生植株的二倍体率为90%,而热击诱导只有6%。由于经秋水仙碱处理的小孢子中热击蛋白HSPsl9和HSPs70均未被检出,据此Zhao假设HSPs不是小孢子诱导出胚的必要条件,HSPs的产生仅仅是细胞对高温的响应结果,它的作用可能是小孢子的存活和修复,而不是诱导出胚;进而假设花粉基因表达的抑制和结构重组是诱导小孢子出胚的真正机理。但有趣的是,以上推测与近来Srnykal等的试验结果不同。Smykal等人采用类似Zhao的方法,在20℃下用秋水仙碱诱导出胚,结果表明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小孢子诱导出胚率为2.3%,远远低于高温热击8.6%的出胚率,并检测出小热击蛋白sHSPsl7.6。通过非生物胁迫(如秋水仙碱)诱导小热击蛋白表达,是小孢子培养出胚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周伟军等采用秋水仙碱与高温热击处理甘蓝型冬油菜F1杂种分离小孢子,获得了较高的出胚率和成苗率,即直接用500mg/L秋水仙碱对分离小孢子处理15h,并于32℃和30℃分别热击暗培养3d和7d后转入24℃下培养,胚胎发生良好,5周后产生大量正常胚体,将这些发育优异的胚体移人固体MS培养基后即进行10d低温(2℃)诱导,随后在常温(24℃)光照培养条件下能很好地萌发并直接、快速地再生成植株,其萌发胚率为89%和87%,成苗率为63%和55%。

4 展望

综上所述,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小孢子的加倍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省工省时、加倍效率高、废液少、嵌合体和多倍体比例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不具备多倍体检测设备的实验室应用,是油菜小孢子培养中一种最具应用前景的染色体加倍方法。但从有关文献和我们的实验中发现,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小孢子仍不能完全克服由于供体基因型等遗传差异性引起的某些材料的小孢子培养低反应问题,或表现对提高出胚及加倍效率不稳定等。因而较理想的稳妥加倍办法是前期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分离小孢子与后期花前植株处理相结合。此外,探索更为易行、安全、高效的加倍途径,如更低浓度、更低剂量、更高效率的替代方法也很有意义。对此,我们设想并已尝试对未分离小孢子进行某些预处理,发现在预处理时或预处理后能进一步提高出胚产量及加倍频率;同时应寻找具有更高加倍效率而低毒性的秋水仙碱替代物,以更好地用于遗传研究及育种实践。 由于非生物胁迫的秋水仙碱处理能诱导小孢子出胚,这对研究目前尚未清楚的小孢子培养出胚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秋水仙碱能促进小孢子对等分裂,替代高温热击诱导出胚,秋水仙碱是否在油菜小孢子培养中还存在其它潜在功能?如调节培养液的渗透压、诱导性状变异和种质材料创新等等,这些研究有待进一步试验探索。

韭菜拱棚育苗及栽培


名称韭菜拱棚育苗及栽培

栽培类型 中小拱棚
蔬菜分类 葱蒜类-韭菜
适宜品种
独根红9-3和西浦雪韭

栽培技术
1.育苗

每667平方米用种2千克。4月初播种,宜早不宜晚。播种时地块规划,以四畦为一组,宽7米左右。由北向南分别是风障畦~生产畦(热畦)~取土畦~生产畦(冷畦),宽度分别是1.2米、2.3米、1.2米和2.3米。如果地块大,可依次安排第二组、三组不等。播种时,在生产畦内按南北向间隔28厘米种一行,播幅4厘米,干籽下种。播后包包覆土,在播种行上堆高、宽各10厘米的长条形土包;随后东西向大水浸灌,用水荡平包包。随后用小拱棚覆盖。播后7~10天,地皮半干时,揭开拱棚,将地耧平,并667平方米用除草通100毫升,对水30千克喷匀。15天左右可齐苗。

定植

2.定植后管理

(1)防治病虫,架韭防倒。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防治并重。对韭蛆播前可667平方米施20千克草木灰,以减轻危害;移栽时、收割后、追肥时,采用敌敌畏或乐果乳油灌根防治。疫病防治首先是降温降湿,排水排涝;同时用乙磷铝或瑞毒霉叶面喷雾。灰霉用甲霉净或菌核净喷雾,并注意通风降湿,减少叶面结露。立秋前后,用铁丝和竹杆设架,顺畦在地面30厘米以上扯紧6根铁丝,将竹杆顺垄效在铁丝上,防韭叶塌地腐烂。

(2)肥水管理。夏季注意排水防涝,不浇水追肥。秋季肥水齐促,667平方米施豆饼500千克,磷肥100千克,硫酸钾3千克或优质大粪干1500千克,每5天浇1水,连浇2~3水,每次随水追氮肥40千克。秋分后减少追肥,不再施速效氮肥;寒露后停止浇水,利用干旱强行控治韭菜的生长,迫使营养向鳞茎和根系回流。

(3)提早覆盖,适时收割。小雪前在热畦北边25厘米处,开宽、深各20厘米的沟,顺沟摆好玉米秆,上部用小竹杆扎紧,形成风障。立冬前,清除畦内枯黄老化的韭菜,地面喷800倍的乐果,随后立即浇水,水渗下后,按间距1.5米插竹搭拱,盖3米宽农膜,上面盖草席。温度白天14~20℃,早8点、下午16点揭盖草席,这样15天后韭菜长到40厘米时即可收割,割完头茬后不再浇水,再扣好膜,20天后再收第二茬。

(4)增温保温措施。首先在盖好的草席上再盖一层膜,双层覆盖保温。同时降低畦内湿度,覆盖前浇一次透水,整个冬季不再浇水,借畦内操作时放风。第三是选用无滴韭菜膜,经常保持清洁,增加薄膜透光率。

香椿大棚育苗及栽培


名称香椿大棚育苗及栽培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多年生菜类-香椿
适宜品种
红香椿、褐香椿

栽培技术
1.育苗

一年生苗培育,一般于2月上旬在大棚内做阳畦育苗,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分苗前将苗床灌透水,然后将幼苗栽入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内。直到4月中旬,幼苗长到6~8片真叶、高20厘米左右定植露地。采用2年生大苗定植,可于田地育苗,3月上旬至4月上旬当苗高15~20厘米、4~5片真叶时定植。也可露地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采用带状条播法,即按20厘米的行距,10厘米带状散播种子。中间间苗2次,不需进行分苗。香椿苗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是:晴天,白天22~25℃,夜间15℃左右;阴天,白天20℃,夜间12℃。

2.定植

定植苗圃地结合整地一般667平方米施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80千克,草木灰100~150千克。耕翻后做成南北向、地面平整的1米宽的暖,每畦栽2行,行距50厘米,株距15~20厘米,667平方米栽6000~8000株。培育2年苗时。株距可适当加大。

3.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管理采取前促后控的做法,合理追肥浇水。5-6月要浇水3~4次,667平方米追施磷酸二氨30千克左右。7-8月份易徒长,要轻浇水1~2次,雨天注意排涝。8月下旬以后,一般不宜再浇水,以磷钾为主,进行根外追肥。2年生苗的培育,可使当年生苗在田间自然越冬,于第2年4月上旬对幼苗进行平茬处理,在距地面5~10厘米处剪断,选留一个壮芽继续生长。

西兰花栽培技术及异常花球的原因及防治


1 栽培季节

西兰花一般可以进行春、秋两季栽培,秋季在7 月上旬8 月播种,10 月上旬- 月收获; 春季栽培于34 月播种,6 月下旬-7 月初收获。青海省都兰地区大多进行春季栽培。

2 播种育苗

苗床宜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疏松土壤,666.7m2 用种量为12.515g。由于西兰花种子价格较高, 有条件的最好采用营养钵育苗或点播, 育苗土中可加入多菌灵防止苗期感病倒苗。播种穴深约0.5cm,播种时可用杀灭菊酯防治地下害虫; 播种后要覆盖细土以盖满种穴为宜。

3 整地定植

一般在定植前整地开沟施基肥,666.7m2 施腐熟有机肥1500kg 和复合肥40kg 或过磷酸钙20kg+复合肥20kg。缺硼肥地区可施入 1kg 硼砂, 前茬肥力较足的田块应适量少施。氮肥过足易导致空茎。

当苗龄25-28 天植株4-5 片真叶时定植,种植方式为畦宽(连沟)1.3m 种2 行或2m 畦宽(连沟)种3 行,株距为早熟45-50cm,中晚熟60cm 为宜,666.7m2 密度18002000 株。如要求采收小花球的可适当增加密度, 666.7m220002300 株。定植后用清水灌根,活棵后可结合下雨、浇水666.7m2 施尿素2.5kg 左右。定植时如遇长期干旱气候,不翻耕土地种植更能保墒以利幼苗活棵。在定植时穴内施少量过磷酸钙,666.7m2 用量约 20kg,到植株封行前开沟施入复合肥2025kg。

4 抓好田间管理

西兰花喜湿润、凉爽天气,缓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 尤其在叶簇生长旺盛期和花蕾膨大期更应保证充足的水分。遇干旱年份要及时浇水,一般间隔34 天浇一天,以保持土壤不变白为宜; 若遇多雨年份也要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生长前期苗势较差,宜轻施追肥,一般666.7m2 施用尿素5kg。现蕾期和花球肥大期根据生长情况追肥,不宜偏施氮肥,施用复合肥效果较好,666.7m2 用量为1015kg。

西兰花植株高大, 在封行前结合施肥及时中耕除草、培土以防倒伏;西兰花侧枝发生能力强,主花球膨大前,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墒除侧枝,培土不能过高,以免根系窒息变褐腐烂。

5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为苗期立枯病和后期霜霉病、黑腐病,可用75%百菌清1000 倍液或100 120ml / L 农用链霉素防治。虫害主要有菜青虫、蚜虫、小菜蛾和斜纹夜蛾,可用普尊2000 倍、啶虫咪1500 倍和安打1500 倍兑水喷雾防治。

6 采收

根据市场对西兰花不同规格需求及时采收,小花球一般在花球直径12-14cm、单球重 150g 左右收获;大花一般球重约400g 采收,最大花球可达500-600g。

7 异常花球的原因及防治

7.1 早花指西兰花植株尚小便出现早结花球、结小球的现象

7.1.1 原因 品种选用不当; 苗期温度低或干旱;定植后遇低温,缓苗慢;秧苗徒长或小老苗;花球增长期土壤肥力不足,营养生长弱等都会导致现蕾过早,花球发育不大。如果花球在增长期遇炎热干旱, 则花蕾易干枯或散球,甚至抽枝开花。

7.1.2 预防措施 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适期播种;以幼苗期温度8-23℃,莲座期温度 1518℃,花球发育期温度15-20℃为宜。春播夏收栽培的,苗期要防止长时间10℃以下的低温,春季不宜定植过早,一般在外界日均温度稳定在6℃以上(地表10 厘米处温度为 5℃)时方可定植,选用5-7 片真叶1 心的壮苗。若早定植,要提早覆盖地膜烤地,提升地温,并加盖简易小棚保温。秋季栽培要加强苗床水肥管理,防止干旱。定植时的苗龄不宜过大,般以5-6 片真叶心,25-28 天的壮苗为宜,忌用弱苗牙口小老苗。同时追肥要早,以促为主,使花芽分化时形成足够的叶片数、发达的根系牙口粗壮的茎。

7.2 黄花球、焦蕾。指当花球长到拳头大小时花蕾粒变黄;花球中心凹陷变成干褐色

7.2.1 原因 花球膨大期高温多雨少日照;或植株徒长,花茎伸长;或外叶过于繁茂使花球颜色变淡发黄,品质降低。反之,遇强光易出现焦蕾。在生长期间如果缺硼,则常引起花球表面变褐色、味苦等。

7.2.2 预防措施 栽培时要适量施肥, 防止肥力过剩。现蕾期牙口花球膨大期各施1 次复合肥,切忌偏施氮肥,还要根据植株生长发育状况,适量补施微量元素肥。加大株距,抑制花球膨大期的营养生长。高温季节如果长期无雨,光照过强,可摘叶片盖在花球上,不仅能减轻焦蕾的发生,还能防止花球变黄。

7.3 散形花球。指在同柱花球上,部分花蕾发育迟缓,花球发散,形成高低不平似林塔穿状的花球

7.3.1 原因 一是花芽分化后生长过旺,生殖生长受到抑制;二是花芽分化期遇高温,使花芽分化不完全; 三是育苗后期或定植后遇低温,使花芽发育不良造成散形花球;四是主根受损,根系发育不良,使植株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而造成散花球。

7.3.2 预防措施 培育适龄壮苗。定植后,春季浇水要适量,勤中耕,提高地温;秋季及时浇缓苗水,降低地温,中耕松土,促缓苗。田间保持一定的湿度,使根系充分扩展,防止根腐病。同时要保持肥力均匀,切忌一次追肥量过大。

7.4 毛花指在西兰花栽培中花球表面出现毛状物

7.4.1 原因 西兰花上的毛状物为花柄伸长、器官分化及萼片形成所致,一般为黄绿色或紫色。

7.4.2 预防措施 适期播种, 西兰花早熟种 4-6 月均可播种, 中晚熟种6 月至8 月上旬为最佳播种期。定植时苗龄不宜过大,一般以 5-6 片真叶1 心、25-28 天的壮苗为宜,忌用弱苗和小老苗。同时勤中耕松土,促进缓苗。早追肥,以促为主,在现蕾期和花球膨大期各施一次复合肥,避免偏施氮肥。干旱缺水时,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长期高温强光还要摘叶盖花球。

7.5 紫花在西兰花花球表面出现不均衡的红色、紫色。

7.5.1 原因与花球形成后突遇低温有关,是花球组织内醣甙转化为花青素所致。

7.5.2 预防措施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适期播种,使各生育期温度适宜。定植时施足底肥,加强田间管理,根据植株不同时期的生育特点,结合浇水适量施不同比例的氮磷钾肥。在花球生长期遇低温,一是考虑盖球防冻,二是对花球过小植株进行假植。

甜椒温室育苗及栽培管理


名称甜椒温室育苗及栽培管理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茄果类-甜椒
适宜品种
牟农1号、早杂2号、辽椒4号及洛椒1号、3号

栽培技术
1.育苗

10月中旬作育苗畦,畦宽1米,长度依育苗量而定。畦内施用肥沃无菌田土。10月下旬,选新鲜、籽粒饱满的种子,用55℃温水烫种10分钟,浸种8~10小时,捞出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有70%左右发芽时即可播种。播前浇足底墒水,播后覆盖0.5厘米厚的细土(苗齐后再覆一次),最后加盖小拱棚。12月上旬,当幼苗露一真叶时,分苗于温室。温室内育苗土配制是:40%腐熟牛、马粪,60%无菌田土,另外每立方育苗土中加5千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分苗时,按10厘米行距开小沟,顺沟浇透底水。用0.1%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药液蘸根后,再按10厘米株距栽苗。幼苗在温室生长期间不用加温,天冷时盖草苫即可,但注意常通风换气,以保幼苗健壮生长。在甜椒定植前5~7天,开沟作畦。开沟时,按窄行45厘米,宽行65厘米,南北拉一直线,用锄开沟,将土培向中间成一脊背,沟底保持一定深度的熟土,沟深15厘米,底宽15厘米,上口宽20厘米,脊背底宽30厘米,上宽20厘米,高出地面20厘米。

2.定植

3月中下旬,当甜椒苗现大花蕾时,于晴天定植,定植时,将植株根朝南双株(卧)斜栽,株距3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千克作基肥。浇足定植水,并喷施0.5%磷酸二氢钾,300倍百菌清及辣椒灵、抗蚜剂等混合液。然后,顺畦覆盖1~1.1米宽的地膜。

3.定植后管理

用于栽培甜椒的地块最好于春节前深翻冻垡。连茬地也要深翻一次,每667平方米施5000千克腐热有机肥,30千克磷酸二铵。地块平整,保持土壤干湿适度,以备开沟作畦(脊)。一般5月上旬即可开始采收。进入结果盛期,应加强肥水管理。在植株行间穴施追肥,也可结合喷药叶面施肥。为减轻夏季高温对植株根系的伤害,应在畦面覆盖一层麦秸或稻草,以降低地温。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收获

缓苗后,一般不放风,当膜下温度后过30℃时,需揭开地膜放风换气,以后随天气变暖逐步扩大放风口。如果通风不及时,很容易灼伤幼苗,这一点要特别引起注意,谷雨后(当地晚霜期过后),选晴天下午,揭去地膜,把中间脊背土分向两侧沟内,扶正植株,清除烂,病叶,重新铺好地膜。视土壤墒情,结合喷药浇水1次。

番茄温室育苗、定植及管理


名称番茄温室育苗、定植及管理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茄果类-番茄
适宜品种
粉杂3号、1402、毛粉802

栽培技术
1.育苗

种子消毒:播种前,先用凉水浸种5小时,捞出后,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泡40~50分钟,杀死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最后用清水反复洗干净后进行催芽或直接播种。

选好育苗场地:温室番茄整个苗期正处在高温干燥季节,首先必须选好育苗场所。育苗最好在温室内进行,做成平畦,便于浇水。在棚布上盖草进行遮阴,保证幼苗正常生长。

2.定植

培育无病状苗,番茄病毒病发生的轻重与播种时间有很大的关系。播种早,苗期经历的高温时间长,极易诱发病毒病。播种晚、虽然不发病,但生长后期温度低,光照弱,时间短,成熟慢,产量低。育苗时,要采用营养钵护根育苗,减少根系损伤,可直接把种子点播在营养钵内,以免造成伤口为病毒的侵入创造机会。

3.定植后管理

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猪粪10000千克作底肥,磷酸二铵30千克,硫酸钾30千克,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晚打杈。在番茄结果前,打杈要适当晚一些,当分枝长到15~20厘米时再打掉、即能促进根系生长,又能减少接触传染。

接种疫苗。用弱毒疫苗在番茄幼苗期进地接种,防病毒病效果最好。操作方法是:用弱毒烟草花叶病毒N14和黄瓜花叶病毒卫星核S52,用凉开水稀择成20~30倍混合接种药液,在番茄长至2~3片真叶时,把6根9号针头绑在竹筷子头上,沾药液后。用针刺叶片接种。

病虫害防治
(1)控制毒源及传播媒介。

(2)清洁棚室:上茬作物收获后,要立即拉秧倒地。在空闲期间,注意防除杂草。田间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毁、不能乱扔。

(3)苗期防治蚜虫:蚜虫可以传播病毒病。番茄在育苗和结果前期正处于高温季节,易发生蚜虫危害,要注意喷药防治蚜虫。在苗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喷洒。定植后,可用80%敌敌畏1000倍与40%乐果1000倍混合喷洒,彻底防治蚜虫。

(4)规范田问操作规程: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主要靠接触传染。如分苗、整枝绑蔓等作业时导致病株与健株相互摩擦造成伤口而接触传播,所以,在田间作业时,要规范操作规程,减少人为不必要的传播病毒。如在整枝打杈时,先整无病株,后整有病株。如果手接触到病蛛或吸烟后,要用肥皂水把手洗干净后再干活。不要在温室内吸烟。

(5)采用防落素喷花:病毒通过沾花也能进行传播,为了减少病毒对花期侵染,把用2,4-D沾花改为用防落素喷花。

(6)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5%毒菌清400倍,0596抗毒剂1号300倍,20%毒克星400倍进行叶片喷洒。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抑制病害的蔓延。

温室番茄无土育苗及栽培


名称温室番茄无土育苗及栽培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茄果类-番茄
适宜品种
中蔬5号、中蔬6号、佳粉10号、毛粉802号、新番1号、齐番5号

栽培技术
1.育苗

(1)品种选择:番茄无土栽培一般选用长势强、产量高、适应性好的无限生长型植株,如中蔬5号、中蔬6号、佳粉10号、毛粉802号、新番1号、齐番5号等。

(2)播种时期:温室番茄生产分秋延晚和早春两茬,秋延晚生产当地9月上旬播种,早春生产当地12月上旬播种。

(3)育苗方法:采用无土育苗,育苗基质为过筛洗净的河沙,经浸种催芽的种子播在营养钵或育苗盘内,覆1厘米厚河沙,洒清水,为促使尽快出苗,应保持较高温度,昼温25~28℃,夜温15℃以上,出苗后为防止幼苗徒长,要降低温度,昼温20~25℃,夜温10~15℃,当幼苗长出1~2片真叶后,可能原营养液1/4浓度的营养液,随着幼苗的不断生长可逐步增加营养液浓度,直到使用原营养液浓度。

(4)培育壮苗:壮苗的直观标准是苗高20~25厘米,茎秆粗壮,7~8片真叶,叶柄短粗,叶色浓绿,普通现大花蕾,但还未开花,于叶完整,幼苗大小整齐。要想培育出壮苗,关键是温度和营养液的管理,苗期温度不能过高,昼温不要高于25℃,而且昼夜温差不能过于剧烈,夜温一般不低于12℃。另外,苗期吸收的营养物质数量不多,但成份却很丰富,因此苗期对营养液只要求营养平衡,不在于数量多少,要严格控制使用量,不可过多,做到育苗基质不干即可。

2.定植

(1)定植前的准备:提高温室内的温度,夜温保持在15℃以上,栽培槽提前1~2天灌透清水。

(2)定植:株距30厘米定植后浇清水,栽培槽上覆盖地膜。为尽快缓苗,适当提高温度,昼温25~28℃,夜温15℃以上,5~7天完全缓苗后,可浇营养液。

3.定植后管理

(1)每一植株牵引一塑料绳或麻绳进行吊蔓。

(2)植株采用单秆整枝法,其余侧枝全部摘除。

(3)温室番茄栽培易落花落果,产生这二现象的原因很多,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水份过多或过少,营养不良,光照不足等都可引起落花落果。为防止出现这一现象,可用2,4-D沾花沾果,用10毫克/千克的2,4-D涂抹花萼、果柄部位,对当天开放的花朵和第二天将要开放的花朵进行涂抹效果最好。由于无土栽培养分充足,2,4-D效果明显,保花保果率可在95%以上。

4.收获

番茄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大约需40天左右时间,为了加快成熟,提早上市,提高商品率,可用乙烯利进行人工催熟,效果很明显。具体方法是用500~100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喷洒果实,或用200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涂抹果柄或果面,还可将青熟期的果实连同果柄一起采下,在2000~3000毫克/千克乙烯利溶液中浸泡1~2分钟,取出后堆放在22~25℃环境中,适当通风以防腐烂,经4~5天果实就可转红,去掉果柄,集中上市。

病虫害防治
番茄无土栽培原发性病虫害大为减少,但也出现了如植株疯长、失绿、果实畸形、中空等这样一些生理病害。为了减少这类病害,就要加强栽培措施管理。首先应控制适宜的温湿度,不能高温高湿也不能低温高湿,温度最高不超过30℃,最低不低于10℃,而且昼夜温差不要超过15℃。再就是要加强营养液的管理,在无土栽培中,营养液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辣椒大棚育苗及栽培要点


名称辣椒大棚育苗及栽培要点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茄果类-辣椒
适宜品种
皖椒1号,湘研3号,洛椒4号及苏椒5号

栽培技术
1.育苗

苗床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福美双与呋哺丹各10克均匀撒布在苗床5~10厘米深的营养土中,防治苗期病虫害与蚯蚓。适期播种和移苗: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年份7月10日左右出梅雨天,在这以后高温,干旱,暴雨等恶劣天气较多。故应严格掌握在7月下旬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80克左右。床面用塑料农膜等覆盖物保湿。秋辣椒播种时,气温高发芽快,要经常检查出苗情况,及时揭去农膜以防出现高脚苗。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宜在晴天傍晚或阴天移苗,边移苗边浇定根水注意保持苗床湿润,避免忽干忽湿。在清晨用清水浇苗,以降低温度,避免大水,污水泼浇,保证秧苗适宜生长。播种和移苗后,及时采用小拱棚或搭架覆芦帘或银灰色遮阳网遮荫降温,早晨盖晚上揭,遇雨蘸塑料薄膜,避免暴雨冲砸倒苗或徒长,雨停后及时揭膜。

2.定植

施足基肥:秋辣椒在地面铺设地膜后追肥困难,因而施足基肥尤为重要。基肥应以长效有机肥为主,同时考虑N,P,K三要素的合理配比。最好选择保水、保肥、夜潮土田块种植。前茬早净地、分多次耕耘,结合耕耘分次全层施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猪粪2500~5000千克或饼肥100~200千克,氧化钾8~10千克,复合肥20~30千克,稀人粪尿1500~2000千克。这样辣椒在整个生长期中就不会出现后劲不足,营养不良现象。定植依据壮苗标准,苗龄35天,高17厘米左右,8~10片真叶刚现蕾分杈,叶色深绿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为害症状等,剔除病苗,杂苗、弱苗,喷杀虫剂与杀菌剂,选择阴天或晴天的下午带药定植。一般竹制或钢管制拱圆型大棚宽4.5~6.0米作两畦。株行距均为35厘米,每667平方米定植约4500株,边栽边浇定植水。浇复水后及时铺设地膜保湿,促进早发秧。

3.定植后管理

此为秋辣椒栽培管理的关键环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要求秋辣椒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坐果。10月下旬至11月控制适宜温度促进辣椒果实的生长,12月保温防冻到元旦春节上市。辣椒定植到大棚以后,生长前期白天气温高于30℃,这时棚膜可起遮光降温作用。有条件的最好在棚膜外覆芦帘或银灰色遮阳网遮荫降温,此时大棚应日夜通风。当白天气温稳定28℃以下时,可揭掉大棚外的芦帘或遮阳网,到了11月中旬,第一次寒流来到之前,大棚内要及时搭好小拱棚,其上覆盖农膜。夜间气温5℃时,小拱棚膜上再覆盖草帘。12月份以后,最低气温降到~2℃以下时。可在小棚上先盖一层草帘,然后盖小棚膜,再在上面覆盖草帘。这样既保温,又可防止小棚膜上的水珠滴到辣椒上产生冻害。采用这套保护设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正常年份,秋辣椒可以安全越冬。但在管理上每天都需见光,一般需在上午9时后揭小拱棚上覆盖物,下午3时盖棚。辣椒对施肥量特别是氮肥的反应很敏感。在浇水多。地温高的情况下,如果定植初期吸收过多的氮,就会出现茎叶生长过旺,引起大量落花落蕾,结果期明显推迟。因此,以复合肥水进行浇灌最宜,定植后10~15天和坐果初期各追1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施7~10千克。11月中旬以前,棚内应保持湿润,以满足植株生长发育之需,切忌大水漫灌和忽干忽湿。11月中旬以后,气温很低,以保持土壤和空气湿度偏低为宜,可有效防止病害和冻害发生,减少植株死亡和烂果。植株调整应注意将门椒以下的腋芽全部摘除,生长势弱的植株,第一,二层花蕾也要及时摘掉,以促进檀株营养生长,确保每株都能多结果增加产量。初霜前后(10月下旬)应摘除嫩梢、无效枝条和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果实生长。秋辣椒由于开花期气温尚高,易引起授粉受精不正常或植株生长势过旺,而造成落花落蕾,可用15~20毫克/千克2,4-D或30~50毫克/千克水溶性防落素保花保果。

病虫害防治
虫害防治:辣椒秋延后栽培主要害虫有蝼蛄、蚜虫、甘蓝夜蛾,茶黄螨等。蝼蛄为害可采用毒饵,90%晶体敌百虫50克溶于0.8千克水中,拌和炒香的麸皮,饼肥或瘪谷1~1.5千克,密封4~5小时。于傍晚撒在苗床边缘或大棚内毒杀,效果很好。烟青虫、甘蓝夜蛾等的防治采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或2.5%功夫(氯氟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于早晨或傍晚交替喷雾,4~5天喷1次,连续喷3~5次。对茶黄螨应特别注意早期防治,采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1000倍成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等于叶片正反面均匀喷雾,防治效果较好。病害防治:辣椒秋延后栽培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炭疽病、疫病、灰霉病、疮痴病以及病毒病等。病害防治可用温汤浸种,将种子在室温下浸3~6小时,然后用55℃水浸种10分钟,冷却后备用。病毒病防治除选用抗病品种外,种子可以用10%磷酸三钠浸20~30分钟,洗净后再播种。另外可分别在分苗、定植前及开花期各喷洒1次0.1%~0.3%硫酸锌与铜铵合剂混匀液。疮痂病防治采用农用链霉素液200~300毫克/千克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猝倒病、炭疽病、疫病和灰霉病防治,采用75%百菌清500倍液或者50%多菌灵可漫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西葫芦大棚育苗及栽培


名称西葫芦大棚育苗及栽培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瓜类-西葫芦(美洲南瓜)
栽培技术
1.育苗

嫁接育苗,培育壮苗。

(1)适时播种

中原地区最佳播期是10月15-22日,豫南适当晚播,一般在10月17-22日,豫北一般在10月15-20日。

(2)嫁接育苗

越冬西葫芦嫁接有如下优势:①增加植株抗寒能力;②根系发达,吸水肥能力强;③延长生育期;④结瓜早,防早衰。

西葫芦嫁接成败的关键是:使砧木和接穗同时出土,高低一致,具体做法是:砧木和接穗在播种前晒种,增强发芽势。砧木(云南黑籽南瓜)比接穗(西葫芦)提前36小时催芽,催芽温度第一天控制在33℃,第二天控制在30℃;西葫芦以28℃左右为妥。播种前浇足苗床水,砧木和接穗均按3厘米3厘米摆播,西葫芦覆土2.5厘米,南瓜覆土3厘米。播种后注意观察出苗情况,进行温度调节。待砧、穗苗子叶呈V字形时是嫁接最好时期。苗子过大,砧穗下胚轴形成空腔不利嫁接成活,即便成活也生长不良。

(3)培育壮苗

嫁接后移植营养钵内。营养钵必须提前浇透底水,接后放置苗床内扣小拱棚,尽量见光,中午以叶子不萎蔫为准。控制嫁接后的环境温度,对于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接穗下胚轴伸长和培育壮苗十分重要。嫁接后白天温度20~25℃,夜间温度第一天18℃。第二天16℃,第三天14℃,以后逐渐加大昼夜温差并注意通风炼苗。嫁接后3天拆除拱棚,9~10天断西葫芦根,三叶一心时定植。

2.定植

(1)适时定植,合理密植

嫁接苗育成三叶一心时要及时定植。过早过晚定植都影响产量和效益。根据土质,定植前10天左右浇大水造底墒,后中耕细耧。定植时按130厘米一带,大行80米,小行50厘米,株距47厘米,大小行内挖土埋坨。定植后浇透定植水,土壤墒情适宜时及时中耕。每行培成小高拢以备盖膜后暗灌,为防止滴水存水塌膜,可以在膜下用细枝条拱起支撑,拱高10厘米使滴水分流两边,定植后视墒情深锄几遍,促使深扎根。

(2)促控结合,精细管理

西葫芦定植后缓苗期以促为主,以较高的温度促使地温回升,以利扎根,白天超30℃放风,夜温17~20℃。缓苗后白天超25℃放风,夜温15~10℃,不低于8℃,着重促根控秧防止徒长。进入结果期,白天27℃放风,夜间16~12℃。元月份28℃放风,以利白天贮热。根据西葫芦长势进行合理促控,有以下措施:

①子叶比较圆、叶柄长是徒长表现,应降夜温控徒长,如塑料膜透光差。应及时擦膜。

②根据植株长势决定根瓜去留:长势偏旺的涂抹激素。促进坐瓜控制旺长;长势偏弱的植株,及早疏去根瓜,加强营养生长。

③坐瓜后偏旺的植株用1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处理。

④冬季雄花少,花粉质量也差,应使用激素保花保果,用2,4-D50毫克/千克加500毫克/千克的速克灵涂抹花柱基部和果柄,促进坐瓜。中后期雄花出现,最好进行人工授粉以减少灰霉病危害。

⑤西葫芦在冬季环境条件下雌花多,化瓜多,应疏去多余雌花,集中养分利于幼瓜发育。

⑥打掉下部老叶,以利通风透光,减轻病害发生。

(3)其他田间管理

①西葫芦生长期应及时吊蔓,吊法同黄瓜。

②涂抹激素强制坐瓜。

③追肥应结合浇水,化肥以硝铵为主,结合磷酸二氢钾冲施,每次每667平方米施硝酸铵20千克,磷酸二氢钾5千克。有机肥以腐熟鸡粪稀释后冲施,每次每667平方米施鸡粪200千克。3月初开深沟埋腐熟饼肥,每667平方米施饼肥150千克+复合肥16千克,施后浇水。

④浇水应根据植株长势、天气晴阴、土壤墒情及土质情况而定。需要浇时晴天浇阴天不浇,沙土勤浇粘土少浇,植株叶色发暗浇,发亮不浇,近期有雨雪不浇,近期是晴天浇,根据季节变化掌握浇水次数。

⑤擦棚膜十分重要,每天早晨拉苫后把棚膜普遍擦一遍,使棚膜经常处于清洁,改善透光状况。

⑥西葫芦进入结果期后,333平方米棚每天用农大牌气肥1千克,抗病、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可增产30%左右,且白粉病发病率明显降低。

⑦阴雨雪天注意管理,阴天短时放风,避免气害。雪天应及时扒雪,提前放苫,提高夜温,夜间下雪应注意雪大压塌棚,早晨清理积雪拉苫见光。

病虫害防治
(1)温室白粉虱。用80%敌敌畏每667平方米300毫升拌锯沫1.5千克,置炭火中熏棚杀死白粉虱成虫。幼虫用10%朴虱灵1000倍防治。

(2)白粉病。西葫芦从苗期到拉秧均能发病,尤其是后期病重,用42%粉必清160~200倍液防治效果显著,并且可兼治蚜虫。

(3)灰霉病。通过技术措施降低棚内湿度,药剂防治用50%速克灵1200倍液,65%硫菌霉威1000倍液交替使用。阴天用30%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380克防治。

(4)病毒病。越冬茬西葫芦病毒很少,有些细蕨叶现象是药害或激素害。防治病毒病用绿宝牌病毒灵每包对水50千克防治。也可用鲜奶100倍+磷酸二氢钾250倍+肥皂800倍液防治。

辣椒中拱棚育苗及栽培


名称辣椒中拱棚育苗及栽培

栽培类型 中小拱棚
蔬菜分类 茄果类-辣椒
适宜品种
豫椒13号、豫椒977

栽培技术
1.育苗

(1)设施建造标准。中拱棚,东西走向,高1.7~2米,宽4.5米,长50~60米。成方连片的拱棚还要考虑棚与棚之间的距离,以利产品运输和雨水排灌及积雪清除。

(2)培育壮苗。苗床地要靠近大田,每栽667平方米中拱棚辣椒需建造宽1.3米,长10米左右的育苗畦4个。用营养钵护根育苗,并做到一级育苗不分苗,这是决定秋延后辣椒能否成功的关键措施。选近两年未种过茄科蔬菜的肥沃园土6份,加充分腐熟发酵的有机肥4份,掺匀过筛,按1000千克土加土壤消毒散1号1千克,50%辛硫磷乳油150克拌匀,密闭堆闷14天,以杀死虫卵、病菌和杂草种子,制成营养土。每定植667平方米中拱棚辣椒需10厘米10厘米营养钵4000个,需配制营养土4000千克;播种期应安排在6月20日至7月20日之间。播种前晒种1天,而后用冷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壮苗素1号100倍液中浸30分钟,洗净后放在25℃左右的适温条件下催芽,待种子60%露白时播种,选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以后播种。播种前苗床浇透水,待水刚渗完时,每钵播露芽的种子2粒,播后覆0.8厘米厚营养土,并覆一层作物秸秆,随即在苗床上撑拱棚覆农膜和遮阳网进行网、膜双覆盖保护育苗。

(3)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在傍晚清除覆盖物,墒差时要及时浇水。三叶一心前注意保持苗床土壤湿润,防干燥、防积水。并注意防治猝倒病、疫病。

2.定植

苗龄30天左右,80%植株现蕾时,为最佳定植时期。宽窄行种植,宽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40厘米。定植前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鸡粪3000千克,农家堆肥3000~5000千克,饼肥100千克,三元素复合肥50千克。要求肥料均匀施用,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用百虫毙粉进行土壤处理。耕深以20~30厘米为宜,耙细耙透,不留明暗坷垃和前茬作物根茬。整平后,起垄做畦,以备定植。定植时一定要选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1.7米宽畦内栽4行,拱棚内共栽8行。为提高定植质量,在定植前1天苗床要浇1次水,喷1遍杀菌、杀虫农药和营养液,做到带水、带肥、带药、带土定植。并做到随定植、随浇水,浇水量不可过大,定植不可过深,水刚渗完时,随即在行间地面铺一层作物秸秆,不但可降低地温,促使辣椒缓苗,而且还可防杂草和病害发生。随定植随扣棚,扣棚时四周要离地面1米,以利通风,并及时扣上遮阳网。

3.定植后管理

疏去门椒以下的营养枝和门椒及对椒,并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1次。八面风椒坐果后绑架防倒,剪去内膛的横生枝条。盖草帘前1~2天,摘除全部枝条的顶尖。四门斗椒坐果后进行浇水追肥,一般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三元复合肥50千克,隔15~20天再追施1次三元复合肥每667平方米30千克,以后不再追肥。但这一阶段(9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一定要保证椒田湿润,进入11月下旬,天气转冷,满天星椒基本长成,不再追肥浇水。9月中旬撤去遮阳网,可根据夜间温度情况扣严棚膜。扣膜初期要注意通风,遇大风和阴雨天气要盖严。10月下旬要扣小拱棚,11月上旬在中棚上盖草帘,并及时掀盖,至11月下旬以保温为主,可适当减少棚内通风量,草帘每天可掀开一边。

4.收获

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分期采收供应,但一定要在低温来临之前采收结束。

病虫害防治
秋延后辣椒主要病害是根腐病和病毒病,可在定植时结合浇水,用壮苗素1号500倍液灌根,缓苗后用壮苗素2号灌根。虫害主要是蚜虫、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等,可用菜喜喷雾防治。

苦瓜大棚育苗及栽培要点


名称苦瓜大棚育苗及栽培要点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瓜类-苦瓜
栽培技术
1.育苗

(1)浸种催芽

苦瓜种皮厚而坚硬,出苗缓慢,因此要进行浸种催芽。将选好的种子晒种1天,放入温水中预浸30分钟,再放入55℃水中烫种15分钟,然后放入30~35℃条件下催芽,48小时即可萌动。为使种子出芽整齐,可先将种皮嗑破,浸种6~8小时后捞出催芽。

(2)营养土配制

园田土或大田土40%,腐熟马粪或草炭40%,细沙或细炉灰20%。每立方米营养土加200克尿素、2千克过磷酸钙,营养土与肥料要混合均匀。

(3)播种

将配好的营养土放苗床摊平,厚10厘米,浇透底水。按33厘米密度播种,播种后覆土2.5厘米,盖地膜保温,提高温度到30℃。苗出齐后温度降至20~25℃,夜间温度保持14~16℃。

(4)分苗

在2叶期分苗,密度88厘米。分苗后浇透水,提温到25~28℃,缓苗后降温至20~25℃,夜间温度保持14~16℃。

(5)苗期管理

及时除草、通风降温。通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定植前一周低温炼苗,秧苗4~5片真叶、苗龄为45天时定植。

2.定植

定植前施腐熟有机肥75吨/公顷,肥料撒匀后深翻、起垄,垄距60厘米。4月中旬选晴天上午,按4.5万株/公顷、的密度定植,定植后浇2遍埯水,封埯,闷棚升温。

3.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及时进行中耕、松土。苦瓜开始爬蔓时播架或采用聚丙烯绳做吊架,苦瓜每生长30厘米应绑蔓或领秧一次。为减少养分消耗,应及时摘除卷须,剪掉1米以下的侧枝,1米以上的侧枝保留2~3朵雌花后摘心,主蔓满架后摘心。整枝应在晴天上午进行。用通风调节棚内温、湿度。上午应尽量延迟通风时间,使棚温迅速上升,促进光合作用,阴雨天为减少养分消耗,也应通风降温,苦瓜的追肥灌水次数应比黄瓜少,生长前期每隔7~10天追一次肥,开始结果和始收后各追一次重肥,以后每采收2~3次追一次肥。苦瓜进行人工授粉可使单瓜平均增加质量155克,膨大期缩短3天,商品性好,采种量增加450千克/公顷。

4.收获

苦瓜从播种到始收需92~115天。为保证瓜脆嫩,增加结瓜数,应采收中等成熟的瓜,即花后12~15天,瓜顶颜色变淡、花冠干枯时采收。

水萝卜小拱棚育苗及栽培


名称水萝卜小拱棚育苗及栽培

栽培类型 中小拱棚
蔬菜分类 根菜类-萝卜
适宜品种
蜡烛红、济南四缨子、山西天鹅蛋

栽培技术
1.育苗

催芽播种:小拱棚早春水萝卜的播种时间以立春前后为宜,多采用催芽播种。催芽的方法是先用30℃温水浸种3~4小时,随后沥水,用湿纱布包好,放在火炉旁催芽。也可在纱布外边包上塑料薄膜,贴身放好用体温催芽。待种子露白时播种,开沟条播,行距20厘米左右,开1.5厘米深的沟,先浇水,水渗后再撒种。667平方米用干种1.25千克。播种后耧平,覆土1~1.厘米,然后插拱、扣棚膜。

2.定植后管理

水萝卜生长适宜温度为5~25℃,最适温度13~18℃。故应加强保温措施,避免低温影响。上午当太阳照到拱棚时,南北向的拱棚,先敞东面再敞西面草苫子;东西向的拱棚,前期北面划苫一般不敞,只敞南面的;并注意随时抖落拱棚薄膜上的水珠,增加透光性。下午2~3点时,先盖东面的草苫子,后盖西面的草苫子。播种5~6天后,发现缺苗断垄的要及时补种,确保全苗。当子叶充分展开后,及时进行间苗一次,长至3片真叶时,按株距15~18厘米定苗,667平方米留苗1.8万~2万株为宜。

进入3月中旬以后,晴暖无风的中午,短时间棚内温度会升高到35℃以上,如不降温,水萝卜只长叶而根不露大。因此,晴天时,每天10点前后,当棚内气温超过25℃以上时,开始通风,以后逐渐加大通风口和通风时间。进入4月上旬以后,晚间停止覆盖草苫。定苗后每667平方米及时对水泼浇尿素5~8千克,浇后再用清水冲一遍,以防止烧苗。水萝卜浸水不能过早过大,一般播后30~40天,苗已长出4~5片真叶,萝卜巳长成小手指头大小,可以开始浇水,但也不能过大,湿润地面即可,量好用喷壶喷湿。收获前10~15天,肉质根进入生长盛期,需水量增大,这时外界气温升高,方能浇大水。小拱棚水萝卜整个生长期浇以上两水即可。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