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是最有竞争力的作物之一。近年来研究证明,红、黄、紫肉甘薯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特别是含有较多胡薯卜素、维生素、花青素及丰富细腻的食用纤维(被称为第七种营养素),是儿童发育、老年保健和防治多种富贵病的营养保健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食用型甘薯越来越受欢迎。而且甘薯在室温不低于9℃的条件下可保存数月,又可做到周年供应。因此,选用优质食用型甘薯品种,结合配套种植技术,以及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进行产业化开发,将给甘薯生产带来一次变革,给消费者带来健康,给生产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下面介绍甘薯选种、育苗、插植、田间管理等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1 深耕改土作垄

甘薯是块根作物,土里生土里长,要获得高产需要有深厚疏松的土壤条件。适宜的土壤条件是能为甘薯块根生长创造一个具有良好的水、肥、气、热的环境。即: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有机质肥丰富,保肥保水能力强,地下水位低,渗透性好。深耕与改土相结合,粘质土进行掺沙、沙质土要加泥,使沙泥比例达到四沙六泥或半沙半泥最好。作垄时,先用手扶拖拉机旋耕碎土,再犁成垄,垄心施有机质土杂肥或将稻草压于垄底加草木灰作底肥,以培肥土壤。然后培成深沟、高垄、饱腰的薯垄。一般要求垄距1.2至1.3米(含沟),垄高0.35米以上。

2 选种育苗插植

2.1 选用良种

良种是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关键。经实践,适宜本省区域种植的甘薯良种有普薯32号、普薯24号、普薯25号等。

2.2 培育壮苗

甘薯的薯块是由薯苗茎节上的根原基分化而成。壮苗营养足,根原基大,插植后成活快,是达到全苗、壮株、多结薯的保证。壮苗的标准是:茎节粗壮,苗质充实,剪口乳汁多,叶色浓绿,叶片肥厚,无病虫害。

2.3 适期插植,合理密植

甘薯生长的下限温度是摄氏15度,适宜温度是摄氏18-30度。因此,春种薯一般插植期应安排在春分至清明,不宜过早,夏种薯争取早植,力争7月中旬以前种植;冬薯也应争取早植,晚稻收割完后立即插植,争取结薯过冬,防止冻死。合理密植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栽插季节等,因地制宜确定。

3 田间管理

3.1 查苗补苗

甘薯种植后3-4天即应查苗,遇缺即补且宜早,补后要淋水和及早追肥,争取早发根还苗,使生长平衡。

3.2 中耕除草

甘薯插后15天左右,进行第一次中耕松土,使土壤疏松透气保水,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幼薯的形成。一般在栽植后至茎叶封垄前进行2-3次中耕除草。

3.3 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追肥。追肥要掌握两头轻,中间重的原则。即结薯前及块根迅速膨大期宜轻施,块根定型后至开始膨大时重施。追肥时可结合中耕培土进行。

3.4 合理用水

甘薯需水规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呈现少多少的规律。实际管理则应根据天气状况而定,遇干旱时可灌1/3垄沟水,待水分渗透至垄顶即进行排水,高温季节,灌水宜在傍晚进行,遇雨天,要及时排干积水,尽量保持土壤干爽。收获前20天内应停止灌水,以免降低块根的品质和贮藏性。

3.5 防治病虫害

甘薯的病虫害主要有薯瘟病、疮痂病和小象鼻虫病。在生产过程中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对薯瘟病,首先应选用抗病品种,且前作无薯瘟迹地,最好是连片水旱轮作的田块。对于甘薯疮痂病可用40%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兑水75公斤或50%康痂可温性粉剂100克兑水75公斤进行喷雾。也可剪除病部防止蔓延。而小象鼻虫则可用粉碎茶(麦夫)10公斤/亩次浸水后于苗期、结薯期、块根膨大期各淋施一次。

4 适期收获

收获时间应视品种的熟期而定。过早收获会降低甘薯的产

量和质量,过迟收获虽可提高产量,但会降低薯形的美观度,影响商品薯率。收获应在土壤较为干燥且选择晴天进行 。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