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苹果树冻害


发病症状
苹果树的冻害,因发生时间、地区的不同,冻害的类型也不同。常见的有晚秋初冬型冻害、冬季低温型冻害、抽条型冻害、晚霜型冻害和幼果期霜环型冻害5种类型。

(1)晚秋初冬型冻害:北部果区在11月中下旬,中部果区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苹果采摘后至落叶之前,树体尚未完全休眠阶段,天气异常温暖,日平均气温达15℃左右,诱使休眠晚的主枝基部、主干根颈部的形成层和树皮生理活动活跃,不能及时进入休眠,抗寒能力较低,紧接着突然出现大风降温或寒流,气温降至-3--5℃,经数十小时后,使这些部位的形成层和深层树皮受冻,变成浅褐色。春季果树发芽期,受冻部位以上的大枝或树体迟迟不能发芽,待正常果树落花后,受冻重的枝或全树仍不能发芽,受冻部位的形成层和深层树皮变成黑褐色,最终死亡。但浅层树皮常保持白绿色。落花后1个月左右,受冻部位树皮凹陷,干缩。面积大的或受冻严重的树皮裂缝、翘离,皮下的木质部呈黑褐色。受冻树皮附近易发生腐烂病。

(2)冬季低温冻害型:冬天果树进入休眠期后,树干、大枝的抗冻能力很强,但冬季出现异常低温时,树皮相对较薄的小枝常发生低温冻害,轻者髓部变褐而死亡,重者木质部及树皮变褐和枯死。同时花芽也受冻、变褐,有时冬季气温降至-25℃以下,大枝树皮也被冻伤,变褐枯死。

(3)抽条型冻害:春季土壤开始化冻前后,气温上升很快,并且空气干燥,有大风,枝条水分蒸发量大,而树下土壤湿度大或根系过深,根层所在位置的土壤尚处于结冰状态,不能充分吸收水分供给地上部开始活动的枝条,造成树上皮薄、细嫩树皮严重失水和皱缩,变成紫褐色以至暗紫色,韧皮部和木质部发白、发干,后期干枯死亡,不能发出新的枝叶。这种类型的冻害在北方地区潮湿的河滩地,春风大的阴坡下湿地,以及新疆、甘肃河西走廊和山西、河北省北部、辽宁省西北部果园,常有发生。

(4)晚霜型冻害:近几年,在北方果区的春天,晚霜型冻害发生频繁。2001年4月9日,陕西渭北、山西晋南果区,气温降至-4.7℃,出现明显霜冻,许多苹果树花芽受冻,芽锥体变褐,特别是海拔较高的半山腰和山顶的苹果树,受冻严重,果树的中下部花芽受冻率80%以上。2001年3月,河北省中南部果区气温偏高,多数果树比常年萌发提早5-7天。但3月26日夜间突降小雪,27日和28日夜间连续出现0℃以下低温,凌晨气温最低达-0.9--1.6℃,此时苹果树处于花芽膨大、花序分离期,梨树处于含苞待放期,均受到严重冻害。同期(3月28日),强冷空气袭击到山东的西、南部果区,当地出现大风降温,使前10天因异常温暖而进入萌芽至花期的苹果等多种果树严重受冻,总经济损失达5亿元。特别是2002年4月24日,山东烟台市的主要苹果产地,气温降至-3℃以下,使苹果、梨、桃等刚落花的幼果和葡萄花穗、新梢严重受害,损失达52亿元。苹果花芽膨大至开花期的冻害,初期表现为花柱、柱头、花药由绿色变为褐色,继而萎蔫、干枯。轻者雄、雌蕊受冻,花朵仍然可以开放,但不能坐果,冻害严重时,花瓣呈水渍状,枯萎脱落。

(5)幼果期霜环型冻害:苹果幼果期,在落花后7-10天左右,遇到3℃以下低温或晚霜,在萼片以上部位出现环状缢缩,不久形成月牙形凹陷斑,并继续发展成围绕果顶的紫红色凹陷斑,其皮下浅层果肉变褐,坏死,木栓化。随着果实的生长,受害果大量脱落,没落的果实至成熟期,萼部周围仍留有环状或不连续环状黑褐色凹陷伤疤。此类低温冻害坡上发生轻,坡下发生重,凹地的幼树果发病重,平地的大树发病轻。在主栽品种中,秦冠和富士品种树发病重,金冠品种树发生较轻。

病原
霜冻。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晚秋、初冬容易发生冻害的果园,在7月份以后应控制施用氮肥,同时对树上喷磷、钾肥,控制旺长,促进枝条成熟和营养回流。有灌溉条件的果园,要及时灌足封冻水。晚秋时,要对主干和大枝中下部涂白。幼树入冬前,要进行地表培土。根颈部易受冻的地区,可在深秋时扒开根颈部土,吹晒半个月后再填平土。②对春季晚霜型发生频繁的果园,在春季果树发芽前要灌水。发芽后至开花前,要再灌2-3次水。这样可延迟果树物候期2-3天,以减轻受冻的程度。如能根据天气预报,在芽萌动后提前灌水,提高果园的热容量,对短期的-3℃左右降温有明显防冻作用。③防治晚霜和花期冻害,可根据天气预报,在果园隔20-30m放一堆杂草,在气温降至0℃以下时,开始点火,压土熏烟。也可以对树枝喷水,加大热容量,以减轻冻害。

(2)药剂防治:春季花芽萌动前,结合防治枝干病害,喷10%果康宝膜剂80-100倍液,对防止-3℃以上时的花芽冻害,有一定的效果,可使花芽受冻率减少30%左右。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