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油橄榄孔雀斑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发病症状
孔雀斑病是油橄榄的主要病害之一,其为害特征为:病斑在叶片上初期为灰黒色小点,逐渐扩大,边缘由浅褐色变为深褐色,病斑外围有一黄色晕环,形如孔雀斑,故名孔雀斑病。其为害部位主要为叶片,也能侵染果实及嫩枝,造成大量落叶、落果。发病后叶片、果实无光泽,树体衰弱,类似缺肥、缺水症状。

发生规律
孔雀斑病发病最适温度18-20℃,温凉的雨季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在陇南油橄榄种植区,2004年前因发病率低,危害不严重,而未引起重视,2005年4-6月在武都区油橄榄科技示范园油橄榄大面积发病,危害十分严重。为了开展有效防治,促进油橄榄产业发展,我们开展了油橄榄孔雀斑病的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防治方法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科技示范园(汉王镇),该园始建于2000年11月份,总面积36.7公顷,属武都区的第三代橄榄园,株行距5.0米6.0米。地处10453E、3324N,海拔997.7米,年平均气温14.9℃,极端低温-8.1℃,极端高温39℃,年降水量474毫米,相对湿度61%。

2.材料与方法

(1)病害发病规律观察

在病害发生较重的地块,设立固定样地,在样地内设立固定样树,分东、南、西、北选择标准枝,定期观察叶片发病情况。

(2)发病程度调查

分别不同的油橄榄品种调查危害程度。危害程度分为Ⅰ-Ⅴ共5级,相应的代表值分别为0、1、2、3、4。以感病指数(感病指数=[(各病级株数代表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病级代表值)]100)表示危害程度。
(3)防治试验

在发病较重、危害程度较一致的九峰6号品种地内,设立试验地,于病害侵染盛期分别使用50%多菌灵、75%百菌清和三唑酮3种药剂的400倍、500倍、1000倍药液进行防治试验。

3.结果与分析

(1)孔雀斑病发病规律

孔雀斑病发病高峰期在5月上旬,传播速度较快,3天后整株叶片变黄,同时出现落叶、落果,果实干缩呈褐色。

(2)病害与品种间的关系

不同品种对孔雀斑病的抗性调查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油橄榄品种对孔雀斑病的抗性不同。从感病率来看,在调查的9个品种中,除了莱星和配多灵外,其余品种感病率全部达到100%,说明大多数油橄榄品种易染该病。从感病指数看,九峰6号最高,其次为鄂植8号、戈达尔,城固32、皮削利、配多灵相对较低,莱星的感病指数最低,说明在陇南目前栽植的品种中,九峰6号对孔雀斑病的抗性最弱,莱星的抗性最强。

4.结论与建议

(1)不同油橄榄品种对孔雀斑病的抗性不同。大多数油橄榄品种易染孔雀斑病。感病指数九峰6号最高,其次为鄂植8号、戈达尔,城固32、皮削利、配多灵相对较低,莱星感病指数最低,说明九峰6号对孔雀斑病的抗性最弱,莱星的抗性最强。

(2)多菌灵400倍液和500倍液、百菌清400倍液、三唑酮4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在90%以上。多菌灵400倍液速效性好,用药5天后防效达93.11%,可在产中推广使用。为了防止产生耐药性,3种药剂可交替使用。

(3)在甘肃陇南地区,孔雀斑病发病高峰期在5月上旬,各品种油橄榄均可感染发病。建议5月初喷多菌灵、百菌清、三唑酮3种药剂中的一种预防该病。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