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芒果流胶病的发生与综合治理

分布芒果流胶病是元江山地芒果发生普遍而又严重的病害。

发病症状
病菌侵染茎干和枝条后,最初组织变色,流出琥珀色的树脂,继而转为褐色,树皮逐渐腐烂脱落,造成植株严重落叶。严重的可导致枝干枯死,甚至整株死亡。笔者对该病的发生流行因素和防治方法分别进行了调查和试验。

病原
病原的有性阶段为子囊菌,埋坛属(Physalospora rhodina (B.C) Cke),无性阶段为半知菌,有色壳二孢属(Diplodia naiatensis Evans)。

发生规律
1.材料与方法

(1)发生流行因素调查

果园灌溉条件与病害发生程度调查:在海拔为830米左右,西北灌区有水灌溉果园,甘庄农场芒果山无水灌溉果园,随机抽查50株7-8年生的植株,观察其茎干、主枝的流胶点。

流胶病病情分级标准:

0级:主干,主枝无流胶点;

Ⅰ级:主干,主枝有1-5个流胶点;

Ⅱ级:主干,主枝有6-10个流胶点;

Ⅲ级:主干,主枝有11-15个流胶点;

Ⅳ级:主干,主枝有16-20个流胶点;

Ⅴ级:主干,主枝20个流胶点。

病害与每月降雨量的关系调查:1993年在海拔450米左右的林业局果木林场,随机抽查7-8年生植株10株,观察当时流胶的情况,每月进行一次。病害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在西北灌区,林业局牛油果山,果木林场,甘庄芒果山7-8年生的果园中,从11月至翌年4月,每月一次测定果园旱季土壤0-60厘米的含水率,同时调查病害发生情况,统计各果园产果量。

(2)药剂防治试验

用六种杀菌剂配成涂剂在甘庄农场芒果山7-8年生的植株上,用刮刀刮流胶点,然后进行涂刷,观察愈合率。

处理项目:

A. 波尔多浆(硫酸铜、生石灰、水+动物油比例为1∶3∶15+0.4)处理50个流胶点;

B. 农用链霉素+高富力配成涂剂处理30个流胶点;

C.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高富力配成涂剂处理30个流胶点;

D. 40%超微多菌灵+高富力配成涂剂处理30个流胶点;

E. 50%甲基托布津+高富力配成涂剂处理30个流胶点;

F. 70%代森锰锌+高富力配成涂剂处理30个流胶点。

(3)大面积药剂防治效果比较

1993年10月西北灌区果园中进行大翼豆覆盖和未覆盖的园地用波尔多液防治(涂基干、主株),以不涂药为对照,翌年旱季结束前随机抽查50株,统计防治效果。

2.结果与分析

(1)病害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灌溉条件与病害发生的关系:有水灌溉的西北灌区果园发病率64%,病情指数为18.4;无水灌溉的甘庄芒果山果园发病率为100%,病情指数为40.0。无水灌溉的果园发病率和病害的为害程度均比有水灌溉的果园重得多。

病害与降雨量的关系:1993年观察,流胶病在降雨量最少的旱季最为严重。当年5-7-10月份,月均降雨量97.1毫米-137.6毫米(最高)-66.8毫米,病害发生较轻。11月进入旱季的月平均降雨量为49.5毫米,病害较重,以后降雨量逐月下降,至翌年2月,月均雨量只有5.7毫米,病害即进入严重发生阶段,并延至4月份(月均雨量41.3毫米)。病害严重阶段,正是芒果开花坐果期,严重影响芒果产量。

病害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从表1可见,在旱季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升高,流胶病的发病率和病害为害程度锐减。综合上述两项观察测定结果分析,芒果流胶病同土壤含水率是负相关的,土壤含水率高,病害侵染为害程度小,反之土壤含水率低,病害侵染为害程度大。因此无灌溉果园,需加强保水措施。

 (2)防治

不同杀菌剂防治流胶病的效果比较:从表2得知,农用链霉素和波尔多浆防治愈合率达56%以上,其它4种杀菌剂防治效果均不好。而此种防治方法,必须用刮刀刮流胶点,防治大面积果园费工,成本高,而且新的流胶点还会出现,达不到防治的目的。

同一果园大翼豆覆盖和未覆盖的大面积波尔多浆防治效果比较:从表3可以看出,大翼豆覆盖地,土壤旱季的平均含水率比对照提高2个百分点,加上波尔多浆防治,流胶病的病情指数从23.2降到9.6,防治效果达58.6%。同时只用波尔多浆防治的效果为37.9%。

防治方法
在芒果园种植豆科植物大翼豆,覆盖土壤,增加土壤旱季的含水率,能较好的控制流胶病。在目前没有较好的农药防治流胶病的情况下,采用波尔多浆涂枝干,不失是一个好的防治方法。两者并用,综合治理,能有效地控制流胶病的为害程度,提高芒果产量。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