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树莓灰霉病

分布树莓灰霉病是树莓上发生的对产量影响最大的病害,各树莓产区均有发生。

寄主树莓。

发病症状
树莓灰霉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气候条件和品种关系密切,一般损失10%-20%,发生严重时可以使树莓绝收。

花和果实发育期中最容易感染此病。由先开放的单花受害很快传播到所有的花蕾和花序上,花蕾和花序被一层灰色的细粉尘状物所覆盖,随后花、花托、花柄和整个花序变成黑色枯萎。果实感染后小浆果破裂流水,变成果浆状腐烂。湿度较小时,病果干缩成灰褐色浆果,经久不落。

病原
树莓灰霉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淡色孢科,葡萄孢属真菌。

分生孢子梗数根丛生,直立或稍弯,110-294m11-14m,淡褐色,具隔膜,顶端呈1-2分枝,分枝末端膨大,呈棒头状,上密生小梗,聚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圆形、椭圆形,无色至淡灰褐色,单胞,9-13m6-9m。在PDA上培养后长出白色稀疏放射状菌丝体,菌丝体颜色逐渐加深,后期相互纠集形成球形或不规则形黑色菌核,大小为1.8-5.3mm1.3-4.1mm。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核、分生孢子及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菌核抗逆性很强,越冬以后,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菌核即可萌发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花序上,以树莓外渗物作营养分生孢子很易萌发,通过伤口、自然孔口及幼嫩组织侵入寄主,实现初次侵染。侵染发病后又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防治方法
(1)秋冬落叶后彻底清除枯枝、落叶、病果等病残体,集中烧毁;发现菌核后,应深埋或烧毁。在生长季节摘除病果、病蔓、病叶,及时喷药保护,减少再侵染的机会。

(2)避免阴雨天浇水,加强通风排湿工作,使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超过65%,可有效防止和减轻灰霉病。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注意农事操作卫生。

(3)可于开花前和谢花后喷特立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灰霉特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50%速克灵1000倍液或40%施佳乐800倍液。但果期禁止喷药,以免污染果实,造成农药残留。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