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叶用甘薯

分类 薯芋类-叶用甘薯
学名Ipomoea batatas Lam

引种单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品种来源原产地热带美洲。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

品种描述
英文名

Sweet Potato

别名

白薯叶、地瓜叶、番薯叶、红薯叶等。

科属

旋花科(Convolvulaceae)甘薯属。

植物学特征

直根系,有吸收根和贮藏根(即块根),叶用甘薯不以生产薯块为目标,一般薯块较小。茎多目匐生长或半直立,茎节易着生不定根,发枝力强。叶心脏形或鼻形,绿色、紫红色或黄绿色。芽梢及叶片比薯块用品种脆嫩,较少纤维。聚伞花序,花冠漏斗状,白色、淡红或紫色。蒴果,球形或扁球形,种子硬,淡褐色至深黑色,千粒重20克左右,北方一般不结子。

生物学特性

为多年生草本蔓生植物。喜温暖气候条件,耐热,茎叶生长适温为20~30℃,不耐霜冻。喜充足的光照。较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通气、排水良好、pH值6.0~7.0的沙质壤土种植为好。

类型与品种

按叶色不同将叶用甘薯分成绿色、黄绿色和紫红色三种类型。台湾多采用桃圆2号、台71号等品种,内地可采用由徐州甘薯研究所最近选育的品种。

营养价值
以山东红薯叶为样品,每100克鲜叶及叶柄中含水分85.34克,粗蛋白2.74克,粗纤维1.96克,维生素A5 58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14毫克,维生素B20.35毫克,维生素C86.3毫克,钾503毫克,钠19.6毫克,钙195毫克,镁61.1毫克,磷33.8毫克,铜0.4毫克,铁2.66毫克,锌0.3毫克,锰1.19毫克,锶0.83毫克,烟碱酸0.6毫克。

食疗与保健
甘薯叶性味甘平、无毒。风味有点似同属的蔬菜,但质地较为柔软。食用烹饪前,要把叶柄的外皮撕去,再炒或作汤,或凉拌。均宜配上蒜泥或蒜末以增加香味。

栽培技术要点

1. 叶用甘薯多采用扦插繁殖。

2. 露地需在无霜期内进行栽培,冬春季也可在保护地内生产(北方需适当加温),宜在保护地提前扦插育苗,但温度适宜季节也可直接扦插于大田。

3. 定植行距25厘米,株距20厘米。

4. 经40~45天后便可开始采收,此后每7~15天(春夏季)或20~30天(秋冬季)收获一次。

5. 一般以割取长约15厘米的芽梢品质最佳。

营养与食用

以幼梢或嫩叶片供食。是人体所需维生素B2(0.35毫克/100克鲜样)、维生素A(5580国际单位/100克鲜样)、蛋白质和铁、钙等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可凉拌、炒食、做汤或涮食作火锅配菜。

适宜地区
我国南北各地广泛分布。民间早有食用其嫩茎叶的习惯,但多采自薯块生产田,近年台湾已进行菜用甘薯商品化生产,广东、北京等地也开始进行栽培。

精选阅读

叶用黄麻


品种名称叶用黄麻

分类 绿叶菜类-叶用黄麻
学名Corchorus olitorius olitorius L.

品种来源原产地非洲。

品种描述
英文名

Jews-mallow

别名

埃及锦葵、埃及帝皇菜、莫洛海牙、长蒴黄麻等。

科属

椴树科(Tiliaceae)黄麻属。

植物学特征

茎直立,株高150~170厘米,分枝力强。叶互生,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叶缘具细锯齿,叶面有3条明显的基出叶脉,叶片基部两边各有一条2厘米长的暗红色短须。花小黄色,簇生于叶腋(叶节)一般1~2朵,完全花。果实为蒴果,长圆筒形,褐色,表面有纵向凹沟。种子小,青绿色至灰褐色,每果有种子150~250粒,千粒重1.6~1.8克。

生物学特性

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高温、湿润气候条件。种子发茅适宜温度20~25℃,生长适宜温度20~30℃,能耐38℃高温,但不耐寒,16℃以下低温生长将停滞。属短日照作物。宜种植在富含有机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地块,因不耐涝,雨季时应注意及时排涝。

类型与品种

按茎秆的颜色,可将叶用黄麻分为绿色类型与红色类型两类,但植株性状无太大差异。

栽培技术要点

叶用黄麻需在无霜期栽培,多在春季断霜前后进行露地直播,也可提前30天左右在保护地育苗,当露地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定植,行距40~50厘米,株距15~20厘米,种植密度每亩为9000~10000株。株高30厘米时开始陆续采摘15厘米长的幼梢上市,此后每10~15天采收一次,直至秋末。

营养与食用

以嫩茎叶或嫩叶片供食,100克鲜样富含钙397.8毫克、钾561.8毫克、磷102.9毫克以及维生素C73.2毫克等,可作为补钙的食物来源。可炒食、凉拌、炸食(外裹面糊油炸),也可做汤或作火锅配料涮食。

适宜地区
近年多由泰国、日本等地引进长蒴黄麻新品系作为食用黄麻栽培,我国台湾于20世纪90年代中叶引进,目前已开始商品化生产,内地华北地区已有少量种植。

南北方均可露地栽培,北方地区可以在高温期种植,北方冬季生产比较困难一般温室生产只作提前或延后性栽培。

早春竹叶菜—苋菜—叶用薯—胡萝卜


1. 茬口安排

1月初种一茬竹叶菜,2月下旬上市;3月初至5月初种一茬苋菜,5月上旬陆续采收上市(竹叶菜、苋菜在春前节后上市,货源较少,价格较高)。5月上旬至9月底种植叶用薯,傍晚闭棚裙膜、棚门,促进植株快速生长,第二天8:00前敞开棚裙膜、棚门(白天视天气均匀控制棚内温度)。叶用薯共采摘13次,既弥补了蔬菜淡季供应,缓解了蔬菜市场压力,又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9月底叶用薯货源多,价格低时罢园;10月初至12月底露地种一茬胡萝卜,抢在元旦前夕或元旦初上市,价格极可观,此时罢园,既保证了该种植模式一年四茬的经济收入,又不影响第二年茬口的安排。

2. 设施条件

早春竹叶菜、苋菜采用四层膜覆盖,即在钢架大棚内套小拱棚、小拱棚内再套竹棚,出苗前覆盖地膜;叶用薯7~8月期间,晴天晌午少许覆盖遮阳网遮阳降温,避免高温烈日下叶用薯茎秆纤维化;胡萝卜覆盖碎秸草或遮阳网,防止雨水或浇水冲刷,同时降地温,以利于出苗。大棚每年应注意加强修缮与加固,及时更换损毁的棚架、棚膜,完善便捷的设施灌溉方式。

3. 关键栽培技术

(1)竹叶菜(又名空心菜)

①品种选择

竹叶菜品种繁多,应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实用的优良品种,如青梗白壳,系广州市农家品种,其植株生长旺盛、分枝多、茎粗大、适应强、质量好、产量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②浸种催芽

竹叶菜种子的种皮厚而硬,若直接播种会因温度低而发芽慢,如遇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则会引起种子腐烂,因此宜进行催芽。先用50~60℃温水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浸种20~24小时,捞起洗净后放在25℃左右的温度下催芽,催芽期间要保持湿润,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1次,当种子有50%~60%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③播种

施肥竹叶菜生长速度快,分枝能力强,需水较多,宜施足基肥。播前深翻土壤,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千克或粪尿1500~2000千克、草木灰50~100千克,与土壤混匀后耙平整细,起高20厘米、宽130~150厘米的畦(包沟)。空心菜可撒播或条播,每亩用种量1.5~2.0千克,撒播后用细土覆盖1厘米厚左右,条播可在畦面上横划1条2~3厘米深的浅沟,沟距15厘米,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再用细土覆盖。然后用薄膜覆盖畦面,并加盖保温材料,出苗后即可揭开覆盖物。

④田间管理

a.肥水管理。竹叶菜是多次采收的作物,因此除施足基肥外,必须进行多次分期追肥才能取得高产,苗期可用10%~15%的稀人粪尿淋施,每亩用量为1000~1500千克,当幼苗有3~4片真叶时,用复合肥15~20千克和尿素2~4千克混合施用,采收期每亩采收1次施含硫狮马牌复合肥5~8千克。竹叶菜需水量较大,应经常浇水以保持土面湿润。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封行后可不必中耕除草。

b.病虫害防治。病害有白锈病、炭疽病、轮斑病,采用农业防治,选用有抗性的种子,清除田间的枯叶病残体,虫害提前清灭越冬蛹。

⑤适时采收

一般播种后35~45天,当竹叶菜植株生长到35厘米高即可采收。如果是一次性采收,可于株高20~35厘米时一次性收获上市。一般一次性收获每亩产量可达2500千克,多次收获的每亩产量可达5000千克。

(2)苋菜

①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性、抗逆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种,如黄陂本地自留品种红尖叶,极早熟、耐寒性突出、耐热性能好、结籽少、不易老、较嫩、口感好、产量高,市场前景好,武汉地区家喻户晓。

②整地作畦

栽培苋菜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较少的地块。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1000~1500千克,含硫狮马牌复合肥50千克。整地作畦后,畦面土壤必须细碎平整。

③播种

3月初播种气温低、出苗差,宜选用耐低温的品种;播种量宜大,亩用种3~5千克。播前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撒上一层底土,种子催芽后拌细沙撒播均匀。播后用细耙耙1次,盖上地膜,在大棚内搭设小拱棚,小拱棚内搭设简易竹棚。

④田间管理

a.春季气温低时,可追施稀薄的粪水,浇水不宜过大。当幼苗2~3片真叶时,亩也可用尿素4~5千克对水浇施提苗;2周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每采收1次,亩追施尿素5~10千克。

b.病虫草防治。苋菜白锈病播种前用0.2%~0.3%的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拌种;苋菜病毒病在发病期叶面喷施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抗毒剂1号)300倍液。侧多食跗线螨和朱砂叶螨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苋菜田间杂草较多,每次采收后,需要及时将田间杂草拔除。

⑤适时采收

当苋菜株高10~12厘米、具5~6片真叶时即可陆续采收。采收时结合间苗,优先采收过密、生长较大的苋菜。春播苋菜亩产量为2100~2500千克。

(3)叶用薯

①整地作畦

定植前,结合施基肥整地。每亩先用农家肥2000~4000千克,或饼肥300千克,也可用充分发酵的干鸡粪2000千克均匀撒施在地表上,再深耕20~25厘米,然后亩配合施用含硫狮马牌复合肥50千克,按1.5米宽开厢,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整平畦面,待栽。

②定植

选用福薯18号于5月上中旬开始棚内定植,株距为15~24厘米,行距20~25厘米,每穴扦插1株,扦插苗应带4~5个节位,斜插,入土2~3节,外露1~2节,插后将土压实,再浇定根水。扦插7~10天,发现缺苗及时补苗。

③田间管理

a.水分管理。生长期间,采取小水勤浇或沟灌,但沟灌时水不能漫至畦面,保持田间湿润。多雨季节加强棚内管理及时清沟排渍,避免畦面积水。

b.追肥。以腐熟粪肥和含硫复合肥为主,适当增施钾肥。定植后7~10天,每亩浇施稀薄人粪尿1000千克提苗;插后30天结合中耕除草,每亩用1000千克稀薄人粪尿加配尿素10千克、硫酸钾5千克浇施促蔓。每经3~4次采收结合修剪后,每亩施含硫狮马牌复合肥10~15千克,每次采收后用尿素5千克、硫酸钾8千克对水1000千克浇施。

c.病虫害防治。叶用薯主要病虫害有疮痂病及甘薯麦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粉虱、蚜虫,以农业防治和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开展病虫综合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病虫害为害,使用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④适时采收叶用薯定植后,一般8~10天采摘1次,当嫩茎株高10~15厘米、具有10~12片叶时可陆续采摘,采摘时随手摘除虫害叶,每亩每次采摘500~700千克,有条件的地方采摘后立即进入冷藏室或直接进入市场出售,应避免长时间集中堆放,否则叶用薯茎秆会弯曲;更不能直接入水中浸泡而增加产量,否则整株叶用薯会变黑,影响产品品质、产品外观及销售价格。

(4)胡萝卜

①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高产、优质、外观漂亮、生长期较长、株型较大的品种。在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当前我们常用的品种有新黑田五寸人参、广岛韩国五寸,我国传统的小顶红、扎地红等。

②整地播种

由于胡萝卜人土深,对土壤的孔隙度有很高的要求,应选择土层深厚、透气而且排水性好的砂壤土。适期播种,播种前整地施肥,每亩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千克,随后深耕耙细,平整后作畦。播种采用条播,在畦内按行距13~15厘米开沟,沟深2~3厘米,在沟内播种,播种要均匀,播后用扫帚轻轻将播在外面的种子扫入沟内,再耙平,最后用脚踩一遍再浇水,随后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出苗率。

③间苗、定苗

在播种20天左右长出2~3片叶时,进行间苗,苗距5厘米并在行间浅锄;在幼苗5~6片叶时适时定苗,株距在10厘米左右,除去过密株、小苗、弱株和病株,并喷施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保护幼苗茁壮成长。

④田间管理

a.水分管理。叶片旺盛生长期应适当控制浇水量,加强中耕松土,促使主根下伸和须根发展,并防止植株徒长;在生长期及时喷施地果壮蒂灵使肉质根营养运输导管变粗,提高肉质根膨大速度,使胡萝卜肉质根表皮光滑,根形健美,优质高产。

b.追肥。在整个胡萝卜生长期内要进行2次追肥,分别在长出3~4片真叶和长出7~8片真叶时进行,通常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千克,结合浇水冲施为宜,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养肥。

c.病虫草害防治。常见病害是黑腐病、黑斑病、菌核病。黑腐病、黑斑病防治播前用种子质量3%的50%福美双或代森锰锌拌种;菌核病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7天喷一次。蛴螬用50%车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将炒香豆饼与30%辛硫磷乳油用水稀释30倍拌匀诱杀蝼蛄;预防蚜虫为害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在出现杂草时要及时清除。

⑤适时采收

采收期因品种不同而异,有的早熟品种播后60天即可收获,中晚熟品种多在播后90~130天收获。收获要适时,过早或过晚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如过早收获,根未充分长大,产量低且味淡;若收获过晚,心柱会变粗,质量变劣,每亩平均可采收2100千克(高产可采收3000~4000千克);生产中加强管理措施,经济收入会大幅度提高。

明日叶


品种名称明日叶

分类 绿叶菜类-明日叶
学名Angelica keiskei Koidzmi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原产于日本。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日本引进。

品种描述
别名

明日草、碱草、长寿草、八丈草、还阳草等。

科属

伞形科(Umbelliferae)。

植物学特征

茎直立,植株高大,株高可达2米,茎黄绿色或稍带红色,断面圆形,损伤后渗出黄色汁液。叶为二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具深裂刻。花序伞形,小花白色。双悬果,长卵圆形、片状、浅棕色、背面有3条纵果棱,千粒重4克左右。

生物学特性

为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蔬菜。喜潮湿、冷凉气候条件,生长适宜温度为18~24℃。喜适光照。宜在肥沃、疏松、保水力强、排水良好、pH为中性的沙壤土中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明日叶适于春季和秋季栽培,也可进行保护地栽培。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定植行距66厘米左右,株距50厘米,夏季炎热时需用遮阳网遮阴。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害。当植株较繁茂时即可连续采摘叶片或嫩茎叶上市。

营养与食用

明日叶以叶片或嫩茎叶供食,因每100克鲜样含有锗460毫克/升,维生素B1272.5毫克/升和芸香苷等成分,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菌、抗溃疡、抗血栓、防癌、防爱滋病毒之功效而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和消费者瞩目。明日叶具有独特的芳香,可解鱼、肉的腥膻味,茎叶经水煮后可变得柔软可口。可炒食、煮食、炸食,汆汤或做成菜汁食用;也可将明日叶晒干研磨制成绿色粉末,用做汤料或泡茶做饮料。明日叶作为功效突出的保健蔬菜和少污染的清洁蔬菜将具有生产和市场发展的广阔前景。

适宜地区
日本已有2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台湾于十几年前引进,目前已有栽培面积450亩左右。我国内地近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尚无菜用商品化栽培。

红薯叶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红薯叶,拼音:hóngshǔyè

拉丁学名:

别称:白薯叶、甘薯叶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旋花科,亚科:

族:,属:

药用价值

味甘,性平。归大肠经。生津润燥、健脾宽肠、养血止血、通乳。

营养价值

红薯叶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降血糖、通便利尿、升血小板、止血、预防动脉硬化、阻止细胞癌变,催乳解毒,保护视力,预防夜盲的良好保健功能。

蒜茸红薯叶
原料:
红薯叶、大蒜、素油、精盐、黄酒、味精、鲜汤、麻油
做法:
1、将嫩红薯叶茎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后捞出用凉水冲凉,切成段。大蒜剥皮捣成茸。
2、炒锅置火上,放素油烧至四成热,放人大蒜茸炒出香味,加入嫩红薯叶茎翻炒,加入鲜汤、精盐、黄酒炒入味,加入味精、麻油,撒上剩余的蒜茸拌匀即成。

红薯叶图片

饲用南瓜


饲用南瓜
别名:笋瓜、印度南瓜。
英名:fodder cushaw;学名:Cucurbita maxima Duch.。
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中空,长3m以上,分枝多。叶片肥大,圆形或近心脏形。茎叶粗糙有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黄色。瓜即果实,圆形,长圆形或扁圆形,橙、黄、灰、白、绿等色。单瓜重7~25kg。中国从南到北各地均有栽培,为菜饲兼用作物。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遇低温霜冻即死亡,有一定耐旱能力,但生长期需较多水分,对土壤要求不严,瘠薄地仍可种植,但以肥沃的壤土最适宜。春季直播或育苗移栽,行距200cm,株距60~80cm。注意整枝压蔓,人工辅助授粉。到秋季即可陆续采收饲用,霜冻前全部采收贮存,备冬春饲用。适口性好。其营养成分见饲用南瓜的化学成分表。


饲用南瓜的化学成分表(%)

板叶荠菜


品种名称板叶荠菜

分类 绿叶菜类-荠菜
学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


审(认)定年份1993年

审(认)定情况1993年通过上海市那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审(认)定编号沪农品认(1993)第044号

品种来源上海市地方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塌地,叶为羽状深裂,叶面平滑,叶色浅绿,叶18片左右,叶片大,肥厚,长10~13厘米,宽2.5~3.0厘米,开展度18~20厘米。生长期50天,较早熟,抗寒、耐热力均较强。但抽薹较早,宜秋栽,产量较高,品质鲜嫩,但香味淡。

产量表现

亩产2000~25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春、秋露地栽培。北方地区春季土壤化冻前后即可播种,秋季一般在立秋以后播种。

2. 露地根茬栽培。栽培方式与根茬菠菜相同,10月上旬播种,小苗越冬,第二年早春收获。也可以像菠菜进行埋头荠菜栽培。如果为了提早上市,还可以采取地膜天盖的方式栽培。

3. 大棚根茬栽培。10月播种,第二年2月下旬、3月上旬即可收获。也可以进行早春大棚栽培,头一年11月埋头或2月播种,3月底至4月上旬收获。

4. 冬季温室栽培。10月播种,元旦、春节期间收获。

5. 育苗。荠菜一般均采用直播的方式,但也可采取育苗移栽的方式,或直播畦剔苗移栽,通过移栽,植株大而整齐,易收获,易整理,易包装,产品标准化程度高,上市、流通容易。

6. 整地、施肥、做畦。选择杂草少、背风、向阳、平整、灌排容易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可获得优质、高产的产品。荠菜为小型叶菜类快熟蔬菜,每茬需肥量并不高,但最好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宜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复合肥100千克,充分与土壤混合,然后做成1.3米宽平畦,畦需平、细,不要有大坷垃。

7. 播种。有两种播种方式:

(1) 先浇水、后播种。适用于保护地栽培,保护地栽培属精细栽培,另外保护地湿度大,播后土表不易于,对出苗有利。先在整好的畦中浇上5~10厘米的水,水渗后即可播种,因荠菜种子细小,可掺上与之大小相当的细土均匀撒播。

(2) 先播种、后浇水。先将掺好细土的种子均匀播于畦面,然后镇压或用脚踩实,如果土壤较湿,最好第二天浇水,这样种子不易被冲走;如果土壤较干,播后浇水时,宜小水慢浇,以免把种子冲走。建议每667平方米播种量0.25千克左右。气候不适宜时播种量宜成倍增加,条件适宜时可适当减少其播种量。

8. 播后管理。播后出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温度在20℃左右,以利出苗。

(1) 间苗、定苗与定植。条件适宜荠菜播种后4天左右出苗,因荠菜种子细小,播种时很难均匀,因此应及时间苗,当幼苗两片真叶时,可以开始间苗,5片左右真叶时可以移植或补苗,10片左右的幼苗即可上市,最后生产大株的,苗间距为10厘米左右见方。移栽定植的株行距也在10厘米左右。

(2) 除草。荠菜种子细小,前期生长较慢,很易被杂草所侵害,故而应及时除掉杂草,尤其保护地栽培。露地栽培可以考虑用除草剂进行除草。

(3) 水分管理。荠菜种子细小,根系浅,因此整个生长期应保持土壤湿润,但冬季保护地栽培应注意水分不宜过大,水分大,温度低,病害容易发生。

(4) 温度管理。露地栽培条件不可控制,宜选择适宜的季节种植;温室栽培温度应尽量保持在10~25℃范围,长时间5℃以下低温,会促使植株通过春化,而出现早期抽薹现象。

(5) 追肥。在底肥充足条件下,在荠菜生长的中后期,植株快速生长阶段,可追施速效氮肥1~2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左右。

9. 病虫害防治。荠菜的病害一般有病毒病、霜霉病、菌核病等,病毒病一般在高温干旱时容易发生,霜霉病、菌核病在湿度大时容易发生,北方保护地管理不当容易发生。容易发生的虫害有蚜虫、小菜蛾、黄条跳甲等。

营养与食用

1. 荠菜所含营养成分的种类较大多蔬菜为多,对机体有全面营养作用。其中以蛋白质、钙、维生素C的含量尤多。钙含量比其他蔬菜都高,还超过豆腐。蛋白质含量在叶菜、瓜菜中屈指可数。也含一定量的磷、铁、钾、钠、锰、硫胺素、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等。胡萝卜素含量与胡萝卜相仿。氨基酸达11种之多。所以荠菜很鲜香(氨基酸经烹调后,能起类似味精、胡椒粉的作用),而含水量在叶类蔬菜中最低,吃一些荠菜就可以获得多种营养素。

2. 荠菜被誉为馅中之王,做馅最为鲜美,可做饺子、馄饨、包子等。荠菜也可用来炒食、凉拌或者做汤。

适宜地区
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均可栽培。

皱叶留兰香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皱叶留兰香,拼音:zhòuyèliúlánxiāng

拉丁学名:MenthacrispataSchrad.exWilld.

别称:绿薄荷、香薄荷、荷兰薄荷、青薄荷、香花菜、鱼香菜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亚目:

科:唇形科,亚科:野芝麻亚科

族:塔花族,属:薄荷属

形态特征

皱叶留兰香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可达60厘米,叶无柄或近于无柄,叶片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边缘有锐齿,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轮伞花序在茎及分枝顶端密集成穗状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钟形,萼齿三角状披针形,边缘具缘毛,果时稍靠合。花冠淡紫或白色,裂片近等大,花丝丝状,花柱伸出,花盘平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珠状三稜形茶褐色顶端圆。

生长习性

皱叶留兰香原产欧洲,喜温暖湿润气候,既耐热,又耐寒,但不耐涝,生长适温20-25℃。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但以沙质壤土为好。

药用价值

皱叶留兰香嫩枝、叶常作香料食用。

皱叶留兰香图片

千叶红


品种名称千叶红

分类 绿叶菜类-叶菾菜(叶甜菜)
学名Beta vulgaris L.var.Cicla Koch.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春社蔬菜科技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从地方品种中选出。

品种描述
植物学特征

茎短缩,营养生长期叶簇生。叶片肥大,紫红色,长卵圆形或卵圆形,叶面有皱褶,叶缘无缺刻。叶柄断面呈凹字状,肥厚、肉质、鲜红至紫红色。复总状花序,花白色。聚花果(内含种子2~3粒),千粒重100~160克。

生物学特性

2年生草本植物。喜冷凉湿润气候条件,较耐寒,也较耐热。种子在4~5℃时便可发芽,22~25℃时发芽良好,叶簇在日平均温度14~16℃时生长良好,属低温长日照作物。怕涝,适宜在肥沃疏松、通气性好、中性或弱碱性土壤中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多进行春季或秋季栽培。春季在终霜前后直播于露地,也可提前在保护地播种育苗,然后移栽;秋季于初霜前至少90天左右播种;冬春季也可进行保护地栽培。

2.种植行距26~33厘米,株距20~26厘米。

3.当植株长有7~8片叶时即可开始陆续剥叶(每次2~3片)供食。

适宜地区
南北各地均可栽培。

叉叉叶香菜


品种名称叉叉叶香菜

分类 芥菜类-叶芥菜
学名Brassica juncea Coss. var.faliosa Bailey

品种来源四川省垫江县地方品种,已栽培40余年。

品种描述
科属

十字花科芸薹属

特征特性

株高50~55厘米,开展度60~65厘米,株型松散。叶扇形,浅绿色,叶面微皱,无刺毛,被蜡粉,叶缘皱褶,呈不等锯齿状,中肋裂成3~5个分叉,形成假复叶状,最大叶长53厘米,宽32厘米,叶柄长27厘米,侧边钝圆,横断面半圆形。单株鲜重2.0千克左右。该品种耐肥、耐寒,质地柔嫩,芥辣味淡,煮食或炒食具浓郁的清香味。在垫江县9月上旬播种,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下旬分次擗叶采收。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6000~8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露地栽培。叶用芥菜多进行露地栽培,南北方均以秋播为主,尤其是作为加工而生产的叶芥。由于叶芥的耐热及耐寒力均不如大白菜,各地叶芥的秋播播种期可比大白菜晚。长江流域早播可在9月上旬,晚播可到9月下旬,收获期在当年12月前后,可延至10月播种,一般要翌年24月收获。以幼苗采收供食的叶芥,在温暖地区如广东可周年播种。北方地区秋播一般8月上旬播种,10月份收获。

2. 保护地栽培。南方保护地栽培一般是简易的保护设施,如中棚、小棚等。北方冬季只能在温室内种植,目前主要种植结球芥,一般9至11月播种,11月至翌年2月收获。如果准备2月上旬春节前收获,可于10月至11月上旬播种。

3. 播种及育苗。叶用芥菜多行育苗移栽,尤其生长期较长、用于腌制的蔬菜。但以幼苗供食以小株采收的品种常常直播。育苗可采用苗畦育苗的方式,也可用128孔穴盘精量育苗。精细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0~30克,畦苗每平方米播种量约0.5克左右。苗龄20~30天。小苗采收直接播种用种量为每667平方米500克左右。

4. 整地、施肥、做畦。与大作物黄瓜、番茄等相比,叶用芥菜需肥量要少得多,而且吸肥力、耐盐性较强,可以安排大作物后茬种植,可以少施肥,并可消除保护地土壤中的一些盐分。

根据土壤情况,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复合肥50千克,充分与土壤混合,做成1.3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即可进行播种或定植。

5. 定植。品种、种植季节、种植方式等不同,定植密度应有差异,一般早熟种、植株开展度较小者行距33~40厘米,株距25~33厘米。中、晚熟种开展度较大者行距40~46厘米,株距25~33厘米。北方结球芥温室栽培大叶收获株行距25~33厘米。

6. 田间管理。小株收获直播者,生长期30~40天,出苗后应及时间苗、除草。生长期内可追肥1~2次。育苗移栽者,定植后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内可追肥3~4次,每次施用尿素10~15千克。用于加工的叶用芥菜,应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前15天应停止浇水施肥。

营养与食用

叶用芥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C和铁的含量较高。叶用芥菜可以生食凉拌,因含有辛辣物质,食用时有芥末般的感觉。还可以炒食、做汤等,加工菜可做成盐渍菜、腌制菜、泡菜和酸菜等。

适宜地区 四川省垫江县周嘉、普顺等乡均有栽培。

六叶茄


品种名称六叶茄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审(认)定年份1984年

审(认)定情况1984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品种来源北京市地方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种。株高约70cm,开展度90cm,生长势中等。第一果着生于主茎6叶节上方。果实扁圆形,外皮黑紫色,有光泽。果肉浅绿白色,肉质致密、细嫩,品质好,单果重400~500g。耐低温,耐热性差,不耐涝,抗病虫能力弱。适于春季露地地膜覆盖早熟栽培和塑料大棚、中小拱棚栽培。

产量表现

667平方米产量2500~3000kg。

栽培技术要点

北京地区1月份阳畦播种育苗,4月下旬露地加盖地膜定植,行距53cm,株距40cm。中小拱棚栽培,7月上旬播种育苗,8月上旬定植。塑料大棚栽培,12月下旬保护地播种育苗,翌年3月下旬定植。

适宜地区
适宜北京及华北部分地区种植。

大叶芥菜(板叶荠菜)日光温室栽培


名称大叶芥菜(板叶荠菜)日光温室栽培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芥菜类
适宜品种
大叶芥菜(板叶荠菜)

栽培技术
1.定植

(1)整地施肥

栽培芥菜以选择肥沃的壤土地为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1/15公顷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千克,复合肥30~50千克。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地表,然后耕翻,耕深15厘米。接着做成1.8~2.0米宽的平畦或低畦。

(2)适时播种

日光温室芥菜可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经45~60天即可收获。若用新种子,应事先进行低温处理,可用泥土层积法或直接置于2~7℃的冰箱中催芽。7~9天后,即可播于苗床上。因芥菜种子细小,故播种时应均匀拌和种子量1~3倍的过筛细土,播种后用脚踏实畦面,以利出苗。一般每1/15公顷用种子0.7~1.0千克,播种后3~4天即可出苗。

2.定植后管理

(1)控温、控湿、遮光

芥菜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根据芥菜的生理特性,棚室温度应控制在12~20℃,温度超过25℃要及时通风降温,以防因高温干旱而造成出苗困难。若中午光照强烈,可适当用草苫遮光。浇水要轻浇、勤浇。因芥菜在每天12小时的光照条件下,气温降到12℃时仍能独薹开花,所以,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除了晚上要适当通风外,白天草苫应晚揭早盖。

(2)合理追肥

当苗子有两片真叶时,要进行第一次追肥,每1/15公顷施浓度为0.3%的尿素液100千克,收获前7~10天再进行第二次追肥,以后每收获1次追1次肥,追肥的浓度也应逐渐提高,整个生育期一般追肥4~5次。

3.收获

芥菜是分次采收的,采收时要采大留小。

9月上旬播种的芥菜,可于10片真叶时采收,至10月上旬供应市场。一般可采收4~5次,至翌年3月下旬采收结束,每1/15公顷产量可达2000~2500千克。

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要结合采收拔除杂草。芥菜的病虫害主要是霜霉病和蚜虫。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则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杀。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