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名称葡萄金黄化植原体

科学分类 植原体:软球菌纲、菌原体目、菌原体科、植
检疫分类外检(进境三类)

分布地区该病害最早于1957年发生于法国西南部,随后意大利和西班牙均有该病害的报道。目前已知分布于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和以色列。由于葡萄金黄化病是葡萄黄化病之一种,只是近十几年间由干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才将不同的葡萄黄化病区分开来,因此下列有葡萄黄化病报道的国家和地区均为可疑地区:罗马尼亚、澳大利亚、希腊、瑞士、摩尔达维亚、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智利和南非。

危害性状目前已知所有的栽培葡萄均不同程度地感病。通过介体可传播至蚕豆和蒿子及白三叶草上。葡萄金黄化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病,病原菌通过带病繁殖材料和昆虫介体传播,能很快引起病害的扩展。1949-1954年间,法国的阿马尼亚和卡劳斯地区,所有Bacc22A葡萄发病,在意大利北部情况也十分相似。最近据报道,该病害对前南斯拉夫及其邻国造成严重的威胁。葡萄金黄化与其他引起葡萄黄化的植原体病害不易区分,该名称仅限于由叶蝉(Scaphoideus titanus)为介体传播的黄化病。经研究后认为,该植原体属榆黄化组(Elm Yellews group)。其他引起葡萄黄化的植原体属Stolbur组(16SrVⅡ)。症状为叶片褪绿,朝下反卷,花序枯死,浆果凋萎;被侵染的藤条极度下垂,生长严重不良;树势衰退迅速。在白果,品种上,叶片向阳部分黄化,使叶片表面具金属光泽;枝梢变脆,顶芽和侧芽可能坏死。在感病品种上,病枝茎部树皮会出现纵向裂缝。某些品种在保护下不受再侵染时可以恢复。部分砧木能够耐病。受侵染的植株产量下降,果实酸度提高,含糖下降,严重影响品质。1949-1954年间,该病害在法国流行,造成巨大损失。

生物特性暂无

传染途径该病害的近距离传播主要为介体传播,目前只证明一种叶蝉(S. titanus)能够传播该病害,每年可以传播5-10km;远距离传播主要靠苗木的调运。

防疫方法产地检验 在引种前,一定实行产地检疫,不得从有明显症状的田块调运种苗,进境种苗经隔离试种,确认健康后才可在国内种植。 室内检测 由于该病原不能培养,因此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是有效的检测途径。ELISA和PCR技术在1993年已经成为法国检测该病害的主要常规技术。ELISA法利用多抗血清或单克隆抗体,利用双夹心法可专化检测植物组织和介体中的植原体。PCR法利用组专化的非核糖体基因来源的DNA探针,可以有效地检侧和区分不同的葡萄黄化病原。专化检测该病害的PCR技术,已经用于对该病害的检测,特别适合于植物检疫部门。巢式PCR(Nested PCR)可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 葡萄金黄化病植原体是我国禁止人境的三类危险性有害生物。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