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葡萄锈病

分布多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江苏等地。

发病症状
叶背出现黄色小斑点,并形成粉状夏孢子堆,通常叶的大部分或全部布满夏孢子堆,这是本病的最大特点。病部后期变黑褐色,严重时引起落叶,削弱树势,偶然在叶柄、嫩梢和穗轴上也出现夏孢子堆。有些品种在叶正面和反面夏孢子堆相应的部位呈现褐色坏死斑点。病变主要发生在成熟叶片上。病害发生后期,夏孢子堆附近出现褐色至黑褐色冬孢子堆。

病原
葡萄锈病是由葡萄层锈菌Phakopsora ampelopsidis Diet Syd.寄生引起,病菌属担子菌亚门,属于复杂生活环的锈菌。日本报道,此菌在一种落叶树木清风藤科的泡花树Meliosma myriantha上形成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性孢子器近圆形,直径100―130微米,初呈褐色,后变黑色,从叶子正面表皮细胞突出。锈孢子器从叶子的反面长出,直径150―200微米。包被细胞紧密排列,具光滑外壁(5-7微米厚)和刺状的内壁(4-13微米厚)。锈孢子呈卵形至椭圆形,大小为15―20微米12―16微米,具有细刺,无色,单胞。以后形成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夏孢子堆是黄色菌丛,直径0.1―0.5毫米,发生在叶背面。夏孢子呈宽椭圆形至椭圆形,大小为15.4―24微米11.7―16.1微米,几乎无色至草黄色,细胞壁厚1.5微米,密生小刺,孔口不明显,侧丝数量很多,圆筒形,大小为30―70微米6―11微米,弯曲或不规则,稍黄色。冬孢子着生于叶背,散生时,呈圆形,直径0.1―0.2微米,3―4个细胞厚。冬孢子串生时,呈卵形,大小为14.9―31.2微米10.8―14.9微米,光滑的胞壁接近无色。

发生规律
冬孢子萌发形成担孢子,侵染泡花树并产生性孢子器和后来的锈孢子器。锈孢子侵染葡萄属,目前只有日本报道过有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

大多数地区只产生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孢子堆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孢子堆一般在天气转凉时发生,温带多在晚秋发生,我国台湾早在7月也可发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病菌以夏孢子在植株绿色组织上越冬。

葡萄锈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温带严重。夏孢子萌发温度为8―32℃,适温为24℃。在适温情况下,孢子经1小时即可萌发,5小时萌芽率达90%。冬孢子萌发温度为10―30℃,适温为15―25℃,萌芽需要99%的相对湿度。冬孢子形成担孢子的适温是15―25℃。担孢子萌芽温度为5―30℃,适温为20―25℃,并需要100%的相对湿度。高湿有助于夏孢子的萌发,但光线对萌发不利,所以,晚间高湿是病害流行的必要条件。接种6小时后形成附着胞,12小时后通过气孔侵入寄主,5天后病菌发展范围直径约有200―300微米,7天后具有夏孢子堆,直径300―400微米。在温度16―30℃接种,5―6天后出现菌丛,在较低温度12℃下则要15―20天。夏孢子不侵染幼嫩叶子,因为叶片气孔尚未发育好。

一般栽培的葡萄品种、欧亚种葡萄较抗病,而欧美杂交种则较感病。抗性较强的品种有黑潮、红富士、玫瑰香等,中等抗病品种有金玫瑰、新美露、纽约玫瑰、大宝等,中等感病品种有巨峰、白香蕉、斯蒂苯等,高度感病品种有康拜尔、尼加拉等。

防治方法
1.搞好清园和越冬期防治

秋末和冬季结合修剪,彻底清除病落叶,集中焚毁;果园进行翻耕,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

2.加强管理

定植时施足优质有机底肥,每年冬前都要补充足量的优质有机肥;果实采收后仍要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植株长势,增强抗病力;山地果园要保证灌溉设施,防止缺水缺肥;发病初期适当清除、处理老病叶,可减少田间菌源并利于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

3.药剂防治

刚发病时即开始喷药,以后每隔半月左右喷1次。中熟品种采收后注意喷药,因为病菌是从叶背气孔侵染的,所以喷药要注意叶背面。

(1)石硫合剂:生长期可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喷雾;越冬期防治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

(2)多硫胶悬剂:是多菌灵与胶体硫的混合制剂,用300-500倍液喷雾。

(3)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用1500―2000倍液喷雾,隔15―20天喷1次,对锈病有很好的内吸治疗效果。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