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好底肥 让生土地活过来

土壤是一个时刻为蔬菜生长提供养分和水分的大车间。土壤颗粒就如同厂房设备,有机质、水分等则是原料,微生物就如同工人,需要通力合作,才能让土壤稳定高效地为蔬菜提供养分。生土地就如同生产车间刚建成,虽然厂房设备已经就位,但工人数量少,操作不熟练,配合不默契,还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土壤潜力,用好底肥很关键。

新棚底肥用量较大,以补充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生土地的生产性能。当然,不同时期新棚改良土壤的措施是不一样的,夏季可通过闷棚促进粪肥腐熟,改良土壤,因此可以选择未腐熟的粪肥,配合粪肥腐熟剂一起使用,一周后闷棚,改土效果更好。但到了秋季以后,尤其是入冬后,气温较低,新棚微生物少,粪肥发酵缓慢,不建议大量使用稻壳粪、干鸡粪、秸秆等未腐熟的有机肥,尤其是入冬后仍然没有做好定植准备的地方,随着地温降低,粪肥发酵缓慢,更要注意底肥配比,应以腐熟好的粪肥或生物有机肥为主。底肥中,粪肥占据主导地位,建议选择发酵鸡粪,每亩使用3000-5000公斤为宜,配合高钾复合肥50-100公斤。

生土地病原菌少,有益微生物也少,菜农施肥过程中应搭配生物菌肥,与发酵鸡粪一起使用,增加有益菌数量,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目前,市场上生物菌肥数量众多,应选择质量有保证的生物菌肥,一次性用足,起到防病促根等作用。施肥后,要注意深翻地,并立即浇水,整平棚内土地,做好定植准备。

二、做好防护 延长新棚优势

近年来,蔬菜根部、茎秆病害多发,如近年来一直肆虐的辣椒、西红柿死棵,瓜类蔬菜、豆类蔬菜及西红柿上的根结线虫,西红柿上的细菌性髓部坏死等等。可以说,凡是根茎部出现的问题,就没有小事,都不好治,一不注意就可能造成毁灭性损失。

新棚最大的优势就是棚内病菌少,尤其是土壤之中,更是干净。因此,新棚建好后,菜农要特别注意切断根部病虫害的传入渠道,避免根部病虫害发生。

一是翻地农机具要做好消毒处理。农机具是根部病虫害传播的重要渠道,尤其是根结线虫等,主要通过农机具传播。农机具翻地前,菜农应注意清理干净农机具上残存的土壤,并用阿维菌素1000倍、多菌灵500倍等喷淋轮胎、旋耕机刀片等部位,做好防护,避免农机具可能携带的病原菌、虫卵等。

二是准备棚室管理的专用工具。棚内应准备专用的鞋子,进棚前更换;棚内使用的锄头、剪刀等最好是专用的。专用工具可以避免病原菌等的相互传播,减少病害入棚几率。

三是注意病残体处理。换茬后的蔬菜残株,最好运到远离棚室的地方进行处理,尤其是根系、病叶等,避免病原菌仍然汇聚在棚室周围扩散传播。

通过以上简单的防范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尤其是根部病虫害传入棚室的几率,延长蔬菜大棚正常使用的时间,既减少了病害发生后的农药投入,降低了成本,确保了蔬菜安全,又增加了蔬菜产量和品质,一举两得。

三、设置好配套设施 合理使用

大棚蔬菜生产,不是建好了棚就可以了,还需要较多的配套设施,才能充分发挥大棚的生产性能。在这些方面,很多新蔬菜产区缺乏认识。记者在江苏、山东等地采访时发现,多数棚区棚膜尘土极多,尤其是道路两边的大棚,大都覆盖了厚厚一层尘土,棚内光照受到很大影响。记者在道口村新建大棚采访时看到,当地新棚同样没有设置好除尘布条。

在选择优质无滴膜的基础上,设置除尘布条可以有效清楚棚膜上的尘土,对改善冬季棚内光照效果明显。防尘带可以用长的布条等制作,将其一端固定在棚顶的横向钢丝上,另一端固定在棚下横向钢丝上,长度略长于棚的跨度,间隔2米左右设置一条。这样布条会随风摆动,从而擦掉棚膜上的附着物,保持棚膜清洁,增加棚膜的透光度。间隔一段时间,可以将除尘带左右移动一下,确保两端的棚膜也能清理到。

除此之外,菜农在棚室门口挡风保温、通风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菜农注意改善。建好了棚,还要做好设施配套,用好相应设施,才能充分发挥大棚生产性能,确保蔬菜高产高效,减少病害发生。

小编推荐

冬季蔬菜大棚如何保温


气温下降后,对蔬菜正常生产会造成很大影响,在寒冷的冬季,如何有效提升棚温呢?

后墙穿衣:大棚后墙处于背阳面,见光少,使用多年的棚室,还会因雨雪水渗入后墙,影响后墙的牢固性和保温性。建议可用废塑料薄膜与无纺布将后墙覆盖起来,这样不仅能防雪水,还能大大提高后墙的保温效果。大棚两侧山墙的保护一般都是用塑料薄膜覆盖。同时,建议在棚山墙的薄膜上面再覆盖一层无纺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免上、下棚时直接踩踏薄膜,还能抵御寒风,给大棚保温,既省心又实用。

开挖防寒沟:棚室前脸也是漏温的一个关键区域,建议菜农在棚前脸处挖设防寒沟,可减少热量损失。同时,还可以在前脸棚膜内侧加设薄膜,或者在外侧加盖一层无纺布或草帘,都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以此来保证棚前脸处蔬菜的生长。此外,低温季节,大棚出入口及风口处温度变化较大、气流交换频繁,建议菜农额外进行设置保温设施。

设置缓冲间:与新建大棚在通道开口处设置棚膜或棉被阻挡冷气直接进入棚室的缓冲间相比,老旧棚室进出口就简易很多,多数是直接连通外界。为保证棚内入口附近的温度,有经验的菜农多会在门口设置密封较好的缓冲间,缓冲间用的薄膜顶部要固定在棚面钢丝上,与棚膜接触。如果高度达不到,建议薄膜与棚膜之间使用更软的地膜连接。

人工辅助增温:该措施多在寒流来临时使用。大型辅助保暖设施多在育苗棚内安装,如安装暖风炉、暖气、增温灯等;而常用的增温块,使用方面,价格实惠,近两年来在蔬菜大棚中使用普遍。

灵宝大枣的花果管理要点


名称灵宝大枣的花果管理要点

果树分类 杂果类-枣
设施类型 露地及覆盖
主要品种灵宝大枣

环境要求
灵宝大枣是河南省三门峡市著名的枣树地方良种,以其个大、肉厚、甘甜而久负盛名。花果管理是关系到枣树优质丰产和连年稳产的重要生产环节。近年来,我在下乡调研和指导枣树生产中,积累了一些灵宝大枣花果管理的经验,现简介如下。

定植后的管理
1.追肥

于萌芽前(4月上旬)追施萌芽肥,株施猪粪水20千克、尿素0.5千克。5月下旬每株结果树追施尿素0.5千克、磷酸二铵0.5千克。施肥后应及时浇助花水,松土保墒。6-7月每株施尿素0.5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硫酸钾0.2千克,以促进花果的迅速膨大。

2.开甲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开甲时间必须在6月上中旬,即开花盛期进行。初次开甲在枣树主干距地面20厘米处进行,以后开甲部位每年上移5厘米,甲口宽度一般以0.3~0.6厘米为宜,也可根据树势强弱自行掌握,强壮树宜宽,弱树宜窄(弱树亦可不开甲),但最宽不能超过1厘米。开甲后应注意甲口的保护,每隔1周左右,在甲口涂抹1次48%乐斯本乳油100~200倍液等杀虫剂。

3.摘心

5月中旬至6月下旬,除骨干枝延长枝外,其余新生枣头和二次枝均应及时摘心,控制发育枝生长,提高坐果率。一般成龄树新枣头生长到2~6个二次枝时摘心,二次枝随生长随摘心,枣头基部的3~4个二次枝长到5~7节时摘心,上部1~4个二次枝长到3~5节时摘心。摘心程度依枣头长势和所处的空间大小而定,一般弱枝重摘心,壮枝轻摘心。空间大时轻摘心,空间小时重摘心。此期除摘心外,还应及早从基部抹除无利用价值的刚萌发枣头,疏除树冠内膛过密的多年生枝。

4.叶面三喷

在枣树盛花期每隔15天喷300倍尿素、0.3%磷酸二氢钾和0.3%硼砂混合溶液,选择在晴天早上或傍晚喷洒。在盛花期60%的花开放时叶面喷水,以傍晚喷水为宜,用喷雾器向枣花上均匀喷洒清水,以水湿透叶片为度,连喷2~3次,严重干旱年份可喷3~5次。在枣树初花期至盛花期喷洒生长调节剂,选择晴天早上或傍晚喷1~2次赤霉素15毫克/升或萘乙酸20毫克/升,幼果期间隔20天,喷2次萘乙酸20毫克/升,可有效防止落果。

5.适期浇水和除草

开花前结合追肥灌水。开花期浇水,有利于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幼果期结合追肥浇水,可防止果实脱落,促进幼果生长发育。

夏季适时锄地压草,避免杂草与枣树争水争肥,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

6.疏果

疏果应在谢花后的幼果期进行,宜疏除过多过密的小果、畸形果、病果、虫果等。

病虫害防治
为害枣树的病虫害主要有绿盲蝽、甲口虫(皮暗斑螟)、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枣步曲、枣锈病等。麦收前后是防治红蜘蛛最佳时期,可喷1%齐螨素乳油5000倍液或15%扫螨净乳油2500倍液。6月中旬是防治第2代绿盲蝽的关键时期,对树上及树下杂草、作物喷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2次,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与10%吡虫啉乳油3000倍混合液,也可悬挂黑光灯诱杀成虫。7月上中旬、8月中旬各喷1次200~240倍倍量式波尔多液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枣锈病和果实病害。

采收及采后管理
严把采收、分级、包装关,做到枣子不红不采摘,等级不分不装箱,包装不好不上市。果实采收前20天要喷1次萘乙酸50毫克/升,以防止枣果采前脱落。

有些蔬菜大棚为什么温度偏低?


蔬菜大棚起源于北方,由于当时北方冬天没有新鲜蔬菜,发明者绞尽脑汁为人类创造了北方反季节蔬菜种植的模式。在寿光市八十年代大力推进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推广,从此农民也收入也逐渐提高,在中国比较早的实现了小康生活。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经验下,蔬菜大棚也跟着时代逐步改进,不断完善,寿光人有了自己的思路,独到之处的先进技术。

有些蔬菜大棚为什么温度偏低呢?

在北方为了日光温室也能克服零下20/25/度的低温,植物能在零下20的气候条件下正常生长,这就需要好的大棚设施。当前现状是大棚建造设计有问题,有些园区为了美观,用砖垒墙,成本高且保温效果差,还有的棚宽度和高度不够,空间太小。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大棚的宽度每宽一米,高度也相应提高,温度增2-5度。因此,东北三省、内蒙古、山西等比较寒冷地区,建造大棚最好是用土墙,土墙厚度厚,且建设大棚时,挖土到地下1.5米左右,预防了冬天冻土。砖墙的话提倡加大厚度和高度,但是费用相对高了不少。

有些人为了节省土地,设计的占地宽度窄,春秋季白天时间长时还不遮荫,到了冬季遮荫。严重影响了大棚温度,影响了蔬菜的产量。

再就是保温材料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建议寒冷地区用每平方米8斤以上的棉被,现在有的用十斤,外加防雨膜,提高保温效果。东北地区冬天相对日光照射时间短,因此种植膜也充当着关键的角色,好的薄膜也起到提温快作用。

所以建议在设施农业发展的同行们,建设标准要慎重考虑,宁缺毋滥,别求大忽视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效果,希望大家的投资有高回报,土地有高产值,在蔬菜紧缺的冬季种出好的蔬菜。北方人穿棉袄过冬,南方人穿毛衣就行,地理因素决定一切。

如何提高大棚温度?蔬菜大棚怎样控温?


大棚已经成为蔬菜种植不可或缺的种植方式,特别是到了冬季,温度降低,蔬菜种植更是离不开大棚。然而,冬季温度低,稍有不甚,就有可能造成整个大棚收入全无。要保证冬天蔬菜正常生长,而且产量增加,你要知道该如何提高温室大棚的温度以及蔬菜控温的相关知识。

提高温室大棚温度的十一种方法

一、增加棚膜的透光性

建棚时选择透光性好的无滴膜,雪后及时清扫棚膜上的积雪,定期清扫棚膜上的灰尘等都可增强光照,提高棚温。

二、及时修补棚膜破洞

仔细检查大棚塑料薄膜,发现破洞、裂缝,立即修补好。另外,铺在地面上的塑料薄膜要用泥土压牢。这样,可以避免冷空气进入棚内,提高棚温。

三、草苫盖棚

由于草苫是热的不良导体,可减少棚内的热量散失,避免温度降低。因此,可用稻草、玉米、麦秸等农作物秸秆,打成草苫,只要没有太阳就覆盖到大棚上面;见阳光时,及时揭去草苫。另外,在寒流临近前,夜间在棚四周加围草苫或玉米秸,可提高棚温2℃~3℃。在气温骤降时,可在草苫上加盖一层普通农膜或旧薄膜,既可提高草苫保温性,又能防止雨雪弄湿草苫。

四、大棚内搭小棚

为预防大棚内幼苗、弱苗受冻,可在不良天气来临前,在幼苗或弱苗的菜畦上,再搭一个塑料小棚,这样相当于采用双层薄膜保护,可以提高小棚内温度。此法主要适用于平畦栽培。

五、增设临时热源

为及时缓解寒流、霜冻及连续阴天等不良天气,对面积比较小的大棚,在寒流或霜冻来临时,可在大棚内生一炉子,利用炉火散发的热量,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从而起到防冻作用。还可在棚内临时设置几个功率为1600~2500瓦的暖风机。

但须注意的是:应采用浴室暖风机,这是因为棚内湿度过大,使用普通暖风机,容易发生漏电现象。同时,暖风机出风口不要直接对着作物,以免热风温度过高,伤害作物。

六、提高大棚后墙的保温性

为提高大棚后墙的保温性能,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增加大棚后墙的厚度;二是在后墙上贴一层砖;三是建空心保温墙,墙内空心部位充填秸秆或聚苯泡沫板;四是建造火墙,便于提温,此法适合于严寒地区。

七、在大棚四周熏烟

寒流来临之前,在大棚外周围点燃农作物秸秆、柴草等,用其产生的烟驱赶寒气,使大棚周围气温升高,从而保证大棚内的温度提高,达到抵御寒流的目的。

八、地膜覆盖

大棚内蔬菜采用高垄栽培时,可于垄上覆盖地膜,这样可提高地温2℃~3℃,也便于浇水,但旱区垄高不宜超过10厘米。

九、寒流袭来之前灌水

水的热容量大,即使寒流侵袭,气温骤降,大棚内的水被冻的结冰,会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大棚内的温度下降的不会太多,因此可提高大棚内土壤和空气的温度,保证大棚内的蔬菜正常生长。

十、挂反光幕

在大棚后墙上悬挂涂有金属层的塑料膜或锡纸。把涂有金属层的塑料膜或锡纸悬挂大棚后墙上,一是增强了棚内光照,可促进棚内果实的着色;二是减少了墙体对热能的吸收,降低了墙体的散热,可提高棚内温度。

十一、大棚外挖防寒沟

先在大棚外挖深40~60厘米,宽40~50厘米的防寒沟,然后填入锯末、杂草、马粪、秸秆等保温材料,填实后盖土封沟,有很好的保温效果。

保证大棚温度的同时,一定要了解大棚蔬菜种植生长温度的要求。

番茄喜温

生育适温为13-28℃;通过低温锻炼,短时(48小时内)最低温度-1℃;最高温度38℃。

同化作用最适宜温度20-25℃;温度低于15℃生长缓慢,且不能开花或授粉不良;5℃茎叶生长停止;1℃以下开始冻死。

番茄不耐炎热,30℃以上呼吸消耗大于同化积累;35℃以上影响开花结果;40℃停止生长;42℃,空气湿度在50%以下就可能烧苗。

番茄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0℃,最高35℃,最适宜28-32℃;幼苗期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3℃,不得高于33℃,否则影响花芽分化;开花期白天25℃,夜间17℃最好;结果期白天25-28℃,夜间16-20℃;19-24℃有利于番茄红素的形成,低于15℃或高于30℃都不利于番茄红素的形成。

番茄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22℃;最低地温8℃,最高为32℃,所以早春番茄移栽时间就应该是地温稳定达到8℃以上。

茄子喜温而且耐热

生育适温为25℃左右,低于20℃生长发育缓慢,低于15℃基本停止生长;通过低温锻炼,短时(48小时内)最低温度3℃;最高温度 38℃。

同化作用最适宜温度20~25℃;有研究表明,夜温为17℃时,白天的温度越高,形成开花的时间越短,但是健壮花越少;当白天温度为25℃时,夜间的温度越高,形成开花的时间也是越短,健壮花越少。这就说明只有在白天温度和夜间温度都在接近25℃的时候最好。

茄子种子发芽最适宜28-30℃;幼苗期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5℃,不得高于33℃,否则影响花芽分化;开花期白天25℃,夜间17℃最好。

辣椒喜温暖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合25℃,在此温度下,3-5天就可以出齐苗;

通过低温锻炼,辣椒小苗可以短时(48小时内)抵抗最低 0℃低温;

最高温度30℃,高于30℃花器发育不全或柱头干枯不能受精而落花。

开花期最低温度为10℃,否则不能受精;果实发育和转色适宜温度为20- 30℃;辣椒定植需要地温稳定通过10℃才可以进行。

豇豆喜温暖而又耐热

整个生育期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2℃;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5℃,最低为10℃,最高为38℃;

在35℃以下的高温中,茎叶仍然生长,但是容易落花,落果,而且容易老化,产品食用品质下降;

豇豆害怕低温,15℃以下生长缓慢,10℃受到抑制,5℃受冻,0℃死亡。

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需昼夜温差

生育适温为18-30℃,最适宜温度24℃;通过低温锻炼,短时(48小时内)最低温度1℃开始受冻害,低于10℃发育不良;

最高温度45℃枯死,当高于32℃以上时呼吸量增加,35℃以上生长发育不良,超过40℃落花、化果。

黄瓜生育期需要有一定的昼夜温差,一般情况下白天25-30℃,前半夜温度为18-20℃,后半夜温度为12-15℃,昼夜温差在10℃左右为最好。

夜间低温有利于减少植株呼吸消耗,加快同化物质的运输,抑制徒长,提高产量。

黄瓜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2.7℃,最高38℃,最适宜28-32℃,18℃以下发育缓慢,35℃以上发芽率降低;幼苗期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3℃,不得高于 33℃。

黄瓜根系生长的最适宜地温为20-22℃;最低地温12℃,最高为38℃开始腐烂,超过32℃根系呼吸消耗增加;所以早春黄瓜移栽时间就应该是地温稳定达到12℃以上。

四季豆喜温暖,不耐热也不耐霜冻

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5℃,8℃以下、35℃以上均不易发芽,所以播种四季豆要求地温稳定通过10℃才可以;

四季豆幼苗生长适宜温度为18-20℃,13℃以下停止生长;

开花期的适宜温度为18-25℃,15℃以下、28℃以上不能结果,出现大量落花现象。

芹菜属耐寒性蔬菜,要求冷凉湿润

棚室内栽培芹菜,白天气温15-23℃为宜,最高不要超过25℃,夜间10℃左右,不要低于5℃,阴、雨、雪、风天温度适当低些,但不可过低,防止冻害和早期抽薹。

根据湿度适当通风以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可同化使用,减少呼吸消耗,使叶柄充实肥大。

要想大棚蔬菜长得好,大棚蔬菜增产增收,科学的种植方式不可少。既包括对大棚科学的管理,也包括了解相应大棚蔬菜种植的规律,将科学知识与种植经验相结合,才能种出更好的蔬菜。

伏脆蜜枣夏秋季管理技术要点


名称伏脆蜜枣夏秋季管理技术要点

果树分类 杂果类-枣
设施类型 露地及覆盖
主要品种伏脆蜜枣

环境要求
伏脆蜜枣成熟早、品质优、早果性和丰产性好,是目前枣早熟品种中表现较好的品种之一,已在国内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示范推广,累计种植面积6600余公顷。由于各地立地条件和管理技术的差异,在各地的生产表现也有所不同。为探讨伏脆蜜枣早果、丰产配套技术,为引种者提供相对可靠的管理技术,自2005年起我们进行了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夏秋季管理技术要点报道如下。

定植后的管理
1.搞好夏季修剪,构建早果丰产树体结构

伏脆蜜枣幼树生长快,但二次枝生长势相对较弱,任其自由生长则不易形成早果丰产的树形。因此,在7-9月搞好夏季修剪是伏脆蜜枣充分发挥早果丰产优势的关键措施。

一是短截二次枝,促发枣头填补缺枝空间。7月上旬前对前期失管、骨干枝缺失、没有形成早果丰产树形的幼树,在有生长空间的部位对二次枝进行重短截,截至基部第2~3个枣股处,促发健壮枣头,待其长50厘米以上时摘除枣头幼嫩新梢,只保留基部3个枣吊,促使后部新生二次枝和枣吊生长。经过摘心,新生枣头枝延伸生长受到抑制,二次枝发育加快,不断加长、增粗,形成粗壮、充实的结果枝组,此为翌年的主要结果部位。同时,二次枝上新生枣吊的生长发育也得到加强,花芽分化量大、质量优,当年即可坐果,由于其生育期只有70~90天左右,8月中旬以前所坐的果实,当年10月下旬即可成熟,品质与第1茬枣果基本相当,是当年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

二是疏除多余的枣头,改善树体透光条件。对当年萌生的无利用价值的枣头应随时疏除,主要包括枣股上、结果枝组基部萌生的新枣头。同时,疏除树冠内生长密挤、交叉、重叠的枝条。剪口下新萌生的枣头,应在其尚未木质化前抹除,这样可有效改善树体光照条件,减少营养消耗,促进有效花芽形成和提高坐果率。

三是根除根蘖,减少营养无效消耗。伏脆蜜枣无论嫁接苗还是根蘖苗,其发生根蘖的能力均很强,无端消耗大量的营养,影响枣树开花坐果,要在其萌生初期进行刨除。四是缓放主枝延长枝,扩大树冠。中幼龄枣园尚未郁闭,扩冠任务尚未完成。对留作主枝和侧枝的延长枝或者培养大型结果枝组所用的当年生枣头。除将基角拉成80外,原则上不做任何处理,任由其自由生长,尽快扩冠和提高产量。

2.增强叶功能,提高树体营养水平

正常管理情况下,伏脆蜜枣叶面积相对较小,叶功能较差,必须科学管理土肥水,增强叶功能,才能满足其早果丰产所需。

一是疏除营养性枣头枝,对没有坐果或坐果很少的营养性枣头枝和竞争性枣头枝,应尽早从基部疏除,改善结果枝组和枣吊光照条件,增强光合效能。

二是施好幼果肥,7月上旬,按照每株0.5~1千克标准施入硫酸钾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45%),施肥方法是在树冠投影外围环状沟施,沟深30厘米,放入肥料后将肥料与沟内土壤充分搅拌均匀,浇水后及时掩埋,以免发生肥害,伤及根系和枝干。

三是喷好叶面肥,自7月初开始至8月上旬,间隔7~10天,叶面连续喷施3~5次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液,改善叶片及树体营养条件,促进果实发育。

四是做好土壤增排水工作,伏脆蜜枣对水分较为敏感,尤其是在其成熟期遇雨或土壤中水分状况变化较快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裂果现象。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该注意土壤水分的平衡,尽量避免旱涝不均。北方雨量较小的地区要在7月底至8月初伏脆蜜枣进入白熟期前开始浇水,并保持适当稳定的土壤含水量;同时注意雨量集中时及时排水,防止涝害发生。南方雨量较大的地区要起垄栽培,修建好通畅的排水系统,在伏脆蜜枣进入白熟期前树盘铺设黑色地膜,使雨水直接进入垄沟再排出枣园;也可以采取避雨栽培模式,避免因降雨导致的裂果现象发生。

五是施好采果肥,8月中下旬采果后,根据降水及枣园土壤墒情及时施肥浇水。以尽快增强树体营养,可株施硫酸钾复合肥1千克左右。六是早施基肥,早施基肥有利于树势的恢复和增强树体抗寒性,提高翌年产量。9月中旬新梢停长以后开始施基肥,以猪、鸡、羊等农家粪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量5000千克以上,施肥深度50~80厘米,可结合枣园深翻进行。9月下旬进行改土,从原有树盘向外逐渐扩展。

3.搞好花果管理,促进开花结果

伏脆蜜枣花期长、花量大,自然坐果率1.4%~3.3%。花期要求日均气温在25℃以上。花果管理的关键是抑制过旺的营养生长。一是对花期没有进行环剥而又坐果较好的树,要注意及时摘除新生枣头,除主枝延长枝外,不要再保留多余枣头,以增强枣吊的生长发育,促其结好果、结大果。二是对花期没有环剥而又坐果不好的树,要适当短截二次枝或摘除未坐果枣吊,促使枣股萌发新枣吊,在枣吊花开30%左右时喷施赤霉素15~20毫克/升,喷后进行主枝基部环剥,提高后茬花坐果率,弥补前期产量的不足;三是对花期进行环剥而又坐果良好的树,除保留主枝延长枝新生枣头外,还可适当保留其他部位的一定数量的枣头,以进一步扩展树冠和采集接穗。

病虫害防治
保护好叶片,避免早期落叶,保持健旺的树势是伏脆蜜枣丰产的基础。此期为害伏脆蜜枣的主要病害为枣锈病,主要虫害为刺蛾、枣黏虫、绿盲蝽,主要害螨为朱砂叶螨。枣锈病的防治,可于7月上中旬间隔15天交替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和60%百泰(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共2次。防治刺蛾、枣黏虫、绿盲蝽等虫害,可于7-9月间隔15天左右喷施15%金好年乳油1500倍液、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共喷3~5次;防治朱砂叶螨,可在盛发期叶面、枝干细致喷洒2%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20%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

夏季蔬菜大棚谨防天气突变引起病害


夏季来临,要注意加强蔬菜大棚管理的管理。如果外界温度骤然升到38℃以上,棚室通风条件即使再好,棚内温度也要比外界高出不少。尤其是降雨过后气温提升迅速,特别容易造成棚室蔬菜出现日灼病、生理性萎蔫等问题。因此,提前采取措施,适时遮阳、降温,预防突发性高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为了避免棚内蔬菜出现高温障碍,要注意将大棚的上下放风口全部打开,让棚外冷空气与棚内的热空气形成对流,加速热空气的排出,从而有利于棚内温度的降低。如拱棚顶部一定要设置通风口,以便于通风降温。在设置顶部放风口时,要注意安装40目、宽度为60~80厘米的网纱,以免蚜虫、蓟马等害虫进入棚内,传播病毒病。此外,还应注意勤浇水,增加棚内湿度,降低棚温,增强植株对高温的耐性。中午时,棚内温度一般较高,叶片蒸发量也会增大,容易使蔬菜叶片出现上卷现象。因此,在这个阶段除了常规的遮阳外,中午补喷一遍水也是很有必要的。

夏季高温期间,降雨会时常侵袭。生产中一是要在放风口覆好防雨缓冲膜,二是要将棚室后坡盖好,避免被雨水冲塌。

春季大棚蔬菜怎样覆膜效果好


长江流域的设施蔬菜主要采用春季提早和秋季延后2种栽培模式,其中春季提早栽培的效益更好,该区域的设施西瓜和甜瓜栽培也主要集中在春季,因此春季设施栽培是很多新型经营主体主抓的重点,但在早春又面临低温寡照的问题,如何合理用好设施蔬菜多层覆盖技术,实现春季设施蔬菜提早上市就成为设施蔬菜栽培管理的重点。

本文主要对长江流域设施蔬菜栽培的棚型结构进行分析,以及设施蔬菜多层覆盖的效果和有关要点进行介绍,以期能为设施蔬菜生产提供参考。

1 长江流域设施蔬菜棚型结构

长江流域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园艺设施类型包括塑料大棚、塑料中棚、小拱棚、连栋大棚和日光温室等,其中塑料大棚和塑料中棚是长江流域设施蔬菜发展的重点棚型,连栋大棚近年来在部分地区的设施蔬菜新型经营主体中发展迅速。

1.1 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按照其设施骨架材料结构分为钢架结构、水泥骨架结构、竹木结构等,其中热浸镀锌钢架结构塑料大棚是近年来设施蔬菜基地主要采取的棚型结构。

目前长江流域的单栋钢架大棚棚型结构主要采用GP-C625、GP-C825、GP-C832几种,其中GP-C625大棚跨度为6 m,棚体长度为30 m左右,顶高为2.7~2.8 m,肩高为1.5 m,适合速生叶菜类蔬菜的生产,也适合瓜类的爬地式栽培,这种棚型结构的优点是抗风雪能力较强,缺点是大棚的肩高比较低,不适合机械化作业;GP-C825和GP-C832的大棚跨度均为8 m,棚体长度为40~50 m,顶高为3.1~3.2 m,肩高为1.6~1.7 m,适合瓜类、茄果类、豆类等果菜类蔬菜的生产。

1.2 塑料中棚

塑料中棚大多以竹木结构和水泥骨架结构为主,但竹木结构较常见。如浙江温岭长季节西瓜栽培农户搭建的毛竹中棚棚高1.8~2.0 m,跨度5.5~6.5 m, 覆盖0.05~0.06 mm 厚的无滴膜。

塑料中棚在早春的设施蔬菜和西瓜甜瓜生产中应用比较多,为了更好发挥设施的保温作用,近年来将其作为连栋大棚或单栋钢架大棚中的一种多膜覆盖形式应用且逐渐增加。

1.3 连栋大棚

连栋大棚主要是指两跨及两跨以上,通过天沟连接起来的塑料大棚,自然通风型的连栋大棚长度一般为40 m左右,单拱跨度6~8 m,肩高 2.5~3.0 m,跨度则根据地势而定。

不同地区采用的连栋塑料大棚的棚型结构有差异,如上海所用的8430型连栋大棚顶高为4.5 m,肩高为3 m,江苏阜宁尖顶型连栋大棚的肩高为3 m。采用连栋大棚用于设施栽培可以节约土地空间,由于内部空间比单栋钢架大棚更为高大,更加有利于机械化操作,通风排湿的效果也比较好。

2 塑料大棚内早春采用多层覆盖后的效果分析

北方地区寒冷季节,日光温室主要通过外覆盖材料如保温被、草帘等材料的应用来保温,近年来随着卷帘机的普及,保温被已成为日光温室外覆盖保温材料的主体,而南方地区主要的棚型结构为塑料大棚、塑料中棚和连栋大棚。

为了避免早春季节低温对设施蔬菜栽培的不利影响,南方地区主要采用多层覆盖的方式来进行保温,常见的多层覆盖方式主要有2层覆盖、3层覆盖、4层覆盖、5层覆盖。

2.1 2层覆盖

2层覆盖是指单层大棚+地膜的覆盖形式。江苏东台的试验表明,和外界露地相比,单层大棚+地膜覆盖形式平均增加气温 5℃左右,最低气温增加 2℃左右,平均增加地温 7℃;湖北荆门的观察也表明,采用2层覆盖的棚体,棚温可以增加4℃左右,当外界温度到达-2℃时,棚内温度仍能达到2℃。

2层覆盖栽培常用于茄果类、瓜类、豆类等作物小拱棚大春播早中熟栽培,在设施蔬菜的实际生产中,除了单层大棚+地膜的覆盖形式外,小拱棚+地膜2层覆盖的形式更为多见,如果要发挥塑料大棚提早上市的优势,则要选择其他的多层覆盖方式。

2.2 3层覆盖

3层覆盖是指单层大棚+小拱棚+地膜的覆盖形式,在连栋大棚中也有连栋大棚+中棚+地膜的形式。在湖北荆门的应用表明,采用单层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形式,棚温可以增加8℃左右,当外界温度-3℃时,棚内温度仍可达到 5℃。

3层覆盖的外层大棚为钢管大棚,也可是水泥骨架或竹木结构大棚,三层覆盖的方式在长江流域设施蔬菜栽培中比较多见,栽培作物常为番茄、黄瓜、西葫芦、蕹菜、西瓜、苋菜、菜豆、莴笋、芹菜等。春提早一般于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定植或播种,4月底始收。

2.3 4层覆盖

4层覆盖是指单层大棚+中棚+小拱棚+地膜的覆盖形式。在湖北荆门的观察表明,采用4层覆盖,棚温可以增加13℃左右,当外界温度在-5℃时,小拱棚的温度仍可以保持8℃。这种覆盖方式适用于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蔬菜春季极早熟栽培,一般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定植,部分地区在3月中旬就可开始收获。

在生产实际中,4层覆盖还有单层大棚+草帘+小拱棚+地膜的形式,即在塑料大棚内不架设中棚,而在小拱棚外面覆盖一层草帘保温,这种保温效果也很好。而且连栋大棚中,4层覆盖就变为连栋大棚+中棚+小拱棚+地膜或者连栋大棚+双大棚+地膜的形式。

2.4 5层覆盖

5层覆盖是指单层大棚+中棚+草帘+小拱棚+地膜的覆盖形式,或者是双层大棚+中棚+小拱棚+地膜,或者连栋大棚+双大棚+小拱棚+地膜的形式。

浙江采用三棚五膜一布多层覆盖方式用于甜瓜栽培,即在大棚内搭内大棚与拱棚,覆盖大棚农膜与内大棚农膜各一层,在拱棚上覆2层农膜,2层农膜间覆无纺布,地上覆地膜,甜瓜可以在4月底上市。

采用5层覆盖方式可以将设施蔬菜采收上市的时间较早熟栽培再提前,实现设施蔬菜的极早熟栽培;这种方式也可用于临时应对低温灾害措施,在遇到临时降温时,农户在4膜覆盖的基础上增加1层覆盖物用于保温,可有效避免低温冻害的发生。

3 多层覆盖保温技术要点

3.1 根据栽培目的和产品上市时间选择合适的多层覆盖方式

从以上不同多层覆盖对气温和地温的影响来看,多层覆盖的层数越多,提高设施内气温和地温的效果越好。应根据设施蔬菜栽培的目的和产品预计上市时间来选择适宜的多层覆盖方式。

极早熟栽培应选择5层或4层覆盖栽培,早熟栽培应选择3层覆盖栽培,2层覆盖栽培尽管提高地温效果比露地栽培的好,但蔬菜成熟和采收时间比3层和4层覆盖栽培要晚很多。

以江苏东台为例,在 2 月下旬 3 月上旬移栽西瓜适宜用双层大棚+小棚+地膜方式;3 月中下旬移栽适宜用双层大棚+小棚方式;单层大棚+小棚+地膜方式 3月下旬可以移栽;单层大棚+地膜方式必须在4月5日后,无倒春寒和早春霜冻方可移栽,双层大棚+小棚+地膜方式栽培的,5月上中旬就可收获,每667 m2 纯收益较单棚+地膜方式增收2 221元。

3.2 根据选定的多层覆盖方式选择适宜的播种育苗时间

由于不同多层覆盖方式对提高气温和地温的效果不同,在选定好多层覆盖方式后,应对播种育苗时间和定植时间进行相应调整,极早熟栽培由于采用5层或4层覆盖栽培,提高地温的效果显著,其定植时间要比一般的3层覆盖提早7~10 天,且应在定植前15 天做好整地施肥等工作。

果菜类蔬菜一般要求土壤10 cm 处土温 10℃以上、最内层的棚温20℃以上时选择晴天定植,定植后应迅速将设施内的多层覆盖完成并将棚密封,待幼苗缓苗后再进行管理。

3.3 选择适宜的多层覆盖材料

按照从设施最外层覆盖到最内层覆盖薄膜的厚度依次递减原则,选择适宜的多层覆盖材料。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塑料薄膜,最外层的塑料大棚可以选择厚度为0.08~0.10 mm的薄膜,里面的塑料中棚应选择厚度为0.04~0.06 mm的薄膜,塑料小棚应选择厚度为0.02~0.03 mm的薄膜,且薄膜都应选择无滴膜。

在采用4层或5层覆盖时,小拱棚外的覆盖材料可选用草帘、无纺布等保温材料。

3.4 掌握合理的多层覆盖时间

设施蔬菜春季栽培采用多层覆盖的目的是保温,,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傍晚应将每一层的覆盖盖严封实;而在白天,如果是晴天,则应在8:00左右将设施内中棚和小棚上的塑料薄膜和上面的覆盖物揭开,使阳光能充分投射到棚内蔬菜上,中午前后还应将塑料大棚的门窗打开,适当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相对湿度。

到了16:00~17:00,则应根据天气情况先盖上小拱棚薄膜,之后再盖上中棚薄膜,最后再密闭外层大棚。

一般冬季定植缓苗期,大、中、小棚的薄膜都要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和棚内气温;缓苗后白天保持25℃,并揭去小拱棚膜,增加光照;超过25℃,揭去中棚膜,适当通风降温。而对于需要吊蔓或搭架的果菜类蔬菜,则要在撤除小拱棚后方可操作。

3.5 采用辅助措施做好设施环境调控

设施内采用塑料薄膜等覆盖材料进行多层覆盖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设施内的温度,这种保温的效果受外界天气影响较大;同时由于多层覆盖后会降低棚内的光照强度,多层覆盖的层数越多,降低光照的效果越明显,因此在保温的同时,需要监测棚内的光照情况。

如果长期阴雨天多层覆盖的保温效果不足以抵抗外界低温,就要在棚内采用临时加温设施以提高棚内温度,同时还要注意棚内的通风换气,及时降低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避免灰霉病等低温高湿病害的发生。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