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油青12号早菜心

分类 白菜类-菜薹(菜心)
审(认)定年份2002年

审(认)定情况200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于1997年育成的菜心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生长势旺,株高28厘米,开展度29厘米。有基叶5~6片,叶片长卵形,长19.3厘米、宽8厘米,油绿色,叶柄较短,长5.3厘米;有薹叶5~6片,狭卵形。菜薹节疏条匀,油绿色有光泽,条状适中,主薹高22~24厘米,横径1.4~1.6厘米,重约30克。早熟,从播种至初收18~30天,可延续采收6~7天,抽薹整齐,采收期集中,以收主薹为主。薹质脆嫩,纤维少,品质优,适宜市销和出口,丰产性能较好,齐口花(菜薹高至叶的先端)、净菜率高。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800~1 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华南地区适播期为510月,最适播期为810月,宜直播。用种量400~500克/亩,播后用遮阳网覆盖以利于出苗、齐苗和全苗,出苗后应及时揭网。施足基肥,生长期间及时追肥。追肥早期以速效性氮肥为主,中后期配合增施磷、钾肥,注意淋水和加强对炭疽病、软腐病和黄曲条跳甲、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等病虫害的防治。

适宜地区
华南地区均可栽培。

编辑推荐

美青1号菜心


品种名称美青1号菜心

分类 白菜类-菜薹(菜心)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菜心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株高28~32厘米,叶片卵圆形,长约16厘米、宽约8厘米,叶柄短,薹粗,横径约1.5厘米,菜薹长为18~20厘米。茎叶油绿色,有光泽,味道靖甜。耐热、耐湿,品质好,抗逆性强。极早熟,播种至初收约28天。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1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广东地区适播期为410月,以直播为主。用种量为300~500克/亩。播种前要施足基肥,播种后用腐熟有机质薄盖畦面,以保湿、防暴雨冲刷。宜选择富含有机质、较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前作为瓜、豆类等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土地种植。畦宽(含沟)150厘米左右、高20~30厘米,栽植行距15厘米、株距12厘米,畦面呈龟背形,四周要挖深沟排水。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应及时间苗,长出3~4片真叶时定苗。施肥以基肥为主,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追肥,以后根据生长情况每隔3~5天施肥1次;现蕾、开始抽薹时,要供给充足肥水,以保证菜薹发育。菜薹长高至叶的先端并进入初花时为适宜采收期,即采收所谓的齐口花。虫害主要有黄曲条跳甲、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病害有炭疽病、软腐病等。防治要以预防为主, 炭疽病在高温高湿时易发生,可用叶斑净、施保功、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防治;软腐病可用农用链霉素防治。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蓉油12号油菜


品种名称蓉油12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4年

审(鉴)定情况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川审油2004001

选育单位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蓉油12(原代号杂0111)系用蓉A0464作母本,蓉C2156作父本,组配育成的甘蓝油菜中熟双低雄不育三系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该组合株高200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10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509.6个,每果15.6粒,千粒重2.94克,商品油菜籽含油率39.24%,种子芥酸含量0.12%,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5.69umol/g饼。全生育期222天。

产量表现

在2003年、2004年两年省区试中,该组合17点次试验一致增产,平均亩产153.0公斤,比双低对照蜀杂6号增产13.07%。在2004年全省四点生产试验中,该组合一致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平均亩产162.44公斤,比对照增产17.28%。

抗性

植保鉴定结果,与对照蜀杂6号相比,表现为低抗病毒病,低感菌核病。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能力和抗倒能力强于对照,抗病毒能力和耐寒力与对照相近。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期:在成都平原育苗移栽适宜9月1015日播种,10月15日前后移栽。

2. 密度:成都平原移栽密度每亩6000株左右。

3. 施肥管理:成都平原中等肥力土壤亩施纯氮12~14公斤,重底早追,底追肥比例1:1,氮、磷、钾、硼肥配合施用。

4. 病虫防治:苗期和青荚期注意防治蚜虫。

适宜地区
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丘区种植。

宝青40天菜心


品种名称宝青40天菜心

分类 白菜类-菜薹(菜心)
选育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菜心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株高26~30厘米,茎短缩,根系浅生,基叶斜举,叶片椭圆形、油绿色、有光泽,叶柄短。花薹较粗、油绿色,薹叶细长,质地柔嫩,清甜爽脆,品质优。耐热、耐湿,抗病力强。早熟,从播种至初收28~30天。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1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广东地区适播期为410月,以直播为主,也可以育苗移栽。用种量为300~500克/亩。播种前要施足基肥,播种后用山草、碎稻草或腐熟有机质薄盖畦面,以保湿、防暴雨冲刷。宜选择富含有机质、较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前作为瓜、豆类等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土地种植。畦宽(含沟)150厘米左右、高20~30厘米,栽植行距15厘米、株距12厘米,畦面呈龟背形,四周要挖深沟排水。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应及时间苗,长出3~4片真叶时定苗。施肥以基肥为主,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追肥,以后根据生长情况每隔3~5天施肥1次;现蕾、开始抽薹时,要供给充足肥水,以保证菜薹发育的需要。幼苗期遇到高温多雨天气,可用遮光率45%凉爽纱在100厘米以上的高处搭棚覆盖,以避免高温和雨水造成的危害。一般只收主薹。菜薹长高至叶的先端并进入初花时为适宜采收期,即采收所谓的齐口花。虫害主要有黄曲条跳甲、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病害有炭疽病、软腐病等。防治要以预防为主,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陕油12油菜


品种名称陕油12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9年

审(鉴)定情况2009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陕审油2009007号

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咸阳希望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9024A1521C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双低杂交种。半冬性,耐冻性较强。苗期叶色淡绿,顶叶圆,裂叶2~3对,冬前出叶10~12片。株高180厘米左右,单株有效分枝数9~10个,有效角果数400个左右,角粒数21~23粒,千粒重3.6克左右。返青后生长迅速,初花期与对照相同,终花期比对照早1~2天,成熟期比对照早1天。

产量表现

陕南区试两年平均亩产201.5公斤。

品质分析

杂交种种子芥酸含量0.26~0.0%;商品籽硫苷含量36.47~24.22微摩尔/克(饼);含油量41.84~43.21%。

抗性

2007年感菌核病;2008年抗菌核病。

栽培技术要点

播期:陕南9月5日育苗,10月下旬移栽。密度:每亩8000~10000株左右,单株移栽。施肥:亩施碳酸氢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10公斤。管理:油菜出苗后用4.5%的甲敌粉或1.5%的1605粉每亩1.5~2.0公斤防治油菜黄曲跳甲。2月下旬~3月上旬,用4.5%甲敌粉或1.5%的1605粉每亩1.5~2.0公斤或用40%的氧化乐甲1000~1500倍液防治油菜茎象甲。灌浆期用吡虫啉防治蚜虫。初花期及初花7~10天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菌核病。

适宜地区
适宜陕西省陕南汉中、安康地区种植。

备注
原代号:秦研11

扬早豇12豇豆


品种名称扬早豇12

分类 豆荚类-豇豆
选育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1~2个。始花序节位为第四、第五节。花紫色。嫩荚长圆棍形,长60厘米左右,横径0.8~1厘米,浅绿色,纤维少,风味浓,品质佳。单荚重19~30克,荚色为浅绿色,鲜荚平均长55~65厘米,肉质厚而紧密,每荚有种子18~25粒。籽粒红褐色,百粒重11.71克。种子肾形,成熟时紫红色,光滑。早熟,从播种至始收嫩荚约55天。

产量表现:每公顷产量30000千克以上。

抗性:耐热,耐旱,抗病。

栽培技术要点:早春保护地栽培2月底3月初育苗,苗龄30天,3月底4月初定植。直播3月底4月初。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75吨,过磷酸钙375~750千克,草木灰750~1050千克。双行种植,底畦栽培,连畦带垄130~140厘米,垄宽35~4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公顷栽培60000穴。及时追肥防早衰,苗期防地老虎,结荚初期每公顷施30%腐熟稀粪尿1050~1200千克;盛期每公顷施30%~50%腐熟人粪尿1050~1500千克。结合防虫防病喷施0.3%磷酸二氢钾,既防早衰,又可保持荚形美观。

适宜地区
适应性广,适于全国各地春种。

草原12号豌豆


品种名称草原12号

分类 豆荚类-豌豆
审(认)定年份1988年

审(认)定情况1988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审定

审(认)定编号青种合字第0070号

选育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大青豆尼泊尔为母本,57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幼苗半直立、绿紫红,高茎、淡绿,茎上覆盖蜡被。株高(146.3012.30)cm。总状花序,花紫红色,旗瓣淡紫色、龙骨瓣淡绿色、翼瓣深紫色。去壳荚型,直形,青荚淡绿色,成熟荚淡黄色,荚内籽粒自由式排列,田间不裂荚。籽粒褐纹紫斑,鼓形,子叶淡黄色,种脐浅褐色或黑色,种皮不破裂。干籽粒千粒重(232.006.70)g,单株粒重(15.001.90)g,经济系数0.465。属春性、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0天左右,全生育期160天左右。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2250~3000kg/hm2。

品质分析:干籽粒含淀粉53.01%,粗蛋白质25.26%。

抗性:抗旱性强,较抗根腐病和白粉病。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播种,播种量225kg/hm2,播种密度75104~90104株/hm2,株距3~6cm,行距25~30cm。注意苗期防治潜叶蝇和地下害虫为害。

适宜地区
适宜在山旱地种植。

备注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累计推广面积约667000公顷。

茄杂12号


品种名称茄杂12号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选育单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紫黑色圆茄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耐低温弱光。株高60~70厘米,株型矮小、紧凑。开花节位6~7节,长势中等,连续座果能力强。果实扁圆形,紫黑色,果肉紧实,浅绿色,果面光滑,色泽度好,单果重650~800克。

产量表现

亩产5000~6000kg。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亩种植密度为每亩1800~2000株。适合春棚密植栽培。

适宜地区
适宜温室、春棚、春露地栽培。

12号玉豆


品种名称12号玉豆

分类 豆荚类-菜豆
审(认)定年份1992年

审(认)定情况199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菜豆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植株蔓生,生长势强。花白色,第七至第十节开始着生花序,每花序结荚2~5个。荚圆棍形,浅绿色,长18厘米、宽1.2厘米、厚1厘米,单荚重约13克,种子白色。品质优良,脆嫩,纤维少,味较甜。晚熟,从播种至初收春季栽培70多天,夏秋季栽培50天左右。耐寒性及抗锈病力较强,较耐瘦瘠和耐涝。

产量表现:一般产量为1000~15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广州地区春秋两季栽培,春种栽培12月中旬至竖年2月,秋季栽培8月中旬10月上旬。湛江、海南地区冬季栽培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直播用种量2~2.5千克/亩,栽植株距春季栽培11~12厘米,秋季栽培9~12厘米,支架栽培。每穴2~3粒。播种前施足基肥,开花结荚期勤施追肥。注意防治豇豆荚螟、螨类、叶蝉及蚜虫的危害。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中农12号黄瓜


品种名称中农12号

分类 瓜类-黄瓜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晋审菜2003002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农12号黄瓜的父母本98283和99281分别是从国内两个优良杂交种中经多代自交分离定向选择而成的优良黄瓜自交系。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中熟。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始于主蔓2~4节,每隔1~3节出现1雌花,瓜码较密。果实商品性佳,长棒形,长25~32厘米,皮色深绿一致,有光泽,无花纹,瓜把短(小于瓜长的1/8),具刺瘤,但瘤小,易于洗涤,白刺,质脆,味甜。前期产量高,丰产性好。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量5000千克以上。

抗性

抗霜霉病、白粉病、黑星病、枯萎病。

栽培技术要点

1.华北地区日光温室春季栽培1月中旬播种育苗,2月中旬定植,3月中旬始收。

2.春季大棚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始收。

3.春季露地栽培3月中旬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5月底始收。

4.育苗移栽用种量每667平方米150克左右。

5.该品种侧枝少,适于密植,栽植密度每667平方米3500~4000株。

6.施足基肥,勤追肥,及时采收。

7.注意防治蚜虫、螨类及潜叶蝇。

适宜地区 适宜各地春季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辣优12号辣椒


品种名称辣优12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耐高温越夏、秋延后栽培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晚熟,果实粗牛角型,果直且硬,果面光滑,耐高温、耐热,果绿色,红色果鲜艳,果长18厘米,粗3.5厘米,果肉极厚,极耐运输,单果重55克。特别适合耐高温越夏、秋延后栽培。

栽培技术要点

1.亩用种量40克。

2.充足基肥很重要,采收后及时追肥,以保持后期果实不变短。

3.注意防治蚜虫、螨类。

适宜地区 适合广东省越夏、秋延后栽培。

渝椒12号辣椒


品种名称渝椒12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11年

审(认)定情况2011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审(认)定编号渝品审鉴2011003

选育单位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892-1-1-1-1766-1-1-1-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从定植到始采青椒56天。株高59.5厘米,开展度57.3 厘米,株型较开展。平均始花节位8.8节,平均单株挂果9.2个。果实长灯笼形,长14.7 厘米,宽5.7 厘米,鲜单果重112.0克。青椒绿色,果面较光滑,有纵棱,果肉厚0.42厘米。味中辣,汁多,化渣,尾味带甜。

产量表现

20092010年重庆市多点试验,青椒前期平均产量865.6公斤/亩,平均总产量2421.2公斤/亩(变幅2236.6~2656.6公斤/亩),比对照品种苏五博士王增产17.34%,达极显著水平。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农产品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测定,维生素C含量57.09毫克/100克,粗蛋白含量18.61%,可溶性糖含量3.20%,粗纤维含量15.05%。

抗性

2009年田间自然诱发病害鉴定结果:高抗疫病和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重庆地区采用塑料大棚冷床育苗或者撒播后假植育苗,10月中旬播种催芽,亩用种量30克。

2.翌年3月中旬定植,提倡地膜栽培,双行单株,1.2米开厢,株距0.33米,小行距0.5米, 密度为3300穴/亩。

3.定植前7~10天施足底肥,约占施肥总量60%~70%,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公斤,复合肥(N︰P︰K=15︰15︰15)50公斤。结果期和盛采期适时追肥,亩施过磷酸钙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

4.及时中耕除草。注意防治红、白蜘蛛、蚜虫、烟青虫等。

5.青椒成熟后及时采收,前期一般4天左右采收一次,后期7天采收一次。

适宜地区 适宜重庆地区作早春地膜覆盖栽培。

中椒12号甜椒


品种名称中椒12号

分类 茄果类-甜椒
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 (syn. C. annuum L. ) var. grossum Bailey.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甜椒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长势强,株高72~78厘米,开展度82.8厘米,叶色绿。果实近方灯笼形,纵径8.6厘米,横径7.2厘米,果形指数1.2,果色绿,果面光滑,胎座中等大小,肉厚0.47厘米,单果重100~110克。鲜果味甜,品质脆嫩,商品率高,耐贮运。

栽培技术要点

1.北方地区一般在1月下旬或2月上旬播种育苗,3月下旬或4月底终霜后定植。

2.广东、海南等南菜北运基地可在7月底至9月初播种,种植密度以4000株/亩左右为宜。

3.要求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左右。结果盛期需大量追施磷肥、钾肥及氮肥,忌一次追过多的氮肥,一般应结合浇水,少量多次追肥,浇水追肥应间隔进行。

4.还注意及时防治蚜虫、烟青虫及茶黄螨等害虫。

适宜地区
适宜华南南菜北运基地反季种植,或北方作露地早熟覆盖栽培,更适于山东、河南、江苏作保护地栽培。

辽椒12号辣椒


品种名称辽椒12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选育单位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在2000年以LG为母本、牛角椒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辣椒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早熟品种,从播种到始收期105天。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直立而平展,株高55厘米,株幅50~55厘米。果实粗羊角形,长20厘米,果直径3~4厘米,单果重80克左右。果面光滑明亮,果肉较厚、脆嫩,商品性成熟果绿色,生物学成熟果红色,味辣。保护地栽培或露地栽培均可。

产量表现

20012002年品种对比试验.两年平均每亩前期产量1080.5公斤、总产量3095.6公斤,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17.5%和38.9%。2003年区域试验,平均每亩前期产量906.1公斤、总产量2315公斤,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13.6%和26.6%。20032004年生产试验,两年平均每亩总产量5626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46.7%。

抗性

高抗病毒病、疫病。

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与整地:要选择保水保肥、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和灌排方便的地块种植。切莫重茬或迎茬栽培。应该精细整地,力求做到地平土碎,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为幼苗定植和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2.选种与浸种:在播种前要选取籽粒饱满、整齐、发芽率95%以上的优良种子,晾晒1~2天后,在50~55℃清水中浸种2~3天,在浸种过程中要经常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

3.播种与育苗:大棚栽培可在1月上旬播种,露地栽培可在2月下旬播种。均应采取营养钵育苗。在苗期要适当提高地温,扩大单株营养面积,以利于培育壮苗,增强抗病能力。

4.定植与密度:通常应在2~3片真叶时假植,苗龄60天左右。大棚栽培可在4月上旬定植,露地栽培可在5月中旬定植。在定植过程中务必保持土坨完整无损,每亩保苗5000株。

5.施肥与浇水:每亩在整地时深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600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做底肥,在门椒坐果后和采收2次后都应追施尿素20公斤,在采收盛期每隔5~7天需喷施1次0.3%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的混合液,在播种时要浇足底水,在果实膨大期更应适时适量浇水,要做到少浇勤浇。

6.整枝与摘心:要及时摘除内膛的弱枝和无效枝,以利于通风透光,还应适时摘心.应使每个果实拥有6个功能叶片,以促进果实生长。

7.防病与治虫:应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防治。对猝倒病和疫病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对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1500倍液喷雾防治,对白粉虱和蚜虫可用10%吡虫啉500倍液喷雾防治。

8.采收与上市:门椒和对椒都应适时早采收,以防止坠秧而导致减产。在采收过程中要轻采勤收,以免损伤果实,影响商品性状。

适宜地区
适宜地南方露地栽培、北方露地和温室栽培。

备注2004年通过专家鉴定,并在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登记备案。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