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圆叶红苋菜

分类 绿叶菜类-苋菜
学名Amaranthus mangostanus L.

品种来源上海市地方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株高24厘米左右,叶宽约9厘米。侧枝生长势弱。叶片卵圆形或近圆形,基部楔形,先端凹陷,叶片略有皱褶,紫红色,有光泽。叶片边缘有窄的绿边,叶柄红色带绿。生长期40天左右,叶肉较厚,质地柔嫩,品质中等。早熟,耐热性中等。苋菜食用方法很多,可焯后凉拌、炒食、做汤、做馅或以鸡蛋糊包裹软炸。

品质分析

据测定,苋菜可食部分占83%,每100克含能量92千焦耳,蛋白质1.8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3.4克,膳食纤维1.1克,灰分1.2克,胡萝卜素3260微克,核黄素0.09毫克,尼克酸0.7毫克,抗坏血酸44毫克,维生素E(总维生素E0.20毫克、维生素a-E 0.20毫克),钾259毫克,钙197毫克,镁124毫克,铁2.8毫克。锰0.18毫克,锌0.66毫克,铜0.08毫克,磷51毫克,硒0.88微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春夏秋季露地栽培。晚霜过后可陆续分批播种,北方自4月中下9月上旬均可播种。苋菜耐热性很强,很适合作为8、9月淡季的一个蔬菜品种。

2. 春提前、秋延后保护地栽培。因苋菜为高温类蔬菜,不耐寒冷,北方冬季即使在日光温室也难正常生长,故一般只作春提前和秋延后的保护地栽培,日光温室可考虑在2月份播种,大棚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地温最好稳定通过15℃为佳。秋延后栽培如无特殊需要,种植较少。

3.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可进行周年露地栽培,可采用流通的方式满足北方的周年供应。

4. 整地、施肥、做畦。宜选择杂草少的地块,苋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肥沃之土壤栽培为佳,苋菜的生长期较短,与生长期长的果菜相比需肥量要少得多,但考虑到茬口多,故而也应多施有机肥,每茬后都应施人一定的有机肥,进行翻耕。土地应整平、整细,一般做1.3~1.5米平畦即可。雨季可考虑用高畦栽培。

5. 播种。苋菜的种子较小,播种掺些细砂或细土可以使播种均匀。每667平方米用种量0.25~0.5千克。可平畦撒播或条播,撒播的可用四齿耙浅搂或不搂(雨水多的潮湿季节),条播者春季可稍深、夏季宜浅,浅覆土,然后镇压,即可浇水,等待出苗。

6. 管理。春季播种因地温低,空气干燥,出苗慢,可考虑用小拱棚或地膜覆盖的方法促使出苗快而整齐。播后约7~10天出苗,出苗前后应注意防治杂草,条播者可进行行间中耕除草,为促进生长需保持土壤湿润,中期结合浇水追施氮肥一次(在施用有机肥作底肥的基础上),每667平方米10千克。保护地栽培以温度管理为主,春、秋季尽量提高温度,促进生长。

适宜地区
适宜上海等地种植。

编辑推荐

鸳鸯红苋菜


品种名称鸳鸯红苋菜

分类 绿叶菜类-苋菜
学名Amaranthus mangostanus L.

品种来源武汉市农家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从播种到采收约40天。叶片上部绿,下部红。叶片卵圆形,叶面微皱,叶柄淡红色。茎绿色带红,侧枝萌发力强,播种较稀时,可多次采收嫩茎枝。品质好,茎、叶不易老化。苋菜食用方法很多,可焯后凉拌、炒食、做汤、做馅或以鸡蛋糊包裹软炸。

产量表现

在当地每公顷产约30000千克。

品质分析

据测定,苋菜可食部分占83%,每100克含能量92千焦耳,蛋白质1.8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3.4克,膳食纤维1.1克,灰分1.2克,胡萝卜素3260微克,核黄素0.09毫克,尼克酸0.7毫克,抗坏血酸44毫克,维生素E(总维生素E0.20毫克、维生素a-E 0.20毫克),钾259毫克,钙197毫克,镁124毫克,铁2.8毫克。锰0.18毫克,锌0.66毫克,铜0.08毫克,磷51毫克,硒0.88微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春夏秋季露地栽培。晚霜过后可陆续分批播种,北方自4月中下9月上旬均可播种。苋菜耐热性很强,很适合作为8、9月淡季的一个蔬菜品种。

2. 春提前、秋延后保护地栽培。因苋菜为高温类蔬菜,不耐寒冷,北方冬季即使在日光温室也难正常生长,故一般只作春提前和秋延后的保护地栽培,日光温室可考虑在2月份播种,大棚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地温最好稳定通过15℃为佳。秋延后栽培如无特殊需要,种植较少。

3.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可进行周年露地栽培,可采用流通的方式满足北方的周年供应。

4. 整地、施肥、做畦。宜选择杂草少的地块,苋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肥沃之土壤栽培为佳,苋菜的生长期较短,与生长期长的果菜相比需肥量要少得多,但考虑到茬口多,故而也应多施有机肥,每茬后都应施人一定的有机肥,进行翻耕。土地应整平、整细,一般做1.3~1.5米平畦即可。雨季可考虑用高畦栽培。

5. 播种。苋菜的种子较小,播种掺些细砂或细土可以使播种均匀。每667平方米用种量0.25~0.5千克。可平畦撒播或条播,撒播的可用四齿耙浅搂或不搂(雨水多的潮湿季节),条播者春季可稍深、夏季宜浅,浅覆土,然后镇压,即可浇水,等待出苗。

6. 管理。春季播种因地温低,空气干燥,出苗慢,可考虑用小拱棚或地膜覆盖的方法促使出苗快而整齐。播后约7~10天出苗,出苗前后应注意防治杂草,条播者可进行行间中耕除草,为促进生长需保持土壤湿润,中期结合浇水追施氮肥一次(在施用有机肥作底肥的基础上),每667平方米10千克。保护地栽培以温度管理为主,春、秋季尽量提高温度,促进生长。

适宜地区
适宜武汉市种植。

千叶红


品种名称千叶红

分类 绿叶菜类-叶菾菜(叶甜菜)
学名Beta vulgaris L.var.Cicla Koch.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春社蔬菜科技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从地方品种中选出。

品种描述
植物学特征

茎短缩,营养生长期叶簇生。叶片肥大,紫红色,长卵圆形或卵圆形,叶面有皱褶,叶缘无缺刻。叶柄断面呈凹字状,肥厚、肉质、鲜红至紫红色。复总状花序,花白色。聚花果(内含种子2~3粒),千粒重100~160克。

生物学特性

2年生草本植物。喜冷凉湿润气候条件,较耐寒,也较耐热。种子在4~5℃时便可发芽,22~25℃时发芽良好,叶簇在日平均温度14~16℃时生长良好,属低温长日照作物。怕涝,适宜在肥沃疏松、通气性好、中性或弱碱性土壤中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多进行春季或秋季栽培。春季在终霜前后直播于露地,也可提前在保护地播种育苗,然后移栽;秋季于初霜前至少90天左右播种;冬春季也可进行保护地栽培。

2.种植行距26~33厘米,株距20~26厘米。

3.当植株长有7~8片叶时即可开始陆续剥叶(每次2~3片)供食。

适宜地区
南北各地均可栽培。

铁苋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铁苋菜,拼音:tiěxiàncài

拉丁学名:

别称:海蚌念珠、叶里藏珠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大戟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被柔毛。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2.5~8cm,宽1.5~3.5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疏毛或无毛,叶脉基部3出;叶柄长,花序腋生,有叶状肾形苞片1~3,不分裂,合对如蚌;通常雄花序极短,着生在雌花序上部,雄花萼4裂,雄蕊8;雌花序生于苞片内。蒴果钝三棱形,淡褐色,有毛。种子黑色。花期5~7月,果期7~11月。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怕干旱。以向阳、土壤肥沃的潮湿畲地种植为宜。

药用价值

味苦、涩,性凉。归心、肺经。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苋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苋菜,拼音:xiàncài

拉丁学名:

别称:玉米菜、米谷菜、云仙菜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苋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苋菜根较发达,分布深广。茎高80~150cm,有分枝。苋菜叶互生,全缘,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平滑或皱缩,长4~10cm,宽2~7cm,有绿、黄绿、紫红或杂色。花单性或杂性,穗状花序。花小,花被片膜质,3片。雄蕊3枚,雌蕊柱头2~3个,胞果矩圆形,盖裂。种子圆形,紫黑色有光泽,千粒重0.7g。

药用价值

性凉,味微甘;入肺、大肠经。

营养价值

苋菜能补气、清热、明目、滑胎、利大小肠,且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还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也可以减肥清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凉拌苋菜
原料:
苋菜、大蒜、盐、香油、味精
做法:
1、将苋菜洗净,放人沸水中焯一下捞出。
2、大蒜捣成泥状。
3、将焯好的苋莱放人盘中,放蒜泥、盐、香油、味精,拌匀即可。

苋菜图片

早春竹叶菜—苋菜—叶用薯—胡萝卜


1. 茬口安排

1月初种一茬竹叶菜,2月下旬上市;3月初至5月初种一茬苋菜,5月上旬陆续采收上市(竹叶菜、苋菜在春前节后上市,货源较少,价格较高)。5月上旬至9月底种植叶用薯,傍晚闭棚裙膜、棚门,促进植株快速生长,第二天8:00前敞开棚裙膜、棚门(白天视天气均匀控制棚内温度)。叶用薯共采摘13次,既弥补了蔬菜淡季供应,缓解了蔬菜市场压力,又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9月底叶用薯货源多,价格低时罢园;10月初至12月底露地种一茬胡萝卜,抢在元旦前夕或元旦初上市,价格极可观,此时罢园,既保证了该种植模式一年四茬的经济收入,又不影响第二年茬口的安排。

2. 设施条件

早春竹叶菜、苋菜采用四层膜覆盖,即在钢架大棚内套小拱棚、小拱棚内再套竹棚,出苗前覆盖地膜;叶用薯7~8月期间,晴天晌午少许覆盖遮阳网遮阳降温,避免高温烈日下叶用薯茎秆纤维化;胡萝卜覆盖碎秸草或遮阳网,防止雨水或浇水冲刷,同时降地温,以利于出苗。大棚每年应注意加强修缮与加固,及时更换损毁的棚架、棚膜,完善便捷的设施灌溉方式。

3. 关键栽培技术

(1)竹叶菜(又名空心菜)

①品种选择

竹叶菜品种繁多,应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实用的优良品种,如青梗白壳,系广州市农家品种,其植株生长旺盛、分枝多、茎粗大、适应强、质量好、产量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②浸种催芽

竹叶菜种子的种皮厚而硬,若直接播种会因温度低而发芽慢,如遇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则会引起种子腐烂,因此宜进行催芽。先用50~60℃温水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浸种20~24小时,捞起洗净后放在25℃左右的温度下催芽,催芽期间要保持湿润,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1次,当种子有50%~60%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③播种

施肥竹叶菜生长速度快,分枝能力强,需水较多,宜施足基肥。播前深翻土壤,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千克或粪尿1500~2000千克、草木灰50~100千克,与土壤混匀后耙平整细,起高20厘米、宽130~150厘米的畦(包沟)。空心菜可撒播或条播,每亩用种量1.5~2.0千克,撒播后用细土覆盖1厘米厚左右,条播可在畦面上横划1条2~3厘米深的浅沟,沟距15厘米,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再用细土覆盖。然后用薄膜覆盖畦面,并加盖保温材料,出苗后即可揭开覆盖物。

④田间管理

a.肥水管理。竹叶菜是多次采收的作物,因此除施足基肥外,必须进行多次分期追肥才能取得高产,苗期可用10%~15%的稀人粪尿淋施,每亩用量为1000~1500千克,当幼苗有3~4片真叶时,用复合肥15~20千克和尿素2~4千克混合施用,采收期每亩采收1次施含硫狮马牌复合肥5~8千克。竹叶菜需水量较大,应经常浇水以保持土面湿润。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封行后可不必中耕除草。

b.病虫害防治。病害有白锈病、炭疽病、轮斑病,采用农业防治,选用有抗性的种子,清除田间的枯叶病残体,虫害提前清灭越冬蛹。

⑤适时采收

一般播种后35~45天,当竹叶菜植株生长到35厘米高即可采收。如果是一次性采收,可于株高20~35厘米时一次性收获上市。一般一次性收获每亩产量可达2500千克,多次收获的每亩产量可达5000千克。

(2)苋菜

①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性、抗逆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种,如黄陂本地自留品种红尖叶,极早熟、耐寒性突出、耐热性能好、结籽少、不易老、较嫩、口感好、产量高,市场前景好,武汉地区家喻户晓。

②整地作畦

栽培苋菜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较少的地块。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1000~1500千克,含硫狮马牌复合肥50千克。整地作畦后,畦面土壤必须细碎平整。

③播种

3月初播种气温低、出苗差,宜选用耐低温的品种;播种量宜大,亩用种3~5千克。播前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撒上一层底土,种子催芽后拌细沙撒播均匀。播后用细耙耙1次,盖上地膜,在大棚内搭设小拱棚,小拱棚内搭设简易竹棚。

④田间管理

a.春季气温低时,可追施稀薄的粪水,浇水不宜过大。当幼苗2~3片真叶时,亩也可用尿素4~5千克对水浇施提苗;2周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每采收1次,亩追施尿素5~10千克。

b.病虫草防治。苋菜白锈病播种前用0.2%~0.3%的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拌种;苋菜病毒病在发病期叶面喷施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抗毒剂1号)300倍液。侧多食跗线螨和朱砂叶螨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苋菜田间杂草较多,每次采收后,需要及时将田间杂草拔除。

⑤适时采收

当苋菜株高10~12厘米、具5~6片真叶时即可陆续采收。采收时结合间苗,优先采收过密、生长较大的苋菜。春播苋菜亩产量为2100~2500千克。

(3)叶用薯

①整地作畦

定植前,结合施基肥整地。每亩先用农家肥2000~4000千克,或饼肥300千克,也可用充分发酵的干鸡粪2000千克均匀撒施在地表上,再深耕20~25厘米,然后亩配合施用含硫狮马牌复合肥50千克,按1.5米宽开厢,沟宽30厘米,畦高20厘米,整平畦面,待栽。

②定植

选用福薯18号于5月上中旬开始棚内定植,株距为15~24厘米,行距20~25厘米,每穴扦插1株,扦插苗应带4~5个节位,斜插,入土2~3节,外露1~2节,插后将土压实,再浇定根水。扦插7~10天,发现缺苗及时补苗。

③田间管理

a.水分管理。生长期间,采取小水勤浇或沟灌,但沟灌时水不能漫至畦面,保持田间湿润。多雨季节加强棚内管理及时清沟排渍,避免畦面积水。

b.追肥。以腐熟粪肥和含硫复合肥为主,适当增施钾肥。定植后7~10天,每亩浇施稀薄人粪尿1000千克提苗;插后30天结合中耕除草,每亩用1000千克稀薄人粪尿加配尿素10千克、硫酸钾5千克浇施促蔓。每经3~4次采收结合修剪后,每亩施含硫狮马牌复合肥10~15千克,每次采收后用尿素5千克、硫酸钾8千克对水1000千克浇施。

c.病虫害防治。叶用薯主要病虫害有疮痂病及甘薯麦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粉虱、蚜虫,以农业防治和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开展病虫综合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病虫害为害,使用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④适时采收叶用薯定植后,一般8~10天采摘1次,当嫩茎株高10~15厘米、具有10~12片叶时可陆续采摘,采摘时随手摘除虫害叶,每亩每次采摘500~700千克,有条件的地方采摘后立即进入冷藏室或直接进入市场出售,应避免长时间集中堆放,否则叶用薯茎秆会弯曲;更不能直接入水中浸泡而增加产量,否则整株叶用薯会变黑,影响产品品质、产品外观及销售价格。

(4)胡萝卜

①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高产、优质、外观漂亮、生长期较长、株型较大的品种。在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当前我们常用的品种有新黑田五寸人参、广岛韩国五寸,我国传统的小顶红、扎地红等。

②整地播种

由于胡萝卜人土深,对土壤的孔隙度有很高的要求,应选择土层深厚、透气而且排水性好的砂壤土。适期播种,播种前整地施肥,每亩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千克,随后深耕耙细,平整后作畦。播种采用条播,在畦内按行距13~15厘米开沟,沟深2~3厘米,在沟内播种,播种要均匀,播后用扫帚轻轻将播在外面的种子扫入沟内,再耙平,最后用脚踩一遍再浇水,随后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出苗率。

③间苗、定苗

在播种20天左右长出2~3片叶时,进行间苗,苗距5厘米并在行间浅锄;在幼苗5~6片叶时适时定苗,株距在10厘米左右,除去过密株、小苗、弱株和病株,并喷施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保护幼苗茁壮成长。

④田间管理

a.水分管理。叶片旺盛生长期应适当控制浇水量,加强中耕松土,促使主根下伸和须根发展,并防止植株徒长;在生长期及时喷施地果壮蒂灵使肉质根营养运输导管变粗,提高肉质根膨大速度,使胡萝卜肉质根表皮光滑,根形健美,优质高产。

b.追肥。在整个胡萝卜生长期内要进行2次追肥,分别在长出3~4片真叶和长出7~8片真叶时进行,通常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千克,结合浇水冲施为宜,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养肥。

c.病虫草害防治。常见病害是黑腐病、黑斑病、菌核病。黑腐病、黑斑病防治播前用种子质量3%的50%福美双或代森锰锌拌种;菌核病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7天喷一次。蛴螬用50%车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将炒香豆饼与30%辛硫磷乳油用水稀释30倍拌匀诱杀蝼蛄;预防蚜虫为害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在出现杂草时要及时清除。

⑤适时采收

采收期因品种不同而异,有的早熟品种播后60天即可收获,中晚熟品种多在播后90~130天收获。收获要适时,过早或过晚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如过早收获,根未充分长大,产量低且味淡;若收获过晚,心柱会变粗,质量变劣,每亩平均可采收2100千克(高产可采收3000~4000千克);生产中加强管理措施,经济收入会大幅度提高。

快圆茄


品种名称快圆茄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品种来源天津市西郊区的地方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定植至始收约45天。株高60~70cm,开展度70cm。茎秆紫色,叶长卵形、绿色,叶缘波状,叶柄及叶脉浅蓝色。第一果着生于主茎6叶节上方。果实近圆形,纵径10cm,横径12cm,表皮深紫色,萼片底部白色,果肉白色细嫩,有光泽。肉质紧实,单果重500g左右。果实生长快,前期产量高,耐寒性强,抗病虫能力较强。

产量表现

667平方米产量2000kg。

栽培技术要点

天津地区于1月上旬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行距50cm,株距40cm,6月上中旬始收,7月底拉秧。

适宜地区
适于天津及华北部分地区种植。

野苋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野苋菜,拼音:yěxiàncài

拉丁学名:

别称:野苋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苋科,亚科:

族:,属:

形态特征

茎直立或伏卧。叶互生,全缘,有柄。花单性或杂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排成无梗的花簇,生于叶腋,或组成腋生或顶生的穗状花序;雄蕊通常与花被同数,花丝离生,花药2室;子房具1枚直生胚珠,花柱极短。胞果卵球形,种子扁球形,黑色或褐色,平滑有光泽。刺苋叶腋有针刺2枚,苞片常变成锐刺;反枝苋植株密被细柔毛,花穗较粗;皱果苋和凹头苋植株均无毛,花被片和雄蕊均为3枚,前者茎直立,稍分枝,果皮皱缩,花簇不腋生,后者茎伏卧上升,基部分枝,果皮平滑,花簇腋生。

生长习性

生长在丘陵、平原地区的路边、河堤、沟岸、田间、地埂等处。

药用价值

味甘、淡,性微寒。归大肠经。清热利湿。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乳腺炎,痔疮肿痛。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