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中甘16号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审(认)定年份1999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990003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甘蓝一代杂种。雄性不育系01-20Ms自交系94-111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秋甘蓝,植株开展度平均为53.253.0厘米,叶色绿或浅绿,叶质脆嫩,蜡粉中等,中心柱长4.0~6.0厘米,叶球紧实,近圆形,单球平均重1.44~1.48千克;早熟性好,从定植到收获60~65天。

产量表现

19971998年参加全国秋甘蓝品种区试,1997年平均亩产3449千克,比对照品种夏光减产14.7%;1998年平均亩产2929千克,比对照品种黑丰增产12.2%,比夏光增产6.7%。199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62千克,比对照品种黑丰增产21.2%。

栽培技术要点

1. 华北地区在6月底至7月中下旬播种,长江以南地区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推迟到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

2. 育苗过程中要注意遮荫、防雨、降温,并及时防虫。

3. 亩定植密度3000~3200株。

制种技术要点:

1、制种时父母本按1∶3比例定植,花期过后拔除父本植株。

2、不育系及杂交种均需在严格的隔离条件下繁殖。

适宜地区 适宜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部地区作早熟秋甘蓝栽培。

编辑推荐

中甘17号结球甘蓝


品种名称中甘17号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审(认)定年份2000年

审(认)定情况200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国审菜20000003

选育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春、秋季兼用甘蓝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春甘蓝。植株开展度约45厘米,外叶约12片,叶色绿,叶面蜡粉中等。叶球紧实,近圆形,中心柱长约6厘米,单球重约1.0千克。叶质脆嫩,品质优良,较耐裂球,耐未熟抽薹。早熟性好,从定植到收获需45天左右。

产量表现

3400千克/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华北地区春季栽培,1月中旬在温室播种育苗,2月中旬分苗,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定植 露地,栽植密度4500~5000株/亩。播种期不可过早,苗期注意放风降温,防止幼苗生长过旺。

2. 秋季栽培,7月下旬至8月上旬整高畦、搭棚播种育苗,注意防雨、遮阴。8月中下旬整小高畦定植或垄作,一般栽在垄的阴面半坡,缓苗后追肥,并劈垄正埂,使植株处在垄脊的正中,随即疏通垄沟,以利排灌。栽植密度约4500株/亩,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及西南部分地区栽培。

早夏16号结球甘蓝


品种名称早夏16号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蔬菜2003032号

选育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直立,开展度小,株型紧凑,外叶11~12片,叶色深,叶面蜡粉浓,叶球呈扁圆形,单球重600~1250克,品质好,外形美观,商品性佳。适应性广,早熟,生长期短,从定植到收获55~60天,耐热、耐湿性强。

产量表现

产量比夏光高10%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

1. 长江中下游地区于3至7月播种育苗,用种量50克/亩。作夏甘蓝栽培于5月上中旬播种,作秋甘蓝栽培可在6月下旬播种。

2. 幼苗应及时定植,苗龄不宜超过30天,一般在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栽植密度为4000~4500株/亩。

3. 提高施肥水平,施足基肥,莲座期和结球前期各追肥1次。

4. 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以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

适宜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北方地区均可栽培

秦甘70结球甘蓝


品种名称秦甘70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审(认)定年份2000

审(认)定情况200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407

选育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优质抗病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秦甘70从定植到收获70天左右,植株开展度60.5厘米;外叶数10~11片,外叶灰绿色,叶面光滑,蜡粉较多,球叶浅绿色;叶球扁圆形,球纵径12.5厘米,横径27.1厘米,成球速度快,包球紧实;叶球紧实度0.57;中心柱长6.5厘米,单球平均重1.85千克,耐热,春季栽培不易未熟抽薹。丰产。

产量表现

每667平方米产量4500千克左右。

19931995年在原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试验农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秦甘70从定植到收获70天,667平方米产量4520.8千克,比对照中甘8号增产16.7%。

19981999年秦甘70连续两年参加陕西省品种区域试验,同时进行了生产示范。区域试验2年,667平方米平均产量4788.0千克,比对照中甘8号增产15.1%。生产示范秦甘70同样表现增产结果,667平方米平均产量4439.9千克,比对照中甘8号增产16.6%。

抗性

高抗病毒病和霜霉病,抗黑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育苗。陕西关中春季栽培12月中下旬育苗,夏季栽培34月份育苗,秋栽6月上旬至7月上旬育苗,苗床应选用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向阳、易于排灌的沙壤地块。667平方米大田用种30~50克,苗床10平方米,播种前深翻床土并施入腐熟有机肥100千克,磷酸二铵1千克。浇水播种后盖0.5~1.0厘米厚的细粪土。苗期分苗1~2次,并及时间苗除草。

2. 定植。定植前应深翻土地并施足基肥,667平方米施厩肥1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0千克。苗龄6~7片真叶时定植,667平方米定植2400株。定植前苗床应浇透水,喷药,然后带土定植,栽后及时灌水,以利成苗。

3. 田间管理。春季栽培,苗子定植后,气温较低,应少灌水,以提高土温。夏秋季栽培,缓苗期正值高温季节,灌水降温成苗是关键。缓苗后一促到底,不蹲苗。定苗到包球中期,春季每隔10~15天,夏秋季每隔6~7天灌水1次,包球后期每隔10~15天灌水1次,整个生育期应保持土壤湿润,成球后减少或停止灌水。定植后10d左右中耕追肥1次,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千克,充分提供莲座叶生长所需的养分。进入莲座初期,667平方米追施尿素20千克和磷肥10千克,莲座中后期追施复合肥20千克或尿素、过磷酸钙各15~20千克。结球初期和中期667平方米分别追施尿素15千克或结合灌水追施人粪尿3000千克左右。病虫害防治前期以防虫为主,后期以防病为主,虫害主要是菜青虫、小菜蛾和蚜虫,可用生物农药或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4. 采收。甘蓝进入包球期停止灌水,收获前1个月禁止喷药,以免采前染病、造成裂球和减少农药残留。

适宜地区 适于北方春、夏和秋季栽培,南方全年栽培。

秦甘80结球甘蓝


品种名称秦甘80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审(认)定年份2000年

审(认)定情况200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408

选育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熟,定植至收获80天左右。植株开展度65厘米,外叶数10~11片,叶片较大,绿色,叶面蜡粉较少,叶球扁圆形,中心柱长6.2厘米,叶球紧实度0.53,单球重2.0~2.5千克。球叶质地脆嫩,品质佳,生食香甜,熟食鲜美脆甜,商品性好。

产量表现

4800~5000千克/亩。

抗性

高抗病毒病和黑腐病。冬性强,抗未熟抽薹。

栽培技术要点

1.陕西地区春季栽培,10月中旬播种育苗,翌年3月上中旬定植。秋季栽培6月上旬至7月上旬播种育苗,幼苗6~7片真叶时定植。

2.栽植密度2400株/亩左右。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渝甘65结球甘蓝


品种名称渝甘65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选育单位 重庆三千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重庆三千种业有限公司新推出的杂一代甘蓝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种,从定植到收获65天左右。株高30厘米,开展度50~60厘米,外叶14~16片,叶绿色,蜡粉中等,叶脉较密。植株长势强,性状整齐,叶球高12~15厘米,横径18~20厘米,扁圆形,结球紧实,单球重1.5千克左右。田间表现抗热、抗病力强,商品性好。品质优,口感好。

产量表现

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40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时间。川渝等地及长江流域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种。此时正值高温暴雨季节,病虫害易发生,因此应注意防雨、防虫、防暴晒,采用遮荫措施以培育壮苗。也可于4月上旬至5月下旬播种,作为渡淡蔬菜上市。

2. 苗床准备。床土选用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肥沃园土2份与充分腐熟的过筛厩肥1份。再按每1平方米加蔬菜复合肥1千克,混合均匀后铺入苗床上,整细耙平,厚度10厘米左右。配制药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按每1平方米用药8~10克与5千克过筛细土混合,播种时2/3铺于床面,1/3用于覆盖种子。

3. 播种育苗。播种前浇足底水。最后一次浇水时可加入辛硫磷1000倍液防地下害虫。等水渗下后覆一层药土,播种可撒播或条播,但要均匀播于床面,播后覆盖土,以盖没种子为度,不能过厚。然后在床面上盖薄膜或遮阳网。

播种至出苗保持20~25℃,保证出苗快,出苗齐。齐苗后适当降温,白天保持18~20℃。苗床水分以土壤湿润、土表略干为宜,湿度不宜过大。在幼苗具有1片真叶时,选晴天进行间苗,间除密苗、病苗、弱苗。苗距2~3厘米。间苗后撒一层细干土,防倒伏。

幼苗具有2~3片真叶时进行假植。将大小苗分开假植。株行距10厘米10厘米。假植后立即浇水,缓苗期白天保持20~25℃,缓苗后要适时浅松土,促进根系发育。苗期可用稀薄人粪尿追肥。

壮苗标准是植株健壮,具6~8片叶,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节间短,不徒长,幼苗大小一致,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4. 定植。大田深耕后,施足基肥,每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千克,配合施适量复合肥,混匀后作高畦。苗龄30~35天,幼苗具有6~8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苗床浇透水,起苗时多带土,少伤根,选阴天或晴天傍晚栽,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2200~2400株。栽苗不宜过深,栽后及时浇定根水。

5. 田间管理。结球甘蓝要求充足的肥水,定植2~3天后浇1次缓苗水,以后适当控水蹲苗,以利发根,随着植株的生长,需水量也不断加大,生长期间要保持有一定的土壤湿度,到结球期更不能缺水,否则结球小、松,品质差。浇水要避开中午高温进行。

结合浇水,要追肥3~4次,以追速效氮肥为主。定植缓苗后,追施一次稀薄的粪水;在莲座期初期,每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千克;莲座期至结球前期各追肥1次,以速效性氮、钾肥为主,折合有效氮2~4千克,有效钾2~3千克,同时叶面也可喷施1~2次0.1%~0.2%磷酸二氢钾液。收获前20天不再追肥。

定植缓苗后,可中耕、锄地,以利于发根,避免杂草滋生。减少病虫害发生。生长期间中耕2~3次,开始在苗四周锄透,以后宜浅锄,并培土,防倒伏,封垄后不再锄地.以防伤叶。

6. 病虫害防治

①霜霉病。发病初期,用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600~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500倍液,交替轮换喷雾防治,7~10天1次,连喷2~3次。

②黑腐病。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水剂6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③黑斑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10天防治1次。

④菜青虫、小菜蛾利用黑光灯诱杀夜蛾、螟蛾等害虫。在卵孵化盛期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500~2500倍液喷雾。在低龄幼虫期,用2.5%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1.8%齐墩螨素3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

④蚜虫。用100厘米20厘米的黄板,按每667平方米设30~40块的密度,均匀分布在田间,高出植株顶部。诱杀蚜虫,一般7~10天重涂1次机油。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啶虫脒3000倍液。6~7天防治1次。

适宜地区
在重庆、四川等地作夏、秋甘蓝种植。

中甘12号甘蓝


品种名称中甘12号

分类 甘蓝类-结球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

选育单位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0.2-12-2和79-156-1两个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极早熟,从定植到商品成熟45天左右。植株开展度40~45厘米,外叶13~16片,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叶球紧实,近圆形,叶质脆嫩,风味品质优良。冬性较强,不易未熟抽薹。单球重0.7公斤。

产量表现

亩产可达3000~35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期不可过早,华北地区一般于1月中下旬在改良阳畦或温室育苗,2月下旬分苗。苗床应控制温度,防止幼苗生长过旺、过大,造成幼苗通过春化的条件而发生未熟抽薹。

2.定植时间亦不可过早,一般在3月底4月初定植露地,每亩约5000~5500株。

3.定植时幼苗以6~7片叶为宜。采取两次5~7天左右的小蹲苗,以控制苗子在前期生长过旺。

适宜地区 主要适于我国北方地区春季露地种植。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