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果叉名蛋果,为山榄科(赤铁科)蛋黄果属多年生常绿果树,在我国海南 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有栽培,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稀有果树。

1 生物学特性

1.1 植物学特性:蛋黄果树势中等,树冠自然半圆形.直立半开张。枝条灰褐色,坚韧,葫发力强。新梢黄褐色具茸毛,树掖为白色乳汁。叶片倒披针形,绿色有光泽,螺旋状簇生于枝上,叶脉为平行网状脉。单花,聚生于叶酿0.7cm处,墒螭4片叶以下的枝上

1.2 生长结果习性:蛋黄果萌芽力强,在南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下.一年可抽4次梢,春梢1月下旬至2 月下旬,夏梢4月下旬至5月下旬.秋梢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冬梢较步,在11月中旬左右。蛋黄果的春、秋梢均可作结果母枝,但以秋梢为主要结果母校。20年生树着果率可达7.5 。蛋黄果四季均能结果,但以2 ~3月成熟的品质最好。其花营期为5月至7月上旬,初花期为7月中旬.盛花期为8月上中旬,末花期为8 月下旬,花期约57天.有些品种可在6,9月成熟,品质较差.

1.3 果实经济性状;果实平均单果重143g,横径2.3 ~ 6.4cm.纵径2.5~7.2cm.果形指数1.1~1.5,果蒂微凹.果顶凸或尖.果实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时呈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光滑,极薄,易剃离。果肉精质.蛋黄色,柔软昧甜。果心实,种子l粒,少见2~4 粒,近四形或椭圆形.可食率81 ,含酸量0.082%,固酸比213:1.维生素C40mg/100g,全糖l5.68%,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铁、磷等元素.

1.4 早期丰产性:圈枝苗种植后2~4年即可开花结果,第4、5、6年平均株产分别为3.1、7.6、14.3 ,产量逐年提高,株产可达30~50kg.

1.5 适应性及抗逆性:蛋黄果耐寒性较强,绝对低温2.5度以上无明显寒害,0度以下叶片有轻度冻伤,变为紫红色或黑色.不耐风,树枝较腑易折。耐高温. 40C以上长时间高温干旱,也不会引起枯萎、日灼或落花落果,只是叶缘轻度卷曲.耐湿力强。喜光.种在光照不足处只开花不结果。在年均温2:3度,年降雨量 1700mm,相对湿度80%,极端高温40.1℃ ,极端低温-1.3度以上的地区生长结果良好。蛋黄果在湿润的涉壤土生长最好,砖红壤掏[壤和赤红壤亦能种植.

2 栽培技术

2.1 育苗:育苗方法有种子繁殖、圈枝(空中压条)、扦插、嫁接等.常用的是种子繁殖和圈枝。种子繁殖一般在3~4月,选成熟饱满的种子洗净后沙藏催芽 10~15天,当种子露白后点播于畦面,然后盖lcm厚细土并浇水,用稻草、树叶或遮阳碍遮荫,其发芽率可达93.5% 。圈枝繁殖曼9在4、5月把蛋黄果2cm左右粗的枝条环剥2~3crn宽后晾晒1周左右,在干净细土中加入少量草木灰后,再加入广增索802 1000倍渡,或者吲哚乙酸、吲喙丁馥和萘乙酸中的任一种的 5010-6液混匀,干湿适度,包在环剥处后用塑奉}薄膜包扎密封,40~60天即可萌发谈黄色新根.到第3 次根老熟后锯下假植。

2.2 定植:选择土层深厚、水源充足,富古有机质的抄质土或壤土,挖直径和深度均为50cm 的定植穴,麓八有机肥(如农家肥、绿肥、豆饼、花生饼等)50kg 作基肥,与土拌匀后回土作墩,比地面高10~20em,每666.7m 定植4O株左右,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根部盖草保持土壤湿润。

2.3 麓肥:幼树年施肥4次,于每次抽梢前株麓氮肥、复合肥25g左右,每攻施后1个月追肥1次,同时注意整形修剪。成年结果树每年重点施促花肥、壮果肥和采果肥。施肥量以树龄及结果量综合考虑。可每次株麓尿素0.5~lkg,同时施复合罡0.25kg。每年春季株施有机肥25kg。以改良土壤,培育健壮树势。

2.4 保花保果:在7月喷0.5 的尿素加25l0-6赤霉索,10月喷2,4-D 410 渡加0.5 的尿索,保花保果效果显著。

2.5 病虫防治:蛋黄果病虫害发生较步,花期蚂蚁吃花.可用蓝色结晶呋哺丹150g加水60kg淋树盘。果实成熟时可用纱网罩住树冠以防鸟雀、犏蝠等为害果实。

2.6 采收:果实采后放入筐中再盖上纸,让其后熟6 ~l0天,至果皮、果肉松软时即可食用 应经常检查果实后熟程度,太早,果实硬而苦涩;太迟,品质降低甚至腐烂。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