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观赏和食用蛇瓜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 瓜类-蛇瓜
适宜品种
蛇瓜也称蛇丝瓜、蛇豆、蛇王瓜等,品种依皮色分为灰白色系、绿色系、青黑色系,本院种植的品种初为灰白色,渐渐变老为浅红色,到老时变成橙红色。瓜条细长,瓜身圆筒形或弯曲,瓜先端及基部渐细瘦,形似蛇,故称蛇瓜,是葫芦科栝楼属中的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原产印度、马来西亚,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澳大利亚,在西非、美洲热带地区等地也有栽培,中国只有零星栽培。由于其瓜形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观光的主栽品种之一。蛇瓜以食用嫩果实为主,嫩叶和嫩茎也可食用,嫩蛇瓜可切片素炒,也可与肉炒或作汤,瓜去皮后有轻微特殊臭味,肉无臭味,煮熟后臭味消失,清香可口,别具风味。蛇瓜性凉,能清热化痰,润肺滑肠,利尿降压,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蛇瓜鲜有病虫害,可成为无公害蔬菜,且蛇瓜耐高温,可在夏季生长,作夏秋季度淡蔬菜,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栽培技术
1.特征特性

蛇瓜茎蔓纤细,长可达5~8米,茎横切面呈五角形,植株分枝能力强,叶片绿色,掌状深裂,裂口较圆,叶面有细茸毛,同株雌雄异花,花瓣白色,5裂或6裂,雌花花托肥大,花单性,雄花多为总状花序,蕾期为青绿色,将开时浅黄绿色,雄花发生早于雌花,一般雌花于主蔓12节位左右开始着生,以后主蔓、侧蔓均能连续着生雌花,但侧蔓结的瓜瓜条小,畸形瓜多。果实长筒形,两端尖细,尾端常弯曲,横径4~6厘米,长40~160厘米,嫩果有细长茸毛、瓜皮灰白色,上有多条绿色条纹,肉白色松软,有淡腥味,单瓜质量300~600克,成熟果皮为橙红色。种子为土褐色,表面粗糙,千粒质量200~250克。蛇瓜喜温、耐湿热,根系发达、侧根多,易生不定根,在15~40℃的温度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35℃。各种类型的土壤均可栽培,但以沙质壤土为最佳。生育期180~200天。

2.栽培要点

(1)栽培方式

按搭架方式可分为篱架栽培或平棚栽培,按栽培方式可分为大棚温室栽培或露地栽培。

(2)适时育苗

蛇瓜的适应性比较强,在15℃以上温度即可顺利出苗,超过30℃仍生长良好,所以育苗时间根据栽培方式自由掌握。大棚+地膜+小拱棚可在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露地栽培可用小拱棚+地膜于3月中下旬进行育苗。蛇瓜种皮较厚且硬,一般播前晒种1~2天后,用55℃的热水烫种3分钟,烫种时要不断搅拌,当水温冷却至30%时,捞出种子放入30%左右的清水中浸泡1~2天,期间要擦洗去种皮上的黏液,到种子充分膨胀后捞出,用湿的纱布包裹保湿,放在30℃条件下催芽,当有80%的种子出芽后即可播种。育苗可采用营养钵、穴盘或营养土块育苗。营养土由3年以上没有种过葫芦科作物的园土或水稻土5份、草炭2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份混匀制成,如无草炭可用废菇料或肥沃园土。装钵后浇透水,每钵平放l粒已萌芽的种子,盖细土1厘米厚。苗床一般安排在大棚内,并在苗床上覆盖地膜保湿保温,出苗前温度最好能保持在25~30℃,出苗后揭去地膜。如为露地育苗,要视气温情况加盖小拱棚;如为大棚早熟栽培,前期气温低,可覆盖小拱棚并加盖无纺布保温。温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5~20℃以培育壮苗。当幼苗3叶1心时可定植,定植前7~10天应适当降低温度进行炼苗,苗龄一般为30~45天。

(3)整地定植

蛇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栽培农作物的土壤均可栽培。如进行连片种植,应选择近3年没有种植过葫芦科作物的田块。为使蛇瓜生长良好,获得高产稳产,定植前10天,每667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千克,钙镁磷肥30千克,NPK三元复合肥30~50千克作基肥,肥料施后翻耕,整细、耙平,作畦宽2米(连沟)。作篱架栽培,每畦种2行,株距80~100厘米,每667平方米定植600~900株;作平棚架栽培,每畦种1行,株距70~100厘米,每667平方米种400株左右。一般在幼苗3叶1心时定植,每穴1株,定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并且要根据当时气温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温护苗措施。

(4)田间管理

①幼苗期管理 蛇瓜喜温喜光,苗期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养分,其适宜生长温度是13~28℃,在早春连续阴雨低温、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株容易出现叶色发黄、茎秆纤细、幼苗徒长等症状,所以,缓苗后,要适当控制浇水,宁干勿湿,防止烂秧死苗。苗期白天适宜温度为20~28℃,夜间13~18℃,提高温度可缩短苗龄。白天生长温度适宜,适当降低夜间温度,有利于幼苗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促使雌花形成。定植时挑选壮苗,淘汰病苗、弱苗、畸形苗。

②肥水管理 蛇瓜在适宜温度下生长速度快,整个生育期间对肥料需求量较大,定植缓苗后应追肥1次,可用3%~5%复合肥水溶液浇根,促发新根。在抽蔓至开雌花前,根据植株长势情况,可酌情浇施3%尿素水溶液,使植株生长健壮。第1个瓜坐住后要追施复合肥,每667平方米用25~30千克,对水稀释后浇根,以后每采摘2~3次追1次肥,追肥可用稀粪水、腐熟的饼肥或复合肥,看长势情况,适当增减用肥量。配合叶面喷施0.4%~0.5%磷酸二氢钾液。如生长期间出现脱肥现象,则会出现瓜条畸形茸,瓜长不大,影响产量和效益。

蛇瓜株型大,根系发达,耐旱力较强,但在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过于干旱缺水会造成结瓜少,瓜小,畸形瓜多,因此坐瓜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炎热的夏季,应严防植株早衰,一般结合追肥每周浇水1次,防止土壤干旱。

③中耕锄草 及时中耕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的通气性。搭架前在行间进行1次深中耕,清除杂草,疏通排灌沟。搭架后视土壤及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中耕除草,中耕后要培土,以免根群外露。

④搭棚 蛇瓜抽蔓后要及时搭棚。连栋大棚栽培一般采用篱架栽培,方法是在大栅肩高处按棚方向拉上铁丝,再在铁丝上放下塑料绳,使蔓顺绳缠绕向上生长,其特点是可以密植、产量高。普通栽培一般采用2米高的平棚栽培,其特点是瓜垂直,果形好,观赏性好。零星种植以平棚为好。植株到中后期,挂果量增加,要及时加固棚架。

⑤引蔓整枝 当瓜蔓长超过30厘米时,要及时绑蔓。蛇瓜连续坐果能力强,主侧蔓都能结瓜,但一般主蔓结瓜瓜条大,畸形瓜少,而侧蔓结瓜瓜条小,畸形瓜多,因此,上架前应进行整蔓,摘除侧蔓,只留主蔓。篱架栽培密度高,更应摘除侧蔓。主蔓不能摘心,上架后,侧蔓可根据生长势留1~2个瓜后,再于瓜前留3~4片叶后摘心。盛果期间,若蔓叶茂密,影响通风透光,造成落花落果,须摘除过密的老叶和黄叶、细弱的侧枝、畸形瓜、病瓜,以减少病虫害,延缓植株衰老。整蔓、理果、摘心要在晴天露水干时进行。在留足授粉雄花的前提下,摘除植株基部节位着生的雄花穗、上部雌花节位着生的雄花穗以减少养分损耗,促进雌花生长。早熟栽培,还须人工辅助授粉。

(5)适时采收

从开花到长成商品瓜,随着气温不同,生长时间差异很大。早春气温低,适时采收需要20~25天,到6-7月气温达到30℃以上,只需10~12天即可采收。瓜条采收标准为老嫩适中,一般当花冠枯萎、瓜条不再伸长时即可采摘,这样既不影响品质,又利于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蛇瓜的病虫害发生较少。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霜霉病可用50%甲霜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喷施防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喷施防治,隔7~10天喷1次,共2~3次。发现枯萎病病株,要及时拔除,并浇石灰水防止病害扩散。虫害主要为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

扩展阅读

半碎叶榨菜“慈选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半碎叶榨菜慈选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芥菜类
适宜品种慈选1号。

栽培技术
我国榨菜主产区以四川和浙江为主,近年来,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四川榨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少;浙江榨菜常年种植面积在4万余公顷,而慈溪市年种植面积在0.67万公顷以上。近几年慈溪市由于种植品种混乱、抗病性减弱造成榨菜减产,农民和加工企业都迫切需要优质、高产品种,为此,笔者于2000年开始进行了榨菜品种选育工作。慈选1号榨菜是从地方半碎叶榨菜品种中筛选出的新品系,2005年成功选育,是性状稳定、抗性好、产量高、空心率低、商品性好、适宜密植的中果型新品种,单球质量237-300克,空心率为14.3%,每667平方米产量在4 000-5 000千克,高产田块可达5 500千克以上。现将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主要特征特性

(1)形态特征

慈选1号榨菜株高50-58厘米,株形直立,中后期开展度60厘米左右,叶宽大,功能叶长、宽为48厘米27厘米左右,叶片挺立呈长椭圆形,叶缘缺刻大,叶色鲜绿色,光泽度好。瘤茎呈半缩头近圆球形,果皮光滑呈青绿色、无病斑,瘤茎上有明显的叶环1-2节,瘤茎直径12.5-14厘米,纵径11.5-13.5厘米,单球质量257-300克。

(2)农艺特性

①稳产性好。慈选1号是一个中果型品种,适宜高密度栽培。2004年慈溪市经多点高密度栽培(每667平方米种植密度1.5万、1.7万株)试验示范,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分别为3 865千克和4 228千克,比对照(每667平方米1.3万株)增产13.8%和16.1%。2005年大面积示范(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1.7万株)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4 125.3千克,高产达5 500千克,比对照品种(肖山种每667平方米1.7万株)增产9.3%。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为4 176.3千克。

②耐肥性好。慈选1号植株挺立,瘤茎大小适中,适宜密植,对肥水需求量相对较大。经试验示范,慈选1号一生需纯氮35千克、P2O5 6千克、K2O 4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 000千克左右。

③抗性好。该品种较抗软腐病、病毒病和瘤茎斑点病。

④商品性好。主要表现在瘤茎呈青绿色,表皮光滑无病斑,瘤茎清秀。

2.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

慈选1号榨菜抗性好、易栽培,育苗移栽、直播栽培都能获得较高产量。经2004年不同播种期试验得出,育苗移栽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5日前后,移栽期11月中旬,如播种期过早,苗期易受蚜虫危害,会导致病毒病发生;过迟播种将达不到安全越冬标准。直播田的适宜播种期在10月下旬左右,直播栽培比育苗移栽方式省工省力,但在栽培中要注意:一是及时间苗、定苗;二是基苗肥中氮肥以持效氮为主,确保冬前达到7-9张叶片,且安全越冬。

(2)合理密植

根据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慈选1号最佳种植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7万株,产量可达4 500千克左右,比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1.5万、1.3万株可增产9%-13%。

(3)科学合理施肥

慈选1号生长势旺、耐肥性好,在施肥方法上要合理增施氮、磷、钾肥。一般基苗肥中以磷、钾肥用量大于氮肥用量为好,中期氮肥用量要大于磷钾肥,后期少施速效氮肥。即基苗肥中纯氮用量占总量的25%左右,中后期追肥2次,第1次(年前追施)追肥量占总量的50%左右(速效肥),第2次(年后追施)追肥量占总量的25%(持效肥)。

(4)适时收获

慈选1号榨菜一般全生育期为190天左右(9月底、10月初播种-4月初前后收获),可根据植株功能叶而定(心叶前3-5叶),当功能叶开始发黄时是收获最佳时期;对田间长势旺盛的田块,其收获期可依心叶长相而定,当心叶开始向上抽时是最佳收获期。

病虫害防治
榨菜主要病害是病毒病和软腐病,从试验示范结果看,慈选1号的病毒病和软腐病发生均较轻,但在栽培过程还应注意防治,早期可用甲霜磷锰锌+病毒A等防治;软腐病可用可杀得或农用链霉素等防治1-2次。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一遍净等药剂防治,可兼防病毒病的发生。

SK4-316胡萝卜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SK4-316胡萝卜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根菜类-胡萝卜
适宜品种SK4-316

栽培技术
胡萝卜又称红萝卜或甘荀,也叫丁香萝卜、药性萝卜等。为伞形科胡萝卜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肉质根作蔬菜食用,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有降低血压、强心、消炎、抗过敏等作用,对贫血、肠胃、肺病等疾病也有治疗作用。此外,还可当水果生食,或制干、腌渍、酱渍等作泡菜及榨汁作饮料,产品深受当地菜农和加工企业的青睐。2003年晋江市引进试种SK4-316胡萝卜5公顷,2006年大面积示范100公顷,之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全市常年种植面积2500公顷左右,产品除了国内销售外,还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每667平方米纯利润可达3000~5000元,经济效益显著。连片种植面积在10公顷以上的专业场(户)有140多场,其中总种植面积在50公顷以上的专业场(户)有20多场。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原产地认定的有11场。初步探索出一条生产规模化、灌溉节水化、管理科学化、产品订单化的农业发展新路子。现将SK4-316胡萝卜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SK4-316胡萝卜植株叶丛直立,株高35~40厘米,叶色浓绿,2~3回羽状复叶,最后裂片叶柄浅绿色,绒毛少。肉质根圆柱形,根长22~25厘米,径粗5厘米左右,平均单根重0.33千克。根形整齐均匀,根表皮光滑,髓部小,皮、肉、芯颜色深红,无黄色髓心条纹。肉质细嫩,纤维少,口感甜脆,营养价值高。产品耐贮运,适合鲜食与加工用,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该品种适于沙质土壤和轻壤土壤生长,抗病性、耐寒性强,耐旱性中,畸形根率低,较抗抽薹,在晋江市10-11月份播种,至翌年3-4月份收获,生长期130~160天。产量高、商品性好、商品率高,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6000~6500千克,最高达7000~7500千克。

2.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环境选择,安装节水设施

生产基地尽量选择周边3千米内无三废污染源,水和空气质量良好,光照资源丰富,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或壤土地块。周边要配套深水蓄水池或机井等水利设施,安装沟带式或高架旋转喷头式节水微喷灌溉设施,并确保水质清洁卫生。

(2)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SK4-316胡萝卜肉质根长,入土深,要求深耕土壤,保持土壤疏松、透气,防止肉质根弯曲、短小,甚至发生叉根。深耕时施人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禽畜粪500~8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30千克,客海沙5~10立方米一起深翻改良土壤,深耕25~30厘米。晒白后耙平作畦,畦面表土一定要细碎、平整,然后整成畦宽90厘米、畦高25厘米、沟宽30厘米,四周开设排水沟,以防田间积水。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晋江市属于沿海地区,台风影响较频繁,为避免受台风影响,最佳播种期一般掌握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最好选择在阴天播种,采用点播方式,用自制简易的专用设备进行点孔,孔深约1厘米,每孔播1粒种子。每畦播4行,行距13~15厘米、株距6~8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3.5万~4.0万株。播种后用腐熟土杂肥或蘑菇土盖种,以保持土壤湿润及增加土壤肥力。

(4)科学管水,合理追肥

①水分管理,根据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适时喷灌,采用播种后保湿促齐苗、齐苗后控水蹲苗、膨大期均衡供水促高产、后期注意排水防裂根的水管原则。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苗期每天喷灌1次,每次15~20分钟,以保持土壤半湿润状态。苗期后一般每2天喷灌1次。追肥前3~4天要控制水分,配合开沟晒根,可晒到叶片略显萎蔫,以促进主根下扎。追肥后7天内应多喷水,每天喷灌1次,每次20~30分钟,以利肥料的吸收。播种70天后,可3天喷水1次,促进根的生长。生长后期遇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根部开裂或引发病害发生。

②合理追肥,SK4-316胡萝卜属嗜肥性作物,生长期较长,除施足基肥外,还要分2次追肥。第1次为提苗肥,播种后45~50天,每667平方米施用复合肥20~25千克,在行间拉浅沟施下,促进幼苗期叶片和根系生长。第2次为膨根肥,播种后75~80天,每667平方米施用硫酸钾复合肥70~75千克,促进肉质根伸长与膨大。

(5)适时采收

SK4-316胡萝卜生长期较长,不易抽薹。但过早或过迟采收会影响其产量及商品性状。130天左右就要注意观察,因苗而异,掌握在肉质根充分肥大时分批采收。若管理较好的地块,视客户需求及市场行情可延长至160天采收,以充分发挥其潜在产量及经济效益。

病虫害防治
①喷施除草剂,胡萝卜一般出苗较慢,从播种到出苗期间需7~10天。播种后3~4天,每667平方米用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于表土,预防杂草生长。

②中耕除杂草,出苗后20天,适时中耕除草。SK4-316胡萝卜须根主要分布于6~10厘米土壤中,故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及根系,影响肉质根的形成和生长。

③防治病虫害,该品种抗病性强,病虫害较少。据观察害虫有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甜菜夜蛾等,主要是地老虎为害;病害有白粉病、花叶病、黑斑病、软腐病等。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合理品种布局。播种前要注意清理田园,改良土壤,深翻暴晒,降低虫源基数。

物理防治:应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化学防治:重点防治苗期地下害虫,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200毫升拌细土30千克撒施。白粉病和黑斑病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农抗120600~800倍液喷施,软腐病每667平方米用根腐灵600~800倍液灌根。采取化学防治时应尽量减少用药次数,或选用能防治以上病虫害的其他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

茭白丽茭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名称茭白丽茭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水生菜类-茭白
栽培技术
茭白(Zizania latifolia L.)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也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近几年发展迅猛,目前全省种植面积超过3万公顷,已成为浙江省效益农业的一个新亮点。2000年7月,在浙江省缙云县大洋镇高山茭白产区种植的吴岭茭白(美人茭)中发现2个茭墩,其采茭时间较其他茭墩早12天左右,2000-2003年进行对比、选种试验,表现性状稳定,品质优,极早熟,命名为丽茭1号,2004-2005年开展品种比较和试种,2006-2007年示范推广。于2007年7月通过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1.特征特性

(1)生物学特性

丽茭1号属单季茭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强,株高240-250厘米,叶片披针形,长180-190厘米,宽3.8-5.3厘米,叶鞘长50-60厘米,植株分蘖力中等;肉质茎竹笋形,表皮白色、光滑,质嫩品质好,长12-25厘米,直径3.5-4.5厘米,壳茭质量140-210克,肉茭质量100-150克;生长适温15-28℃,孕茭适温20-25℃。在丽水海拔800米左右的地区种植,一般在7月中旬开始采收,7月下旬、8月初进入盛收期,熟期比美人茭早12-14天。

(2)产量表现

经2005-2006年生产性试验,丽茭1号壳茭产量23.84-30.16吨/公顷(表1),平均27.58吨/公顷,比对照美人茭平均增产6.50%。一般大田产壳茭27吨/公顷左右。
 (3)品质及抗性

丽茭1号茭体4节,茭肉长16.7-18.6厘米,其中第2节和第2节纵、横径分别为7.43,4.66厘米和4.84,3.57厘米;单茎壳茭质量142.5-178.6克,茭肉净质量105.6-128.6克,净茭率71.8%-74.1%;茭肉白嫩、光滑、品质好。2004年对丽茭1号、磐安单季茭和美人茭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表2结果表明,丽茭1号的胡麻斑病和锈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都小于磐安单季茭和美人茭,表现出较高的抗病能力。

2.繁种育苗技术

茭白采用无性繁殖,种性极易退化分离,因此在栽培留种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田间的提纯复壮工作,及时去除雄茭和灰茭,淘汰不良植株。
 (1)精选茭墩

茭白收获时,在大田中选择产量高、生长一致、品种特征明显、无病虫害的茭墩,挂牌标记,作为种株。

(2)薹管扦插

在茭白采收结束后,准备好扦插育苗田。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剪取长度20-40厘米薹管作为扦插材料。扦插时,秆要露出水面,扦插后田间保持一层薄水,以促进成活。次年3月中旬,茭白移栽前10-15天,留种田撒施尿素75-150千克/公顷,促进秧苗早发,培养壮苗,一般清明前后移栽,并做到随挖、随分、随栽。

(3)冬季管理

茭白茎叶逐渐枯萎后,及时处理枯枝残叶,在冬至前把茭墩齐泥割平,结合清田再次剔除杂株和受病虫危害的茭墩,留种茭墩在种苗田内浅水湿润越冬。

(4)适时移栽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做好翻耕平整土地,施好基肥的前提下,掘取上年选中的茭墩移入种苗田,密度5.25万穴/公顷,每穴3-4苗。

(5)田间去杂

种苗田进一步选择生长整齐、茎紧缩,结茭多、茭白嫩而油光洁白,成熟一致性好,长足后包裹的叶梢一边稍有开裂,茭白眼成乳白色,母株丛中没有灰茭和雄茭的茭墩留种。

(6)供苗前管理

第2年春季,茭苗萌发时,要及时做好水浆管理,施好分蘖肥,促进茭墩分蘖生长,当茭苗长到30厘米时,再次淘汰萌发时不整齐的、长势过旺或过弱的、叶色过绿的茭墩,选择生长一致的茭墩作为种苗,供应农户。一般种苗田面积:大田面积为1∶10-12。

3.栽培技术

目前,单季茭白在生产上提倡一年一种,有利于保持种性一致和优良品质,提高结茭率、产量和经济效益。秋栽,9-10月直接用薹管扦插;春栽,3-4月采取小苗定植。秋季栽培技术如下。

(1)整地、施基肥

茭白生长期长,植株庞大,需要大量肥料。一般施腐熟有机肥22.5吨/公顷,浅水翻耕,耙平备用。

(2)栽植

9-10月挑选当年结过茭、种性好的薹管进行扦插。由于丽茭1号较早熟,生育期较短,宜适当密植,一般采用宽窄行定植,宽行80厘米、窄行38厘米,株距30-35厘米,1公顷栽茭白薹管5.25万根。

(3)田间管理

①水层管理:萌芽期水层宜浅,保持水位3-5厘米,以利于提高土温,促进萌发。分蘖前期仍宜浅,保持水层4-6厘米,促进分蘖和发根。茭白分蘖后期到孕茭前宜采取干湿管理。5月底到6月初,开始第1次搁田,时间约7天左右,以稍露泥面为限,促进根系生长,抑制无效分蘖。第2次搁田,时间掌握在出梅前抢早搁田。通过此次干湿管理,平衡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为茭白早产、高产打下基础。孕茭期宜灌深水,促进孕茭,使茭白保持白嫩。最高水位不宜超过假茎的2/3高度。当盛夏30℃以上高温时,应灌深水降温,并做到定期换水,防止土壤缺氧引起烂根。休眠期保持浅水或湿润状态越冬。

②肥料管理:茭白基肥、追肥各占50%。首先要重施基肥,一般用腐熟有机肥22.5吨/公顷,碳酸氢铵750-1 2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1 200千克/公顷,氯化钾225-300千克/公顷,或茭白专用肥1 125千克/公顷。二是适施分蘖肥,分蘖肥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用,此次追肥应特别注意根据茭苗长势而定,否则易引起长势过旺,雄茭率上升;弱苗多追一些,强苗少追一些,一般用复合肥75-112.5千克/公顷。三要巧施孕茭肥,孕茭肥要施得准而猛。准是指施肥时间上不能过早或过迟,一般是在植株生长减缓,部分分蘖发扁,孕茭初始时施用为宜;猛就是施肥量要足,一般用尿素150-300千克/公顷或茭白专用肥300千克/公顷。

③植株管理:茭苗分蘖高33厘米左右时,进行疏苗,将细小密集的分蘖除去,同时在茭墩根际压泥壅根,使分蘖散开,改善营养状况,一般控制有效分蘖数28.5万-33万/公顷。大暑到白露期间,应摘除植株黄叶2-3次,以利通风,促进孕茭。采收后,将地上部枯叶齐泥割去,留下地下根株。

④采收:采收时,于薹管处割断,留叶鞘0.4厘米,切去叶片,然后包装。茭白最好鲜收鲜销,如运销外地,应将壳茭放置阴凉处,浸入水中,可贮存1周。剥出的茭肉,每20-30支为1捆,浸入1%-2%的明矾水中,可贮藏5-7天。
茭白病虫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虫防治方法。在冬季及时销毁遗株残叶,清洁田园,减少越冬虫源、菌源;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和锌肥;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当茭白受病虫危害时,使用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锈病可用世高2 000倍液防治,长绿飞虱可用吡虫啉1 000倍液防治,蓟马、螟虫可用三唑磷1 000倍液防治。但应注意,孕茭前后不宜施用杀菌剂。

在海拔800米以上山区种植应预防倒春寒危害。应加强锈病防治。

“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适宜品种
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
栽培技术
1. 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土层疏松、肥沃的土壤,起畦开沟,畦宽120 厘米,畦沟宽30 厘米,每667 米 2施腐熟有机肥2 000 千克、缓释性复合肥90千克、缓释性氮肥20 千克等作基肥。
2. 繁殖
桂特一号菊花菜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具有生长快的特点,生产上多采用此法。扦插繁殖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以4~6月、9~10月扦插成活率较高。扦插时选取健壮枝条,剪成15 厘米长,摘去基部2~3片叶后,再扦插于苗床。苗床经常保持湿润,夏季应遮阳降温,冬天可加塑料薄膜小拱棚保温。20~30 天后,植株长出足够根系时,即可大田定植。按照株行距20 厘米20 厘米,采用平棚遮阳网或其它遮荫形式栽培。
3. 田间管理
每次采收后,应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追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等多种肥料,追肥主要有淋施水溶性冲施肥、喷施叶面肥、施肥入土等方式。水分管理需保持土壤湿润,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有特殊的菊花芳香味,而在栽培过程中,基本无病害发生。但为防止病虫害发生,在保持田园清洁基础上,每季度应淋施1次石灰水进行土壤及环境消毒,如出现病虫害,要对症下药,施用生物农药及低毒农药予以防治。另外,在生产中根据植株的生长需要,及时补充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同时,可适量追施钙肥或微肥。在生产上若出现嫩茎叶皱缩不展现象,可加施钙肥或补施熟石灰,增施有机肥,以提高产品品质。当植株生长过密时,要结合松土施肥进行间苗。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种植1次,连续收获3~5 年后,宜换地种植。
4. 采收
大叶菊花菜以采收嫩茎为主。嫩茎采收长度一般在10 厘米,春季气候适合,在肥水供应充足时,嫩芽采收长度可达15 厘米以上,其它季节嫩芽采收标准长度在8~12 厘米间,每隔25~30 天左右采收1次。在南宁市气候环境条件下,桂特~号大叶菊花菜能够实现一次种植,多年采收。
采用仿野生栽培技术种植,1年采收以14次计,每亩每次采收600千克计,每亩年产量8400千克以上。

大葱开发前景及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培育壮苗
大葱一般在3月上旬育苗。每平方米苗床施腐熟有机肥3千克,深翻细耙整平,肥土混合均匀,筑畦宽140厘米。采用药剂拌种,每千克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克加清水40克配成药液,均匀拌种,晾干后即可播种。播种前苗床内浇足底水,种子拌适量细土,适墒后均匀撒播,用竹枝扫帚拍打畦面,使种子与表土弥合,最后覆盖地膜,上面覆盖遮阳网,保持苗床土壤湿润。
2. 苗床管理
齐苗后撤除地膜及遮阳网,搭建小拱棚,覆盖薄膜。苗期保持水分供应充足,视墒情喷水1~2次,并结合浇水轻施苗肥1~2次,每亩苗床兑水浇施尿素5千克。在苗高4~5厘米和14~16厘米时各间苗1次,除去杂草,出苗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苗期病害。
3. 定植
苗高25~30厘米、葱白直径0.5厘米以上、单株不少于5片真叶时定植。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耕翻平整,肥土混合均匀。按行距90~95厘米开移栽沟,沟宽45厘米、深25~30厘米,株距2.5~3厘米,大小葱苗分级定植。栽植不宜过深,以不埋没葱心为宜,栽后浇足活棵水。
4. 大田管理
(1)补苗:活棵后,发现缺苗应及时补栽,保证全苗。
(2)覆土:缓苗后,视墒情浇水、中耕松土。当茎粗0.8厘米时进行第1次覆土,茎粗1.2厘米左右时第2次覆土。采用大葱专用封土机覆土,覆土高度均离葱杈2.5~3.0厘米。覆土2次后,垄沟基本填平。
(3)培土:宜在上午露水干后培土。茎粗15厘米时进行第1次培土;茎粗1.7~2.0厘米时第2次培土,培土高度距葱权3厘米;收获前20天进行第3次培土,留4片新叶,其余全部用土封严成高埂。
(4)肥水管理: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全生育期追肥4次。定植成活后,每亩施尿素7.5~10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第1次覆土前,每亩追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第2次培土前,每亩追施复合肥30千克、硫酸钾15千克;进入秋季,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6月~7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梅雨季节,应及时清沟理墒。
5. 采收
(1)采收时间
根据市场行情和时间要求,11月中旬开始收获;可一直采收至翌年4月。一般采用机械采收,刨开垄,大葱露出地面,小心拔取大葱。
(2)采收标准
大葱外叶基本停止生长,叶色变成黄绿色,葱白紧、硬、直立,长度35厘米以上,直径2~3厘米,叶片无病虫害,无泥土,无人为伤害。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方法,使用农药应符合克B4285规定。
(1)霜霉病: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5~7天喷1次。
(2)白粉瘸: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3)葱蓟马:可用20%速灭杀丁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芹菜高产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抗病、适应性广、实心的品种,如:本芹类的开封玻璃脆、津南实芹等,西芹类的西奥尼、皇后等。

2 种植季节

芹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以秋芹菜和温室、大棚秋冬芹菜产量最高。秋芹菜5 月下旬至6 月中旬播种,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定植,10 月中下旬开始收获;大棚秋延后芹菜6 月中下旬播种,8 月下旬定植,11 月下旬收获,加以保护可延迟到元旦、春节。日光温室芹菜7 月中下旬播种,9 月下旬定植,春节前后上市。

3 育苗
3.1 苗床设置

应选择地势高、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好的地块,结合整地每667 m2 施腐熟有机肥4- 5 立方米,三元素复合肥 20kg,精细整地,耙平做平畦,备好过筛细士,供播种时用。

秋季及秋冬芹菜育苗均处于夏季,需要遮荫育苗,搭小拱棚或利用大棚骨架覆盖遮阳网,四周离地面50 公分以上,以便苗畦内透风凉爽。

3.2 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入凉水中浸种16-24 小时。
3.3 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搓洗干净,沥干水分,摊开稍加风干后,用湿布包好放在15℃-20℃处催芽。夏季温度较高,可采取井吊方式进行催芽,或每天放置冰箱冷藏2- 3 小时,每天用凉水冲洗一次,5- 7 天后当60%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3.4 播种方法

苗床浇足底水,待水分下渗后即可播种,水下渗后覆一层细土,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再覆细土0.3- 0.5cm 厚。

4 苗期管理

苗期要小水勤浇,保持苗畦土壤湿润,浇水以早晚为宜,对密度较大的苗床在幼苗第一片真叶时及时疏间,结合间苗拔除田间杂草。8 月上旬后可逐渐拆去遮荫棚。

5 定植
5.1 整地施肥

定植前,每667 m2 施优质有机肥4- 5 立方米,复合肥40 公斤,耕翻整地,做平畦待植。

5.2 定植方法

定植前4- 5 天,育苗畦浇水准备起苗,在畦内按行距要求开沟穴栽,每穴1 株,随起苗,随定植,原则是上不埋心、下不露根、栽后浇水。大小苗分级定植,定植时如苗太高,可于15cm 处剪掉上部叶柄。

5.3 株行距

一般行距20- 25 公分,株距15- 18 公分。高水肥宜稀、低水肥宜密;西芹宜稀、本芹宜密。

6 田间管理
6.1 中耕

定植后至封垅前,中耕2-3 次,中耕宜浅,中耕结合培土和清除田间杂草。

6.2 水肥管理

芹菜对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要求高,浇水的原则是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旺盛期保证水分供给。温室、大棚浇水后要及时放风排湿。一般追肥2- 3 次,以氮肥为主,每667 m2 每次追施尿素15- 20 公斤。

6.3 温湿度管理

温室、大棚芹菜,生长期的适宜温度为12℃- 18℃,生长后期温度保持在5℃以上亦可。

7 防治病虫害
7.1 斑枯病
用50%多菌灵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温室、大棚可用45%百菌清烟剂熏棚。

7.2 软腐病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新植霉素3000- 4000 倍液喷雾。

7.3 叶斑病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

7.4 蚜虫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喷雾防治。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培育壮苗(1)营养土配制辣椒幼苗对营养土的湿度、温度、营养和透气性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配制高质量的营养土,才能培育壮苗。取土一般应取无有害生物、病菌、害虫、药害、5年内没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地块,把在田间取的土过筛,筛好的细土和有机肥混匀,比例为细土:有机肥=3:1,制成营养土,用多菌灵500~600倍液对营养土进行消毒,然后覆上薄膜,使其充分腐熟。(2)浸种催芽播前一定要浸种催芽,一般采用温汤浸种法,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边加水边搅拌,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55℃水温保持15分钟,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之后可用10%高锰酸钾浸泡15分钟,捞出种子冲洗干净,再继续浸泡10~12小时,洗净甩干后即可播种。(3)播种3月下旬开始催芽。先将腐熟的营养土灌至直径为8厘米8厘米的营养钵中,墩实,浇透水,然后将催芽的种子播在营养钵内,覆营养土约1厘米,土表撒毒饵以预防地下害虫。毒饵配制方法如下,将敌百虫晶体10克对水300克,喷在500克炒香的麸皮或豆饼上。最后加盖地膜。(4)苗期管理播种后不干不浇水(播种后至出苗前一般不用浇水),出苗前,棚内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间15~18℃。一般浸种的种子10~15天出苗,催芽的种子5~7天出苗,当有50%以上的种子出苗后,立即揭去地膜,应及时适当通风排湿,逐渐降低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0℃左右,夜间不低于10℃。子叶平展时应进行疏苗,每钵2株,以免争肥、争水、争光,造成弱苗,利于缓苗。注意防治病虫害和杂草。移栽前15天,应控制肥水,加大放风量,进行炼苗,防止出现高脚苗、旺长苗。移栽前5~7天采取全天揭膜,进行适应性锻炼。4月底或5月初进行放风蹲苗,移栽前7天揭膜,进行幼苗锻炼。2. 适时移栽(1)整地与施肥辣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不宜连作,一般轮作年限为2~3年。宜选择玉米、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或葱、蒜、豆类蔬菜等作前茬。秋深翻地,秋起垄,垄距70厘米。施足基肥,每公顷施腐熟土杂肥75吨、腐熟饼肥15吨、过磷酸钙750千克、硫酸钾150~225千克、磷酸二铵225千克。(2)移栽辣椒喜温,耐寒性差,且寒地地温上升慢,移栽不可过早,应于10厘米地温稳定在12℃后移栽。在克山农场适宜的移栽时间为5月下旬,移栽方法是垄上开穴,穴距25厘米,每穴双株。因寒地地温随深度渐降,移栽不宜过深,过深根系所处土层地温低,不利于根系发育。移栽后视墒情按穴浇水,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地温大幅下降。应及时中耕松土,以提高地温,促发根缓苗。3. 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加强铲趟,以提高地温、控制杂草;加强培土,以防倒伏。(2)水肥管理及时浇水、追肥,保证土壤湿润,防止过分干旱和雨涝。追肥可结合浇水冲肥2~3次,也可穴施,但不可距根太近,多在18~20厘米处开穴施人,每公顷施复合肥285~360千克,后期不宜大量施用尿素。同时夏季出现连续高温干旱时,可及时浇小水1~2次,并结合浇水每8~10天喷一次叶肥,如磷酸二氢钾、绿芬威等,可预防病毒病的发生,也可延长后期生长和采收,还可防止早衰。(3)整枝及时打掉第1个分枝以下着生的侧芽,促进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4. 适时收获 作为鲜食,大都采收青果,也可以采收红果。而作为干辣椒的,则必须采收红熟的果实,采收要及时,否则影响植株的生长和结果。病虫害防治1. 疫病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2. 病毒病可在发病初期用20%病毒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芜菁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芜菁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露地
蔬菜分类 根菜类-芜菁
栽培技术
芜菁,俗称盘菜,属十字花科芸苔属越年生草本植物,以肥大肉质根为产品的根菜类蔬菜。耐寒耐涝不而旱,种子能在2~3℃时发芽,肉质根膨大最适温度为15~18℃,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肉质根的膨大。盘菜生长期短,产量高,效益显著,一般667平方米产1500~2000千克,产值可达2500~3000元。我乡自1994年引进示范种植以来,面积逐年扩大,近年种植面积均达7000多亩,成为我乡蔬菜类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是我乡农民增收创收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适进播种,培育壮苗

盘菜在我乡种植主要采用早中稻盘菜或西瓜盘菜两种种植方式。品种为温州盘菜,生产期65~70天,8月中旬播种育苗,10月下旬收获。苗床选择凉爽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方便、通风透光的沙壤土或黄壤土。耙细整成高30厘米、宽100厘米的高畦,先用三元复合肥75克对水15千克喷湿畦面,再将种子拌适量细沙土,均匀撒播,用细山灰盖种,最后用清水喷湿畦面,搭上遮阳网,2~3天即可出苗,出苗后3天以内,每天喷清水2~3次。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苗床湿润,直至移栽,苗期25天左右。

2.整地施肥,适时移栽

大田选地要求土质肥沃、阳光充足、通风透气、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的地块。移栽前土壤深翻晒白,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整成畦宽120厘米、高20厘米的高畦,沟宽3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植3000株左右,打穴定植,穴深10厘米,每穴先施入三元复合肥5~10克于穴底,再用土杂肥与细黄土按1∶1混合后施入至畦面平。定植前一天对苗地用百菌清600倍液喷施防病,选用肉质根膨大至黄豆粒大小、两片子叶完整匀称、苗大小一致、叶片色泽嫩绿,4~6片真叶的菜苗带土移栽,栽植深度以埋土至菜苗第一片真叶的基部为宜,栽后浇透定根水。

3.田间管理

盘菜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需求量较大,水分供给适当,肉质根长得既大又白。移栽后每天用清水喷苗,晴天每天2~4次,阴天适当减少,保持幼苗及土面湿润,连续浇水3天。栽后一星期开始第一次追肥,追肥前一天应喷一次清水,每667平方米用0.25千克三元复合肥对对水50千克浇施,此后每两天浇一次清水。栽后两星期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平方米用复合肥0.4千克对水50千克浇施,再保持每两天浇一次清水。再过一星期进行第三次追肥,每667平方米用复合肥0.5千克对水50千克浇施,之后每两天浇一次清水,直至收获。期间如遇暴雨,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涝。

病虫害防治
盘菜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以及稻桩遗留的二化螟,病害主要是黑腐病。应掌握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移栽后一周可用锐劲特10毫升加1%吡虫啉10克对水15千克喷雾,防治菜青虫、二化螟等,成株期如遇高温高湿天气,最易引发黑腐病等病害,可用灰霉特800倍液喷雾或农用链霉素20毫克/千克灌根,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如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集中田块处理。提倡轮作换茬、水旱轮作,以减少或消灭土壤中潜伏的病菌,确保丰收。

莴笋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适期播种莴笋的栽培季主要是春秋两季,在我地区以春莴笋为主,莴笋叶簇生长及茎部肥大的适宜温度为白天18~20℃,夜间12~15℃,我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2月中下旬在温室中育苗,播种过早易受冻害,播种过晚,温度高,苗子易徒长,影响品质。2. 育苗选耐寒性强的品种,每亩的面积播种量800克左右,苗床面积与定植面积之比为1:20左右,育苗用的营养土的配比的比例为: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园土20%,腐熟优质陈马粪50%,大粪面20%,陈炉灰10%,每立方米营养土加磷酸二铵1.5千克,及时间苗,苗距保持5~6厘米,使秧苗间得到充足的光照,防止徒长,苗期适当控制浇水,使叶片平展防止徒长。3. 整地早春土壤解冻后尽早整地,选择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和沙土壤,深翻土地30厘米,整地要细,底肥要充足,每亩施优质农肥5000千克左右,在缺肥的情况下也易抽薹。4. 定植我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定植期不易太晚,以免发生未熟抽薹,莴笋的主根被切断后容易发生大量侧根,挖苗时带6~7厘米长的主根,主根留的太短须根发的少不易缓苗,留得太长时,栽苗时曲在土中,影响新根的发生,从而导致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合理密植行株距30~40厘米。5. 加强田间管理定植缓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追肥一次,追大粪水,粪水的比例为1:3,后期少浇水勤中耕,以利保墒提温,使叶面积扩大充实,为茎部肥大积累营养物质,这是控制的阶段,莴笋长出一个叶环即团棵时,叶面积迅速膨大,呈莲坐状应施一次大粪水,长出2个叶环莲坐叶(盘子叶)已充分膨大,心叶与莲坐叶平头,此时茎部开始膨大应浇水,并结合浇水施少量速效性氮肥和钾肥,及时的由控水转为保水,所以浇水不易过早,如果过早的浇水叶子易徒长,养分不能积累,茎部容易窜,幼叶嫩,不抗低温,也容易感染霜霉病,但也不能过度的控制浇水,过度缺水,叶片生长受到抑制,同化面积缩小,茎部同样不能肥大,而且长期干旱后,如遇大雨还易造成茎部裂口,所以在莴笋生长的中后期土壤要保持湿润状态,施肥每次的施肥量也不宜过大,以防产生裂口现象。病虫害防治莴笋在生长期间及易发生霜霉病、菌核病、花叶病,所以,发现霜霉病以后用72%的霜疫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发现菌核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进行叶面喷雾。

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名称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中小拱棚
蔬菜分类 豆荚类-豇豆
适宜品种早翠、之豇28-2、之豇14、之豇19、早生王、夏宝2号等。

栽培技术
豇豆又名豆角,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在华南地区2-9月上中旬均有播种育苗,4-11月均可收获,是夏秋季主要蔬菜之一。对调节7-9月的蔬菜淡季供应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加工成酸豆角也具有很大的市场,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常因为多种原因而造成减产。笔者根据这几年的栽培经验,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可达到丰产的效果。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春、秋栽培宜选择耐高温、适应性广、生长势旺盛、抗病丰产、而且外形美观的品种,还要求适合当地栽培以及消费习惯。如在桂林地区宜选择:早翠、之豇28-2、之豇14、之豇19、早生王、夏宝2号等。另外,在播种季节上,春季宜早,采用小拱棚定植;秋季也宜早不宜迟,以便争取有较长的适宜生长季节。

2.适当密植

由于南方地区春季多雨,湿度大,一般种植苗数较少。通常用1.2米宽(包沟)的畦,每畦种2行,穴距约0.4米,每穴2株,早播每667平方米约2 800穴,迟播每667平方米增加到3 000-3 500穴,每667平方米6 600-7 000株苗。另外,适当密植还要考虑品种特性,由于每个品种的叶量以及分枝能力不同,可适当稀或密植。如采用整枝技术,以主蔓结荚为主,也可适当密植。

3.培育壮苗

豇豆直播茎叶旺盛,营养生长强;育苗移栽荚多,有利于生殖生长。另外,早春豇豆直播后,气温变化无常,且低温阴雨天较多,种子易霉烂;即使出苗,根腐病严重,成苗差,故以育苗移栽为宜。

豇豆春播育苗可用保温苗床或营养钵。播种后盖塑料膜小拱棚。注意不要过湿,以免徒长,温度宜在20℃左右。出苗后,北风天不要揭膜,平时要通风换气。定植前4-5天蹲苗,以增加其抗逆性。苗床育苗,一般于第1复叶展开前移植,营养钵育苗可推迟到2-3复叶时移植。

4.肥水管理

豇豆开花结荚前,对肥水要求不高。如果肥水过多,致使蔓叶生长旺盛,造成前期不结荚或结荚节位高,因此要控制水肥,抑制其营养生长。开花结荚后,要增加肥水,防止落花落荚。

5.合理整枝

一般菜农种植豇豆,都是任其生长,不进行打杈、整枝。根据其茎蔓和花序形成的特点进行整枝,可获得早开花,早结荚和增产的效果。

(1)基部抹芽:主蔓第一花序下的侧芽全部打掉,促进早花。

(2)蔓腰打杈:及时将混合节上的叶芽摘除,促进花芽生长;若侧枝长出,也可留一叶摘心。使其侧蔓第一节形成花序。

(3)主侧蔓打顶:主蔓长到2.5米左右时打顶,促进各花序上的副花芽形成,也利于采收;主蔓中上部的侧枝,应该及早摘心。此外开始抽蔓时,要及时搭架。

6.及时采收

豇豆商品成熟后要及时采收,否则失去商品价值,且易导致同一花序落花落荚和植株早衰。采收时注意不要伤到同一花序的花蕾。

病虫害防治
豇豆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锈病、叶霉病等;主要虫害为豆荚螟和蚜虫。

(1)病害防治

①实行轮作一般新植地发病较少。

②作好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清除病叶残株,带出园外集中烧毁。

③及时喷药,病害发病前后及时喷药。叶斑病可用0.5的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锈病以硫磺制剂为特效药。对这些病害的防治都应在抽蔓后期,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2)虫害防治

豆荚螟幼虫在现蕾前为害叶片,以后钻入花冠及荚内。应在现蕾前防治,用杀螟2000,800-1 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液800-1 000倍液。每隔7-9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控制为害。蚜虫用10%金大地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洒效果很好。

节能日光温室瓜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名称节能日光温室瓜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栽培类型 日光温室
蔬菜分类 未选择
适宜品种
节能日光温室具有采光面积大、增温速度快、保温性能好、抗雪压能力强、节能效果显著等特点。它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北方地区的蔬菜等农副产品淡季供应难等问题,提高了土地和能源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将节能日光温室中香瓜和番茄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香瓜品种:甜霸,金鹏糖王。

番茄品种:金鹏必胜、金鹏一号。

栽培技术
1.春茬香瓜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香瓜喜光喜温,为达到早熟高产,必须选择早熟、高产、抗病、耐低温、耐弱光品种。①甜霸:早熟品种,从开花到采收21~25天,颜色白里透黄、瓜码密、白瓤、单株结瓜4~7个、含糖量高达15~16度,每667平方米产达3000~3500千克。②金鹏糖王:早熟品种,从出苗到采收55天左右,植株生长强健、高抗枯萎病。外观乳白透黄、黄白瓤,含糖量高达16度,每667平方米产3000~3200千克。

(2)育苗

①营养土配制:采用葱地土或玉米地土(没施过长效残留农药)做床土,配置比例为60%土+20%充分腐熟的鸡粪+10%的小灰+10%的发酵有机肥。②育苗时间:温室香瓜在2月25日左右采取营养钵育苗,3月25日左右定植。

(3)播种

①催芽:首先将种子用清水冲洗1遍,然后用50℃的热水浸种10分钟,待水温降到30℃时再浸种6小时,然后控水装袋,在25~28℃的温度下催芽,要经常翻动,使种子发芽整齐。②播种:播种前浇透水,地温低时要浇热水来提高床温。每个纸筒播2粒种子,覆土2厘米,保持床面平整。

(4)苗床管理

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夜间15℃左右,秧苗出土后保持床面见干见湿,白天保持在22~25℃,夜间保持12~15℃,以促进香瓜根系生长,防止徒长形成高脚苗。定植前5天控水炼苗,小苗子叶拉平时,间苗,3叶后在苗床上定心。

(5)施肥

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农肥3000千克、64%磷酸二铵10千克、50%硫酸钾10千克作基肥,一次性施入。

(6)田间管理

①温度管理:定植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遇冷空气或寒流时,要加盖棉被。②植株管理。瓜苗定植后保持2个蔓管理,瓜苗长出4片叶时定心,在侧蔓长到4叶时进行第2次掐尖,留3条蔓,萌发出其他瓜蔓全部摘除。③授粉:由于在寒冷季节温室中没有昆虫授粉,因此必须采取激素处理来促进坐瓜。在花前1天、花后1天或开花当天用强效坐瓜灵1只加2.5~3.5千克水,喷瓜胎,整个生育期喷3次即可。④水肥管理。定植时浇透底水,开花前不浇水,以防水分过多,植株徒长,造成落花落果。坐果后,待瓜长到鸡蛋大小时,可追1次肥,每667平方米追20千克三元复合肥,伴随追肥同时浇水,采收前1周停止浇水。


2.秋番茄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择金鹏必胜、金鹏一号等耐热、抗病毒病的中熟品种。

(2)种子处理与播种

①种子消毒: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清水洗净后备用。也可用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至水无色为止,效果也不错。②催芽:将消毒后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8~10小时,捞出后用温布包好,放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并勤翻动,使种子出芽整齐。③播种:6月上中旬,在温室或露地苗床做畦育苗,苗龄30天以内,叶龄3~4片叶。

秋番茄育苗,是在高温多雨的夏季进行,因此需要稀播,每667平方米用种量50克,在育苗床上搭阴棚遮光,降温防雨。

(3)定植前准备

清除前茬残杂物,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农肥2000千克。由于定植时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需要进行遮阴防伏雨,平时保持棚顶遮阴,四周通风。降雨天把棚膜盖严防雨,形成一个凉爽干燥的环境条件。

(4)定植

温室定植时间为6月中旬。定植前1天秧苗浇透水,选阴天进行栽苗,每667平方米保苗3400~3700株,浇足定植水,定植后过1~2天后,封埯。

(5)田间管理

定植后室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控制在12~15℃,尽量不浇水或少浇水,蹲苗10天左右,及时搭架或用小绳吊蔓。进入开花期,每隔3~5天灌1次水。当第1穗果长到鸡蛋大小时,要疏花疏果。留3果穗,每穗果留3~4个,采取单干整枝掐尖。番茄对肥料很敏感,需肥量大,在第1穗果膨大时每667平方米追46%尿素15千克、64%磷酸二铵10千克,以后在第2穗果和第3穗果开始膨大时各追肥1次,番茄栽培除土壤追肥外,还要进行叶面追肥,可延长叶片寿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增产效果显著。同时注意充足灌水,促进果实膨大,防治病虫害发生。

当外界最低温度降至12℃时,应放下棚膜,减少通风,大棚周围开始围草苫,温度保持白天25~28℃,夜间15~18℃。

病虫害防治
(1)香瓜病虫害防治

①白粉病:当高温干旱和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白粉病易流行,应喷药预防,每隔5天喷1次,连喷3~4次。防治药剂有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3%好力克3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000倍液。为了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交替使用不同药剂或使用复配制剂。

②霜霉病:当昼夜温差大、多雨、多雾、高湿天气,出现水浸状叶片时要注意防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药,每5~7天喷1次,病情严重时,适当加大药剂用量,采用2种以上药剂混配。防治药剂有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托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③炭疽病:发病初期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药剂有绿亨2号(多福锌)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④枯萎病:在苗床喷淋或移栽时坐水防治。发病初期灌根治疗,每隔7天灌1次,连灌2~3次,每株灌0.5~1千克药液。防治药剂有5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托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⑤蚜虫:在有翅蚜迁飞前用药。防治药剂有10%吡虫啉(大功臣、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500倍液。

(2)番茄病虫害防治

番茄病毒病:番茄病毒病有花叶、条斑、蕨叶和混合型4种。

防治方法:①定植后生长期,发病前用1.5%的植病灵10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共喷3~4次。②消灭蚜虫,在温室周围骨架上挂10~15厘米银灰膜条阻止外界蚜虫侵入,每667平方米用薄膜1.5k。药剂防治时,选用吡虫啉2000倍液进行防治。③防止接触传染,先整枝健壮株,后整枝病株。④秋番茄要适当晚播,定植时育苗天数不超过25天,幼苗期要遮阴,小水勤浇,防止高温干旱。

番茄早疫病:多在番茄结果初期开始发生,到盛期严重。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百菌清烟雾剂熏烟或64%杀毒矾400~5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番茄晚疫病:番茄晚疫病主要危害幼苗、子叶和果实,果实得病时不变软,潮湿时腐烂。

防治方法:用25%瑞毒霉与70%代锰按1∶2混合400倍液喷雾,64%杀毒矾500倍液喷雾。

文章推荐